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视频北京 > 访谈 > “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清洁空气,携手共治

“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清洁空气,携手共治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6-07-22 09:52

分享:
访谈时间:2016年7月21日
  访谈嘉宾:
  陈 添 北京市环保局局长
  谢华生 天津市环保局副局长
  殷广平 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
  简介:由北京市政府办公厅主办,北京城市广播、北京电视台、北京新媒体集团“北京时间”、北京发布、首都之窗、千龙网联合制作的“市民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节目,于7月17日起与广大市民见面,京津冀三地18位“一把手”将面对面、零距离的回答市民关心的问题。本期嘉宾将在节目中为大家详细介绍京津冀三地为清洁空气,携手治理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主持人(聂一菁):观众朋友、听众朋友、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市民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节目,我是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聂一菁。
  主持人(曹宇):大家好,我是北京城市广播的主持人曹宇。本期节目由北京城市广播、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北京发布、首都之窗、千龙网等多家媒体联合制作播出。
  主持人(聂一菁):首先要介绍今天作客演播室的嘉宾是北京市环保局局长陈添,欢迎陈局长。
  主持人(曹宇):欢迎陈局长。
  陈添:大家好。
  主持人(聂一菁):欢迎您作客我们的演播室。今天节目的主题是:清洁空气,携手共治。说到清洁空气,其实跟每个人的生活健康是息息相关的。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记者的采访,看看大家对于清洁空气有怎样的想法。
  (播放视频)
  主持人(聂一菁):我们都知道,空气污染成因复杂,北京市环保局都做了哪些工作?
  陈添: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主要从四大污染来源入手进行治理:一是燃煤,二是机动车尾气排放,三是工业直接的废气排放,四是扬尘。简单来说,PM2.5的来源有三个,一个是烧出来,一个是飘出来的,还有一个是扬出来的。但从源解析上看,我们更多的是烧油、烧气、烧煤烧出来的,所以针对这些的污染治理更多一些。如果对于工地而言,主要是让它少扬一些,采取一些覆盖、绿化或者是洒水的措施,让工地的扬尘少扬出来一些,主要是精细化管理。
  主持人(聂一菁):我看环保局施工工地的检查非常辛苦,做了很多检查工作。
  陈添:对,现在除了检查之外,也上了新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在新的、大的、5000平米以上的大工地装了一些视频监测,让管委和建委实时监督,进出的车辆是否覆盖,是否把轮子洗干净了,这样便于人不在的时候特别是夜间进行监控。
  主持人(聂一菁):用了很多高科技。
  陈添:对。
  主持人(曹宇):人防、技防多方面努力,让我们的空气变得越来越好,这次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除了北京发力之外,天津和河北肯定也是有所动作。下面我们就联线河北电视台,一起听一听,河北省环保厅殷广平副厅长是怎么说的。
  主持人(张霞) :好的,主持人。今天我们的演播室也特别请到了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殷广平,也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针对大气污染治理,具体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殷广平:按照我们河北产业结构的特点,我们从2013年开始就重点对四大行业采取了治理攻坚:钢筋、水泥、玻璃、焦化等行业,我们都开始制定地方的排放标准,叫“特别排放限值”,都进行改造。这是一方面。
  再一方面是能源结构调整,城市的集中供热,还有现在的煤改气、煤改电,这个工作这两年进度很快。
  还有其他的像移动源的治理,也就是汽车。到2015年我们一共淘汰了140多万辆黄标车,这个对我们的大气治理也有贡献。
  主持人(张霞):另外我想问一下,针对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在联动上做了哪方面的工作?
  殷广平:现在进一步加强信息平台交流,北京的情况,天津的情况,河北的情况,我们都互相了如指掌。另外是科技方面的交流,合作的范围很广,而且京津冀的大气联防联控机制非常好,取得了一个很好效果。下一步廊坊和保定,也就是靠近北京这个区域已经划定范围,叫“无煤区”,这么大一个区域无煤化,到2017年年底前,10月底前要实现。这样的话,极大的改善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
  主持人(张霞):相信在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蓝天,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天河北演播室的内容就是这些,接下来把画面交到北京的主演播室。
  主持人(曹宇):好的。也再次感谢殷副厅长的介绍,下面把时间交给天津电视台,一起来听一听天津环保局谢华生副局长对天津的发力点有哪些介绍。
  主持人(皮文理):今天我们节目特意请到了天津市环保局的副局长谢华生,谢局您好。
  谢华生:你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皮文理):我们知道,在这几年的空气治理过程中,应该说天津也是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能不能简单梳理一下。
  谢华生:国家的要求是到2017年,天津市PM2.5应该比前三年要降25%。但是截止到2015年,天津市的PM2.5已经比2013年下降了27.1%。2016年上半年,我们天津PM2.5的浓度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5%。
  主持人(皮文理):我们知道,大气治理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一个任务,下一步我们是不是还有一系列的措施要出台?
