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计生委员会主任方来英谈:建设健康北京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6-01-26 16:39
访谈时间:2016年1月25日
访谈嘉宾:方来英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员会主任
简介: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员会主任方来英将在本期节目中为您详细介绍北京市医疗机构应对二孩生育高峰的举措、医联体发挥的作用以及医疗资源向外疏解的情况等方面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主持人张锋:各位听友、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收听收看到的是“市民对话一把手北京新表达”系列访谈节目,我是北京城市广播主持人张锋。
主持人聂一菁:大家好!我是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聂一菁,我们正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驻地北京会议中心为您制作播出这次的“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
主持人张锋:这个时段来到节目中和大家交流的嘉宾是市卫生计生委员会主任方来英,方主任,您好!欢迎您!先请您和各位听友观众和网友打个招呼吧!
方来英:各位朋友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张锋:今天方主任将会建设健康北京的话题展开交流,欢迎大家伙和我们互动。
主持人聂一菁:大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互动:热线电话【84902370,84902370】;微信公众平台请搜索“北京城市广播FM107.3“;您也可以通过北京发布、首都之窗、千龙网和北京电视台官方微博,在线对话一把手;想了解更多视频、图文内容,您可以登录首都之窗、千龙网和北京网络台BRTN网站。
主持人张锋:方主任这两年咱们的对话挺有意思的,都是围绕孩子展开,我记得去年我们的开篇就和单独二孩有关系,时间到了2016年全面放开了二孩的政策,不知道您有没有留意到有一些段子手的创作,当听到全面二孩放开以后,B超室、产科医生哭晕了,儿科医生、儿保医生哭着飘过,有没有医生和院长找您哭诉过。
方来英:段子还是大家心态的表达,其实我们还是有信心的,按照我们现在的预测北京市最高的年分娩量达到30万人,我们基本上在去年,是20万人。那么平常的常态下,大概是在21、22万,最高的时候我们到了25万,现在我们一下子有30万人分娩量,这对卫生系统来讲确实是一个挑战,但是我们有信心,一个是我们现在有4900张产床,我们全市床位使用率现在是大概是91%,大家反映觉得建不了档,排不上队主要集中在三级产业,比如大家到协和去,到北京妇产去,北京海妇去,比如说大家到我们东城区二级产院,我们发现它的床位使用率二级架构大概88%。它并没有全,这两年随着的改革开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我们还有一批民营机构进入到我们的服务里面,那么民营机构产床使用率我们现在是48%,那么我们再去看一个数,我们平均住院率产科是4.6天,这些东西可以压缩的,比如我们的剖宫产率现在是46%,随着二孩政策的展开,剖宫产率也会降下来,这样搁到一起,再加上我们科学的管理,有效的调度确保高危产妇在一个适宜产位里面生产,我们对应对二孩有信心的,尤其我们有这么好的市民跟我们一起,没问题,我们觉得。
主持人张锋:具体到2016年预计新生儿出生量。
方来英:我们预计北京高峰就是30万,这个数字应该在2016年、2017年这两年出现,然后2018年之后我们的生育堆积,因为政策放开,过去有一些家庭想生,但是由于政策,大家为国家的人口政策做贡献,为计划生育政策做贡献,没有生,现在放开了,他马上考虑,这个堆积三年之内会过去,3年之后我们从坡峰环节下来,我们大体上的分析。
主持人聂一菁:应该说北京的医疗水平在全国都是非常优质的,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完全扎堆那几家医院,可以通过利用其他的医疗资源。
这跟我们现在谈医疗其他疾病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说生孩子不是病,我一直在跟朋友说,生孩子不是病,生孩子是一个正常生理过程,它跟疾病过程不一样,但是它让我们要遵循一个规律,就是我们的谈分级,比如说一个高危产妇,一个初产妇,我们对她的医疗照顾要有不同的重点和特点,这些不同的重点和特点要体现在我们的分级医疗上,所以我们在做一个事情,我们会在我们各个妇幼保健院里面建立一个孕产妇的服务中心,我们提出一个口号,保障北京地区每一个孕产妇都能够得到一个适宜她的产位,不会让我们的市民朋友说我怀孕了,最后在偌大的北京城找不到一个产位,大概是我们的卫计委的失职。
主持人聂一菁:前段时间北医三院的事件引发了不少家庭对高龄、高危产妇的重视。北京电视台官方微博网友肖凡说,媳妇今年38岁,我比她大四岁,媳妇昨天说决定要老二了,我这个当丈夫的,拦着不是,不拦着也不是,我就想问问,她这个岁数,行吗?
