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视频北京 > 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 “第八届文博会”新闻发布会

“第八届文博会”新闻发布会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3-10-28 18:29

分享:
发布会日期:2013年10月28日
    简介: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3年10月28日(周一)上午10:00,召开“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届时,主办单位相关领导将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王惠):各位新闻界朋友,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北京文博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每年一次,效果都非常好。今年又有新的发展,刚才组委会刚开了组委会的工作会议,对今年文博会的举办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每年是不断提升的,不光是会议的举办质量不断提升,而且国际影响力也在加大,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国家级标准性的品牌活动。今年博览会将于11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办。今天,组委会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在座的中外新闻媒体介绍第八届文博会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各位关注的问题。首先,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关方面领导: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 吴保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司长 吴昌祥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刘洋
  下面,请文博会组委会委员、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文博会承办单位——中国贸促会北京分会副主任刘洋介绍第八届文博会总体活动及特点。
  刘洋:各位新闻界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于11月6至10日在北京举办。在此,我受组委会委托,向在座的新闻界朋友和来宾简要介绍本届文博会的总体安排及筹备情况。
  第八届文博会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整整一年,全国文化创意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举办的一届文化创意产业国际交流合作盛会。本届文博会以“促进文化贸易 加快经济升级”为主题,将全面展现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突出呈现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文化经济相互渗透所造就的产业新面貌;大力促进文化贸易和投资合作;更大范围吸引大众参与,拓展文化消费市场;全方位多渠道展开国际文化交流,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总体活动安排。第八届文博会将举办综合活动、展览展示、分会场、论坛会议、推介交易和创意活动六大系列百余场活动。
  综合活动:本届文博会11月6日在首都剧场拉开帷幕,本着节俭办会和创新形式的宗旨,将以一场经典话剧剧目展演取代往届的开幕演出。活动期间,将举办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和文化贸易政策与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
  展览会:主展场设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总面积5.5万平方米。分设16个主题展区,包括文化演艺与动漫游戏、工艺美术、广播电影电视、文物及博物馆相关文化创意产品、文化旅游景区与旅游商品、设计创意、新闻出版与版权贸易、创意礼品与艺术品交易、体育产业、青年文化创意与创新成果及省市文化创意产业、台湾文创精品、国际文化创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与经济融合成果、城市雕塑作品等。
  分会场:本届文博会共设20个分会场,展示面积16.5万平方米,为历届之最。其中北京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顺义、大兴等9个区县分会场,将举办30多场文化创意主题活动。
  论坛会议:将举办主论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和6个专题论坛。来自国际组织、政府主管部门的权威人士以及在国际影视、出版、动漫等相关行业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将围绕文化产业各领域发展的热点问题,与参会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与探讨。
  推介交易:文博会进一步强化交易功能,将举办13个专题项目推介交易活动。包括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广与资源开发合作推介会、数字内容·动漫游戏产业项目推介会、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商机贸易推介洽谈会、北京国际艺术授权博览交易会、2013北京拍卖季、文化金融创新项目签约及品牌推介系列活动、省区市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系列推介会等;期间将举办“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发布及推介研讨活动。
  创意活动:将举办14场创意主题活动,包括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评选、华礼奖“中国礼物”设计大赛、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颁奖典礼、首都大学生创意集市、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设计之都--设计之旅、北京青少年文化创意节、北京新农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工业旅游--创意旅游 精彩生活、诗意中国--中华世纪坛中秋国际原创诗会、中国3D技术与创意艺术节、2013年度创意与版权运营研讨会、2013现代传播业圆桌会议、2013中国俄罗斯文化节之中俄舞台艺术对话等。
  下面,我来介绍本届博览会的主要特点。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文化内涵厚重,内容丰富、形式节俭、活动务实,专业化、国际化特色更加明显,权威性、前瞻性、导向性进一步提升。
  第一点是集聚中国原创文化品牌,搭建多元文化贸易平台。文博会展览集聚文化品牌,荟萃文化精品。来自全国的一批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成功转企改制的企业集团、行业领军企业将推出在影视剧目创作、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品牌产品;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创意、文化创意与制造业、旅游业、农业等国民经济多领域跨界融合的新产品、新业态将主导展会;全国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民族传统工艺精品竞相展出,其中工艺美术展馆汇集了顶尖工美大师创作的美术珍品、精品千余件,展现传承创新的文化产品新市场;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华礼奖“中国礼物”设计大赛、“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等行业权威赛事的获奖作品集中展示推介,助力优秀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向国际市场拓展。
