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视频北京 > 一把手 > “对话一把手”:市城市管理委谈“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对话一把手”:市城市管理委谈“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8-01-27 19:52

分享:
访谈时间:2018年1月27日  
  访谈嘉宾:孙新军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  
  简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新军将在本期节目中就供暖保障、公厕建设、垃圾分类等方面内容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
  (主持人 聂一菁):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各位网友,晚上好。欢迎收看北京市两会直播特别节目“市民对话一把手”,我是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聂一菁。
  (主持人 曹宇):大家好,我是北京城市广播的主持人曹宇。这次直播我们为您打造的是全媒体的传播平台,大家可以通过人民广播电台城市广播、BTV新闻频道、首都之窗、北京时间、千龙网、北京发布实时收听收看我们的节目,可以和我们的一把手进行互动交流。
  (主持人 聂一菁):今天我们节目聚焦的主题是:“治理大城市病”这一话题,这一时段,我们演播室请到的一把手是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新军。欢迎您。
  孙新军:主持人好,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探讨城市管理问题。
  (主持人 曹宇):最近一段时间大家特别关注气温的话题,天特别冷,最低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大家想知道北京的供暖跟不跟得上,如果再遇到特别冷的天气,北京的供暖会出现供不上的情况吗?
  孙新军:这几天寒冷成了热点,供热首当其冲,但是北京的老百姓感受不深,投诉也很少,说明我们的供热是平稳的。期间遭遇几次寒流,但是我们下达了升温令,开启了尖峰锅炉,确保了居民家里的温度。
  目前我市集中供暖面积达到8.4亿平米,去年又增加了3千万平米,燃气供暖达到97%。所以大气质量是扛住了,但是供暖的风险上升了。单一能源结构让我们如履薄冰,所以我们竭尽所能,多方施策。
  一是抓保障,未雨绸缪,我们提前与中石油签订了合同,确保足量供应,陕京四线为全市增加了每天7千万方的管输能力,这两者是保气的前提。另外是强化了供热能力建设,三大应急热源建成,800多公里老旧小区供热管网完成改造,扎实了供热基础和安全裕度。二是抓联调,智慧管理。我们对热电气进行了联调联控,确定了以热定电原则和控非保居的优先级别,制定了预案并进行演练。
  今天进入了五九,冷空气迟迟不走,我们更是一刻也不敢放松,要用绣花精神紧盯温度的起伏,这也是一条人心曲线。2018年要开展100个老旧小区的供热管网改造,确保市民在冬天越来越温暖。
  (主持人 聂一菁):听了您的介绍我们放心了,还有一个地方非常重要,也许我们用得不多,但是关键时刻就靠它,就是公共厕所,那么公共厕所里面的温度怎么样,市民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之前进行了一个采访,一起来看一看大家是怎么说的。
  (播放现场VCR)
  (主持人 曹宇):北京正在进行厕所革命,推进怎么样了,有解决方法吗?
  孙新军:习总书记三年来两次对厕所革命进行了批示,北京的公共厕所还是不平衡不充分,“难找难闻难看难用”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市民提出的问题我们感同身受,也是作为一种鞭策。目前公厕布局已经写入北京市总体规划,前两年改造提升了2000多个,今年继续完成580个以上,既然叫厕所革命,品质改观上要有革命性的变化。这在陈市长的工作报告中也作了承诺。我们的原则是便利、卫生、耐用、美观,针对“四难”拿出解决方案。 
  (主持人 聂一菁):请您详细讲一讲。
  孙新军:一是便利,想找的时候找得着,首先要科学布局,加大密度,使人厕匹配,便于市民查找,沿街的商铺和饭店的厕所对外开放,挖掘现有潜力,增加保障能力。
  二是要卫生,提升如厕体验。首先是提高保洁标准和保洁频次,其次是增加除臭、保温、防冻措施,投放保洁用品。适当增加厕位,提高女厕比例。
  三是要耐用,对设备要精挑细选,施工要精心细腻。
  最后一个是美观。做到功能化和景观化的结合,在国外我们经常跟厕所合影,今年我们将征集公厕设计方案,提升公厕景观水平,将公厕设计、建设、运行与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此外还在资源循环利用上做文章,发展一批智能、节能、环保型公厕。
  最后我也呼吁大家文明如厕,好的设施需要大家共同爱护。
  (主持人 曹宇):我们说了有多种方法解决我们的厕所四难问题,除了找厕所之外,新能源的车主找充电桩也特别着急。我们前期通过首都之窗和千龙网推出了“市民对话一把手·请你来提问”征集,有网友“小不点”留言说:开电动车最怕的是没地方充电,每次开车出去,只要一看表显示还剩60公里一下就开始焦虑,怕附近没有充电桩,北京建了多少充电桩,感觉还不够多。
  孙新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后,我们把加油、加气、加电纳入统一管理,尤其是充电设施被列为近期提速建设的重要方面,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后盾。