方来英:我们很难说个体上的行不行,我有几个建议,第一,38岁,确实是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它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困扰,而且它的风险,包括对胎儿,甚至包括我们说的新生儿的畸形的发生率都会提高,这个时候最好的建议,我想她在准备生产的过程当中,去听一听医生的,更专业的意见,比如说对她的身体的基础的条件,她有没有高血压、她有没有糖尿病,有没有心脏病,她有一个风险评估产前检查,我们讲孕产妇这个事情,我们的保健是一个全程的。它不是说你怀了孕,生了孩子才开始,要从孕前开始,为什么我们强调要建档,包括现在国家采取的计划生育登记制度,我们讲登记不是审批,登记是为了让我们的更好的给市民提供服务。我们也在和媒体一起讨论,不久我们会在北京的媒体上做一些科普宣传,就是高龄的女同志如果你要怀孕你怎么办。
主持人张锋:这个服务更加的到位,更加具体有针对性。
方来英:要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贴近我们的市民。
主持人张锋:千龙网网友亚姆问,是不是高龄产妇还是选择三甲医院建档更好?
方来英:看人,这都是个体化的,高龄产妇又有,你高龄是不是又是高危,比如同时有没有病发症,前面我讲的身体基础条件怎么样,是不是一个经产妇还是一个初产妇,对医疗需求不一样的,我们经常讲不是三级医院就好,也不是二级一级更好,而是你最适宜的服务是什么,比方说我们没有什么风险,那么可能你会发现二级它环境会更好一些,它照顾可能更人性一些。三级我们现在到了108%的床位使用率的时候,肯定就会影响,它会带来它自己的问题,甚至我们说交叉感染的问题,这都是问题。
主持人张锋:但是方主任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在的高龄产妇,如果说随着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出现风险的预期比较高一些,那么三级的医院床位数量不可能再增加吗?
方来英:第一个不是越来越多,而是在我们这两年的特定时期,我们大概有一部分,比如刚才说38岁、40岁,这个堆积阶段,堆积阶段过去之后,我想高龄产妇这个数字会下来的,而且我们的整个生育量会进入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第二个我们在十三五规划当中,我们正在讨论,我们如何把我们的妇产、产科它的纵向服务体系给它建设起来,而且在十二五以来,为了今天我们出现这种人口政策调整,北京做了多个的妇幼保健院的扩建,比如刚才我们谈到东四,这是东城,实际上不仅东城,怀柔,通州,包括房山,我们有关部门安排了一系列的改扩建项目,我们的产位还会增加。
主持人聂一菁:总之生不生二孩这需要一个综合的评估因人而异,然后做好孕前检查很重要。
方来英:从我们的卫生计生专业角度来说这句话,就是医疗的问题永远是个体化的,就自己对自己做好评估。
主持人聂一菁:全面放开二孩,生孩子是一大问题,孩子出生以后,看病也是一大问题,现在带孩子看病,是不少家庭最头疼的事。去年儿童医院除急诊外,所有的都采用预约挂号的方式,这项改革措施效果怎么样,我们先到医院里去看一看。
(短片播放)
主持人聂一菁:通过短片我们能感受到,在儿童医院采取预约挂号效果还是不错的,那么我们知道在北京市其他的一些医院也采取了这样的预约挂号的方式,效果怎么样呢?是不是像儿童医院一样?
