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颁奖仪式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6-04-11 15:24
时间:2016年4月11日
简介:“第二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是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知识产权局、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指导下,由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市计算中心承办的一项物联网领域的专业赛事。大赛以”物联有感·智享生活“为主题,旨在推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培养综合性科技人才,结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契机,广泛集聚优质设计资源,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从去年9月至今,第二届大赛历时半年之久,共计1298个团队报名,征集作品677项。参赛者中70%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平均年龄仅有23.5岁。迄今,大赛官网的累计注册用户已经超过4000余人,赛事的推广辐射国内200多个城市。
主持人(赵琉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诸位莅临第二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颁奖仪式的现场。我是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组委会负责人、北京市计算中心副主任赵琉涛,作为今天仪式的主持人,本人深感荣幸,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与在座各位一起分享创新的快乐、感受物联的智慧。
现在请允许我宣布,”第二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颁奖仪式“正式开始 !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本次颁奖典礼的领导和嘉宾,他们分别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政务处副处长刘惠刚,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产业促进处副处长于飞,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信息中心信息科科长高雷,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刘清,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宣传处副处长包琰,北京市计算中心总工程师刘昕,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路一名。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各位领导的到来。
接下来请允许我向在座的各位,简单的介绍一下2015年第二届物联网感知创新大赛的总体情况。
第二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是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知识产权局、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指导下,由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市计算中心承办的一项物联网领域的专业赛事。
大赛以”物联有感·智享生活“为主题,旨在推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培养综合性科技人才,结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契机,广泛集聚优质设计资源,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从去年9月至今,第二届大赛历时半年之久,共计1298个团队报名,征集作品677项。参赛者中70%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平均年龄仅有23.5岁。迄今,大赛官网的累计注册用户已经超过4000余人,赛事的推广辐射国内200多个城市。
2016年4月9日,大赛评委会完成了所有的评审工作,经过初审、复审、终审答辩等多个阶段的专家评审,严格贯彻”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宁缺毋滥“的评审总则,最终评选出了43项优秀获奖作品,其中金奖各1名、银奖3名、铜奖5名,单项奖34名。获奖作品分布于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家居、医疗健康、食品追溯等众多与社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每一项获奖作品均代表物联网创新设计研发或应用领域的领先水平,挖掘出了智慧城市在垂直领域的相关创新产品。
最后,我在这里在此感谢各个组织单位及社会各界对于大赛的支持,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组委会每一位成员日以继夜的工作,并预祝颁奖仪式圆满成功。
2015年第二届大赛进行中,拍摄了第一部比较有特色的纪录片,片中我们的摄制团队跟踪拍摄三组各具特色的参赛选手,记录他们创新、创业过程以及参赛过程的点点滴滴。我希望通过参赛者的角度为您讲述我们的大赛,下面我们播放一下宣传片。
(视频播放)
主持人:感谢所有参与拍摄的单位,另外,参与拍摄的团队也坐在我们的台下,理工大学的严波(音)老师也在,迟总也在,邱总也在,希望现场的来宾能够再给他们以热烈的掌声。拍摄结束时,参与拍摄的选手的成绩还没有出来,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颁奖仪式环节。
首先公布大赛单项奖的获奖名单。
有请颁奖嘉宾,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路一名,为我们宣读2015年第二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最具创新奖的获奖名单。
路一名:感谢组委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今天我公布的是最具创新奖,以下十位参赛选手不分排名顺序。
最具创新奖获奖名单:
《智能路灯》
《智能浇水花盆》
《会微信、手机、Email报警的WIFI温度计》
《微信云智能火灾防控系统》
《智能老年”再健康“社区系统设计》
《基于SPR原理的呼吸监测系统》
《植物伴侣》
《基于手机蓝牙控制的机器人》
《便携式声场录制机》
《粮库粮情监控系统》
主持人:有请颁奖嘉宾,北京市计算中心总工程师刘昕,为我们宣读2015年第二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最具创意奖的获奖名单。
刘昕:最具创意奖有十项,不分先后。
最具创意奖获奖名单:
《精准外科手术个体化三维仿真与数据分析平台》
《智能货运合作社一体化平台》
《基于智能小车的动车轨道裂纹检测》
《计算机互联网机器人组成的电动汽车电池组更换系统》
《支付通QROS终端》
《顶部发光全彩色微型有机显示器》
《睁开”眼睛“扫地的智能清洁机器人》
《可辨别式压电安防系统》
《基于移动物联网及云计算的线缆检测安防系统》
《车锁蓝牙》
主持人:有请颁奖嘉宾,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宣传处副处长包琰,为我们宣读2015年第二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最具应用奖的获奖名单。
包琰:最具应用奖获奖名单:
《气动多喷头复杂杂志器官制造系统》
《万能单元体机构与自适应万能机械手、机械嘴、机器人》
《微藻自动培养装置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RFID的集装箱箱号识别标签及系统》
《物联网智能衣柜、云音箱、智能腰带、微信控制专利组合》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光伏组件热斑巡检装置》
《AIDISCOVERY爱迪睿智能新风净化机》
《远程无线防盗贴件-Sticky》
《重型智能环保粮食移动净化系统》
《办公逸微信考勤系统》
主持人:几位领导请留步。接下来,颁发两组特别的单项奖获奖,首先颁发的是最具创业价值奖。我来宣读一下获奖名单:
1。获奖作品:《气象物联网》
作者(团队):象辑科技
2。获奖作品:《水兵1号》
作者(团队):水兵1号
接下来我们颁发的是最具人文关怀奖
1。 获奖作品:《生命博物馆》
作者(团队):成都开元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2。 获奖作品:《享骑》
作者(团队):江西师范大学
有请获奖作者代表上台领奖!