  全市累计建成充电桩11.52万个,车桩比是1:0.7,其中公用充电桩1.88万个,去年新建3037个公用充电桩,对1.2万个旧桩进行新国标升级改造,提高了安全性和通用性。我们理解市民的电瓶焦虑,我们要从三方面解决和建设管理。
  一是完善设施布局,见缝插针。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科学择点,以供应需,考虑到市民大部分是从家到单位“两点一线”的行车路径,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在居住区、单位和公共停车场建立充电设施,力争2020年形成平原地区的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充电网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要消灭空白点。
  第二是实现互联互通,建立统一平台,逐步做到一卡通。规范查找、插口、付费的标准,使现有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鼓励私人充电桩的共享,互通有无。当前我市的车桩比已经不低了,如果能打破壁垒,便捷性能极大地提高。 第三是做好安全监管。我们要建立条块结合的安全监管体系,为市民提供放心和可靠的充电服务。还有要鼓励企业提供移动充电服务,以便应急救援。
  当然我们车主朋友们出门前也要规划好路线,提前充好电,踏实上路,以免提心吊胆。随着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充电桩也会布得越来越密,请大家放心。
  (主持人 聂一菁):为了让市民享受更加舒适和便捷的生活,让更多市民将绿色健康践行到生活当中,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也是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2017年哪些方面取得了成绩,先通过一组大数据了解一下。
  (播放现场VCR)
  (主持人 曹宇):孙主任,其实北京从去年开始已经进行了第一批的垃圾强制分类,想问一问您,有市民反映自己在家把垃圾分类,看到小区的垃圾运输车又把垃圾混装混运,觉得自己没有动力进行垃圾分类,今年有没有具体的举措能真让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孙新军:您提到的混装混运一直是垃圾分类中备受诟病的环节,也是我们的整治重点。市民说我们分了又混。环卫工人也很委屈,你分的不好或者是有的人分,有的不分,但是这个结必须解开。为了回应市民关切,建立互信,我们将采取四招来杜绝混装混运。第一是统一外观。厨余垃圾车做到五统一,一个是车身颜色、车身标准、运输标识、单位标识、监督电话。不仅是厨余垃圾车,其他垃圾车也做了设计,完成喷涂,以后是不是混装混运一目了然。我带了一个图表可以看一下,这就是绿色的厨余垃圾车,灰色的是其他垃圾车,蓝色的是可再生资源运输车。
  (主持人 聂一菁):红色的是有害垃圾运输车,蓝色的是可再生垃圾车。
  孙新军:第二招是卫星定位。安装定位系统对它的行使轨迹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倒查,确保车辆前往厨余垃圾处理设施。
  第三是绿色车队。政府购买服务或者是市场化的方式配置足够的专业运输车辆,用正规军替代小散低的非正规收运队伍。
  第四是强化监管执法,强化对企业的监管、严格执法、违规必罚,特别是屡教不改的要逐出北京市场,去年288家的党政机关试点开展强制分类。今年要在全市的党政机关推进垃圾强制分类,还有示范片区的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
  这里我向大家承诺,您若分好,我必运好,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
  (主持人 聂一菁):说到垃圾分类特别巧,也是我作为政协委员提交的第一个提案,在您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回应,相信在有关部门的精细化管理下,市民积极参与下,我们的垃圾分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在距离春节还有两周的时间,今年为了保证空气质量是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市民担心怎么体现年味,有没有景观来体现呢?有什么计划?
  孙新军:今年春节要做到“鞭炮不点,年味不减”。尤其是景观布置方面,视觉冲击要填补听觉的缺位,做到无声胜有声,所以既要高雅,又要喜庆,有创新,要接地气,安静中体现热闹。
  首先要做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氛围营造,增加景观与市民互动性。利用中国传统元素突出“过大年”的气氛。另外是主要大街、道路景观仍然是节日氛围营造的重头戏。要利用纵深的优势,采取声光电的手段形成流光溢彩的城市景观带,今年的景观注重设计感,倡导百花齐放。我这里拿了几个图片,簋街的灯笼、西城的宫灯、海淀的创新之塔、王府井大街的生肖主题景观、什刹海的冰雪主题景观,还有一些灯饰。一些重要景观正在布置,今年的灯饰总量要比去年增加20%,在腊月二十三布置到位,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主持人 聂一菁):真是琳琅满目,我们看到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用绣花般来管理北京这个超大型的城市,非常感谢孙主任作客我们的演播室。
  (主持人 曹宇):稍后的时间我们将邀请到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主任徐贱云作客演播室,我们稍候回来。
阅读全部
立即发布

图片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