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视频北京 > 访谈 >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6-01-27 08:39

分享:
访谈时间:2016年1月27日
  访谈嘉宾:闫傲霜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简介:北京要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和大家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D打印风行一时,和我们有啥关系?大家最关心的电动汽车充电难,里程短的问题,科研人员是否正在研究解决?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和大家说说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主持人黄彦:各位听友、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收听收看到的是“市民对话一把手,北京新表达”系列访谈节目,我是北京城市广播主持人黄彦。
  主持人曹一楠:大家好!我是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曹一楠,我们正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驻地北京会议中心为您制作播出这次的“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
  主持人黄彦:今天第一时段和大家交流的嘉宾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欢迎闫主任!先请您和各位听友观众和网友打个招呼吧。
  闫傲霜:听众朋友、观众朋友、网友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曹一楠:在我的印象当中,今天这一场闫主任是第一位带来很多道具的一位访谈嘉宾,一会儿我们也会在我们的访谈过程当中,由闫主任一一为大家介绍,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的道具意味着什么。
  主持人黄彦:给我们收音机旁的听众朋友介绍一下,有一个机器人,还有一个黑色的盒子还有两件道具很奇怪,这到底做什么的,一会您参与我们的节目就知道了。接下来,大家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互动:拨打热线电话【84902370,84902370】;微信公众平台请搜索“北京城市广播FM107.3“;您也可以通过北京发布、首都之窗、千龙网和北京电视台官方微博,在线对话一把手;想了解更多视频、图文内容,可以登录首都之窗、千龙网和北京网络台BRTN网站。
  主持人曹一楠:再次欢迎闫主任,说到技术给我们老百姓第一直感,特别高大上,您作为咱们北京市科委一把手,您怎么看待自己分管的领域。
  闫傲霜:我觉得科学技术确实有很多高大上的东西,应该说我们科学家勇攀高峰,所以也是学无止境的,但是同时实际上我们的老百姓身边到处都有科技,可能您平时不注意,您注意的话,会发现很接地气的技术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待会儿我就会给你们讲,我身边这些东西,看上去不是那么高大上,但实际上都非常有科技的含量,而且我们科学研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幸福,所以它必然跟市民们面对面。
  主持人曹一楠:就是说我们现在所倡导要让老百姓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主要一部分从高新科技方面得到的。
  闫傲霜:是的,是共享科技成果。
  主持人曹一楠:既然是高大上,又接地气,那我们大家就更加期待我们接下来的这段访谈节目了,一起来看看我们的生活到底因为什么样的科技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我们首先通过一段数据来了解一下咱们北京市的科技工作。
  (短片播放)
  主持人黄彦:看了这些数据,觉得科学技术相当高大上,创造了这么多的产值,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这么多幸福感,我想先请闫主任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在十二五期间咱们北京科学技术到底在哪些方面是领先的。
