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年固定源环境行政处罚逾2亿元

日期:2020-03-17 15:55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分享:
字号:        

  2019年,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环境执法聚焦重点行业、地区,加强区域联动,深化科技运用,提升执法效能,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有力提升企业守法意识,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执法保障。2019年,全市固定源生态环境执法共立案6446起,同比增长近31%,处罚金额逾2亿元,查处五类重大案件888起。

  2019年,全市固定源生态环境执法共立案6446起,同比增长近31%,处罚金额逾2亿元。其中,大气类违法行为2859起,处罚金额5852.62万元;水类违法行为482起,处罚金额6727.96万元;固废类违法行为1207起,处罚金额1587.91万元;建设项目类违法行为1546起,处罚金额5573.07万元;其他类违法行为352起,处罚金额420.22万元。全市共查处五类重大案件888起,其中按日连续处罚2起;查封扣押821起;限产、停产1起;移送行政拘留48起;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16起。

  聚焦重点行业,以执法推动深度减排

  在大气环境执法方面,深化“一微克”行动,对挥发性有机物、餐饮、汽修等大气重点行业,采取“执法+监测”的模式开展专项执法。共检查企业逾4万家次,立案处罚2800余起、罚款5800余万元,有力提升企业守法意识。

  在水环境执法方面,围绕城镇污水处理厂、涉重金属、三级医疗机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垃圾渗滤液处置设施等5大水重点行业开展执法检查,检查企业813家次,严厉打击各种水环境违法行为,促进重点行业企业强化污水处理、落实环保主体责任。

  深化“点穴”执法模式,打通精细化治理脉络

  依托大气、水环境监测数据,按照检查、移送、整改、反馈、复查、督察“六步走”的闭环管理程序,对环境质量落后的区域开展“点穴”和“流域”专项执法。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对14个区70个乡镇(街道)开展“点穴”执法、对5个流域16个乡镇(街道)开展“流域”执法;区级生态环境部门参照市级模式,对581个(次)乡镇(街道)开展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点位)65267个,发现环境问题7254起,推动解决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压实属地生态环境职责,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加强联合联动执法,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

  继续深化生态环境、公安、城管、水务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结合“点穴”、“流域”、扬尘、餐饮等专项执法,空气重污染应急执法,重大信访案件办理等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积极推动京津冀联动执法。在省级联动基础上,将联动执法机制进一步向区(市)县一级下沉。目前,北京市各相关区已全部完成与津冀交界的区(市)县联动执法协议的签署工作,推动联动执法下沉,加强交界地区联动执法力度。联动执法在快速高效打击区域交界处污染难点问题、协同应对空气重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化科技执法,提高执法监管效能

  加强技术支撑,继续深化热点网格、自动监控、移动执法系统等科技手段在执法监管中的运用,推动生态环境执法进一步精细化和科技化。

  广泛运用“热点网格”开展精准执法,探索实施了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热点网格管理模式,根据不同报警类型的功能特点,分别向市、区和乡镇(街道)推送不同类型报警信息。全年共推送预警网格和报警点位2241个,排查企业或点位2850家次,发现环境违法问题399起。利用自动监控系统实现非现场监管,对全市纳入监控的446家污染源单位的排放情况进行24小时在线监控,第一时间发现污染物排放异常情况,建立起线上预警、线下核查的高效执法模式。优化移动执法系统使用,执法数据实时上传、执法信息实时传输,充分发挥其信息记录、统计分析、规范流程、监督执法的功能,实现执法监管信息化、智能化和规范化。

  据市生态环境局介绍,2019年全市生态环境执法按照“一纲三线四重”的思路开展工作,即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深入贯彻落实“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2019年行动计划,强化重点行业专项执法,聚焦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加大重点时节执法力度,采取重要措施提升执法成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