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视频北京 > 访谈 > “市民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商务合作

“市民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商务合作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6-07-25 10:33

分享:
访谈时间:2016年7月23日
  访谈嘉宾:
  闫立刚 北京市商务委主任
  刘东水 天津市商务委副主任
  邢洪平 河北省商务厅副厅长
  简介:由北京市政府办公厅主办,北京城市广播、北京电视台、北京新媒体集团“北京时间”、北京发布、首都之窗、千龙网联合制作的“市民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节目,于7月17日起与广大市民见面,京津冀三地18位“一把手”将面对面、零距离的回答市民关心的问题。本期嘉宾将在节目中为大家详细介绍京津冀三地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等方面地协同合作情况。
  主持人(陆放):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收看的就是“市民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节目。我是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陆放。
  主持人(高歌):各位好,我是北京城市广播的主持人高歌。本次节目是由北京城市广播,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北京发布,首都之窗和千龙网多家媒体联合制作的。
  主持人(陆放):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这位嘉宾为大家介绍一下,就是北京市商务委主任闫立刚。欢迎您闫主任!
  闫立刚:你们好!大家好!
  主持人(陆放):我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应该说要使这些东西不断顿,咱们商务委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那今天,既然您来到这里,我们也就敞开问了。有很多观众朋友,听众和网友都准备了很多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大家都是怎么说的。
  (播放视频)
  主持人(陆放):闫主任,刚才在片子里面有市民也提到了,现在他们去买菜发现家门口的早市没了,只能去超市了,那您看,这个问题咱们怎么是解决的,如何能让大家买菜比较方便?
  闫立刚:连锁的菜店,规范化的菜市场,还有生鲜超市,还有社区有很多的社区商业综合体,可以搭载服务,卖一些新鲜的的蔬菜。还有农超对接直采直供,社区蔬菜直通车,包括结合网购等等,方便了老百姓买蔬菜。
  主持人(高歌):您刚才提到了很多种这样的一些形式,那大家非常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我们的生活品质提到了,但是品质可能直接联想到的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价格,对于这方面能不能给我们说说。
  闫立刚:我们主要从源头和物流环节,包括批发零售等等多环节来下手,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另外,在产地上做好对接,降低菜的成本。
  主持人(陆放):刚才您说到了源头,咱们北京有很多蔬菜都是从河北来的,下面我们就到河北的蔬菜基地去看看。
  解说词:这里是位于河北固安的京客隆蔬菜基地,三千亩的面积种植了十六七个蔬菜品种,都是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等北京市民消费频次最高的菜。种植之初,工作人员就选取优良的蔬菜品种,优质的土壤,并严格控制种植生长过程,自然成熟后采摘,保障食品安全和商品品质。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天基地都会采摘新鲜成熟的蔬菜,运往北京地区一家连锁超市的各大门店。日常供货量为每天三四十吨,节假日的销售高峰期将达到五六十吨,最高供货量曾达到每天八十吨。
  张顺斋:我们跟京客隆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我们把我们的精力不用去考虑销售环节,完全放到生产环节的管理上。像我们这个西红柿,从育苗到定植,到授粉到采摘得达到120天,完全让它可以正常的自然成熟。
  解说词:据了解,北京的零售终端与河北蔬菜基地采用农超对接的合作方式,以销定产,有利于保障首都市场供应充足稳定。此外,农超对接可以免去中间环节,使得蔬菜的零售价格更加实惠,不仅是河北省固安县,随着北京与河北更加紧密的合作,张北、承德等地区,也成为北京蔬菜商品的供应地。
  张严:我们提前三个月就给这些基地下达三个月之后的预定量的一个吨数,这样让这些基地能更好的比如说保证种植,能准备充足的量,这样能彻底保证超市正常的销售。
  主持人(陆放):除了刚才我们看到的河北基地以外,现在北京的菜还从哪儿来的?
  闫立刚:拿新发地为例,因为新发地市场占北京市整个蔬菜供应量的70%左右。在新发地市场,河北供应的蔬菜占19%,广东、广西、云南、海南供应的蔬菜占18%,山东占18%,东三省占8.5%,天津大概占1.5%左右。现在河北应该说供应北京菜市场还是第一位,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三地以蔬菜为主的生鲜农产品,生活性服务业应该说提供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主持人(高歌):那我们刚才说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保证北京的蔬菜供应方面,河北又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联线河北电视台的演播室,来听听河北省商务厅副厅长邢洪平是怎么说的。
  主持人(张霞):好的,主持人,你好。这里是河北演播室,今天作客我们演播室的是河北省商务厅副厅长邢洪平,郉厅长您好。
  邢洪平:您好。
  主持人(张霞):欢迎您作客,那我们首先问第一个问题。我们河北省在京津冀农产品流通协同发展中的优势是什么?