  闫傲霜:我们北京科学技术体现对产业促进方面是高精尖的经济结构,主要两大块,一块是科技服务业,还有一块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简单说一下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主要是研发、设计、工程咨询,然后我们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等等,这些都应该属于我们的科技服务业,另一类就是我们大家经常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想举一些例子告诉大家,我们既很先进,又很接地气,比如说新一代通讯技术,大家如果记得话,实际上在十二五初期,我们用的3G的技术,在十二五的中期,2013年、2014年我们就开始4G,下一代我们现在已经开始5G标准的创制,我相信十三五大家就用上5G了,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再比如生物医药产业,大家都是很清楚,北京从2009年底的产值370亿左右,到2012年就跨入了1千亿产值,那么在现在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跟我们的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另外比如说新能源汽车这个产业,我们也构架了相对比较完整的技术,整个的链条,再有比如说装备制造业,那么装备制造业,通常我们理解都是数控机床一些大的设备,其实北京的定位就是两个最突出的点,一个就是3D打印技术,第二个就是智能机器人的技术,类似这些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主持人曹一楠:那么您谈到3D打印这一点可能是现在普通百姓感受最为强烈的,同时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感受也非常的强烈,因为咱们有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军这几年,包括“小曹跑两会”的采访当中也一直在跟踪他,推广他的3D打印在医疗领域上的应用,应该说近一两年两赢得了爆发式的成长的状态,今天我们从3D打印带给我们的生活哪些变化开始深入我们的话题,通过一个小片了解一下3D打印的应用。  
  (短片播放)
  主持人曹一楠:从拍摄者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几年刘忠军大夫的气色一年比一年好,其实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源于他在力主推广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方面您也是见证人也是参与者。
  闫傲霜:是的,应该说实际上是2011年开始,我就跟刘忠军大夫一直在商量,怎么样更好的用现在的科学技术进入到我们医疗卫生的领域,当时因为他作为骨科专家提出来,我们在骨科的手术过程中,有很多的植入物,经常也很多是进口的,或者规格并不合适,还需要在手术室里现加工,所以根据这一个,我们一起开展了,应该说科委支持刘忠军大夫牵头做了骨植入物的3D打印的研究,刚才大家在片子里看到了,同时我手里也有个小样品,大家看这个小样品很有意思,以前这种材料,通常都是模具做出来的,它是实心的,这个打印出来带网孔,因为跟骨骼结构更接近,甚至在生长过程中骨骼还可以跟这个网长在一起,将来这个东西就应该说是比较牢靠,更适合病人的恢复。
  主持人黄彦:我跟收音机旁的朋友说一下,闫主任带来这一块像是钛合金的小骨头非常的精巧。上面还有螺丝。
  主持人曹一楠:它是有一个网眼结构,实际上这个网眼结构也能特别好的体现3D打印。
  闫傲霜:这个特征,如果我们用模具这是做不出来的,所以只有这样3D打印的这种很精密的技术,才能实现这样一个结构,另外刘大夫确实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也获得了国家的正式批准,所以现在从一个科研项目正式走向临床,为百姓解除了很多的痛苦。
  主持人曹一楠:2011年的时候,我们对3D打印知之甚少,但是我们北京在这个领域起步了,在世界上也是属于领先地位。
  主持人黄彦:尤其是医疗的这个领域。
  闫傲霜:刘忠军大夫的这个手术是全世界当时的第一例手术,所以我们觉得很自豪。
  主持人曹一楠:这也是咱们的北京之最。刚才我们看到了3D打印技术,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出乎大家所有人的预料,能不能给我们畅想一下未来北京3D打印技术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样子的呢?
  闫傲霜:是这样,我们北京的3D打印应该说是谋划比较早的,我们提出来发展3D打印在北京,我们就是摸索出来,有三大领域,这是很多专家共同研究的,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医疗健康领域这一类,这一类我们应该说现在设备条件要求比较高,设计比较好,最主要我们北京拥有很好的临床资源,这样的话,可以开展更多的研究工作,第二类实际上我们叫做复杂结构的金属材料打印,大家可能知道航天航空方面有很多的器件,结构非常复杂,而且有很大型的器件你做起来难度很大的,这方面以北航为代表的优秀的团队,在这方面做出很多的贡献,所以3D打印用于金属大型复杂构件,在工业上可以有重大的作用。第三类实际上我们大家经常能看到就是我们原来叫做快速成型,就是我们文化创意产品,或者我们设计的产品,它打印的时候把你想象中一个很有意思一个玩具打出来了,那么这个东西最主要用在什么上面,其实跟生活接的更紧,比如说小学生,他在一些创意中很难用手工完全的制作出来,影响了他创意的呈现,他现在学会在计算机上做图,计算机做一个图以后输出到3D打印机上,它就可以自动打出来一个,比如说一个小娃娃,一个吉祥物,另外比如说有一些很复杂的文化产品,比如说我们希望返古了,做一些一层套着一层比较复杂的产品。以前要一点一点刻出来,现在3D打印相对解决比较容易,包括刚才提到的,可能还有食品,我知道有的地方有打印巧克力,它更主要体现创意的实现,下一步3D打印更多用在个性化的制造上,你有个性化的需求,他有个性化的手段,可能会超出你原来的这种限制,可以放开想象,我今天已经说不好还能打印什么,但是我希望大家还是可以探索。比如说我手里头拿了一个黑的盒子,我打开看其实很有意思的,这个里面很多的形态各异的小零件,这些小的实际上都是工业用的模具,原来大家做起来相对比较粗和笨,现在可以做的非常精细,这些工具本身就是我们3D打印制作出来的。
