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真的是“60年最冷冬天”?自供暖如何做到节能又温暖?如何预防“暖气病”?11月15日,北京正式供暖,由首都文明办、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V蓝北京”文明有我健康行——“供暖季 我行动”线上宣传推广活动于11月15日下午两点开启。“V蓝北京”三位主人公,携手知名媒体人、环保科研专家、低碳家庭代表等轮番上演“环保大戏”,通过网络直播,破谣言、讲科学、倡低碳,号召市民践行绿色节约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人体适宜的室内温度为18℃-20℃,供暖期间室内温度每提高1℃,供暖热量就要提高5%,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碳排放”。知名主持人文超化身环保“智多星”,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知识点变成一个个风趣搞笑的“段子”,献上轻松幽默的“脱口秀”,为市民破除“冷冬”谣言、分享干货知识。他以自身走过的“暖气片上烤衣物”“用暖气水浇花”等“供暖季误区”,为百姓“扫雷”。
现在有哪些供暖方式?什么样的供暖方式才环保?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董乐意带领大家走进供热机构寻找答案。最新的低氮燃烧器、科学的环保监测系统、网格密布的远程管控大屏令人大开眼界,网友频频为供暖新科技点赞,并积极留言,表示要践行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共同守护北京蓝天。
拥有一份“低碳生活清单”的人民教师傅忠、郭红梅夫妇,用实际行动践行“勤俭节约、节能环保”的最美家风:利用绿植为房间“加湿”,预防“暖气病”;积极响应“3510出行倡议”;长期通过课堂向学生传递健康、绿色、节约的生活理念。他们以“小家”带“大家”,呼吁市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社区工作者、快递小哥等各行业代表分享垃圾分类、循环使用快递箱等环保妙招。2020年“V蓝北京”文明有我健康行——“供暖季,我行动”活动,号召更多百姓加入其中,营造全民环保、共建蓝天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