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视频北京 > 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 《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北京市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

《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北京市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7-09-26 10:36

分享:
时间:2017年9月26日
  简介:日前,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这是北京市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是加快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向社会解读实施方案的有关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实施方案的编制背景和政策措施,此次发布会邀请到有关单位领导向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日前,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这是北京市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是加快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向社会解读实施方案的有关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实施方案的编制背景和政策措施,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有关单位领导向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在座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谈绪祥先生,北京市商务委员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赵卫东先生,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副局长唐学军女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况旭,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协调处宋冬娜处长。首先请谈绪祥主任介绍《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总体情况。
  谈绪祥: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各位出席今天的发布会。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北京率先行动的指示精神,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首都营商环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商务委、市编办、市工商局、市地税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8月22日,《实施方案》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9月16日正式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向社会印发。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实施方案》总体情况。
  第一,编制过程。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深刻把握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讲话时指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行动,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各地既要积极抓项目建设,更要着力抓环境建设,由过去追求优惠政策'洼地',转为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高地'。"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蔡奇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陈吉宁代市长专题部署,要求认真抓好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以首善标准改革优化本市营商环境。我们会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对接,了解国家层面的政策安排和工作部署,积极抓好贯彻落实,研究制定方案。
  二是精心开展调研,从企业和群众期盼入手研究改革方案。紧密结合加快创新发展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深入企业开展营商环境调研工作,聆听企业心声,精心设计营商环境调查问卷,组织了28场企业座谈会,发放回收1516份调查问卷,企业反响强烈,汇总梳理形成了企业集中反映的10大方面营商环境具体问题。聚焦这些问题,《实施方案》进行一一回应,通过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让企业和群众有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三是突出首都特点,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加快"智慧政务"建设为重要抓手。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简化审批、下放权限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以国务院批复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为重大契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开放促进自身制度建设,推动占北京GDP比重80%以上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推进数据共享,最大程度利企利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第二,实施方案的总体考虑。 一是突出政府职能转变,以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为改革核心。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政府明确标准规范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探索以政策引导、企业承诺、监管约束为核心的承诺制管理模式,为企业创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二是突出对标对表,以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为工作导向。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交易和自由竞争秩序,提高政府法治化水平;坚持国际标准,在科技、人才、贸易、园区建设等多个领域与国际标准对接,进一步提升做事规则的国际化水平;以企业便利为出发点,为企业投资、贸易、生活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务,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三是加强纵横联动,突出具体改革措施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这次方案的制定,先是由53个部门分别立足职能研究提出了营商环境改革的具体措施,16个区提出了营商环境改革的需求和政策建议。综合这些改革措施,我们按照政策准备条件和企业需求,分类分批梳理形成"三个一批"共136条具体政策清单,分别是近期(10月底前)拟出台一批、年底前准备出台一批、中长远期需要研究突破一批。每一条政策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实施方案制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各区各部门围绕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统一思想、加强联动、形成凝聚合力的过程。
