2022年是《北京市人民防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二十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推广好《条例》实施以来北京人防法治化建设经验和成果,5月23日至5月27日,市人防办以“《条例》实施20周年法治人防宣传周”为主题,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和社会反响。
一是紧抓“重点”,压实普法责任。将普法工作与部门职责“两结合”、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双促进”,推进普法责任全覆盖,推动宣传活动严落实。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条例》等内容,设置线上知识竞赛,着力提升人防基础业务规范化水平和人防知识的知晓度。精心制作一图读懂《条例》图解,组织“天通苑”人防工程验收视频会,开展工作的同时进行人防业务宣贯。
二是突出“看点”,丰富宣传形式。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借助门户网站、新媒体矩阵、“两微一端”等新兴传媒搭建宣传平台,依托户外电子屏滚播等方式延伸普法宣传半径,助推“法治人防宣传周”各项宣传活动全面开展。在官网增设的宣传专栏上发布图解、宣传海报和宣传口号,通过微博、公众号集中推送专题宣传资料,全方位展示各区宣传教育工作动态。在政务大厅、社区应急亭、接访接待场所和防疫下沉一线,设置人防条例有关的宣传海报,将宣传口号印制成“法治人防两米线”张贴在防疫一线,增强人防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是打造“亮点”,擦亮普法品牌。深入挖掘各类法治人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法治人防文化品牌矩阵,擦亮法治人防宣传“金名片”。联合北京电视台、北京交通广播、北京市城市广播等媒体,推出“人防知否”系列节目16期、“应急云课堂”节目2期和人防专题类访谈节目1期,组织“主题微视频、文章征集”“寻找人防先进事迹”系列活动,不断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北京人防的建设发展。
四是攻克“难点”,激发普法活力。主动攻克线下开展活动受限的难点,明确“线下+线上”相结合、以“线上”宣传为主的活动总思路,开展《人防条例知多少》网上调研,组织“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为主题的线上知识竞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出台《公用人防工程使用费减免有关事项》,体现人防为民的使命任务,增强人防宣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是聚焦“热点”,提升宣传质效。紧贴群众需求,紧跟民生实事热点,确定“人防工程使用的为民实效、人防审批制度改革的便民举措”等主题宣传内容和“人防每一步 法治来呵护”主题宣传口号。“人防知否”节目设置以“你会辨别防空警报信号吗”“地下空间发展有哪些提升”等群众关心的内容为主题。制作和播放《运河之上》“人防法治专题访谈”节目,以《条例》、三大职能使命、人防工程管理等板块布设线下宣传展板,生动展示北京人防主动服务民生、服务企业,取得的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