  邢洪平:好的。在京津冀农产品流通这个协同发展这方面,我认为河北有这么几方面的优势。
  一,河北是京津的菜篮子、果箱子、米袋子。我省是农业大省,是优质农产品的重要产地,也是京津地区的重要的供应地。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3300多万吨,蔬菜的产量是8200万吨,肉类4600多万吨,禽蛋产量370多万吨,牛奶470多万吨,水产品达到1130万吨。这些农产品中的很大一部分是销往京津地区,对稳定京津地区的农产品供应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河北是全国各地农产品进入京津市场的必经通道。因为河北比邻京津,交通便利,大部分市县处于环首都的两个小时之内的交通圈之内。这一区位优势,就决定了我们河北省部分市县建设环京津的冷链物流的仓储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主持人(陆放):谢谢郉副厅长。闫主任,您看刚才郉副厅长提到了一个和咱们北京共同编制的环北京一小时物流圈,对于北京市民来说,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闫立刚:环首都一小时生鲜农产品物流圈,主要的内容一个就是在河北,包括天津建立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特别是蔬菜的一些种植基地。另外一个,在河北、天津安排了一些仓储物流的基础设施,也建了一些农产品的加工基地。
  主持人(高歌):这个一小时的概念是什么样的?是说从农田里面被摘出来,一直到我们市民的餐桌上只用一个小时的时间?
  闫立刚:一小时的概念主要是从农产品的基地,物流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运到北京这样一小时左右。
  主持人(高歌):您提到这儿,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市民买菜更加方便了。前两天我去菜市场的时候遇到一个阿姨买豆角,结果说这个豆角怎么那么贵?你知道工作人员怎么答复吗?说我们的豆角是坐了2000到公里的陆运来的,能不贵吗?
  主持人(陆放):现在才100多公里。
  主持人(高歌):对。现在这个问题是解决了,现在在河北建了好多这样的蔬菜基地,不但能够保证蔬菜的新鲜度,而且菜还给您收拾了。
  解说词:蔬菜等农产品供应中,物流仓储是关键环节之一,在固安蔬菜基地,种植基地与配送中心仅一墙之隔。中午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疏菜被送往这个配送中心分拣车间,蔬菜整齐分列分装后,将直接送往各大超市门店。
  蔬菜基地分拣中心工作人员:这边是今天刚采摘上来的黄瓜、西红柿、白菜、圆白菜,经过车间的分拣加工,明天早上六点以前送到北京的77家门店。
  张顺斋:我们在基地采摘过程中,进行周密的分拣,大小要分类,把产品要分拣出来,保证咱们筐里的西红柿全部是合格的。
  解说词:如此一来,蔬菜在产地就实现了初加工和分拣,运抵北京后,直接摆上柜台,没有中间环节,一方面保障蔬菜的新鲜成都,另外一方面也降低成本,使得消费者可以买到质优价低的生鲜商品。
  张严:最早的这种我们可能自己采购,我们派出专业的采购人员,到各个产地去采购。这样再运输到我们的配送中心,进行加工分拣。现在我们在这儿分拣节省了我们原来的一些人工环节。再一个来讲,又保证了我们的品质,又提升了我们整个运输的效率。
  主持人(陆放):我就记得以前去菜市场,看土豆上面都是泥还得磕一下,你不磕一上秤那分量准高。
  主持人(高歌):吃亏了那就。
  主持人(陆放):是。但是人家卖菜的肯定不乐意,现在没这纠纷和麻烦了。咱们从超市里面买过来的菜都是净菜,回家轻轻一洗,一冲就可以直接下锅了。
  主持人(高歌):那也想请问一下闫主任,对于北京的这个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农超对接,目前的整体情况和优势,能不能为大家介绍一下。
  闫立刚:农超对接是丰富北京老百姓菜篮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目前北京有14家连锁企业,大概600多家门店,与河北64家农业生产合作社搞农超对接。应该说,效果还是非常好的。而且,农超对接应该说这几年发展势头非常好,像今年上半年,这些连锁的超市,通过农超对接采购蔬菜的比重今年上半年又提高了15%。
  主持人(高歌):刚才提到了给北京市民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市民朋友对这样一种方式是不是认同,我们也到现场去看一看。
  解说词:早晨九点,位于团结湖的一家超市刚刚开门迎客,生鲜销售区就已经聚满人气,据工作人员介绍,600平方米的销售面积经营着70多种散装菜,50多种盒装菜。为保障蔬果新鲜,所有商品都是每天更新,往来于河北基地和北京的物流车,每天都在凌晨两三点将当日要销售的商品送到门店。
