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乡村振兴”快车 领略“生态富民”的密云样板之美

日期:2022-10-19 12:49    来源:密云区人民政府

分享:
字号:        

   近年来,密云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乡亲们的回信精神,顺应新时代党和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按照“保水、护山、守规、兴城”的总要求,坚持“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大力建设“五兴乡村”,汇聚全区力量打造乡村振兴“密云样板”,走出一条具有密云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是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落实“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北京市乡村产业振兴2022年工作重点》,密云区制定了《2022年密云区乡村产业振兴工作要点》,包括“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和产业带动能力”“接续推进设施蔬菜和良种鸡蛋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等41项重点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密云区在产业布局方面,加速构建“一条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小镇和特色产业”的全域发展格局。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初步形成“特色蜜、水库鱼、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的产业布局,先后推出“原味番茄”“石匣甘薯”等密云特色农业品牌和“极星农业”“密农人家”等优质农业企业品牌,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优化提升农业数字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与新发地市场深化合作,拓宽密云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建基地、签订单、搭平台等,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持续发展。推动文旅体农深度融合,培育田园养生、农耕体验、民宿康养等休闲农业新业态,乡村民宿、乡村酒店、养生山吧、休闲农庄等企业达261家,打造金叵罗、邑仕庄园、蔡家洼等一批田园综合体,尖岩村、圣水头村上榜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名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排名全市首位。

   第一站:“林下经济”一张促农增收的高质名片

   苍术会村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村域面积21平方公里。这里青山环抱,绿水绕村,环境优美。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苍术会村曾获得“北京郊区文明生态村”“首都环境建设样板单位”等市级荣誉。

   苍术会村有大量的栗子树,栗子树喜光,耐旱耐寒,能在空气干燥而土壤较为潮湿的环境下生长。2018年,在密云区农业农村局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苍术会村依托地域优势,结合林下空地大量闲置的特点开始实验性的种植林下木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串流而过的清水河,更是为林下木耳种植提供了优质、丰富的水资源。

   栗子成熟、采摘期为每年9月,林下木耳种植到采摘的时间为3月至7月,二者不仅相安无碍,还能节省耕地、提高林地使用效率、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2018年,苍术会村种植林下木耳20亩,当年产量为1.4万斤,销售收入70万元。2021年,全村木耳总产量达到4万斤,产值达200万元,户均增收3万余元。

   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苍术会村培养出自己的林下木耳种植技术能手,木耳产业的质量明显提高,有效壮大了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

   2021年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实施《密云区绿色有机产业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提升有机绿色认证覆盖率,积极创建林下经济示范区和国家中医药产业文化园。2022年,密云区已将发展林下经济列为产业振兴的一项重点工作。林下经济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也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二站:邑仕庄园一张浪漫温馨的紫色名片

   北京邑仕山谷农业产业园位于太师屯镇,坐落在碧波万顷的密云水库之滨,主体建筑为十八世纪的欧式城堡风格,其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整个庄园设计集人与自然融合、中西文化融合、古典与现代文化融合、传统与科技融合之理念,形成独特的庄园文化。

   八月是葡萄丰收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酒庄便会迎来更多的游客。站在观景台上俯瞰密云水库,碧波荡漾,风景如画。这里葡萄的种类有10种,有专门酿酒的赤霞珠、白玉霓等,也有可供鲜食的黑美人、夏黑、阳光玫瑰等。

   葡萄园里,田赛男细心地将葡萄采摘下来,轻轻地放到框里,生怕破坏了哪一粒果实。田赛男在邑仕庄园工作4年了,对这里每一种葡萄都很熟悉,看着这些葡萄从种植到采摘,每一串都倾注了工人们的心血和汗水,所以更加珍贵。田赛男高兴地表示,她家就住附近,每天开车十来分钟就能到单位,稳定的收入和不错的福利保障让她觉得日子挺舒心的。

