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视频北京 > 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 “北京市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

“北京市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4-06-18 15:53

分享:
时间:2014年6月18日
  简介: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2013年以来,北京警方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000余起、同比上升37.7%,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100余名、同比上升37.3%,查处吸毒人员3000余名、同比上升29.9%,收缴各类毒品87公斤、同比上升22.5%。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北京市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市禁毒委、市检察院、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有关领导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禁毒工作是确保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北京作为首都,禁毒工作长期以来受到媒体关注。今天我们特别荣幸邀请到北京市禁毒委员会的有关领导,给大家通报2013年以来我市禁毒工作的有关情况,并且回答各位的问题。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局副局长姜良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苗生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力。他们都是北京禁毒委员会非常重要的领导,首先请姜良栋副主任介绍北京当前的毒情形势以及全市禁毒工作开展情况。
  姜良栋: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按照发布会的安排,我向大家发布的内容是两个部分,一是向大家通报我市当前面临的毒情形势,二是向大家介绍全市禁毒工作开展情况。首先我向大家汇报我市当前面临的毒情形式。应该说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总体成一个恶化的趋势。国内毒品问题也呈现出蔓延的趋势。有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经达到200多万人,我市毒品问题也在不断的加剧,毒情形势严峻复杂。禁毒任务非常艰巨。
  第一,我市吸贩毒问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通过我们抓获的人员和破案分析来看,这几年我市吸毒人员一直保持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长速度。目前仍无减缓的迹象。截止到今年5月底,我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经达到了2.5万人,我市近三年查获吸毒人员5124名,年均增幅达到5.1%。合成毒品蔓延不断加剧,在2013年查获的5100多名吸毒人员中,滥用病毒类合成毒品的人员占到83.1%,远高于全国34.2%的平均水平。毒品向青少年群体扩散,2013年新滋生的人员中35岁以下占到了73.7%,毒品向低收入人群扩散,外来打工人员吸毒人员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毒品由城区向环城带郊区扩散。2013年发案与前五年持平,但是环城中心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房山五区比前五年平均之上升38.7%,远郊区区县上升49.3%。互联网加速毒品快速蔓延,利用网络交流平台组织吸毒、贩毒,通过互联网组织策划、通讯联络和指挥毒品犯罪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13年,我们破获利用网络吸贩毒案件86起。
  二,犯罪的手段呈现多元化。以往贩毒嫌疑人以藏毒等方式进行,随着网络经济和物流规模的爆炸式增长,贩毒分子利用物流基地渠道进行毒品犯罪呈多发态势,给我市的禁毒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去年,我市破获邮包贩毒案件同比上升了63.6%。
  三,毒品向我市多头渗透趋势明显。这几年,毒品持续向我市渗透,全国查获的各类毒品北京均有缴获。北京逐渐成为禁毒斗争的前沿阵地。从毒品流转形式看,北京成为境外毒品从我国西南边境入镜向东北、华北地区分销,从我国东北边境入境向华南、华东地区分销的中转地。我们查获的来自南美洲可卡因26.34公斤,占全市缴毒总量的23.6%,远高于全国其他省市。从打击破案方面来看,去年,破获犯罪案件110起,同比上升17%,抓获外籍毒品犯罪嫌疑人23名,同比上升53.3%。
  四,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首都和谐稳定的现实危害。大家知道,毒品问题和其他违法犯罪联系在一起,及容易发抢劫、盗窃、杀人等案件。我们做了一个初步但是不完全的统计,十年来,我市破获吸毒人员进行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刑事案件是5660起,故意杀人案件25起,滥用合成毒品诱发精神疾病导致的事件时发生。去年12月26日,我市一名外省籍的人员吸食病毒产生幻觉,怀疑其女友并对她进行监视,进而殴打女友致女友死亡。据统计,我市吸食合成毒品的人员5230名,毒患隐患存在。2011年7月,发生一起吸毒后在西四环连续导致21辆车连撞的案例。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首都和谐稳定的现实问题。
  第二部分,我市禁毒工作开展的情况。
  2013年,在市禁毒委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分工负责、互相协作,不断创新禁毒工作的新方法、新机制,有利促进了禁毒工作的发展,预防宣传、禁毒管理、缉毒打击等禁毒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首先,我们大力开展了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群众拒毒识毒防毒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始终把禁毒预防宣传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不断创新手段、拓展阵地,在国家近办的考核评比中,我市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一是抓好青少年的预防教育。针对青少年,开展了少年儿童禁毒创意绘画大赛、青少年禁毒夏令营、禁毒流动大课堂等宣传活动。市教委组织开展了“禁毒师资骨干力量交流培训”,在全市200万中小学生中落实“禁毒一堂课”,这个课件在全国禁毒宣传教育讲课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团市委在首都高校中建立了一支禁毒志愿者队伍--蓝色盾牌。市禁毒教育基地深入全市50余所打工子弟学校开展禁毒宣传。团市委还依托全市350家社区“青年汇”举办禁毒参与式培训111场,覆盖社区青少年6000余人。
  二是深入开展禁毒宣传六进活动,不断扩大预防宣传覆盖面。坚持重点时段与市场宣传相结合,协调组织教育、文化、宣传、工青妇等部门和单位,开展了禁毒宣传走进商务写字楼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推动了禁毒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场所、进家庭、进农村、进工厂。三是不断创新预防宣传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新兴传播平台开展禁毒预防宣传。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禁毒数字展厅》,实现了禁毒虚拟展厅和实体展厅高度融合,得到了国家禁毒办的充分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创建了北京禁毒微信、制作了6.26 TV,禁毒动画和禁毒故事短片,全方位打造首都禁毒预防宣传文化品牌,实现了禁毒宣传网上网下相呼应,将禁毒意识传播到千家万户。