  第三,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从投资环境、贸易环境、生产经营环境、人才环境、法治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政策措施,彰显"五个更加"。 一是投资环境更加开放。以便利化为导向,围绕外商投资、民间资本、投资审批、商事服务程序简化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举措。比如,在投资准入放开方面,纵深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根据国家和本市改革安排,加快放开部分竞争性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和股比限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推动外资企业设立全程电子化,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备案事项办理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在投资审批效率方面,制定北京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7年本),再压减50%的核准事项;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大幅提高审批效率并逐步总结推广;完善本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投资审批"一张网"。在商事服务方面,总结海淀区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经验,逐步扩大全程电子化试点范围,实现行政办理人员与企业申请人"零见面";在"七证合一"的基础上,再整合相关部门证表,实现涉企事项"多证合一"。
  二是贸易环境更加便利。围绕企业关心的通关通检便利化、境外合作等方面提出具体政策措施。比如,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加快通关一体化改革,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北京试点建设,在交通枢纽等条件成熟场所试点建设城市候机楼,对高信用等级企业降低海关查验率,全年出口平均查验率控制在2%以内。在服务企业"走出去"方面,对境外投资实行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完善境外重大投资项目协同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城市商会联盟、境外友好商(协)会等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作用,加快构建境外投资经贸合作伙伴网络。
  三是生产经营环境更加良好。聚焦企业最关注的产业发展、创新环境、税费改革、供地政策等方面制定相关改革措施。比如,产业政策方面,分行业研究出台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编制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指数,进一步提高重点产业功能区投入产出效率;出台加大市级财政对各区个人所得税征收奖励力度的政策措施。科技创新方面,设立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引导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高端科研成果在京转化,研究探索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完善中关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相关支持政策。降低成本方面,处理好企业反映突出的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费和残保金征收问题;完善企业自建自持办公用房的供地政策,试点推行产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结合政府定价目录修订,减少政府定价管理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规范行业商(协)会收费行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出台优化提升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总部经济相关政策措施,做好总部企业服务。
  四是人才发展环境服务更加精细。聚焦人才最关心、需求最急迫、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提出相关改革措施。比如,在人才落户方面,修订人才引进政策标准,大力引进优秀投资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或人才引进落户;为本市产业发展急需或创新创业潜力较大的外籍投资人才开通"绿色通道",办理最高期限为5年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研究设立外国人才类《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在人才发展方面,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在市属上市公司、非上市科技型企业中试点开展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等政策措施。在人才服务保障方面,力争用2-3年时间在重点产业功能区和人才密集地区开工建设至少10所左右优质中小学校;以产业园区为重点,加大人才公租房筹集力度,由园区企业自持、统一配租,优先满足入园企业人才住房需求;未来五年在新城、交通枢纽、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推出1000公顷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建设满足多层次居住需求的租赁住房。
  五是法治环境更加公平。严格依法行政,坚持依法管理、依规审批、依职服务。比如,在政策制定实施方面,注重合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给予市场主体稳定预期;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序清理废除现存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做法。在诚信体制建设方面,依托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红黑名单"统一管理和联合惩戒业务协同,实行巨额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采取市场进入限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长效机制。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方面,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开通快速出证通道,培育一批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单位;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特别是反复侵权、恶意侵权、规模侵权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在市场监管方面,探索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机制,制定市场监管领域职能和机构整合的改革方案,推进综合执法,切实解决多头监管、重复监管问题。
  第四,保障措施。 为确保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实施方案》明确了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市区联动、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督查考核和宣传解读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比如,建立市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研究解决问题,落实属地责任,各区成立专班,聚焦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分类、分层、分责限期挂账整改,通过市区统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快构建一个服务中心、一个服务网站、一个项目代码、一张服务卡片、一个信用平台、一套政府服务标准的智慧型政务服务体系,在阳光运行中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抓好《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我们坚信,通过党委、政府、企业以及包括在座各位媒体朋友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把北京打造成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成为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排头兵"! 
  最后也借这个机会还想和各位媒体朋友交流一下工作中的两点体会。近几年来北京的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中央亲切关心指导下,我们立足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大力疏解整治促提升,社会上也有一些看法说在瘦身。我想营商改革传达一个信号,北京不是不发展,而是在瘦身的基础上实现健体,聚焦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在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构成,在高精尖产业构成方面将会大作为。这次营商环境的改革更加突出首都特点,首善标准,更加聚焦科技和人才的优势,发展符合北京的产业,来促进北京新一轮更加高水平的发展。
  主持人: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
  新华社记者:刚才市发展改革委谈主任介绍实施方案第一个任务时,提到将"大幅提高投资审批效率"。我们知道去年北京市开始实施"一会三函"工作机制,这个机制已经让投资效率有了一定的提升,那么这次实施方案在提高投资审批效率方面有哪些更加有力措施?