   近年来,产业园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保水、兴业、富民”为发展理念,通过“做高一产、做精二产、做大三产”,打造区域平台,对周边地区形成价值外溢,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打造密云农、文、旅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一方面,在流河峪、上庄子、东田各庄、太师庄等村流转土地近千亩,使闲置土地得到重新利用,与合作社、农户等经营主体之间形成租金和劳务收益等多样化的农民增收模式,带动人均年增收入3万元。另一方面,推行以“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在流河峪村流转了11套闲置农宅改造成以葡萄为主题的乡村民宿,通过引流为农户形成“租金+保底+分红”的可持续收入。同时,聘用本地农民从事民宿保洁、服务等,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300余人,平均每户年增收5万余元。

   《北京市密云区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发挥“酒乡之路”“邑仕山谷”和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等葡萄酒产业优势,加快促进密云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发展。据统计,目前密云葡萄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高端葡萄酒年生产能力1500吨,年均综合收入3亿多元,年均客流量30万人次。几大酒庄从葡萄种植,到葡萄酒加工与销售,再到葡萄酒园观光旅游,已经成为密云区一张优雅的紫色名片,带动整个产业链的配套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密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

   第三站:“蜂盛蜜匀”一张香甜似蜜的金色名片

   沿着京密路继续前行,就可以到达“蜜蜂大世界”,园区以充满智慧的“人间精灵”蜜蜂为主题,用最真实的体验,最趣味的互动、最健康的蜂产品,打造了一个奥妙奇趣的“蜜蜂世界”。

   在“蜜蜂大世界”不但可以亲眼看到真正的“蜜蜂王国”,体会“蜜蜂王国”的独特之处,还可以体验蜂蜜香皂的DIY过程、欣赏蜂人表演,参与互动游戏等。

   成立于2004年的北京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注册产品商标有“京密”“京纯”“太师屯”,旅游品牌“蜜蜂大世界”,产品目前有荆花蜜、巢蜜、蜂花粉、蜂胶、蜂王浆、蜂蛹、蜂皂、面膜8类50余种产品,主打产品以绿色成熟荆花蜜为主,包装形式多样化,适合不同需求的人群。目前已经形成了“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合作社拥有加工车间和养殖基地25346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150万元,2017年销售额4000余万元,目前合作社蜜蜂存栏6.3万群,成员达到800余户,成员涉及密云区14个镇102个自然村。

   在密云水库西面的冯家峪镇西口外村,陡峭的悬崖上错落有致的悬挂着一个个“小房子”,这些“小房子”里住着的是中华蜂,俗称中蜂、土蜂,是中国仅存于生态资源良好山区的优良蜂种。如今全国范围内只有四川青城山、湖北神农架、北京冯家峪有这种奇特的养蜂方式。保峪岭中华蜂场也是北京首座崖壁蜂场,且是全国最大的崖壁蜂场。

   北京保峪岭养蜂专业合作社社员张兴全是较早加入合作社的,他养殖的中蜂蜂群已经从最开始的20群发展到近300群,如今养蜂成为他收入的主要来源,也让他的年收入增加了十几万元。

   依托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密云区大力发展养蜂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养蜂第一大区”,也是中国著名的“蜜蜂之乡”。目前密云区现有养蜂专业合作社26家,蜂农2072户,蜂群11.5万群,蜂产品品牌10余个。年均生产蜂蜜、巢蜜、蜂胶等各类产品近500万公斤,蜂产品年产值近1.3亿元。

   “蜂盛蜜匀”已成为密云区践行“两山”理论的金名片,农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多年来,密云区打造出了一批优质、过硬的蜂蜜品牌,丰富产品市场,为蜂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动力。密云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以蜂为媒,引来更多游客到密云观光旅游,蜂产业带动了地方文旅融合发展,也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

   第四站:“乡村民宿”一张乡村振兴的崭新名片

   在这个幽静的村庄里,有几座院落各具特色。“拱院”中圆形天井,仿佛巨大的镜框,镜框内不同美景昼夜更迭;“镜院”中矗立着两面巨大的镜子,也是设计感十足……这就是“屾林密境”乡村民宿。

   来到冯家峪镇西白莲峪村,这里群山环抱、风景如画,在蓝天的衬托下,村庄显得格外的整洁。村民高兴地说:“从来没想到三四千元一晚的民宿都会被游客预定光,特别是到了节假日,连同村里的所有民宿房间也能被预定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现在已经成为不少市民心中的网红打卡地,西白莲峪村也被称为盛开在长城脚下的莲花村。