  第二点是突出文化金融创新,力促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本届文博会更加着力推介交易,千余个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多个产业融合发展前景广阔的项目将面向全球寻求合作交易。其中金融创新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受到特别关注,文化金融创新项目签约及品牌推介系列活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项目推介会、京西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北京产权交易所的全国范围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融资路演等一系列活动,将分别引入国有商业银行、国内外的民营资本与文化产业项目直接对接;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举办的版权金融服务平台系列活动,将成立国内第一支文化创意产业专项互助基金,并举办文创产业版权金融公共服务产品推介活动。全国十多个省区市近年重点打造的国家级、省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产业集聚区将携富有地方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参会,其中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项目占比高于往届,天津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吉林创意数字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兰州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园“敦煌文化创意产业园”、北京的“中国艺术品数字资源管理及应用平台”等一大批各地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面向国内外招商寻求合作。
  第三点是激励文化消费,拓展文化消费市场。本届文博会着力激励和引导大众文化消费需求,荟萃了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文化产品和原创作品。主展场的广播电影电视展、文化演艺与动漫游戏展、新闻出版展、博物馆文创产品展、设计创意展、青年文化创意与创新成果展等专业展馆,大众参与的互动体验、文化休闲、体验式消费随处可见。文化旅游与旅游商品展,围绕促进旅游消费,展示“吃、看、购、住”中的文化旅游项目及特色旅游商品;在体育展区,观众不仅可以感受新型露营房车带来的全新生活方式,还能亲身体验数字健身等高科技、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带来的体育休闲娱乐文化;在连续第七年设立的台湾文创精品馆,台北和台中市首次联袂推出双城文创主题特展--“恋恋台北人文桃花源”和“文化创意之都·台中”,来自台湾的150多家文创企业,集中呈现台北和台中风格各异、同样精彩的城市文化创意主题街区和文化创意生活。
  刚刚提到的,将在北京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顺义、大兴九个区分会场将举办30多场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活动,这是近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果的大集结、大检阅,也是一次文化创意产业成果的全民共享活动。其中西城区的新华1949园区、繁星戏剧村、天桥艺术大厦、大栅栏琉璃厂等都将举办特色文化活动,中国3D影视产业基地将有全国城市电视台协作体成立暨优秀城市纪录片展映活动;朝阳区的欢乐谷万圣欢乐节、朗园Vintage国际创意文化节、国粹苑文化艺术节、北京潘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竞园艺术节同时展开;丰台区将举办世界花卉大观园第四届全国斗菊擂台赛,通州区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宋庄艺术节、顺义区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的北京国际商品交易会都面向市民开放。
  第四点是集聚首都文化中心资源优势,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本届文博会进一步发挥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独特资源优势,国家相关部委、中央单位和在京高校、行业协会热情支持和深度参与,使文博会权威性、前瞻性、导向性提升。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美院、中国礼仪休闲用品行业协会、中国钟表行业协会等分别参与主办多场引领行业发展的特色文化活动。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产业司将在会期发布“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光明日报组织的“第二届中国文化年度人物评选”将在文博会揭晓。
  集聚首都文化艺术、科研教育、创意人才等优势资源的多个产业功能区强势亮相,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基地、中国3D影视产业基地、中国戏曲文化中心、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将突出展示文化产业园区在各领域发展的新成就、新格局和新契机。
  第五点是拓展国际文化交流渠道,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本届文博会境外参与范围扩大,国际化程度提升。将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高层负责人和来自美国、法国、英国、荷兰、俄罗斯、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境外政府和专业代表团组专程参加文博会;文博会主论坛和电影、博物馆、动漫、体育等产业论坛,将有相关领域全球知名的艺术家、管理专家和企业精英到会与中国同行交流,共享艺术成果和管理经验。展览会上,韩国、印度、泰国、伊朗等十多个国家商协会和文化机构将设专门展位,展示富有异国风情的文创产品。“全球大学生创意博览会”,吸引了美国、英国、西班牙、智利、意大利等国际知名艺术院校及港台设计类大学、国内八大美院共200所高校及国际知名设计师作品;“国际金属艺术展”将展出美国、挪威、英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多视角、多材料、多工艺的艺术作品280多件,展现多元发展的当代金属艺术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文博会的核心目标之一。小马奔腾、华韵尚德、保利、雅昌、搜狐畅游、光影无限等文化出口企业将展出中国广播影视“走出去”、中国漫画“走出去”的新成果。
  第六点是倡导节俭、务实办会理念,优化会展结构。本届文博会力求节俭、务实。开幕活动以优秀经典剧目的展演取代往届的专场文艺晚会;展览会主展场减少形象展示,加大了专业展区比重,突出创新文化产品和新技术、新业态的实体展示和重大产业项目亮相推介;论坛会议进行了多项精简,以办精、办实为准,突出前瞻性和导向性;着力推动重大项目的推介和洽谈交易,除专场推介外,在展览会、论坛、分会场和创意活动上为推介交易提供必要的空间和服务。为提升文博会效应,组委会办公室将在会后对签约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延伸和扩散文博会效应。
  各位新闻界朋友,今天,距第八届文博会开幕还有9天。文博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的落实阶段,展览主展场招展工作已经结束;推介项目的征集和前期对接在紧张进行中;组委会办公室正在积极邀请境内外专业观众和客商参观参会交流洽谈。我们真诚地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通过你们的参与和宣传推介,让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北京文博会,关注北京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推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谢谢!
