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地区汛期气候预测情况和气象服务提示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20-06-01 20:36
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梁丰: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一下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汛期气候预测情况。
今年以来,北京地区的气候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降水频次高、总量大。1月1日到5月3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是115.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44.6%,比去年同期偏多13.5%。其中2月份降水量27.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约6倍。从1月1日到5月31日,已经出现28次降水天气过程,5月有15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5倍。
天气的极端性强。今年以来,天气气候形势复杂多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2月13日至16日,本市出现较强雨雪和降温大风天气过程,我市有20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其中14个在这个过程中,日降水量突破了冬季的最大日降水量的极值。再比如说3月18日出现大风天气,全市374个自动气象站风力达到8级别以上,部分站点极大风速达到10级以上,突破历史极值。5月以来多次出现强对流天气,短时雨强度非常大,伴有大风和冰雹天气,很多的自动站5分钟的雨量都已经到了10毫米,极端性还是比较强的。
二、汛期气候预测情况
市气象局经与国家气候中心、华北区域省(区、市)气象部门会商,预测今年6-8月,全国降水总体呈“南北多、中间少”的空间分布,华北中南部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北京地区降水量为420~460毫米,比常年同期(373毫米)偏多1~2成。出现大雨以上量级的降水日数有4~5天,比常年同期(3.6天)偏多。平均气温为25℃左右,比常年同期(24.5℃)略偏高。高温日数为8~10天,比常年同期(7.7天)偏多,今年的防汛形势还是很严峻的。
借此机会通过媒体朋友,也要提醒公众,进入汛期之后,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养成及时察看更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习惯。因为我们北京的汛期天气的特点是局地性和突发性特别强。无论是局地的强降水还是像冰雹、雷雨大风的天气对公众的出行和人身财产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遇到有预报雷阵雨、强雷阵雨、暴雨的天气的时候尽量减少出行,特别是避开像山区、河道、低洼地区、建筑工地附近这些比较容易出灾害的地方。还要提醒,我们近年来发现城市风灾影响大,北京地区的强对流地区,雨和大风是伴随的,因为城市的高层建筑多了,还有户外的临时设施,遇到强对流天气的时候,除了避雨也要防止高空坠物。气象局会按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天气会商,做好天气研判,提供精细化的气象预报信息,发挥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首都防汛工作贡献气象力量。谢谢。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