  主持人黄彦:精细的齿轮还有奇怪形状的零件。
  闫傲霜:特别是有一些内部镂空的位置,这个在我们的传统工艺做起来难度很大,现在根据你的需求开发不同的产品,直接用3D打印做了,这就是我这个盒子带来的意义。
  主持人曹一楠:这么一个小盒子,或者刚才那一个小零件,让我们感觉你看2016年、包括2017、2018年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航天几个大年,我们大家在观看我们的飞船上天的时候,可以想到这里面有咱们北京高新科技的贡献,我个人特别遗憾,我上小学的时候没有3D打印,要不然我手工课不会不及格了。
  主持人黄彦:要说现在这3D打印真是厉害,一方面刚才说的像刘忠军大夫打印出来这个钢筋铁骨已经造福了很多的患者了,另一方面,闫主任您说的航天材料的模具也可以用3D打印,还有打印汉堡包、披萨饼,还有我看有打印衣服的非常厉害,这3D打印确实是非常的神奇,其实说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一个大家也非常关注就是电动车了,电动车现在大家都说,我们要少排放一些污染,电动车是零排放的,特别受到大家的关注,现在热线上有一位朋友,他打来电话想咨询有关的电动车的事,您好这位朋友,您有什么问题请讲。
  市民:闫主任,我们现在想买电动汽车,现在这几天特冷我有朋友的车行驶里程就短了不少。不知道未来技术是否会有所改进?还有就是充电的问题,不知道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主持人黄彦:充电不太方便,谢谢您。
  主持人曹一楠:非常现实的问题,正好现在也是寒冬腊月,现在很多电动车车主有的时候还是有点提心吊胆的上路。
  主持人黄彦:怕这个车,因为天冷的缘故电池就时间短,其实现在手机,这两天看到这新闻吧,天特别冷,一拿出来就关机了。
  主持人曹一楠:这是一个可能全世界科技领域都要面对的共同的问题。
  闫傲霜:应该讲我们现在用的锂电池的体系,它有一个比较好的适宜的工作温度,在这个工作温度里面基本上实现我们设定的功能,但是在气温高或者低的情况下,特别像前几天我们遇到了霸王级的寒潮,这个时候温度走得很低,它的性能就会下降,其实就像你们说的,其实不仅是电动车电池的蓄驶里程它会下降,同样手机,包括摄像机,我们这些电池出去以后,它都会受到影响,但是实际上这时候可能就需要我们的车主充电稍微勤一点,你注意观察一下,但是等到温度升回来,在它的正常工作温度以后,应该说又恢复到工作状态了,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科研工作者找更好的电池体系,能够希望把这个工作温度变得更宽,但是它总归是科学的过程,需要我们继续推动一下。
  主持人曹一楠:刚才您提到尽量在温度的适宜的时候,尽可能充电补电,电动车我们北京大力推广有几年的时间了,现在有一些电动车的车主还面临充电难,或者家里的小区装不上充电桩,在外面找充电桩不是那么的方面,这方面在未来的时间内,我们科委将会如何的推进。
  闫傲霜: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们整个电动车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最初大家知道因为我们车先要有,所以大家关注车,包括关注电池的蓄驶里程,其实蓄驶里程我们也在不断的提升过程中,提高效率。但是充电的问题,随着车越来越多,这个问题矛盾越来越突出,充电桩是属于公共的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到去年年底已经有2.1万个充电桩,其中1.2万个个人买了车以后,装在自己停车位上的充电桩,这些充电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我们还有8千个左右是公共充电桩,我们希望今年至少增加5千个以上的充电桩,把充电桩尽可能广泛覆盖,原来希望5公里范围,现在希望加密,另外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说我们充电桩充电的时候大家需要找,现在开发了一些线上工具。我们大家可以提前预约,在哪有充电桩,在哪可以提前定,这样你去的时候可能更方便一些,最后还有就是我们一些老旧小区,它确实由于各种条件不太适合装充电桩或者暂时不适合,那么我们最近推出移动充电车,已经进社区了,首批500辆进社区了,所以我们调动社会各种资源的优势,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想办法破解充电的难题。
  主持人曹一楠:有一位网友在网络平台上提问,他说不知道以后电动车是不是可以跟手机似的,直接换电池,实际上可以给一个特别明确的好消息,是不是闫主任?