   西白莲峪村的变化与发展得益于党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2018年,根据北京市国资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北控集团对口帮扶西白莲峪村。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北控集团了解到西白莲峪村具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但区域内旅游接待设施非常缺乏,村内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对此,北控集团党委确定了“充分发挥西白莲峪村旅游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现美丽乡村绿色发展”的帮扶思路。乡村民宿项目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帮扶项目之一。通过与村集体签约,北控集团将常年闲置的老民居盘活利用,改造成为各具特色的民宿庭院,还引入专业运营公司参与,共同打造乡村休闲游。2020年,北控集团向密云区慈善协会定向捐赠2500万元,作为产业帮扶资金,帮助西白莲峪村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全力打造乡村民宿项目,促进村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在民宿建设过程中,集团安排专责部门从项目选址、勘察设计到施工建设,全过程精心组织,雇佣村内劳动力占项目总用工比例达到42%,本地机械使用占比达到84%,通过项目建设为当地村民增收约108万元。项目运营后采取“基础租金+利润分成”的模式,每年可为村民增收近30万元。建成后交由企业(社会资本)统一管理经营,做到资源共享,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及空间浪费。

   2021年,乡村民宿7个院落和2个接待服务区投入运营,实现冯家峪镇乡村民宿“零的突破”。同年7月,蔡奇书记来村调研民宿院落改造和运营情况,称赞为京郊市民的网红打卡地,指出这里是“两山”理论的生动体现,要用好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民宿和文旅产业,为西白莲峪村未来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如今,西白莲峪村乡村旅游产业还在不断发展中,将红色旅游、长城文化等内容融入其中,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被吸引回村。经过探索实践,冯家峪镇确定了“党建统领、政府搭台国企帮扶、社会资本参与、村民受益”的乡村民宿发展模式,为乡村产业兴旺提供了宝贵经验。

   2020年,尖岩村引入北京庭园印象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利用低收入帮扶资金750万元,企业投资600万元,租用村民闲置房屋建设15个院落,开展印象云溪1958乡村民宿设计、建设和运营,合同期内运营公司每个院落向村集体缴纳固定数额的收益加一定比例的流水分成。通过实施乡村民宿项目,建立了村委会、村民、第三方运营公司三方受益的发展模式。村委会用区农业农村局专项扶持资金入股(每户50万元)与运营公司共同出资打造乡村民宿,第三方公司运营利润要按股份比例分配给村集体(没有利润要有保底资金),确保壮大集体经济;第三方公司租用民房给村民房租并解决部分村民就地就业。同时,乡村民宿可带动本村普通农家乐民俗发展,为市民提供不同档次服务。

   近年来,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密云区出台一系列壮大集体经济及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密云区已建设乡村民宿项目82个,大部分已投入运营并初见成效。作为乡村振兴一张崭新的名片,密云的乡村民宿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以其各具特色的美,勾勒出一个京郊山村乡村振兴的梦。

   第五站:“特色农业”一张别具一格的绿色名片

   密云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密云区生态资源优势,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动力,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广应用绿色生产技术,聚焦“特色蜜、水库鱼、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的产业布局,重点在库南平原地区大力发展以西红柿、黄瓜为主导的设施农业,形成密云农业“拳头”产业。

   密云区在库北山区大力发展甘薯、谷子、籽种等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密云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长期以来,密云依托资源优势,蔬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市民认可度增高。尤其近几年,鲜食西红柿的发展,不仅调整了供给侧种植结构,满足了市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密云区现有西红柿种植面积600亩,占地面积1348亩,主要集中在巨各庄、河南寨、西田各庄3个镇。

   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推广种植,该区在西红柿种植上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品种优势。通过大量调研,密云区制定了《密云区西红柿特色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发展目标、确定重点任务、加大各项扶持力度,计划三年建设5000亩,将西红柿打造为密云区农业主导产业,形成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企业带动、科技支撑、金融助力的良好产业业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密云区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提升现代化水平、拓展销售渠道、强化科技赋能,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快推进密云农业品牌建设,通过绿色、有机、地标等认证,着力提高“蜂盛蜜匀”“密云水库鱼”“密云八珍”等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切实将特色品牌树立起来、销售渠道畅通起来、优质产品推广出来,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