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举办2019年首都品牌发展研讨会

日期:2019-05-10 08:39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新时代新机遇新形象开启北京品牌高质量发展征程——北京举办2019年首都品牌发展研讨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肩负新时代引领发展的新使命,北京进入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品牌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正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为北京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坚定不移地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塑造北京品牌发展新形象,推动形成北京品牌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是首都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落脚点。

  5月10日是第三个“中国品牌日”。作为2019年中国品牌日北京地区的献礼,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以“新时代·新品牌·新创造”为主题,在京举办2019年首都品牌发展研讨会。会议邀请业内专家学者、知名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探讨新时代品牌的打造与创新,为品牌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活动通过“北京推进品牌建设的工作举措”、“新时代北京企业品牌建设的特色”、“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问题和需求”三个研讨方向为北京品牌建设工作“问诊把脉”,为更好地发挥北京品牌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建言献策,共同努力、乘势而上,开启北京品牌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近年来,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扣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自主品牌建设工作,北京市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从创新创造、质量提升、引导消费等多方位发力,在助力品牌强国的大道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在全市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北京企业在自主创新、质量提升、标准创制、引领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奏响独具魅力的北京品牌创新发展的新乐章,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让科技创新 为北京品牌赋能

  科技创新,是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北京市坚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全力抓好“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使“创新”成为北京的城市金名片,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新贡献、积蓄新动能。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北京市加速完善产业发展制度环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10+3”(十大高精尖产业+财政、土地、人才政策)系列支持政策出台,5G、医药健康等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出台,多层次的首都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逐步形成,发挥北京的教育、人才和科技的优势,用好政策、资金工具,搭建服务平台,精准精细发展重点产业,在创新驱动当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发展质量。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9%和7.8%;全市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1/3左右。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3%。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稳居全国之首,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比重保持在2成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比重保持在3成以上,有效发明专利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0%。

  扎根于北京这块科技创新的沃土,一大批北京企业的自主品牌深植了创新创造的基因,在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大放异彩。当品牌拥有了创新的强大能量,才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才充盈着快速的成长气息。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在近20%的高强度研发投入驱动下,自主研发了脑起搏器、迷走神经刺激器、脊髓刺激器、骶神经刺激器等系列化神经调控产品,成功打破美国公司在神经调控产品领域的垄断,成为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家在原产国取得系列脑起搏器和迷走神经刺激器产品注册证并上市销售的企业。

  当品牌镌刻了创新的灵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自动化与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攻克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自动化和医疗自动化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其自主研发的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TIAS)是我国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且支持全自动运行的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北京地铁燕房线上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轨道交通领域全自动驾驶系统应用的空白。目前,和利时累计为全球超过一万家客户提供三万余套控制系统,海外业务占全集团约1/4,助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加快走进世界市场。

  城市的创新脉搏为品牌的孕育注入新的生机。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瞄准于生命科学前沿领域自主创新,在生物检测、医学诊断、健康管理等领域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全球获得专利授权300余项、专利转化率近50%;成功开发出数十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其中二十余项为国际首创。“望闻问切”是中医的传统诊疗手段,博奥生物借助其在检测领域的先进技术,在国医治未病等预防医学领域发明出了“目诊仪”,成为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的新亮点。

  让匠心魅力 为北京品牌赋值

  品牌与城市文化相伴而生。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一批传承着悠久中华文明、沉淀多年依旧焕发光彩的老品牌。时空变换,岁月流转,中国工匠心手相传的智慧结晶在“老字号”品牌中历久弥新,至今仍闪烁着独具魅力的光芒;“匠心”精神不灭,在一批批企业新生力量中获得新的传递和延续。

  随着首都驶向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航程,老品牌焕发新生机、老技术有了新承载。珐琅厂秉承“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的理念,赋予了景泰蓝这“老手艺”更深、更广的文化内涵,从传统造办,到走进室内外建筑装饰、城市景观工程等环境艺术装饰,拓展了景泰蓝的应用领域。顺应新时代需要,珐琅厂举办6届“景泰蓝老物件淘宝大集”和“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为非遗文化景泰蓝打通新的传播渠道。