  谢华生:燃煤污染治理,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核心区要建成无燃煤区。武清区要建成无燃煤区。在扬尘污染控制这一块,我们对城市道路要实施,要对排放量来进行考核。
  主持人(皮文理):在华北地区,甚至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跟其他省市也需要进行这种联防联控,这方面天津又做了哪些工作?
  谢华生:我们和北京市、河北省都签订了联合执法的协议,来保障空气质量。我们在统一机制的协调下,各项的治理任务,包括治理的效果评估,包括协调,实际上我们是一块儿在联动治理大气的污染。
  主持人(皮文理):所以我们也是希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样一个背景下,能给未来的空气,未来的环境保护给予更多的期待。好的,天津的情况就是这些,下面我们把信号交还给北京演播室。
  主持人(聂一菁):守护我们共同的蓝天,是京津冀共同的责任。因为我们头顶的蓝天其实是连通的。下一步清洁空气,京津冀将怎样进一步的联防联动?
  陈添:大家知道空气是流动的,要做好空气的污染防治工作,靠一个地方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京津冀互联互通,目前的话在国家层面上有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协作机制,这个机制的办公室就在北京市环保局。主要的联动方向或者是措施来讲,我们是想在规划上统一,在标准上要统一,在监测上也统一,特别是在措施上,包括应急上都要有一个互相沟通的机制。现在机制搭建起来了,行动也正在推进。应该说今年上半年,从三地的空气质量变化数据来看,是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互相联动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个机制是往好的方向和效果在走。
  主持人(聂一菁):其实保护环境,不仅仅是需要政府部门下大力气抓紧治理,同时需要市民群策群力,因为毕竟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环境参与者。下面我们就来联线网络演播间,看一看网友对于保护环境,环境治理有怎样的观察和思考。
  丛冠月: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时间的网络直播室,我是北京时间的丛冠月。我们先去看看微信互动平台,网民们发表了很多的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位北京发布的网友“张果”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晒蓝天已经成为了朋友圈里的流行,真的希望北京天天都能天蓝,每天都能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接下来再来看看微博平台大家有哪些疑问。我们先看到北京时间的网友“摇滚范”,他竟然给我们带来一段视频,我们来看一看。
  摇滚范:我认为要想改变我们的空气质量,我们应该从自己的环保意识做起。比如说每一周少开一天车,绿色出行,每个人付出这样小小的力量,聚合起来是非常大的。
  丛冠月:下面的这位网友又提出了哪些想法,他是这么说的。环保一把手你们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每一个人的健康,保护子孙后代的健康,每一个进步都可能拯救千万人的生命,希望能切实推动提高机动车燃油质量,切实提高郊区的个人供暖的燃煤质量,切实把重污染企业关停外迁。
  我们也看到无论是微博方面,还是微信方面,网友的互动还是非常激烈的。但是对于环保方面的问题,真的是每个人付出一点点的力量,天也就会越来越蓝。
  主持人(聂一菁):要说到空气污染,我们知道机动车尾气排放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咱们对于燃油质量的一个监管,是不是也非常重要?
  陈添:对,治理机动车排放污染目前是北京市大气工作当中的重点之一,一方面是单体车怎么让它减少排放,特别是重污染、高排放的柴油车,另一方面,要把车用油品质量提高,不管老车新车,吃着“细粮”,污染排放就会都少一些,治污效果比较好。
  主持人(曹宇):我们都知道,车辆尾气是PM2.5的一个重要来源,大家现在出门都习惯查一查今天的空气质量怎么样,也关注一下PM2.5的数值到底是多少。但是很多朋友观察这个数值,仅仅停留在一个数字之上,究竟什么是PM2.5,下面我们通过一小段小片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
  主持人(聂一菁):这个“P在囧途”的短片我也欣赏过,在咱们京环之声的公众微信号上,我觉得做得特别好,非常形象生动,很受年轻人欢迎。而且一目了然,对于PM2.5的成因,如何防治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我们也很关心,2016年上半年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改善情况怎么样?