(颁奖仪式、合影留念)
主持人:恭喜获奖作者,同时感谢我们的颁奖嘉宾,请获奖作者回座。获得2015年第二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铜奖的作品:
1。 获奖作品:《钻石》
作者(团队):晨星(天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2。 获奖作品:《采空区分布式感温光纤火灾预警系统》
作者(团队):盾安团队
3。 获奖作品:《会上网的乐联网低成本激光颗粒物测量套装》
作者(团队):北京乐为物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4。 获奖作品:《无线智能照明》
作者(团队):泰凌微电子
5。 获奖作品:《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监控平台》
作者(团队):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请获奖作者代表上台领奖!
有请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产业促进处副处长于飞,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信息中心信息科科长高雷,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刘清上台颁奖!
(颁奖仪式、合影留念)
主持人:请获奖选手发表获奖感言。
获奖者1(晨星):非常感谢大会组委会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我们的团队是从天津大学出来的,做工业机器人,面对的是食品、制造、3C日化行业,产业化今年是第四个年头了,之前我们的活动比较少。目前我们公司发展势头非常好,我们希望借助大会的机会,我们公司有一个更快的发展机会。谢谢。
获奖者2(盾安团队):各位好,我们是来自安徽理工大学的一个创业团队,我们的作品是面向矿业安全领域,首先感谢大赛组委会给我们一个展示平台,在评审过程中,各位评委的意见对我们以后进行作品的改进非常有作用,也非常有意义。在比赛中也学到了很多,谢谢各位。
获奖者3(乐为):我们很高兴能参加大赛,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大赛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们的题目是《低成本激光颗粒物测量套装》,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们的作品。谢谢。
获奖者4(泰凌微电子):大家好,我非常高兴有机会能跟各位来宾展示我们的智能照明方案,未来若干年,我们相信智能照明会普及,因为节能和方便性,我们的智能照明方案基于蓝牙,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便捷,被国际大厂所采用,希望通过这个机会,组委会给了我们这样的荣誉,有助于产品的普及,为节能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获奖者5(勤邦科技):大家好,我们做的是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和监控平台,我们公司服务的是食品加工企业和食药监管系统。我们的监管平台也是应客户需求打造的,我们希望借此机会让我们的监管平台给咱们的食品安全事业有更多的应用。谢谢。
主持人:下面我宣布2015年第二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银奖的作品:
1。 获奖作品:《高精度旋转磁场定位系统》
作者(团队):清华大学
2。 获奖作品:《多光谱图像钞票鉴伪技术与系统》
作者(团队):清华大学智能图文信息处理研究室
3。 获奖作品:《基于物联网的旧物捐赠管理系统》
作者(团队):江西师范大学电子科创队
请获奖作者代表上台领奖!