  一得阁首创液体墨汁,结束了中国数千年文人研墨之苦。“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作为百年老字号,一得阁经历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时期,几代一得阁人在辗转变化中适应和发展,这150余年既是一得阁的发展史,也是墨汁行业的演进史。目前,一得阁产品遍及全国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市场份额占全国同类产品的76%。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匠心永远是衡量标准的尺度。十年前,小米科技从北京这块互联网与信息科技的热土中萌芽,一直以来,始终在智能硬件这条道路上坚守,用工匠精神不断攻克技术、改进工艺、升级产品,积极构建“硬件+新零售+互联网”创新生态体系,在智能家居等领域集聚资源打造“新国货”。目前,小米已成为国内第二、全球第四大的手机销售商,并于2018年首次跻身BrandFinance全球品牌价值500强。

  让首善标准 为北京品牌赋信

  质量是品牌能够百年传承的金字招牌。北京市高度重视质量在品牌建设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走以质取胜的品牌提升道路,将质量作为品牌发展的内在约束,以“首善标准”引导企业修炼质量内功、打磨自主品牌。

  北京市加快推动质量品牌升级,努力推动建设质量强国首善之区。2013年设立的首都标准化委员会,开创了我国标准化工作新模式;设立“北京市政府质量管理奖”,增强获奖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标杆作用,带动全市各行各业重质量、创品牌的积极性;2018年印发实施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从培育科技创新发展质量竞争优势、破除质量提升瓶颈、优化质量提升环境等统筹推进质量提升。

  在全市创建质量强国首善之区的环境下,北京企业积极围绕服务百姓美好生活需求,以质量为基石,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与传统领域融合发展,为群众的健康、美好生活提供始终如一的好产品、好服务。京东方是TFT-LCD领域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屏幕制造品牌,建立了质量管理模型、正反向质量管理方法、京东方质量奖“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产品品质。同时,把标准创制作为提升质量的关键标尺,积极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目前,京东方年新增专利申请量从2014年的5116件增长至2018年的9585件,累计可使用专利已超7万件,产品和服务客户认可度不断提高。

  中科博联通过标准化、智能化推动产品质量升级,研制全球首创的多功能智能环保装备(环保机器人),颠覆了传统好氧发酵脏、乱、臭、差的观念,彻底省去人工作业,显著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和安全性,在全国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引领行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

  让扩大开放 为北京品牌赋力

  作为首都,北京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发挥品牌对经济的引领作用,是北京迈向国际产业链高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为了推动北京品牌在更大范围内彰显发展风貌、惠及人民生活,北京市不断做大做强北京品牌的“生态圈”、“朋友圈”,积极推动北京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舞台上唱响“北京品牌”之声。

  北京市把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与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紧密结合,积极打造对外交往、科技支撑、人文交流、服务支持“四大平台”,在推动北京品牌“走出去”的同时,也为新品牌的孕育注入新生机。圆满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服务保障,与全球51个国家的56个城市缔结友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落地北京。成功举办六届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共促成7000多项跨国技术对接。此外,发挥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的优势,放宽科技、互联网和信息、金融等重点领域市场准入,催生了全国首家外资控股飞机维修企业、外商独资演出经纪公司、首家外资银行卡清算机构等一批新业态新主体。

  北京市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聚焦北京新的“两翼”,全力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品牌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大显身手。目前,北京创新资源辐射外溢不断扩大,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约780亿元;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等创新平台成效初显,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达7500家,12家中关村企业入驻雄安新区,“中关村”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积极塑造以文化为核心、以消费为引领、以品牌为载体的新名片,为北京品牌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市场空间。成功举办六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有效引导市民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全市人均文化消费居全国首位。其中,第六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实现直接文化消费132.87亿元,“抖音”短视频APP、BTV花丝镶嵌手工金质“春碗”等入围“十大文化创意产品”。2018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带动社会资源投入3.5亿元,吸引现场观众超过800万人次、国内外线上观展1.5亿人次,成为文创设计走入大众生活的国际化促进平台。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