  三是强化禁毒管理工作力度,牢牢掌握禁毒管理工作主动权。组织动员多部门、多警种联合参与禁毒管理。一是扎实做好对戒毒人员的服务和帮扶。公安、民政、司法、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深入贯彻《禁毒法》和《禁毒条例》的有关要求,对我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落实了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就业辅导等帮扶救助措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戒毒人员的关怀。2013年全年共对5624名阿片类吸毒人员落实了就业安置,对771名吸毒人员开展了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措施。二是对娱乐场所和公安场所开展常态化毒情监测。三是对易制毒化学品实行严格管理。公安、安监、药监、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对全市易制毒化学品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处理了企业违规经营、使用问题,共行政处罚违规易制毒化学品企业7家,停业整顿易制毒化学品企业1家,有效防范了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四是始终保持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打击态势。2013年共破获毒品案件1800余起,同比上升20.9%,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900余名、同比上升22.9%,查获吸毒人员5100余名,同比上升26.8%,收缴毒品112.8千克,同比上升67.3%,破案、抓人、缴毒均创历史新高。一是重拳打击重特大毒品犯罪活动。年破获千克级以上案件25起,同比上升56%,百克级以上案件146起,同比上升31.5%。特别是我们一举摧毁湖北仙桃籍家族史毒品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5人,缴获毒品15.78千克,获得公安部通报表彰。
  五是强化毒品查缉力度。公安、海关、机场、铁路等单位强化合作配合,持续加大陆路、空路、邮路的毒品查缉工作力度,2013年通过公开查缉破获走私、运输毒品案件41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88名,缴获毒品69.8公斤。今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以及北京海关缉私局等部门继续保持对毒品违法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986起、同比上升41.1%,抓获毒品反对嫌疑人1033人,同比上升40%,查获吸毒人员2779名,同比上升 30.2%,缴获各类毒品88.7千克,同比上升22%。
  我向大家发布的内容就是这样。
  主持人:下面请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苗生明通报2013年关于毒品犯罪方面取得的进展。
  苗生明:大家上午好!2013年全市检查机关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充分发挥检查职能,深入开展禁毒斗争,为遏制毒品犯罪的蔓延,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发挥应有积极的作用。在此向各位通报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关于办理案件的情况,2013年全市检查机关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起的审查逮捕涉毒犯罪案件1362件,1614人,比2012增加241件,157人。检查机关批准逮捕案件1207件1424人,分别上升了18.6%和10.2%。提起公诉1185件1351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件人数减少33人,分别上升幅度是2.6%和下降2.4%。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中,不批捕率、不起诉率分别为11.6%和0.8%。这个比例大幅度低于刑事案件,这也体现对毒品案件从重、从严的严打方针。在保证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还强化运用证据指控犯罪的力度,确保严打的整体效果。
  第二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成果。一是立足职能,确保打击力度。检查机关在批捕起诉工作中,依法履行监督的职责,注意深挖犯罪的线索,配合公安机关追捕、追诉26名犯罪嫌疑人,对侦查遗漏的81起犯罪事实追加认定,使毒品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处罚,维护法律尊严,彰显禁毒斗争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威力。 
  二是为了确保禁毒斗争的整体效果,检察机关根据毒品犯罪的特殊性,依法运用各种形式主动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联合和沟通,积极引导侦查取证,把好案件质量关,形成打击毒品犯罪的合力。
  三,加强调研提升执法水平,为提高检查机关开展禁毒惩治毒品犯罪的工作水平,准确把握我市案件的特点,加大打击力度,市检察院在指导加强办案的同时,组织禁毒专项调查,充分发挥优势,总结与毒品犯罪斗争的一些规律,提高法律监督的工作水平。2013年4月,顺义区检察院还专门检查专题性的论坛活动,组织专家学者与检察干警就毒品犯罪案件和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研讨,为办好毒品案件开阔了视野,在实际应用中收好良好的效果。
  四是全市检察机关积极贯彻国家和北京市关于禁毒斗争的整体战略,发挥作用。一方面结合职能特点积极配合面向社会禁毒宣传工作,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以禁毒重案工作组的名义开通新浪官方微博,坚持重点宣讲禁毒的法律规定,发布打击毒品犯罪的案例,展示毒品危害,介绍打击毒品犯罪的成效,开展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在6.26国际禁毒日,各院围绕抵制毒品,参与禁毒的主题,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办理毒品犯罪案件的情况,介绍检查机关在打击和预防毒品犯罪方面的成果,在群众中扩大了首都禁毒工作的正面影响。
  禁毒工作斗争是长期任务,全市检察机关将始终保持长期作战的态势,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完善禁毒专项工作的指导体系,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办理毒品案件的水平和法律监督能力,为首都禁毒斗争做出新的贡献。
  主持人:下面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力通报2013年以来全市各级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审判情况和工作情况。