方来英:拿几个数字说吧,我们全市预约挂号率,比方说就100个号,通过预约途径实现的大约80%,就是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向市民提供这样一个新的服务手段被社会被市民接受了,预约挂号我想特别说的,跟市民朋友说它的的好处是什么,大家要喜欢于使用这种手段,就是一个叫什么,我们降低了医院的瞬间人员载量,降低载量意味着你不用在早晨6点钟、5点钟你去医院排队,你可以一下子,我们现在放号放得最长放到3个月,你提前可以预约,同时我们还有一个,我们的预约不仅像114、互联网,医生本身给你做复诊预约,这次看病的时候医生就告诉你,好,下一次你两个星期,医生给你做了,你下次就诊预约,第三个就是我们刚才谈到,医生如果认为你这个病,需要更上一级的医生做诊断,或者需要其他的医生来给会诊,也通过这个预约系统,它给你安排了转诊预约,就这样给放到一起,我们的市民看病,会更方便,环境会更好。有效时间会缩短,你过去6点钟去了医院,10点钟还没有看上,现在我们的预约是分时段的,告诉你,你这个号大体上你的时间,比如你9点半,那你不用6点钟来,不用7点钟来,你9点多钟你过来就可以了,这人载量一下降,大家觉得医院的环境会变好,医生感觉也好,医生的工作环境感觉也好,如果医生在这看病,外面有30人在围着他,他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医生也在着急,患者也在着急,最后影响到医疗质量,影响到患者。所以我们希望大家共同推动我们的预约。当然我们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患者有许多的批评性的意见,我们都接受,我们都来进行讨论,一步一步往前走。那么你比如说我们到底放出多长时间,3个月是不是够。有的单位是一个月的,90天的,我们会不会可以放到更长。第二个手段,我们现在有114、有各医院的APP,有微信,甚至包括金融结构,网络等等,这些东西我们怎么样给它协调统筹更好,因为号就这么多,我们一直强调号源值要有一个,不要过多的分散,怎么能够用得更好,第三个我们更强调分级了,我们通过社区的诊疗系统,通过下一层次的医院,我们要投放出多种方法,就是把分级诊疗的比重如何加大。然后诊间和转诊分级诊疗的预约应该成为我们预约里面占的比重更大一块,我们能够给它提升上去。
方来英:我们这样来说,我们抓分级诊疗,主要的手段抓医联体,所谓医联体在一个区域,由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来进行组织,由一家核心医院,三甲医院做龙头,加上这个区域中心,就我们通常说的二级医院加上社区,组成一个纵向医联体,同时我们还有一个横向专业的,比如说我们把神经外科各个医院口腔科组织起来,这样统起来之后,我们在2015年我们全市建了43个,2016年我们希望做到50个,如果一旦我们实现50个,我们就实现了医联体全区域覆盖,整个覆盖了。在实现了全区域覆盖之后,我们再来看,在这个医联体里面,我们在人才物在药品供应,甚至报销政策,各个方面我们再进行改革,让医联体里面看病更方便,转诊更方便,让大家能够通过社区一个基本的比如说家庭医生这样一个对你的一个健康分析,来给你找到最适合你的大夫。
主持人张锋:正在进行的是市民对话一把手北京新表达的系列访谈节目,现在做客节目的嘉宾是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大家有什么样的问题意见建议,可以直接和一把手来对话,现在导播提示我,有听众打来电话,我们来接进,这位朋友在线吗?
主持人聂一菁:我们稍候再来连线。首都之窗网友“笑笑”说,我们家三个人,老爸是高血压,爸妈两人都是高血脂高、高血糖,到了冬天,也不运动,饺子面条一样还不少,做晚辈的怎么说都不听!老说有社区医生,能和老师管学生一样,严格管理,时不时家访一下?
