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视频北京 > 一把手 > “市民对话一把手”:市生态环境局、大兴区谈“打好蓝天保卫战”

“市民对话一把手”:市生态环境局、大兴区谈“打好蓝天保卫战”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9-01-16 16:36

分享:
访谈时间:2019年1月16日
  访谈嘉宾:
  陈 添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有国 大兴区委副书记、区长,开发区工委副书记 
  简介:本期嘉宾将在节目中详细介绍北京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2019年为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将要采取的措施等方面情况。
  主持人(国培源):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各位听众,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收看的是“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直播访谈节目,我是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培源。此次访谈节目,我们为您搭建了一个全媒体的传播平台,您可以通过北京城市广播、BTV新闻频道、首都之窗、北京时间、千龙网、北京发布、北京电台官方客户端“听听FM”实时收听收看我们的节目,和我们的一把手进行对话和交流。今天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来到演播室作客的一把手是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添;大兴区委副书记、区长,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王有国。两位将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和我们现场互动,两位也和听众和观众打个招呼。
  陈添: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各位听众、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北京生态环境方面有关工作。
  王有国:主持人好,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大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注帮助,今天很高兴和陈添局长一起走进演播室,和大家交流大兴“蓝天保卫战”的相关工作。
  主持人:谢谢两位到来,我们知道2018年咱们国家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第一年,我个人有一个感觉,以往有雾霾的天气我都头疼,2018年几乎没有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可以说空气污染的压力小多了?请陈局亮一下2018年的成绩单。
  陈添:2018年在全市共同努力下,在区域协同发力下,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改善。全年PM2.5平均浓度达到51微克/立方米。这一点和大家的感受差不多,公众的蓝天获得感在不断提升。这里有人努力的因素,也有天帮忙的因素。总体来讲2018年空气质量改善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个是污染物浓度整体下降。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是下降的。特别是二氧化硫的年均浓度达到了6微克/立方米,基本上跟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在国内是领先的。二氧化氮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已经接近了国家标准,这是特点一。
  二是好天多了。去年的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2%,一年中PM2.5浓度为个位数的天数达到31天,也就是累计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PM2.5能达到个位数,这是非常难得的。
  主持人:就是去年秀蓝天的那个。
  陈添:三是坏天少。去年一年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为15天,比2017年减少了9天,而且每次重污染过程的时间缩短了,峰值也下降了。
  还有一个特点,北京市南北区域污染浓度的差距在缩小。我带来一个展板,这是2013年的地图,颜色越深的浓度越大。2013年,从黄色到棕色,差距较大;到了2018年南面浓度高,北面浓度低的格局没变,但是区域差距在缩小。
  主持人:陈局选了一个直观的方式让大家理解。2013年越往南越红,现在2018年终于不那么红了,请王区长也说一下自己的成绩单。
  王有国:大兴区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PM2.5降低到53微克/立方米,达到了“十三五”末的指标,应该说成绩的取得也非常不容易。但是作为大兴区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跟全市的平均水平51微克/立方米还有差距,所以精细化管理还要加大力度。特别是2018年前几个月的数字分析来看,前几个月大兴区的空气质量非常好,特别是5月份,PM2.5的浓度是49微克/立方米,全市排第一。到8月份的时候更是下降到了33微克/立方米,也是达到了大兴区的历史最低水平。同时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也有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大兴区的地理位置的劣势,特别是平原地带,所以大兴区在秋冬季期间特别容易发生污染浓度的反弹。
  主持人:下风下水。
  王有国:下风下水,特别是周围区域输入性影响和本区排放的影响,所以我们还需要从精细化角度加大力度。
  主持人:我特别理解为什么请两位一块儿来说,我们“市民对话一把手”摆成绩,也不回避问题,反映我们工作的难度。我们通过一组大数据全面反映一下2018年北京市空气治理的全貌。
  (播放现场VCR)
  主持人:我记得去年“市民对话一把手”通过一幅PM2.5日历图把一年的空气质量情况做了展示,今年您又带来了,今年跟去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到秋冬的时候还会有重污染过程发生?