  谈绪祥:非常感谢您对北京市投资审批环境改善的关心。刚才您提到关于北京在全国率先实施一会三函,集中在公共服务领域落地方面,迈出了改革的一个步伐。应该讲一会三函的实施大大精简了办事的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改善了地区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将原来审批中需要的几十个审批事项简化成4各环节,很好地为下一步的审批体制改革试点探索了经验。这一次营商环境改革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相关改革的要求,我们紧紧围绕着不断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型,紧扣打好组合拳的思路,来推进改革,优化首都的投资审批环境。概括起来讲从四个方面加以推进。
  第一通过改革,先行先试。这个试点体现投资改革的方向性,也是改革的一大亮点举措。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在一定领域、区域内先行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审批改革。这次依据这个精神,先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就是未来科创中心的主阵地,这个地区投资比较旺盛,审批事项比较多,开放度也比较高,选择这个地区作为投资审批改革的试点。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告知承诺、简化审批手续、政府联合验收三方面。在企业告知承诺上,企业按照政府部门制定的各领域投资项目承诺制操作标准和规范自行编制相关的安排,作出书面承诺并公开,承诺事项不再由相关部门审批,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开展项目设计和施工,并接受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监督。在简化审批手续上,除保留必要的立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必要的行政审批事项外,最大限度取消开工前其他审批环节,大幅缩减企业在投资项目审批中的申报内容。在政府联合验收上,设计了由市住建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联合验收,推动政府从重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通过先行先试,不断总结经验,形成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管理新模式,并逐步向三大科学城和相关区域推广试点。这是非常重大的方向性探索。
  第二个字是"压",就是大幅压减核准事项。目前我们在研究制定《北京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管理目录(2017年本)》,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范围最小化原则,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重大公共利益和城市运行安全等项目外,其余如停车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项目一律改为备案制管理,通过此举,将再压减50%的核准事项,年底前目录将发布实施。
  第三个是"简"简化,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以节能评价为例,我们最近即将出台一个意见,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比如取消部分节能审查环节,以及市区两级审查,由市级核准的项目取消了区级审查的环节,精简了环节,预计节能审查的办理时间将由目前的约25个工作日压缩至约12个工作日,由原来的至少跑7次变成大部分项目只需跑1次,大幅减轻建设单位负担。
  第四个字是"联",加快建设投资审批"一张网"。就是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把市级投资项目审批部门、16个区和亦庄联通起来,实现投资项目审批和服务事项"一张网"办理。大大减少企业的申报负担和申报比例。同时为了方便企业的查询,减少企业重复申报材料,我们对企业投资项目统一赋予项目代码,建立投资项目电子证照库,逐步实现项目生命周期各类信息全关联。"一张网"的建设完善将大幅提升投资项目审批效率、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更加方便企业办事。 我想通过四个方面的组合改革,大力推动首都固定资产投资审批的效率提升,充分地体现为企业优化服务,改变营商环境的目标,力争走在全国的前列。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谈主任翔实的回答。下面继续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外商投资市场准入门槛方面有哪些举措?
  赵卫东:从2015年5月5日,国务院批复统一北京实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工作已经有两点,在两点的时间,放宽外资市场准入限制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催生了一批新的业态在北京落地。比如在国内首家由外资控股的公司在北京运营,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卡支付机构VISA在北京落地等等。前期试点取得比较良好的成效基础上,随着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的深入,今天的6月25日,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市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应该说随着深化方案得到批复,在放宽外资准入方面,有了新的进展,表现在三个方面。行业更多、限制更少、业态更广。
  一是开放的行业更多,在深化方案提出新一轮,一共有10条放宽外资准入的清单,这是包括航空运输、文化艺术、银行业、人力资源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音像业等行业,相比在第一轮方案中第一批开放清单中相比,我们新增广播电视、电影、音像业、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医学研究与实验发展四个行业,拓展了开放的宽度。
  二是限制更少。市场的准入限制更少了。深化方案将总体方案中的开放措施进行了进一步延伸,大家知道我们在总体方案中,在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开始在六大领域进行相关的试点,比如像在科技服务领域,允许外商投资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在新的领域里,这个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同时我们在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外籍技术人员的比例方面也进行了取消了。在商务服务业领域,在原来中关村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外方合资者可拥有70%股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外资的股比的限制。同时我们也探索密切中国的律师事务所与外国以及港澳台律师事务所合作方式和机制,降低了投资性公司的门槛。现在新的设立条件比原来的降低了一半。在文化教育服务领域,允许外商在特定区域投资音像制品制作业务,允许外商投资设立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和娱乐场所,不设投资比例的限制。像在金融服务领域,研究允许新设或者改制设立的外商投资银行或中外合资银行在提交开业申请时可以同时申请人民币的业务。这些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在开放设计的业态更广。深化方案不仅降低了外资与商业存在的方式在京设机构的门槛,还提出探索职业资格互相认证,允许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在京职业提供服务。在企业和分支机构之外通过人才的直接参与来进一步扩大开放。总体上看,随着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深化,以及我们放管服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我市为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京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机遇。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这两年北京陆续取消一大批的证明事项,这在社会各界反响不错,下一阶段北京市有什么计划?