  闫傲霜:是的,实际上我们在研究充电的时候,同时两条路径,充电和换电,所以大家可能看到我们在高安屯有一个全球最大的充换电厂,那个厂里头就是大公共汽车和环卫车可以进去直接换电池,同时可以给一千多组电池充电,它相对比较方便,但是我们的小车实际上也开发了这种车型,比如说我们今年有可能在出租车上先试行,我听说可能计划中比如200辆左右,那么它是换电,这样相对方便一些,其实个人的车是不是也可以换电呢,我觉得将来取决于我们消费者的选择,你可以选择自己在家里充电,也可以换电,我觉得很像以前我们大家用的煤气罐,大家知道煤气罐实际上就去换的,不一定到现场去充,所以我想就是我们未来可能两种车型,有一种车型,既可以换电,也可以充电,还有一种车型以充电为主,我想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我们的换电布局,我们在什么地方能换电池,这个不是在家里像手机那么容易就换,它还是要有一个合适的机器,一套专业的工具帮助它换电池,所以我们希望将来把加油站变成换电池的场所,这是完全可行的。
  主持人曹一楠:刚才我们说科技的发展往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另外给大家说一个我亲自的体验,第一个试点的换电站我去采访过了,给大家一个信心,一辆车更换电池它的时间是2分45秒,希望它普及的速度越来越快,普及的面越来越大,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的相信。
  主持人黄彦:这种车它得是专门换电的才行,就是一般的车如果是不能换电池的话,是不能够变成换电池的是吧?
  闫傲霜:是的,它现在设计的时候兼顾这个事情,因为车型是不一样的,包括它电池安装的位置,包括充电的流程要设计的。
  主持人曹一楠:没关系,我相信科技飞速发展,以后我们现在购买的充电的车,也许就能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成换电池的车嘛。
  闫傲霜:是的。
  主持人曹一楠:那么说完了这个电动车的话题,我们赶紧说说今天非常可爱一个道具,我们说说机器人的话题,北京的智能机器人走在全国的前列,首先通过一个小片一起了解一下。
  (短片播放)
  主持人曹一楠:曾几何时说机器人我们都是在电影院里看外国大片看机器人,现在真的走进生活了,而且首先走进了我们的演播室,闫主任能不能介绍一位这位小家伙。
  主持人黄彦:这个小家伙我们早上来的时候玩了半天了,你唱个歌、跳个舞,它都会,然后说还能干点什么,它听不懂的时候就说我今天感冒了,打岔儿,可人性了。
  闫傲霜:实际上这是刚才大家也看到了片子里头的小型机器人,我想这种机器人它可能是一个家庭陪护类的机器人,相当于是一个玩伴,它现在具有的功能是语音识别功能,还有简单的回应,但是我相信它的智能水平还是比较低,还是比较初级的智能,我们希望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有智慧。
  主持人曹一楠:这个智慧源于我们北京科技的发展,咱们北京智能机器人发展的前景如何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闫傲霜:刚才提到北京智能机器人,我们也是通过所有社会的专家包括科学家、企业家共同的研究,拿出来的方案就是北京机器人的重点,一个就是应急救援的机器人,轨道的检查、管道的清洗等等;第二类机器人是医疗机器人,今天大家没有时间,比如说我们骨科导航手术机器人,我们将来可能口腔科也会有一些机器人,心脏外科手术的辅助机器人;那么第三类也是最多的,就是服务类的机器人,服务类机器人分两类,比如说在一些公共场所,包括餐厅,刚才说的博物馆,有一些导航、导购、端盘子的机器人,还有一类是家庭用的机器人,今天我们拿的小机器人属于家庭类的机器人。
  主持人黄彦:您带的这个机器人能干一些什么呢?
  闫傲霜:这个机器人我现在还说不太清楚,它刚才讲了,它是陪护类的,比如说它可以跟你通过简单的对话、唱歌表演一些节目,还是有智能的,就是它对语音的识别有智能的,我自己畅想,家庭用的机器人,可能更多是不是老年人的陪护,比如说读书、查阅一些新的信息,包括跟家里的子女打电话、发短信不太方便,我们的机器人能不能辅助他做一些事情,当然了我想可能将来这些方面还有很多的需求,另外我特别关心的就是未来的发展还有残疾人生活能力辅助提升的这样的机器人,这些方面我们做了布局和研究。
  主持人曹一楠:这些方面我觉得是尤其可以通过高新科技体验,让大家提升获得提升感和幸福感的地方,比如说辅助的一些外骨骼,还有一些帮助特殊人士解决生活面临困难各种各样的辅助的器具。
  主持人黄彦:说起来有点像大片里面那种了。机器人帮着人站起来了。
  主持人曹一楠:它在具体实践研究的,或者应用过程当中,能大概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时间表吗?