  陈添:再给大家展示一下。这是近6年每天的空气质量情况,一行代表一年,每格的颜色代表着每天的空气质量状况,颜色越深说明污染越重。粗略的看出来,2013年深的颜色比较多,从2013年、2014年逐年往下看的话,浅颜色越来越多,深颜色越来越少,说明重污染天越来越少,优良天数越来越多,能直观看出空气质量逐年变好。
  主持人:11月还是有污染天发生。
  陈添:11月还是有。
  主持人:为什么?
  陈添:从整个规律来看,污染天还是在秋冬出现比较多,虽然总的减少,但还有发生。这里也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秋冬季容易出现重度污染。主要是这样的,从国内外的大气污染治理来看,有两个影响因素,一个是本地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另外一个是气象因素。短期来看气象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长期来看,主要是靠减排来改善我们的空气质量。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在秋冬季的时候就集中反映出来,比如说秋冬季集中采暖,排放水平比非采暖季高。排放量也高出一块。另外,秋冬季也容易出现静稳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容易发生重污染。
  主持人:这个时候天不爱帮忙了。
  陈添:对。人努力多了,天不帮忙了。
  主持人:您说到了人努力、天帮忙,天不帮忙咱们不批评了,重点说一说人努力在什么地方?
  陈添:刚才说到人努力,我们2018年出台的“蓝天保卫战”包含了重型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40多项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各部门、各区、各单位、全体市民共同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工程治理、执法检查、共同参与等,我简单介绍一下2018年有几个重点的战役。
  一个是民用燃煤污染方面,延续北京市能源清洁化战略,继续推进450个村改成清洁燃料,本市平原地区基本上实现了“无煤化”。第二个是对重型柴油车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包括严查、重罚等措施,对于重型柴油车的排放减少了一大块。第三是关于扬尘问题。加大了清洁化的治理和管控,特别是8月份之后,全市粗颗粒物下降16%,有明显的改善。第四是对于工业性污染来讲,主要是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调整治理了一批排放强度高的企业,去年减少了2000吨左右的VOCs的排放。几个重点的战役在不管天帮不帮忙的情况下,把减排作为硬道理,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改善。这是2018年的特点。
  主持人:看来陈局长有备而来,这是一个全媒体互动平台,王区长说话的时候,有大兴区的网友跟您说话了。他说大兴区的自然环境非常好,但是天有点愁人,北京市的城区天都蓝了,家门口的天是灰的,您怎么看?
  王有国:应该说大兴区在大气治理上面有两大挑战,一个是大兴区在北京的正南,全境都是平原,地势较低,生态承载力相对脆弱,每次污染发生,在大兴区都是早来晚走,同时大兴区降雨量偏少。这些先天的地理或者是气候条件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
  另一方面,大兴区处于大发展时期,污染构成比较复杂。一是在施工工地多,常年开工面积在1000万平米以上,特别是大兴国际机场及五纵两横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大兴的扬尘治理工作面临更大压力。
  二是大兴区过境通道多,京台、京开、104国道、京沪、南中轴、四环、五环、六环八条主要道路都经过大兴区,车流量巨大。仅京开高速一天进京车辆就达到20万辆次。
  第三是货运车比较多,大兴作为物流集散地,特别是保障北京城市运行的,比如说新发地,还有南来北往的车也都要经过大兴区,对大兴区来说,这两方面都是需要考验的,面临着我们治理起来考验比较大,也是老百姓感觉到大兴区的天比别人好得慢的原因,我们下一步会继续努力。
  主持人:我太理解了,在大兴区当区长就得先首都之忧而忧,后首都之乐而乐了。治理的很多战役包括对重型柴油车的治理,刚刚您讲了大兴区的过境车特别多,如何治理,需要具体人员落实,下面我们通过记者的短片看一下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播放现场VCR)
  主持人:我们的记者在外面的采访,最冷的天到最热的天咱们一直都在控制,但是提出一个问题,您来回答一下。
  王有国:应该说近几年大兴区在环保执法上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在“无煤化”和“散乱污”治理之后,如何按市委市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的要求做到精准治污,我们瞄准到移动污染源的治理上。其中一个是重型柴油车,建立了“四明确一报告”,明确执法地点、明确执法人员,明确执法时间,明确执法数量,定期上报数据,加大对过境重型柴油车的排放检查,联合交管部门加大对超排车辆的处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主持人:这两年咱们在空气治理中我听到一个词,叫做精治、法治、共治,精治离不开科学的治理,请解释一下什么是精治,2018年北京的精治什么方面表现不错?