  孙力:媒体的各位朋友好!我向大家通报北京法院2013年毒品犯罪案件审判工作情况,分两个部分。一,毒品犯罪案件审判基本情况及案件的特点。运用刑法手段依法惩治毒品犯罪,是人民法院禁毒工作的首要任务。2013年全市法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形势政策,充分发挥形势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惩了一批毒品犯罪分子。在禁毒高压态势下,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出现小幅下降,据统计,2013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毒品犯罪一审案件1190件,同比下降5.7%;,审结1170件,结案率达98.31%。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犯罪分子1587人,其中被判处无期徒刑至死刑的61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203人,重刑率为16.6%,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6.2个百分点,体现了对毒品犯罪从严打击的精神。(10:32)
  从今年来全市法院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看,全市毒品犯罪呈现以下突出特点:一是毒品犯罪案件的类型高度集中,在本市毒品犯罪中,最高发的是贩卖、运输毒品案件和容留他人吸毒案件,占全部毒品犯罪案件的90%左右。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案件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毒品非法流通及消费活动仍然比较活跃。二是特殊人群涉毒品犯罪情况不容乐观。25岁以下青少年被告人达到318人,占毒品犯罪案件被告总人数的20%。女性被告人数达到290人,同比上升26%。在部分毒品犯罪中,女性被告人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犯罪,从其次要辅助作用转向起主要作用,青少年女性犯罪增长令人痛心,还存在打击处理难的问题,成为禁毒工作的重点难点。(10:36)
  三是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组织化程度更高。利用互联网传播制毒技术和方法吸贩毒的现象更加严重,毒品交易也日趋隐蔽,通常采用微信、QQ等手段约定交易时间和地点,采用国际通用信用卡中转,贩毒团伙的组织和分工更加明确。四,涉及合成毒品和新类型毒品的案件增长较高。涉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案件比重逐年下降至30%左右,司甲基苯丙胺等合成毒品案件的比重快速上升至60%左右。
  第二个方面,加强禁毒法制宣传,深入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全市法院在稳准狠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充分利用审判资源优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深入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一是选择典型毒品犯罪案件,组织旁听、庭审直播和公开宣判,形成打击毒品犯罪的强大声势。二中院在国际禁毒日对毒品犯罪案件庭审进行直播,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对一起谎称毒品为白糖的审判进行对案件庭审直播,引起网友的关注。海淀、昌平、丰台等法院在禁毒宣传日组织了毒品犯罪案件集中公开宣判。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10:41)
  二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开展禁毒宣传。利用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通过法官深入剖析案例,以案说法,增强社会公众对毒品危害的直观感受。如朝阳法院法官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栏目直播间,深入剖析女性涉毒犯罪问题。昌平法院法官应邀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接受《首都法官热线》记者采访,讲述康泰克制毒案背后的故事及法律问题。同时,全市法院努力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大力推广北京禁毒微信、利用法院微博群报道热点案件,不断扩大禁毒法制宣传的影响力。近期朝阳法院微博对引起广泛关注的歌手李代沫容留他人吸毒的案件进行庭审直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深入学校、社区对重点人开展普法活动,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在国际禁毒日前,怀柔法院法官专门前往怀柔三中为学生做了一堂名为“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的禁毒专题讲座,并发放禁毒宣传材料。密云法院、门头沟法院分别组织开展了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打击毒品犯罪,维护社区秩序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展示图板、现场答疑等形式进行宣传,增强社会公众识毒、拒毒、防毒能力。
  我的通报到此,谢谢各位。
  主持人:刚才公检法三位领导分别介绍了现在毒情形式,禁毒工作的成果,现在把时间交给记者朋友们,请大家提问。
  《北京日报》记者:我们知道,在过去的2013年全市检查机关开展禁毒斗争,遏制毒品违法犯罪,维护社会首都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检察机关在打击毒品犯罪过程中,具体如何履行职责,检察机关在全市禁毒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苗生明:借此机会向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介绍检查机关在禁毒工作中一些职能,展开的情况。在禁毒工作中主要的职责和任务和其他的刑事案件大致都一样,只不过这个是专项性。主要的职责和任务大致有四个方面,首先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检察机关有专门的部门审查,最终做出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决定。二是对公安机关正常终结的起诉案件依法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将犯罪嫌疑人移交提交法庭审判。三是出席法庭,对毒品案件进行审理。四是对毒品案件的侦查审判活动,也包括刑罚执行的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法律监督。
  在这四项任务中,都是禁毒整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些组成部分,决定了毒品犯罪最终能否受到刑事法律的制裁,也关系到犯罪嫌疑人所受到的处罚是否准确,从而为真正做到维护法律尊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打下良好基础提供必要保障。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多说几句,检察机关在打击毒品犯罪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维护禁毒工作大局的理念,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案件质量为核心,采取适时介入侦查,参与重大案件的讨论,细致审查严格依法评价,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保证程序合法的具体措施,体现对毒品犯罪的严厉打击政策精神,促进禁毒斗争在法制轨道上有效开展。
  新华社记者:刚才通过各位领导的介绍,我们也了解到北京市面临毒情问题确实比较严重,请问在这样日益严峻的毒情复杂的形势下,公安机关采取什么措施和办法遏制毒情蔓延的形势?