  市民:我们都是周边顾客,到这儿买东西特方便,买菜,东西质量又挺好的,你看胡萝卜,又干净,回家又省事。特别是上班族,下班只管买东西,价格也合理。
  冯志刚:每天进货量大概在8吨左右,日结也在8吨左右,就是能销售完,到晚间的售卖的时候也特别好。
  解说词:这家开在社区当中的超市,辐射周边近两公里,需要满足附近六万居民的生鲜采买需求,日客流量达到7000人次。近两年,随着市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超市将生鲜区进行升级改造,扩大经营面积的同时,还提升了产品品质。
  方健:面积上也是比原来扩大了三分之一,生鲜区域。从品种上,也是比原来增加了许多这种高端的品种,还有一些买回去就可以直接做的这种,消费者比较方便的品种,然后也是满足消费者提高的需求。
  主持人(陆放):那刚才您说到了八种形式,连锁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您平时买菜是选用哪种方式?
  闫立刚:我平常买菜,一般就到我们家楼下的小超市,周末也会跟家人一块儿到一些大的超市,比如说买一些副食,肉、蛋这些食品。
  主持人(陆放):除了买菜做饭,您还请小时工吗?
  闫立刚:请小时工,我们家一般请小时工大概两个小时左右,做一些家务,包括打扫卫生。
  主持人(陆放):多少钱?
  闫立刚:一个小时40块钱吧。
  主持人(陆放):和我们家差不多,您感觉怎么样?
  闫立刚:我感觉还是挺方便的,因为平时上班比较忙,一些家务来不及收拾,请小时工还是很方便。
  主持人(陆放):说到家政服务员,大家的想法都不会太一致,说是家政服务员很难挑,难挑到什么程度,比找对象还难。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家政服务员是如何出炉的。
  解说词: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更高的要求,月嫂、育儿嫂、小时工等家政服务正越来越多的走进千家万户。49岁的蒋李红就是北京家政服务员大军中的一员。十年前,她从辽宁老家来到北京,开始从事月嫂的工作,这两年,蒋李红愈发觉得雇主对月嫂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
  蒋李红:社会的发展,还有是知识面的更新,还有产妇对家政理念的提高,她们在这方面的话,要求是越来越高了,所以我们做月嫂也必须提升自己。
  解说词:需求推动改变,为了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满足客户需求,最近半年,蒋李红来到一所“阿姨大学”,学习各种与月嫂工作相关的课程。
  蒋李红:学了母婴,学了催乳,又学了产后修复,再是早产儿的喂养与护理,学习了新生儿疾病鉴别。这都是关于母婴系列的,我们月嫂行业里面必须掌握的东西。
  解说词:在“阿姨大学”里,与家政服务相关的课程应有尽有,从如何做出一道美味的面点,真正洗干净一件衣服,到按摩保健育儿经,这些市民日常所需的家庭服务都有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这些细分的专业课程使得家政服务员能了解各类服务的标准化流程,系统学习服务技能,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周袁红:面对家政服务员,从月嫂、育儿嫂,家务,养老,经过系统的学习,从技能上,心态上,专业性上,职业认同上有一个大的改变,让每一个人得到成长。
  主持人(陆放):刚才这个小片里面说到了这位阿姨已经有十几年的经验了,我想说这阿姨肯定特别贵,估计得上万了。
  闫立刚:应该说现在月嫂的价格,全北京市来讲,应该是在一万左右,郊区可能稍微的低一些。
  主持人(陆放):是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人员,特别是那些高素质,经验丰富的阿姨,可能还是比较抢手的。
  闫立刚:近几年我们一直注重生活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比如去年,政府、协会包括企业一共培训了大概6万人次。今年我们计划以奖代补的方式,政府支持培训1.7万人次,估计能够带动10万人次的培训。
  主持人(高歌):说到消费方面,原来是为某一样产品去付钱、买单,现如今这种情况变了,我们更多的是为了服务去消费。举个例子,您如果中午点一个盒饭,这个盒饭价格是20元,有可能要加5块钱的送餐费。如果您在网上购买了一件50块的衣服,有可能快递费就高达15元。说到价格这么贵,为什么大家还愿意支付呢?就是因为它确实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些便利。那么对于这种不断增长的对服务的消费,以及需求不断的扩大,我们怎么来满足这种需求?
