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市委教育工委、市委讲师团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首都大学生同上一堂脱贫攻坚大思政课”暨第十期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北京市“决战脱贫攻坚”百姓宣讲团6位成员应邀为首都高校师生授课。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把首都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课堂,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狄涛、市委讲师团团长石勇出席活动,北京高校全体思政课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及在校生通过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网络直播平台参与学习,累计收看超过7万人次。
活动分“脱贫攻坚导论”“先进事迹宣讲”两个环节进行。在“脱贫攻坚导论”环节,“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系统回顾了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深刻阐述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黄文秀的同志导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郝海燕讲述了黄文秀同志求学期间的点滴故事,围绕思政课教师如何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进行了分享。在“先进事迹宣讲”环节,6位宣讲团成员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事迹、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他们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的感人故事: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开展扶贫实地调研,完成近百份调研报告,用智慧推进可持续减贫;挂职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委常委、副县长赵可怀着赤诚的心帮扶赤城,以直播带货的方式宣传和打造赤城品牌;西城区陶然亭小学原校长刘建文退休后到山区支教,把助力教育扶贫作为自己的“新长征”;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张金康作为援藏医疗队的一员,克服重重困难为藏族同胞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北京桃谷新农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丹打开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带领“桃农”用手机这个“新农具”发家致富;延庆区第一职业学校教师康柏利先后四次援疆支教,用点滴平凡的故事书写着援疆人的“不平凡”人生。
活动在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洪波表示,此次活动既是一次集体备课,更是一次思想动员,将积极挖掘学校师生参与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事”讲好“大道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课教师孙新表示,现场听了师生的故事,数度感动落泪,要将脱贫攻坚中师生事迹和精气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不断提升教学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张智博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首都大学生,要以黄文秀和千千万万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先进典型为榜样,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广大师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上好脱贫攻坚“大思政课”,将学习心得转化为对党的忠诚热爱,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