  陈添:北京市在监测、监察、监管方面一直依靠科技手段推动工作。2018年有几个新的亮点或者是特点,第一是通过科技手段,找到大气污染来源的客观规律。2018年对社会公布了结果,新的一轮PM2.5的来源解析也表明,目前移动源45%占比第一位,扬尘16%、VOCs12%位于第二、第三位。这个帮助咱们找出了问题的所在,也让咱们治理更有精准性,有的放矢,这是科技的体现之一。
  第二,依托科技手段,更好的找准污染排放对象。特别是去年用热点网格的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卫星遥感、结合地面数据,把北京划分为若干网格,通过信息技术发现哪个地方数据异常。使执法人员从原来的“扫街式”执法向精准执法转变,效率提高了,目标更明确了,处置能力也提高了。这也是科技的支撑。
  第三是工程治理方面。大气污染很多是靠工程治理,北京在全国率先做氮氧化物的末端治理,通过提高标准,并应用了国际的先进的低氮燃烧技术等,使末端排放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主持人:我们记者采访中发现大兴区也有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跟随记者的镜头去感受一下。
  (播放现场VCR)
  主持人:我们的记者一个劲问王区长,我觉得记者发现问题很好,企业是城市的污染源,可是也是城市活力的体现,咱们怎么保持平衡?
  王有国:精细化治理对政府有两个难点,一个是有一些界定的标准不太明晰,比如“散乱污”企业是一个新词,什么企业是叫“散乱污”,我们大兴区总结出了几点,确定了“六必清”的治理标准。即无证无照,异地经营,环评不达标,环保设施不合格,在拆除腾退计划内和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社会企业。我们坚持这个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时加强和企业的沟通,得到了企业的理解和认可。这项工作得到了原环保部和强化督察组的充分认可。
  另外一个是加大了对企业的科技手段的投入,通过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方式,实现对企业全方位24小时监控。今年我们对餐饮企业开展专项治理,打造餐饮环保示范街,示范街上的餐饮企业实现油烟净化器安装、清洁能源使用、在线监测全天候运行、污染排放达标,4个100%。
  主持人:听了两位介绍,明白了北京市的污染治理是包括精治、法治、共治,精治是加了瞄准镜,锁定目标,但是任何的规定没有处罚是无牙条款,也请陈局介绍一下,2018年的治理哪些长出了法治的牙齿?
  陈添:法治层面讲是三方面。一个是立法方面,全国包括北京市的立法来看,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把这么多年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包括一些形成的共识都纳入到法规当中去,比如说现在《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出台时是全国最严格的大气法,为防治工作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支撑。
  二是在执法方面,去年有两个亮点,一个是对于移动源执法,我们采取了“公安处罚、环保检测”闭环管理的模式互相配合,在重型柴油车执法方面保持了高压态势。第二是固定源精准“点穴”执法,去年固定源立案达到近5000起,其中对于1000余起违法行为较重的,依法采取连续处罚,查封、扣押、拘留等方式,形成震慑。
  第三方面是引导守法方面,鼓励自觉守法,自主治污,达标排放。对市民和公众而言,通过有奖举报等手段拓宽监督渠道,同时引导大家从自己做起,主动减排。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处罚本身并不是目的,引导大家依法减排,自觉守法才是我们根本的保证。
  主持人:两位介绍的政府的发力,我们注意到民间力量也在积极参与,2018年5月份有一场公益环保第一诉讼,在四中院开庭审理的,下面通过一个短片回顾一下。
  (播放现场VCR)
  主持人:我很钦佩这个居民,自己用诉讼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我想这样的诉讼对政府部门会不会有压力,对我们未来工作会有什么改进?