  宋冬娜:清理证明这项改革实际上是为了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的问题,去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我市对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各项证明进行了集中全面的梳理,基本上摸清了证明事项的底数。随后又对市区两级的证明事项有了大幅度的精简,截止到目前已经精简了市区两级各类证明事项共计209项。今年在清理证明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创新政府改革的方式方法,首次在首都之窗网站上向社会各界征求改革的意见建议,这个举措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这次收集的意见建议一共梳理70余条,我们对70余条改革意见建议已经全部反馈给各个相关市级部门和区政府,要求他们要逐项提出各项改革措施。同时也要明确改革的完成时限。社会参与政府改革的方式实际上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李克强总理先后两次对北京市清理证明的改革做出了明确的批示,要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向全国有一个推广。下一步还想持续深度推动清理证明改革,主要在转变政府职能方式,打通部门的信息壁垒,包括推动诚信体系建设要下大工夫,花大力气,力争年底前再取消调整一批证明事项。同时为了防止边减边增,也编制公开清理证明事项的保留事项的清单,保留事项清单将来也要实施动态管理,目的还是为了让企业和群众真正地体会到改革的红利,感受到改革的便利。
  《北京晨报》记者:北京地税制定了一系列的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措施,比如将小额退税审核权下放到税务所,这项措施目前的执行情况,未来将会实现什么改革成效?
  唐学军:借此机会非常感谢媒体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税收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关注。北京市地税局贯彻落实中央放管服的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注重通过我们的税收服务来优化营商环境。前期,我们按照市里的要求,制定印发了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便利度的实施方案,出台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这个方案本着着眼长远,对标国际,探索创新高效边界的纳税方式和水平,提升税收服务的效能,着力为纳税人营造一个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我们的措施,通俗地讲就是在企业负担上做减法,在内部管理上做加法,在为纳税人提供服务方面做乘法。所谓减法就是通过修订公布权力清单,精简涉税证明等措施。其中下放小额退税审核权限就是其一,退税审核业务涉及到的类型比较复杂,范围也比较广泛,传统的退税流程要经过五个部门,需要八名税务干部来完成。通过将500元以下的退税审核权限下放到税务所,只需要流转两个部门,通过三名税务干部审核就可以了。很明显地第一压缩了环节,提高了效能,二是节约时间,我们测算了一下,小额退税下放减少一半地时间。下一步等时机成熟,将会扩大退税审核的范围,提高审核权限额度,继续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做减法。
  加法就是在内部管理上给自己加压,加强审核管理。主要是改变目前传统的管理员管户方式,对纳税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内部风险防控和其他相关部门推进税收信用体系的建设,加强联合奖励和联合惩戒。
  所谓乘法的部分,用我们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纳税人的幸福指数。通过我们的努力不断地提升纳税人的纳税体验,今年着重要在提高办税便利度上下工夫,继续推进互联网地税局的建设,推进网上办税,推进办税的无纸化,完善自然人的办税平台。通过我们的努力,构建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便捷高效的办税环境,公平公正的执法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将继续努力,也请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和监督。谢谢大家。
  《北京青年报》记者:这次优化营商环境里提到加快智慧政务的建设是重要抓手,近年来互联网+取得不错的举措,在政务电子方面有什么举措?