  闫立刚:我们在提高生活性品质过程中,首先要抓规范,你要有一个服务的规范,你服务的标准是什么。所以今年,我们将跟协会,跟企业一块儿,包括征求社会市民的意见,来重新修订完善11项规范和标准。第二个就是加大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的力度。比如今年年初出台了《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促进消费的措施》,下半年我们要继续执行好。另外,下半年准备出台《促进连锁经营的发展意见》。另外一个,大家知道,北京有一些特色商业街,下一步,我们将跟各区一道,推荐建设一批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
  主持人(陆放):您看政府投入了这么大力度,建设身边的服务设施,听到您刚才的一番话,最开心的是中老年朋友,为什么?因为年轻人都开始网购了。
  主持人(高歌):对,现在网购真的是特别热门,您会发现从快递的量就能明显感受到。
  主持人(陆放):对,基本上一天一个包可能还不只。
  主持人(高歌):那都是少的。
  主持人(陆放):真是特别方便,早上下了单,下午就到了,根本就不用去超市。其实现在门口的超市主要是接个短,比如说欧洲杯的时候,半夜了你想喝个冰啤酒或者是冰可乐,那没办法,只能给超市打个电话说给我送一瓶。但是日常,那些不太着急的日用品都可以网上下单。
  主持人(高歌):接下来我们通过小片看一看。
  丛冠月:好的,主持人。观众朋友、听众朋友,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北京时间的主播丛冠月。刚才一把手说到了电商问题。关于我自己作为资深网购剁手族市是有很多话要说。今天咱们聊的这些话题可以说是与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相信网友跟我一样,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了。我们从海量的视频、语音、文字留言中选出了一些,看看大家都在关注哪些问题。
  我看到这位北京发布的网友“人生海海”,他发布了一个图片,是一个外国女孩拿着一个包包,我们看看他说了什么。他说,我喜欢的很多品牌都是国外的产品,国内虽然有门店,可是价格较高,网络代购,有的时候又不知道真假,求推荐,靠谱的海淘方式。这个可爱的网友基本也是问出了所有女生的心声,如何能够低价来买到靠谱的洋货呢?冠月呢我自己曾经上学的时候,就疯狂的爱上过一双鞋,可是学生党实在是囊肿羞涩,就让同学的姐姐从遥远的大洋彼岸代购回来。半个月时间过去了,鞋在哪里呢?要低价,就要承担风险,要速度,就要忍受高价。在国内,就在北京,有没有靠谱的购买洋货的方式呢?冠月在这里透露一下,接下来,一把手可有妙招,让我们好好的期待一下。
  主持人(陆放):现在很多朋友喜欢海淘,因为这个主要是在国外买回来很多商品是放心的,再有是有一些品牌也是国内没有的。可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往往等待的时间比较长,有的时候买件衣服可能得等一个月呢。
  主持人(高歌):没错,闫主任,这样的问题能解决吗?