  闫傲霜:实际上小曹已经很专业了,刚才讲外骨骼的机器人,如果你腰不好,或者腿不好,我们不需要像星球大战似的穿上那么强大的钢甲铁甲,我们可以用做的比较精巧、比较精细,辅助你的腰部,辅助你的腿部站起来,甚至可以行走,另外还有智能假肢,大家知道我们北大的有一个团队做的智能假肢实际上给残疾人安上以后,恢复走路的过程非常快,要知道对于残疾人的辅助帮助非常有价值的。我经常想,如果我们这一类外骨骼的机器人,能够一部分的替代我们的轮椅,那么你想着坐轮椅虽然你可以出行,但是行动还是很不方便的,如果外骨骼能够辅助让你站起来能走路的话,我想生活的品质会大大提高,未来当我们的老年社会来临的时候,不仅是残疾人,我们的老年人,可能在生活上都需要一些帮助,那么这方面机器人现在已经有了,但是现在更多的还更像一个原理样机,也就是你们刚才说的更像大片里看到的那个骨骼金属都暴露在外面,我们希望将来它变得更漂亮,也就是更美观,我们使用起来更方便。
  主持人黄彦:闫主任今天带到现场就是很人性化的了。
  闫傲霜:这个属于人形机器人,看上去接近我们对人的理解,将来有一些机器人是属于特定功能的机器人,看上去跟人形不是很像,但是它的功能很强大,所以从现在开始期待每年都会有新产品,所以我给你时间表就告诉你每年都会有新产品。
  主持人曹一楠:每年有新的惊喜,我还想替残障人士问一些特别实在的问题,如果科学技术和推广应用我们都实现了,会很贵吗?我们可以把它真正的请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吗?
  主持人黄彦:我们有网友问这个问题,这个智能机器人走进家里面,这个价格会不会很贵的。
  闫傲霜: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可以有很多种规格,你可能要一个简单功能的,也可能会要复杂功能的,我相信可能价格是变化的,但是我也认为,真正的要实行科技的成果用于千家万户,一定要有一个很亲民的价格,我们随着技术进步会把价格降下来。
  主持人黄彦:闫主任说说,这个能说会跳的机器人多少钱。
  闫傲霜:据我所知这个机器人可能2千多块钱,我相信它将来就是你家里的一个电器,比如说你的冰箱彩电,你的空调,它大概是它们组成部分中的一个。
  主持人曹一楠:而且帮助残障人士摆脱困扰的这部分的机器,是不是在政府层面给一定的补助或者补贴,大概有没有这样一个方向上的考虑?
  闫傲霜:我认为是可能的,因为刚才讲比如说我们残障人士出行,政府就给了一些补贴,包括一次性的器具,那么我想将来家庭的改造,比如说方便残疾人便利的器具,政府是有补贴的,那么我想如果是外骨骼,类似这样的支撑或者帮他康复,有助于残疾人生活提升的这些科技产品,也可以政府采购。
  主持人曹一楠:太好了,我相信收音机前或者电视机前的残障人士比我们的更加期盼这一天的到来,也希望北京的高新科技可以更多的更快的助力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主持人黄彦:我们也希望机器人能以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朋友们您现在正在收听收看的是《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现在这个时段做客我们节目的是北京市科委的主任闫傲霜,闫主任说到这个科技,我们现在市民对话一把手我们这个节目实际上也是一个科技融合、多媒体融合现在都讲究融合,那么咱们北京是一个有古老文化的城市,咱们科技怎么跟古老文化来融合,咱们科委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闫傲霜:其实科技和文化融合,是北京发展最大的特点,北京是文化中心又是科技创新中心,我们两边有很强的实力,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样品,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样品,你们这样看是什么?
  主持人曹一楠:刚看完《芈月传》的朋友大家都知道。
  闫傲霜:它实际上是文化的概念,是我们的竹简,但是它有很多的文化功能,比如说打开可以做盘子,我印象中你可以自己设计成不同的形态。
  主持人黄彦:这是什么材质做的?