方来英:谈到社区,这么多年北京的社区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然大家对社区有许多的垢病,比如说刚才我们谈到医联体。刚才这位朋友谈他是高血压、高血脂,还不爱运动,谈社区医生谈这么几个事,一个事我们现在有签约医生了,我们签约医生大约签约了700万人现在。可是许多家庭还没有感受到这个社区医生家庭管理,家庭医生,这个我们得做个自我批评,就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实,架构出来了,从架构到实我希望社会给我们时间,第二个事,我们在社会导向上,让社区服务更方便,今年我们在社区服务上做几件事,一个事大家都反映我们的药品问题,我们现在想第一我们把社区的药品目录跟三甲医院药品目录统一起来,三甲医院药品目录和社区医院药品目录现在是两张皮,我们给统一起来,一张皮统一到一个目录,一个采购系统里面去,我们也在做试点,看看我们怎么把社会药品供应这些力量引入到我们社区药品服务当中去;第二个针对农村,农村医生我们会有更进一步的推动和帮助,我们现在在人大会上,去年人大常委会提出了一个议案,就关于我们乡村、农村地区的基层卫生建设问题,我们在办理这个议议案当中,在各委办的支持之下,我们也采取了许多新政策,这个文件很快就会出来,比如一个我们把农村对于乡村的医生的管理,由人的管理转为岗的管理,全市我们在乡村地区,农村地区,我们设立多少个农村医生,我们定岗之后,我们会采取更灵活的招聘方式,比如说我们希望退休的医生、个体执业的医生,大家都可以加入到我们社区的基层服务当中去,这个政策我们要放开。第三个我们会提高社区和农村医生的待遇,这个市政府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政策安排。这是实打实的,而且我们对山区、半山区这种特别困难地区的岗位,我强调我们对岗来说,就是岗位我们要专门的待遇安排。一个普遍性的提高,一个我们还有对困难地区的提高待遇,最后我们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尽快提高的基层医生的服务水平,比如说我们现在提出每年要让我们乡村医生有一个月,在上一层级医院进行见习的机会,这个是国家免费提供的。三年我们要有一个月一次的实习机会,大家共同来推进它。我想我们的基层医生状态,会更快的改善满足广大市民对我们的基层服务的要求。
主持人张锋:多管齐下,让基层的医生护士成为老百姓健康守门人,我们再来接进热线上的电话。您好市民朋友。
市民:您好。
主持人张锋:怎么称呼您?这位先生。
市民:我姓郭。
主持人张锋:您请讲。
市民:是这样,方主任有这么个情况,就前一阵我妈妈有腰椎间盘突出,就问问一般说积水潭是最有名的,所以我就上挂号平台挂号,平台建设的还不错,但是这个积水潭医院它挂号平台它不开放,这个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打听,看到腰椎间盘突出做手术,说人民也不错,就在挂号平台挂的人民医院的号,然后看得也非常好,人民医院服务都不错,我今天想说什么呢,就是说感觉大家好像都知道积水潭能看这个,但是不知道,还有包括北医三院,其实还有好多别的医院对这个病也能治,这个手术也算是常规手术了,包括其他的病症,咱们能不能做一个根据国家的教育,有一个优质医疗资源的医疗地图,或者导图,让老百姓知道不光这个医院能看,还有一些医院也能看这些病,也都没有问题,这样也能一定方面减少都去几家知名医院看病的压力。
主持人张锋:非常感谢郭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您提了一个建议,比如说大家伙现在就医还是有些盲目的认那几家大医院,有没有更加的科学的引导,指导这些病该去那,那些病该去那。
方来英:感谢这位朋友他非常理解我们卫生,也提出了实际上我们卫生服务或者医改当中的一个重要病体,如果我们注意中央三中全会、中央五中全会的决议,谈到卫生供给的时候都用了一个词,我们前面谈到分级诊疗,确实不是所有的病都适宜进入的三甲医院,如果大家进三甲医院还有一个问题,大家会眼花缭乱,光一内科,治呼吸内科、心脏内科,一大堆的我们叫三级诊疗科目,我们患者进去之后,我什么病应该挂哪一个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的三级甲等医院讲究它的专业性发展,它要讲专科专例,一个病人在感觉到自己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比如说胸痛,你是肋间神经,你是心脏,我们并不一定能做诊断分析清楚,这就需要我们处级保健,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社区,家庭医生来完成这个过程。