有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政务处副处长刘惠刚为获奖选手颁奖。
(颁奖仪式、合影留念)
主持人:请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
获奖者6(清华大学):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航电实验室的张超,我们的作品是《高精度的磁场定位系统》,非常感谢给我们的肯定,我们希望互联网不仅在消费电子达到万物互联的情况,我们也是很希望进一步推广,能把我们的很多重型装备也能纳入到物联网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研究的磁场定位系统以及磁电路,就是希望把重型装备内部的,以及地下的、水下的,空天的,甚至都通过这个磁场达到万物互联,感谢组委会给我们的肯定。我们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还会继续努力,我们希望把创意做得更好,也希望进一步的产业化。我们实验室也是希望以后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大赛当中,希望在大赛当中我们实验室的学生也能脱颖而出,有更好的参赛作品。谢谢。
获奖者7(清华大学智能图文信息处理研究室):感谢大赛组委会给我们的荣誉,我们是来自清华大学智能图文信息处理实验室的团队,我们是从事模拟的研究工作,包括文字识别等的工作,这次我们参赛的是《多光谱图像钞票鉴伪技术与系统》,这个在银行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国家金融安全贡献我们的力量。最后还是再次感谢大赛组委会。谢谢。
获奖者8(江西师范大学):大家好,感谢大赛邀请我们参加比赛,我们这个团队的目标是想在年轻或者是大学的时候做一个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青春不虚度。谢谢。
主持人:下面宣布获得2015年第二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金奖的作品
1。 获奖作品:《随时●亲感知终端》
作者(团队):北京嘉合百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有请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越上台颁奖。
(颁奖仪式、合影留念)
高越:恭喜迟总,您和您的团队获得了我们今天这个年度的大奖,刚才我们在宣传片上看到了您的上善若水的理念,您的点找得特别准,而且您的”随时亲“的名字也注册了,所以我们是不是要请您发表一下您的获奖感言。
迟总:谢谢。首先,感谢组委会给我们参赛者一个展示和宣传的平台。第二,这次活动是很多工程师的一个乐园,而且也是众多的创业者的一个温馨的家。特别感谢北京市计算中心给大家免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云平台,我们使用的性能,这种都非常好,还要感谢一些与会的专家,因为很多时候都是在周末进行的。所以与会专家给了很多的点评和指点。
我想我的获奖呢,我也是觉得,现在是一个尊老、敬老的一个国家的大方向,所以我觉得我能获得这个奖项,包括我们的团队,我觉得这个对我们都是一种鼓励跟激励。现在物联网通过整个的物联网大赛,使我们的产品能更快在这个市面上更好的推广,大家更好的一个认可。但是,我还要提出一点,虽然设备拉近了人与人的举例,但是设备不能替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因为今天我也发现,包括大赛,参会的大学生很多,所以我还是提议一个,大家还是要常回家看看。机器再好,不能代替人。谢谢。
高越:感谢迟总,说得特别对,我们既使有了迟总的产品,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继续的发挥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回家看看。
我也说两句。我们举办的目的也是为了推广高校和科研机构实现技术的创新和成果转化,我们的参赛作品是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也是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来促进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感谢迟总,也期待着您和您的团队能够在”服务为老“领域,为我们快速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谢谢。
主持人:仪式最后,有请我们今天所有的颁奖嘉宾及银奖铜奖的获得者上台合影。
(集体合影留念)
主持人:感谢各位选手,感谢各位嘉宾,再次恭喜各位获奖选手。
下面,我们有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政务处副处长刘惠刚讲话。
刘惠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知识产权局、团市委及市科研院等大赛指导单位,对今天获奖的选手表示祝贺。同时也感谢北科院、科协、计算中心为第二次的这个大赛所做的各项工作,感谢社会各界对”智慧北京“建设的支持。
开展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是征询多方意见、整合优势、创新资源的决定。通过两届大赛的举办,不难看出我们以应用为先导,重点发掘物联网在民生、社会管理、公共事业等方面的应用技术,为物联网应用创新搭建一个必要的竞争、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刚才咱们看了宣传片,这个时间比较长,但是对大赛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我感觉,第二次的大赛有这么三个特点:
一个,我们的层次进一步提高。首届的时候,当时我记得有一些金奖还是空缺了,这就说明我们首届的时候,参赛的一些范围,一些水平还是不太高的。这次呢,我们吸引了更多的团队和个人参赛。比如说这次的银奖的有清华的两个团队,还有很多其他的高水平的团队,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应该说是标准严。去年我们说的金奖空缺,这就证明了我们是宁缺毋滥,这是当时评审的总则之一。
第三个特点,范围广。有两个指标,一个指标是人比去年多了,团队参加比首届多了。另外一个是咱们辐射到了全国的200多个城市,这个影响正在逐步扩大。
其实北京市推进物联网这项工作,应该是做了两方面的事情:
一个方面,市委市政府对这方面也非常的重视。近几年,国家层面也出了很多的政策,比如说2013年,国务院出了《物联网指导意见》,这是信息化领域从国务院出台的比较少的这方面的政策。所以就北京市来说,要求经信委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物联网的发展。首先做的是什么事?推进了物联网技术应用,投入了一部分的政府资金,实施了城市安全运行领域的物联网示范工程。十大示范工程,十三个具体项目。其中,我们建设了世界上第一个TDLDE的政务物联数据专网,这张网正在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我们建成了中国乃至于世界上首个特大型城市的物联网应用执政平台,这个是着眼于城市运行管理角度做的事情。包括我们这十三个项目,有部分项目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包括国务院应急办,公安部等相关部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有的是获得了示范工程,有的是取得了相关的奖项,这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是应用的事。