  陈添:2015年,应该说全市上下,社会各界,在治理燃煤污染,控制机动车排放,治理工业污染以及扬尘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也得益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同努力,共同治污减排。今年上半年,大家关心的PM2.5平均浓度是64微克,同比下降了17.9%。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累计浓度分别为88微克/立方米、13微克/立方米和44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9.3%、27.8%和12.0%。
  主持人(聂一菁):成绩不错。
  陈添:这个数据还是不错的,上半年的PM2.5浓度比2015年同比下降17.9%。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每年下半年,往往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反弹,尤其是秋冬季节要面临静稳天气频繁、供暖季的压力,所以治理大气污染一刻都不能放松,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定要按照既定的任务目标坚定的走下去,才能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主持人(曹宇):除了PM2.5的污染之外,大家现在环保意识越来越高了,大家也非常关注臭氧污染,究竟什么是臭氧污染,我们也通过一段小片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
  主持人(曹宇):我们有没有一些防护措施,比如像PM2.5的防护我们可以戴N95的口罩,那对于臭氧的防护,我们能戴口罩吗?
  陈添:像口罩是不管用的,但是大家也别有太大的恐慌,因为臭氧有生存的条件。比如说日照比较强,都是在白天一段时间内产生,所以大家在室内基本上都没有这种影响,所以也请大家放心。
  主持人(聂一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怎样来注意避免臭氧的生成?
  陈添:臭氧的生成,主要是从它产生的物质来入手,也就是它的前提物质是来自于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这两类污染物。所以减少臭氧生产,就要减少这两种前体物。目前来看,氮氧化物更多的是来自于燃烧,所以燃煤要控制,燃油也得控制,机动车排放也得控制。特别是机动车,它既产生氮氧化物又产生VOC,两个前体物都产生,所以是治理、减排的重点。
  主持人(聂一菁):听您这一说,我很有感触,因为我经常参加环保局的活动。我特别有体会,保护环境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来下大力气抓这个事,同时也需要社会参与,每一个社会公众群策群力,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因为如果我们个人不注意环保的话,其实我们的很多社会生产、生活行为是会造成污染的。那具体有哪些行为会造成污染,我们来了解一下。
  解说词:
  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有哪些行为会造成大气污染呢?据专家介绍,城市的大气污染 有三个主要污染源,分别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生活废气。其中 后两个和咱们的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据测算,北京全年PM2.5来源当中,机动车尾气排放占比约为3分之1,成为最大污染源,此外 机动车在行驶中 还会排放出 有机物和元素碳等颗粒物,以及 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
  生活类废气 包括了餐饮油烟、露天烧烤以及露天焚烧垃圾等产生的废气。垃圾如果直接露天焚烧,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排入大气,会产生大量二噁英、颗粒物和有机物,对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同时 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尤其是进入夏季后,露天烧烤摊儿 再次出现在街头路边。烧烤中使用的炭 会产生典型的不完全燃烧,不仅会产生颗粒物,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烤肉产生的油烟,也含有多种有害物质。
  陈昭彦 :主要是以焦炭、木炭为燃料,它会产生大量含氢的油烟气,油烟气中的油烟物,主要是多环芳烃,硝基芳烃这些强烈的致癌物质。
  主持人(聂一菁):对,我有时候就说,其实我们普通市民不要一边说着,抱怨空气不好,一边还在夏天吃露天大烧烤,这种就是不环保的行为。
  主持人(曹宇):我们还是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刚才说了室外的空气污染,下面我们看一看室内有哪些行动,可能会污染我们的空气环境。
  主持人(聂一菁):室内的污染行为,我们说到了吸烟,那么从去年开始,北京市实施了最严的“禁烟令”,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在室内吸烟对于空气的污染究竟有多大?
  陈添:打个比方说,大概几十平米的房子里面,如果抽一支烟,基本上能达到北京市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的水平。
  主持人(聂一菁):去年冬天北京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的时候,我们就发布了这样一个预警,学校就停课了,孩子们不去上学,不去外面锻炼,得到了一定的保护。那我就想如果平时不到这个红色预警的时候,我们作为日常的生活当中,有什么渠道能够了解到我们的空气质量情况?