  王有国:这个案子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是北京市环保公益诉讼第一案。从整个案件来说我有两个感受,从外部环境来看,环保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应该说,这个案子在前期大兴区环保局已经进行了查处,查处后通过公益诉讼的方式进一步对企业加大处罚,对别的企业也是教育和警示。原来我们做环保检查,可能有时候门都敲不开,老百姓不理解不支持,现在看老百姓已经成为我们做环保的耳目喉舌,同时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举报一些违法行为,为我们及时处置提供案件线索。
  从内部来看,我们的手段越发充分,法制环境越来越严谨规范,政府、公众、检查机关、司法机关通力合作,形成了很严密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链条,让环境执法更有公信力了。
  主持人:陈局对整个环保方面有什么样的观念上的改变?
  陈添:像这个案子,作为政府而言,我们要积极查处,市区两级通力合作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已让违法企业受到了处罚。作为我们来讲,最大的感觉是什么?除了政府的查处之外,在这个制度体系下,市民自己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形成了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主持人:这属于精治、法治和共治吗?
  陈添:当然,利用法律武器达到共治的目的,非常有特点。
  主持人:2018年的成绩单背后不容易,在2019年有哪些工作的重点给我们介绍一下?
  陈添:2019年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统一战略部署,特别是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整体安排,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好2019年行动计划。从技术路线上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之前一系列的治理工作证明了我们的方向正确、技术路线正确,后续我们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从工程治理上看,还是要打好三个攻坚战,包括重型车、扬尘、VOCs方面的治理。通过这种努力推进交通结构调整,产业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持续优化,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从管理方面看,我们要采取法规、政策、标准、技术和行政管理等手段,打好各种组合拳。今年特别是想在扬尘方面发力,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我们拟将按照平台共享、部门负责,执法规范,环保督察、信息公开的20字方针,做好扬尘污染的精细化、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同时,通过排名、通报、约谈、执法处罚进一步夯实各方的扬尘治理的责任。
  还有一个重点,在北京来讲,联防联控是我们的重中之重。2019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做好空气质量会商、重污染应急、秋冬季攻坚治理,协同推进区域空气质量共同改善。
  主持人:王区长您也讲一讲,2019年您有数了,全北京市民更有信心了。
  王有国:我们也有三个努力方向。一是创新管理手段,提高治理能力。建立大气主要污染源排放清单,实现污染源清单管理,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监测网络建设,建立空气预报预警系统,实现从日常管理,到污染监控的全过程监测。建立车载扬尘监控系统,在部分公交车、出租车上安装扬尘监测设备,以及违法抓拍探头,进一步丰富扬尘监控手段。实施“环保管家”管理模式,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协助开展大气综合治理。
  第二个是实施“网格”精细化管理,将环保的精细管理标准和区内的731个网格相结合,对逐个网格开展精细化治理,做到“六个一”,一图一表一报告,一源一策一标准,明确各方环保职责,指导基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建立以奖促管的工作机制,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
  三是打好“四大”战役。第一就是扬尘治理攻坚战,形成区级机构统一协调调度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利用一年时间,将扬尘污染工作进一步细化,提升促进扬尘综合治理。
  二是开展移动源治理攻坚战。继续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严守进京路口。
  三是开展固定源治理攻坚战。继续强化工业源治理,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第四是开展生活源的治理攻坚战。以餐饮油烟治理为突破口,结合源解析结果,综合推进各类生活源的治理和管控。
  通过这几项战役,相信大兴区2019年的天会更蓝,空气更好,老百姓会更满意。谢谢。
  主持人: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两位介绍完了,我们才知道天天皆辛苦,市民应该好好珍惜蓝天,参与到保卫蓝天中。感谢两位作客演播室,节目还在继续,这次节目是大型的全媒体平台,通过北京城市广播、BTV新闻频道、首都之窗、千龙网、北京时间、北京发布、北京电台官方客户端“听听FM”实时收听收看我们的节目,下一阶段我们讲的是“碧水攻坚战”,作客的一把手是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和丰台区区长王力军,我们先休息一会儿,稍候回来。谢谢大家。
阅读全部
立即发布

图片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