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本市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3至5年摸清底数 发布“北京生物图鉴”
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本市正在开展全市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调查中的重要进展,将以“北京生物图鉴”方式发布。
北京地处太行山、燕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拔高差超2000米,地形地貌复杂,分布有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和五大水系。北京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在G20国家首都中,北京的鸟类数量仅次于巴西利亚。
从2020年开始,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这种全市域、多类群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在北京还是首次。生物多样性调查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自然年,由于疫情、工作周期等限制,目前只完成了部分区域的试点工作,预计用3-5年时间可以初步摸清北京市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并将生物多样性监测逐步纳入到例行生态监测中。目前,调查主要依靠人工,点位主要选取自然保护区、林地、自然公园、原始森林,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
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冯晓光介绍,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中,生态环境部门将通过“北京生物图鉴”,发布调查中发现的动植物,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本地物种,引导公众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目前,“北京生物图鉴”已更新了两期。第一期介绍了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豹猫——在调查中,仅在门头沟和延庆两区,就观察到了140余条豹猫的分布信息,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北京山区及部分平原地区都出现了豹猫的身影。第二期则介绍了黑鹳,为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骆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