  闫立刚:应该说现在已经解决了,过去要到国外海淘,现在北京已经开了九家国外商品的直购店,就是O2O的直购店,你可以到那地方去看,也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购买。
  主持人(高歌):我们的记者也说了,北京有这么一个地,洋货很多,我们赶紧去看一看。
  解说词:日前,落户北京卓展购物中心的天津自贸区东疆进口商品直营中心正式开门迎客。五千平方米的销售面积,销售来自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千种进口商品,商品品类覆盖美妆、母婴、食品、智能产品等。早在直营中心试营业期间,家住附近德里小姐就成为这里的忠实粉丝。
  李树云:品类挺丰富的,有食品、母婴,然后都是一些进口的。比如说韩国的一些东西都很全,基本上我进到这个店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不用找朋友去代购了。
  解说词: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自贸区直营店,直营店没有中间环节,享受自贸区政策红利,所销商品平均价格比市面低近三成。与此同时,中国检疫认证集团,通过东疆进口商品服务网建立二维码质量追溯体系。销售的每一件进口商品,都有相应的二维码身份证。消费者可通过东疆进口商品服务网的质量追溯体系,查到商品产地,进口商,卫生许可证等全部信息。
  赵磊磊:试营业的一些销售数据和一些客流量的成倍增长,从而看出北京市场对这一块的需求量,一定程度上拉回了境外的一些消费,能够满足北京市民消费升级的需求。
  解说词:线下直营中心模式的建立,使得北京市民足不出境购全球变得轻松便捷。同时商家还开设了线上销售平台,线上线下商品只有20%的重合率,错位经营的方式,使得消费者商品选择更加丰富。
  林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随着大家眼界的开阔,人们要在挑选商品的时候,越来越关注品牌、质量,应该是通过这种起到,让我们的消费者能够很快的,很迅速的享受到放心满意的高品质的商品。
  主持人(高歌):好,那刚才看到小片里面的产品都来自天津自贸区,可能我们的很多观众朋友对于天津自贸区有很深的一个认知,但是所有的商品都来自天津自贸区吗?
  闫立刚:不是这样的。咱们现在市民可以到天津自贸区,它有一个店去买东西。也可以在刚才我讲的北京已经有九家跨境电商的直购体验店来进行购物。这九家跨境电商直购体验店多数是在自贸区或者综保区注册的企业,与传统的商业企业来结合,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这九家里有与天津自贸区合作的有两家,与广州自贸区合作的有一家。另外四家是跟北京天竺综保区来合作的。
  主持人(高歌):所以说咱们北京也是有这样的综保区,可以买到这样的商品,是吗?
  闫立刚:北京天竺综保区里面有两家这样的直购体验店,而且北京天竺综保区的企业,到外面跟传统的商业企业合作,也建了几家跨境电商的O2O的直购体验店。
  主持人(高歌):那么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的发力点又在哪儿?接下来,我们来联线天津电视台的演播室,听一听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刘东水是怎么说的。
  主持人(皮文理):好的。这里是天津广播电视台新闻演播室,今天我们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天津相关的做法,我们演播室也是请到了天津市商务委的副主任刘东水,刘主任,您好!
  刘东水:您好!
  主持人(皮文理):那我们天津自贸区在这方面,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刘东水:我们作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我们也希望这些方面的探索,为京津冀地区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作出贡献。这是我们一个特殊的行业,特殊的一些政策实施,为京津冀进行全面的服务。再有,我们还是希望我们在天津的自贸实验区的政策和北京的现代服务业改革开放的试点,这样一个政策,来进行交叉共享,也希望天津的自贸实验区,能够在河北,比较成熟的地区,比如曹妃甸地区设立一个天津的片区,这都是我们三地在积极探索的一个工作。
  丛冠月:欢迎大家来到新媒体演播室,我是北京时间的主播丛冠月。近日我们就京津冀三地在商务领域创新协同发展,进行了网上的问卷调查,有超过2.2万的网友参与了调查。现在我拿到了最后的统计结果,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关于这个话题网友们都比较关心哪些方面。今年5月31号,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中,非首都功能入选了十大新词。在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商务领域工作中,调查结果显示,最多占比的网友关注的是北京外迁的项目企业和河北天津的对接,这也是达到了44.04%。让我们再来看下面一组数据,环首都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项目是今年重点推进的项目,调查显示,在环首都一小时现货农产品物流圈的建设中,建设多功能物流结点,以及大型现代化的仓储物流中心受到的关注度程度最高,已经达到了43.56%。好了,这里就是新媒体演播室的大数据分析。
  主持人(陆放):通过刚才的大数据,我们看了一下,基本上大家关心的问题,今天也都是帮大家问到了。那么闫主任我们还很关心,因为北京的变化太快了,到了七月份,已经进入下半年了,那下半年,我们还会看到什么新的变化?
  闫立刚:下半年我们将按市政府出台的《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继续来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发展,特别是在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上,能够更加的丰富,在经营的模式,服务的方式上,能够创新发展,使老百姓生活更加的满意。
  主持人(高歌):那我们也会跟着电视机前、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和观众朋友,尤其期待着一些价格更加便宜的商品,品质更加高的服务。好,也非常感谢闫主任作客我们的节目,谢谢您,感谢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关注“市民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再见。
  主持人(陆放):再见。
阅读全部
立即发布

图片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