它会给你做一个检查,认为你最适合你的医生在哪,就是为什么前面我们谈到我们的预约问题,也是这个概念,然后它帮你,我觉得你需要看内分泌了,你的血糖控制不好,不稳定,原有你的治疗方案,比如说每天三片二甲双胍,一天三片,这个治疗方案可能对您要调整了,那你的家庭医生会给你提出建议,然后他跟你的专科医生约好,这就叫预约过程,所以我们一直在构筑这样一个过程。这里面需要卫生我们这样的政府机构,我们的公共服务体系把技术打好,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市民朋友改变一下自己的就医概念,大家觉得说就是三甲医院治疗水平高,不一定。看病,看你是什么身体状况,看你需要什么,所以我们经常用的一句话,我们要给社会提供是最适宜你的治疗。
主持人聂一菁:昨天的教委主任线连平来到我们节目做客的时候带来一本北京学校的一个地图,就是各个区域的,各个区域的学校分布情况一目了然,咱们在医疗方面,医院的分布有没有考虑做做这样一个导图呢?
方来英:医疗方面的导图是存在的,包括现在新媒体手段APP各个医院都有开放,我们在网上大家都可以下载,但是前面的问题是我觉得你可能并不知道,你应该去哪,去哪一个专科医院,它给你提供的治疗水平更好,能够提供这个意见就是谁呢,就是我们的基层医生,是我们的社区健康守门人,包括二级医院的医生,说你是心脏病的问题,北京有全中国最好的心脏病医院,就是到心脏病医院也有,一些内科的问题,你是外科的问题,你是冠心病你还是二尖瓣出了问题,所以我说最好的导医是谁,是我们初级保健医生。
主持人聂一菁:是,所以分级诊疗就很重要,让医护人员流动起来,能够让我们市民朋友获得更便利的一些医疗服务,这一点不仅针对北京的患者同时还针对外地一些患者,下面我们就看一位小伙子他的经历。
(短片播放)
主持人聂一菁:小伙子张震他很幸运,当然他的幸运是很多像朱大夫这样的白衣天使辛勤付出换来得,之前在我们的节目当中做客我们的演播室的通州区区长透露说,未来北京有很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向通州区进行疏解迁移,您这资料信息是最全的,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将怎样进行疏解。
方来英:几句话,第一句话,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在张家口、在崇礼、在曹妃甸有一系列医疗活动的安排;第二句话在本市我们现在围绕的五环,已经有33个医疗新的医院,我们有时候叫五环服务带这是新出现的,在通州我们至少有两家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进出,同时我们围绕全市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大概涉及到我们的20多个医院的迁址调整项目,总之我们会使北京的医疗服务供给更均衡,我们的城市发展支持我们城市功能疏解,同时我们会和河北、天津配合,把京津冀协同这步大棋做好。
主持人张锋:非常感谢方主任做客我们的节目,每一次跟您对话觉得时间非常短暂,因为在我们的多媒体互动平台上还有很多听友网友有意见,回头我们一定打包转给您,我们也特别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在未来咱们北京市能够出台的更多惠及百姓方便大家看病就医的办法。
主持人聂一菁:我们也期待在各方的努力之下,北京市民朋友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民的医疗服务,感谢您做客我们的演播室,感谢各位听众朋友、观众朋友参与我们的节目互动。明天将要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的嘉宾分别是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于建华和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明天我们再见。
主持人张锋:再见。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