  闫傲霜:这是金属材质,我想用竹子的话很不错,我们的设计把文化和技术结合到一起,这是非常好的效果,另外我们想从远处讲,我们当年的奥运会开幕式里面,有很多的很震撼的花轴,包括清明上河图用科技的手段展示文化的内容,当然如果我们说近一点,就说这个演播室吧,我想看小曹,你们可能就能说出来很多技术进步的代表。
  主持人曹一楠:科技文化的融合,最直观给我们主持人的感受是现在演播室的灯不再烤我们了,我们不会在脖子流着汗水主持节目了,现在已经变成冷光源了。
  闫傲霜:半导体照明,LED的灯光,这个实际上也曾经是我们的科技项目,它既要强度很高,因为它跟一般的照明不一样,它强度很高,那么要克服很多的技术瓶颈,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主持人曹一楠:我们的摄像机也就是一两年前,我们刚刚从标清进入到高清,现在实际上北京电视台也在使用4K的新技术了,我们经常开玩笑,现在一个头发掉下来观众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闫傲霜:这就是技术进步的过程给我们的文化带来的方便,从节目的制作到你传播和存储,还有文物的修复和保护,都用到科技,说起来这个话题更大了。
  主持人曹一楠:我知道在北京市科委推进的工作当中,跟咱们的故宫博物院有深度的合作,故宫也是咱们的全国观众瞩目的地方,这个地方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闫傲霜:故宫博物院实际上更是这样,就是我们文物从修复到保护,到传承,因为传承就是数字的资料都要做的很好,还有就是传播,怎么样把故宫博物院原来的历史文化,它里面的内涵用数据的手段提取出来,再创作,创作成新的产品,这个过程是文化科技融合的过程。
  主持人曹一楠:文化科技融合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方方面面。
  主持人黄彦:我们刚才听了很多的新技术,其实听出来了,科技离不开的创新,现在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咱们北京市科委在这方面对于我们的创业者有什么样的支持呢,我们有朋友提出问题,有一位网友提问说,我是中关村的创业者,我自己做了小型的科技企业,因为发展需要,我现在想做比较复杂尖端的实验,现在场地和仪器比较困难,不知道从政府部门来看有没有解决的措施呢?
  闫傲霜: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给网友一个建议,现在就可以上网查一下,两个词,一个就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就是我们把高校院所的大型仪器设备,包括一些实验室,比如说一些数据,一些资料都汇总在那,他可以选择去高校院所,请科学家们帮他做一些实验,当然或者有一些实验室开放了他可以经过培训以后自己去做实验,我觉得这是一个。第二个词叫做首都科技创新券,他如果在网上查的话,这两年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时候,特意发行了这样一种补贴。他如果做实验的话,政府可以给他补贴一部分的经费,我们在过去两年里支持了900多个小微企业和60多个团队,为什么叫团队?它还没有注册公司呢,但它已经开始了它的创新,这样的情况下,已经支持了6千多万的资金,来用于做这个技术实验。
  主持人黄彦:实际上这个创新券发给小微企业,让他们拿这个券当钱使,您可以去租这些实验室。
  闫傲霜:对,主要是鼓励他们用这个实验室,鼓励他们去做创新,也就是说这个钱并不能用于其他的内容,主要用于科学实验。
  主持人曹一楠:闫主任您说这个科技创新券的时候,我拿手机搜了一下,置顶真的很快,第一个条目就是首都科技创新券申报系统,直接我们回答这个网友的问题了,你就用搜索引擎搜索首都科技创新券的话,置顶你就可以发现这个申报系统,您加入这个系统,您就可以实现您的梦想的。
  主持人黄彦:这是免费申请。
  闫傲霜:免费申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简单说出来你要做什么样的实验,需要什么样可能的条件,这个系统会帮助你最后选择去做实验的地方。
  主持人曹一楠:科技助力我们的梦想的实现,在刚刚我用手机搜的过程当中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今天我们的节目马上就要进入到尾声了,那么在节目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作为科委的主任,闫主任能不能再给我们的广大观众听众畅想一下未来的北京的科技如何助力北京的发展,给大家更多的信心和美好的蓝图。
  闫傲霜:我想我本身就是科技人员出身,我非常热爱科技事业,科技事业给大家每天都有新想法,每天都有新创意,所以我想最重要的事情,在科学家顶天立地攀登科技高峰的时候,我们全社会参与进来,鼓励他们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实际上我们都能够参与创新,也能够支持创新,这样我们大家共享科技创新的成果。
  主持人黄彦:让高大上的科技成果能够更快的接地气,进入到我们的老百姓的生活当中。
  主持人曹一楠:所以还是那句话,科技发展的速度可能是你我都想象不到的,都出乎大家意料的,让我们去准备好,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感谢北京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生活助力。
  主持人黄彦:也非常感谢闫傲霜主任做客我们这一时段的节目。谢谢您。下一个时段即将做客的节目的是北京市商务委主任闫立刚。
阅读全部
立即发布

图片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