第二个事,推动或者是带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在有这么一个数字,北京的重要的或者是核心的物联网企业,近2000余家,去年12月9号,市政府也发了《中国制造北京行动纲要》,这个里面明确了”3458“战略,其中的”8“是八大产业,这个全文已经公布了。大家要是看一下这八大产业的话,里面应该是绝大部分都有物联网技术的影子。这个带动了我们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在产业推动里面还有一项工作是什么?咱们北京市依托国家发改委,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财政部的支持下,获得了20多个国家物联网的专项项目,直接利用的资金6800余万元,直接牵引或者是引导的社会资金投入将近8个亿,包括获得一系列的专利技术产品等等。这应该是我们对于物联网产业的推动,有一些大的投入吧。
刚才介绍了这么多,借此机会,我再提三点希望:
第一, 希望我们大赛继续紧紧围绕治理”大城市病“,还有一个是”高精尖产业结构的调整,围绕这个开展工作,继续支持支撑北京的智慧城市建设。
第二, 希望咱们的大赛进一步扩大影响,现在不光要立足北京,还要辐射到京津冀。我听承办机构说,目前有一些想法也正在落实,我就是希望咱们在科博会下一届启动的时候,能有一个结果。
第三, 还是要认真落实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个国家战略。刚才咱们宣传片也介绍了,咱们举办了创投沙龙等产业对接活动,希望大赛组委会继续多找一些资本,给咱们这些项目能予以大的支持。
最后,预祝大赛越办越好,再次感谢社会各界对智慧北京建设的支持。谢谢。
主持人:感谢刘惠刚处长的精彩发言,下面,有请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高越讲话。
高越: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
上午好。刚才刘处给我们讲了对大赛提了三点希望,我也是觉得非常有难得的一个机会,能参加我们这个大赛的颁奖典礼,也能够亲身在这儿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气氛。
我先解释一下,因为我们院的领导一直都是对我们这个大赛的工作非常重视,尤其是谢微(音)副院长,刘清军(音)副院长,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们因为到市里开会,所以我也受院领导的委托,对第二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同时对关心大赛的各位同仁以及组织工作的各位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也介绍一下北科院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技术成果。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政府直属的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地方科研机构,下面有20多个研究所,以及北京天文馆、北京自然博物馆这样的科普场馆。从我们的职责上来说,我们一直致力于为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们院的相关研究所以及我们院的一些企业,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的相关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比如说我们院的劳动保护研究所在安全生产和公共场所的人员安全,这方面的相关技术成果中,也广泛的应用了物联网的技术。我们院的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在三维数字社区的系统中,构建了能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单元的数据采集网络。我们院的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在养老服务,这个下面要跟迟总好好学习,我们在养老服务的相关技术开发中,也重点应用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和生活信息的实时采集的管理。
同时,像我们的北京市计算中心,也是我们这次大赛的承办单位,作为云平台技术的专业性的研究所,在物联网、云计算、虚实现实技术等方面都有着很多的应用的成果。这是首先我要借此机会介绍一下,为什么我们来主办,包括我们这个计算中心来承办这个会议,也是刘处他们,从经信委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
第二方面,我想简单回顾一下大赛的情况。刚才各位在我们的宣传片子里面也看到,我们这个大赛是开始于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经信委,包括知识产权局、团市委各个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们首届的大赛是得以顺利开展。今年,还是我们的这种格局,我们的原班人马,吸取了去年的经验,在多方努力下,圆满完成了第二届的大赛。
通过大赛的平台,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挖掘了有物联网潜质的成果,也集聚了一批创新创业人才。我们院将继续围绕北京物联网发展战略,对接相关的委办局的实际需求,长期支持和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相关的技术成果的应用。这是我想说的我们对大赛的情况介绍。
最后,我们也想表达一些期待。刚才主持人也提到,我们第二届大赛的成果展示,我们还有一个延续机会,今年对于第三届大赛也即将要登场,也就是在今年5月份,在今年的科博会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也要参与到经信委的智慧北京与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成果展这个系列系统中去,那个会场上两届的作品,包括创业的项目,也会在科博会上亮相。同时要启动今年第三届创新大赛,我们也希望继续的为物联网的从业者提供一个筑梦发展的舞台,创新产品和思想交流的平台。
我想说的期待就是期待有更多的、更优秀的物联网的技术成果,在大赛的舞台上,能够大放光彩。
最后,我们衷心的希望能跟各界同仁一起,推动物联网行业技术的创新和成果的转化,真正的在“政产学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物联网的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高总工热情洋溢的讲话。
至此,我宣布,2015年第二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圆满落幕!
2016年“第三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即将在5月第十九届科博会上正式启动,新一届的大赛将覆盖更多领域,展现更多亮点,欢迎各界朋友参加。此外,今天我们会场内的部分优秀作品也即将亮相科博会的,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多多关注。谢谢。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