  主持人:刚才刘主任介绍了这届文博会的内容非常丰富,大家也有很多看点可以抓。现在把时间交给各位记者,请大家提问。
  北京电视台记者:我们知道,刚才刘会长介绍到场外各个分会场、751、798都是从第一届开始了,现在增加了30多场,组委会是不是想通过场外的推介达到这个效应?
  刘洋:刚才我在介绍中介绍了今年组委会在最初确定方案的就考虑,一个主展场的面积有局限,各个部门的需要比较大,特别是北京市各个委办局还有各个兄弟省市都希望展场的面积能够增加,同时又很多企业提出希望更多地在主展场展示自己的新产品、新创意,这是由于展场的因素。
  还有一个,希望扩大到各个区县,北京原来是希望各个县都参与,现在有的区县没有来得及组织。文博会从第二届开始就有分会场,今年我们把所有的分会场的活动纳入到组委会总体工作方案中,统一进行规范和要求,包括在节俭方面的要求,要求各个分会场也这样做。
  第三,让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惠及全市市民,走出门,在一刻钟之内就能享受到文化创意产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享受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这是主要的考虑。同时我们也希望引导和提升大众的文化消费,吸引更多的市民能够参与文化活动和创意体验。在丰富文化给予、刺激文化需求方面也培养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另外希望在全市营造关注文化发展,参与文化建设的社会氛围。在展会期间,我们也希望整个北京像一个大的文化庆典,让更多的人参与关注,打造一个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舞台。
  香港卫视记者:根据中央的精神,现在有很多大型会展都在压缩和减少,今年文博会在大的形势和背景下有没有一些改进和有什么样的亮点?另外请介绍一下参会的情况怎么样?
  刘洋:北京从去年年底已经对大型展会活动进行精简、压缩,去年北京文博会在12月份举办,当时已经做了简化。今年的简化主要在开幕式,过去的开幕式基本上在大会堂演出,或者在大的场馆举行,全是综艺性的,内容安排得丰富一些。今年从形式上,开幕式没有过多的仪式,只有一个致辞,然后是综艺性的演出,目前确定在首都剧院北京人艺的一台演出,这也是北京作为国家级水准的一个精品的话剧演出,我们也是想通过开幕式这种形式,也是力推我们的精品剧目展演将来能够走向国际。开幕式将邀请外国驻华使馆官员和外国驻京的新闻媒体来参与,包括这次参会的境内外机构也都会来参加开幕式的演出。我们希望通过开幕式的方式推介文化类产品,也希望将来这台演出更好地走向国际。同时今年组委会办公室提出关于改进作风,节俭办会的意见,报市委、市政府批准,也给各个主协办单位、承办单位进行了要求,今年历节形式主义,今年强调更加务实。从目前参会的情况来讲,今年参会比往年,无论是在人数、人次、活动内容上,境内外报名参展的展商、专业观众,还是企业的负责人、相应的专家学者都比较多,北京文博会品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我们也希望通过今年的努力,在会后不断总结,也希望在明年文博会有更多的人来参与。
  中国贸易报记者: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也提出了打造精品品牌展会。广电总局对文化精品品牌展会的组织上有哪些建议和支持?
  余昌祥:根据中央的要求,我们对原来举办的一些展会、论坛做了清理,改变原来一些展会过多过滥的现象。精简之后,把保留下来的展会努力打造成精品。
  文化月刊记者:深圳文博会和北京文博会作为国家级两个重要的文化创意大会,从对比的角度来说,北京文博会和深圳文博会有没有内在的关联?北京文博会致力于打造的特色竞争优势在哪里?
  刘洋:两个展会各有各的不同,一个是主办单位不同,北京文博会是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政府,深圳文博会就是专门的展览公司做的,这个不太好比。我想近几年,从中央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来讲,这样的展会在深圳也好,在北京举办都有適逢其时的发展需要。我虽然在筹备北京文化会的工作,但是没有与深圳文博会进行比较,所以不太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各有特色,在国内外的影响都在逐步扩大。另外,这两个展会确实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向国内国外进行了很好的展示和交流活动。北京每年也派人参与深圳的文博会。
  主持人: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文博会很有吸引力,也有很多场次大家都希望来报道,我们也希望大家继续跟进,有什么需要我们服务的,请大家告诉我们。再见。
阅读全部
立即发布

图片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