  姜良栋:谢谢你的问题,我向在座新闻媒体的朋友简单把近期打击情况做一下汇报。
  首先从今年北京市公安局担负的任务来说,刚才把毒情的形势做了汇报,的确非常严峻,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就要有破解难题的办法。现在市公安局从4月22日开始就已经开始全警整体作战、合成作战,依靠各级地方的党委政府,依靠人民群众要打一场人民战争。我们要集中打击整体战、合成作战,要充分利用我们的各种侦查手段,特别依靠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加重要的是要依靠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支持,这样这项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从今年4月22日集中开展统一行动以来,共破毒品案件4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4名,查获吸毒人员1248名,缴获各类毒品20公斤,效果非常明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取得的成绩,也彰显北京市禁毒委,彰显北京市公安局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和力度,也可以向大家保证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通过我们整体作战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手段,特别是我们用情报确定毒品打击的导向,我们会在下一次新闻发布会中向大家通报我们取得的成绩。我也相信通过我们的工作能让首都的人民群众满意放心。谢谢。
  《北京日报》记者:本市在未成年人毒品教育预防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姜良栋:禁毒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未成年人的预防是重中之重。因此在近三年,我们按照国家禁毒办的要求,将青少年合成毒品作为重点,主要有三个一,一个成立一个队伍,二是编制一套适合中小学校的教材。三是在学校全民评比实现一票否决。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沾染毒品。
  《京郊日报》记者:现在毒品犯罪向郊区蔓延,向郊区蔓延有没有新的特点?尤其相比在城区涉毒犯罪有没有新的特点?还有针对郊区的涉毒犯罪特点采取哪些打击和防范措施?
  姜良栋: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管理越来越严格。比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中心城区管理越来越严格,造成吸毒人员向郊区流转。因为他的居住地在城里没有。再一个,现在城郊结合部有很多外来人口聚集的地方,也是呈现向郊区蔓延。从打击方面来说,只要在首都,在北京市,无论是在哪里,我们的打击力度不会因为他在不同的地域有所减缓,只要哪里有毒品犯罪,我们打击一定会延伸到那里,只要那里的毒品犯罪严重,我们就会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依靠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运用综合的侦查手段来打击此类犯罪。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现在禁毒犯罪呈现出手段翻新,包括运用网络、物流,能不能介绍一下公安部门在针对这方面的犯罪有哪些针对性的打击手段?
  姜良栋:具体的打击手段因为有保密的原因不好说,但是针对网络和物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方式,首先我们在研究此类犯罪的变化,特别是在贩运毒品手段上的变化,在网络上如何来利用网络的优势实施犯罪,这个现在都在研究。同时我们有一整套打击网络犯罪,包括物流当中的机制,这些机制针对网络的特点,针对物流特定,建立了一套侦查和打击的具体机制。因为这个涉及到秘密,无法在这里给你当面通报这些情况。
  主持人:时间关系,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各位记者朋友都知道,毒品危害非常大,关系到公民的健康,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安定,当前毒情形势非常严峻,各个系统都采取极其严厉的措施,决心很大,力度也很大,但是这个问题不能仅仅靠执法部门,这是全社会的事情,我们要打人民的战争,我们特别希望媒体对这个问题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报道新闻的进展情况,更重要要动员民众参与一起禁毒,这是大家共同的事情。 谢谢各位记者的关注,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
阅读全部
立即发布

图片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