  陈添:一是布点和监测,目前北京环保监测中心正在全市已有的35个空气质量监测点的基础上,加紧工作,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局密度,二是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及时发布,目前我们给大家提供了不同方式的获取渠道,比如说北京环保监测中心网站上有北京空气实时空气质量发布平台,括还有北京电视台好而比较电台的《空气质量播报》节目,也发布了“北京空气质量”APP,如果使用智能手机安装这个APP应该是最便捷的获取空气质量信息的途径。不管是监测布点还是信息发布,我们还会进一步完善,为大家提供更好的空气质量信息服务。主持人(聂一菁):我马上回去就要下载一个,了解一下北京电视台空气质量怎么样。
  主持人(曹宇):我们到底在哪儿下载,如何下载,我们也通过一小段短片来了解一下。
  解说词:北京市环保局监测中心开发的北京空气质量手机应用软件,是市民随时了解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该如何使用软件,查询身边的空气质量。首先您可以搜索“北京空气质量发布”,然后下载软件。下载成功后打开软件,就可以看到系统有四个服务功能。分别是:实况、预报、定位和帮助。系统默认显示的是空气质量实况信息。
  石讯超:左上方的“+”可以为我们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站点,我们现在整个北京市分为城区站和郊区站,总共35个站。
  解说词:实况服务的旁边是预报功能,点击进入之后,您就可以浏览北京城六区西北部、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的未来空气质量情况,扩散条件以及健康提示等信息。
  石讯超:它会很快确认我们当前位置,自动判断当前离我们最近的站点。
  解说词:这款软件支持安卓及苹果系统,如果您感兴趣的话,不妨登陆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网站,扫描网页上的二维码,进行免费下载。
  主持人(聂一菁):通过一个APP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自己所身处的地方空气质量情况。我觉得这样一个工作的确是非常的人性化,也非常贴心。过去一年北京的空气质量究竟怎么样,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大数据来整体了解一下。
  丛冠月: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络演播室,我是北京时间的主播丛冠月。空气污染一直是我们大家十分关注的民生问题,北京市政府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积极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具体情况我们通过数字来了解一下。
  2015年,北京市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退出印刷、家具、建材等行业的工业污染企业326家,提高118家高污染工业企业的用电价格,实现了燕山石化以及全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年度减排约1.5万吨。2015年和2016年北京市淘汰老旧机动车数量持续增加。2015年共淘汰老旧机动车38万辆左右。2016年的实施力度更大,仅前六个月,全市就淘汰了老旧机动车17.6万辆。2016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改善趋势非常明显,空气的四项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均比下降,其中细颗粒物,PM2.5的累计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这也是同比下降17.9%。相比2013年历史同期,累计下降了37.9%。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07天,同比增加了19天。从数据中,我们会发现,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了,这有赖于政府的措施管理,同时也离不开市民朋友的共同努力。好的,环保大数据的部分就是这样。
  主持人(聂一菁):我们知道清洁空气、治理污染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来努力,同时需要社会公众共同支持。作为普通公众,大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陈添: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空气质量的改善也依靠大家的共同参与、合力减排。可以说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产业调整经济转型,也离不开咱们大家的绿色生活方式。比如饮食,烧烤少吃一点,比如出行,多绿色出行一些,比如节能,同时也是在减少污染排放。欢迎大家参与环保公益活动,践行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发现环境违法问题,欢迎大家拨打12369环保热线投诉举报。整体来讲,就是每个人都付出行动了,环境才会得以改善。
  主持人(聂一菁):我们也期待有更多朋友加入到我们的环保队伍中来,让我们一起同呼吸,齐努力,共同携手,把蓝天留在北京,一起为美丽北京加油。
  主持人(曹宇):再次感谢陈添局长作客我们的直播间,谢谢您。
  主持人(聂一菁):谢谢陈局。
  陈添:谢谢。
  主持人(曹宇):也非常感谢听众朋友、观众朋友们的收听和陪伴,在下一期“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中,我们还会继续和大家说我们身边发生的这些事情,也欢迎您下期节目继续收听和收看。
  主持人(聂一菁):观众朋友,再见。
阅读全部
立即发布

图片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