  况旭:大家都知道工商登记制度环境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十八大以来,国家推出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力度非常大,前所未有,在国际上影响也很大,相继推出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先照后证等等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中国的这一系列改革推出,连续三年每年提升大概六个位数。具体到北京而言,我们结合首都的实际特点,结合首都的城市功能定位,积极进行探索创新,一方面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的一系列重大商事制度改革,大数据、云计算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的基础,我们也探索在工商登记领域开展互联网+的工作,把智慧政务作为重要的抓手。到北京工商网站登记有十几年的历史,目前60%的登记事务都在网上办理。在这样的基础上,搭建登记机关与企业网上快捷通道,让在去年年底在海淀区先行试点企业登记的全程电子化,零见面的工作,这项工作在整个全国来看也是走在前列,北京市是第一次实现全程电子化的城市。
  我简单介绍全程电子化的特点,全程电子化实现企业登记从名称预查等前流程的在线办理,与申请人实现了零见面。这个特点还是比较突出的,以前也做了类似的网上登记,这个新系统有什么特点?一个是全程无介质,都采取了无介质的方式,以前都要采取U盘或者密码钥匙。二是与多个系统的协同,实现了共享对接,实现身份校验,实现了材料行不行,当时就知道,系统告诉申请人这个提交材料行不行。三是申报的智能化。利用大数据梳理了海量的信息,归纳了300余项常用经营项目的表述,及智能菜单提供智能服务,有效解决在企业申办过程中的供给问题,实现了企业名称既报既办,营业执照轻松办理。
  四是验证。采用公示信息系企业账户,通过企业信息网公示登记信息。五是信息能追溯。在线核查股东以及实名登记,过去大家听说虚假信息骗取登记的,这次通过网络验证身份的方式,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以来,取得了几个方面的成效。一个是为加强信用管理,强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信用网为企业、行业、行政司法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企业的 身份查验。全程电子化与电子数据技术企业生命周期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应用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应用。通过对信用数据提供了很强的前瞻性。
  二是推推进简政放权,建设廉政政府提供新的载体。相比传统的电话化办照至少减少三次出行。全程电子化促进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服务资源的充足,依托智能化的全程平台,系统自动核准,电子执照全面应用都将成为现实。而且登记人员和服务对象不再见面,切断了利益链。三是商事制度改革以来,企业数量大幅增长,从目前来看,工商登记的业务量必改革前接近翻番,登记服务的供给侧矛盾比较突出,出现了难以满足公众创业需求的矛盾。所以实行全程电子化以后,这个就极大缓解了这个问题。手指一点就将材料传过去,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路。目前来看,系统运行还是很好的。已经有将近5000户企业完成全程电子化登记。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要求,总结系统运行的经验,包括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为全市推广奠定一个基础,再进一步扩大全程电子化的应用范围。谢谢。
  香港《文汇报》记者:对于企业来说,最关注的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应该是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请问实施方案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方面有什么具体改革措施?
  谈绪祥:谢谢,您问的问题都比较务实。这次实施方案的改革也本着务实的原则去做的。降成本是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政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之一,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一个是降费用,降低企业的相关的税费负担,最主要的措施推动营改增政策的实施,2016年5月1日我市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四大行业税负全部实现只减不增,2016年新增减税175.7亿元,2017年减税红利进一步扩大,预计全年新增减税260.1亿元。这是税费的下降,营改增结构的调整。
  第三个方面是优化企业融资方面,用低成本要下降,用钱的成本也要下降。有三个放民,一是充分发挥首都资本市场优势,加强企业上市辅导服务,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二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在中关村开展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贷联动试点。三是设立"两个基金":一个是规模200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其中市政府投资引导资金出资120亿元,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社会资本形成合力,放大后基金总规模可达到1000亿元;另一个是设立市级融资担保基金,为中小微企业,成长型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为他们进一步降低用钱的成本,通过这些综合的措施,使聚焦北京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符合北京发展优势的企业也产业都能够在北京蓬勃发展,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谈绪祥主任和各位领导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情况,使我们对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有了一个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实施方案的宣传报道。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再见。
阅读全部
立即发布

图片实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