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视频北京 > 访谈 > 黄艳、岳鹏谈:加快行政副中心建设 

黄艳、岳鹏谈:加快行政副中心建设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6-01-26 16:34

分享:
访谈时间:2016年1月23日
  访谈嘉宾:
  黄艳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
  岳鹏 北京市通州区区长
  简介: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入通州,本期嘉宾将在节目中就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如何建设,通州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带动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等方面情况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
  主持人:各位听友、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收听收看到的是“市民对话一把手,北京新表达”系列访谈节目,我是北京城市广播主持人张锋。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聂一菁,我们正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驻地北京会议中心为您制作播出这一次的系列访谈节目“市民对话一把手”;
  主持人:大家听我们俩的开场介绍的时候,今年“市民对话一把手”有了大变化,今年我们的节目搭建了一个全媒体播出互动的平台,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共同邀请咱们的市民与“一把手”沟通交流。
  主持人:期待各位参与我们的节目,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期节目,在第一期节目当中,我们演播室请到两位一把手做客我们的节目,他们是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黄艳。欢迎您黄主任。
  黄艳:谢谢,大家好,听众朋友们。
  主持人:同时要欢迎的是通州区的区长岳鹏。
  岳鹏: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欢迎您。
  主持人:非常欢迎两位做客我们《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两位也是我们节目的老朋友了,接下来,大家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互动:拨打热线电话【84902370,84902370】;微信公众平台请搜索“北京城市广播FM107.3”;您也可以通过北京发布、首都之窗、千龙网和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官方微博,在线对话一把手;想了解更多视频、图文内容,可以登录首都之窗和千龙网。
  主持人:现在我们先通过两个宣传片一起走进今天的两位一把手。
  (宣传片)
  主持人:《市民对话一把手》我们的节目正在继续,黄艳主任再次欢迎您,今年的《市民对话一把手》北京新表达,要在两会期间播出的消息,经过咱们北京各大媒体报道之后,这两天我们陆陆续续接到很多的市民朋友和网友的意见建议和问题,有一位城市广播的官方微信上,有一位网友叫做“潮言”他就问您了说咱们北京这么多的区,为什么会选择通州作为行政副中心呢?请您首先来回应一下。
  黄艳:其实城市的规划发展建设是一个长远的工作,不是说这几年才提出通州副中心的,我们城市规模在不断的发展,尤其是近20年,所以在1993年的时候,那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为了应对城市规模的增加,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就提出了有10个卫星城,就是为了承接一部分中心城的溢出,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有旁边要建卫星城的理念,又过了10年到了2004年我们又一版的总体规划,因为城市规模,尤其是人口规模已经涨到一定的程度,而且发展的速度还在快,所以在那个规划里面就提出了11个新城,11个新城就有三个重点新城,包括通州、顺义和亦庄,所以在11个新城里面这三个重点新城是我们从城市功能的承接、规模以及建设的持续上是已经提出来明显的差异了。之后,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的市委全会专门提出来在通州,就是聚焦通州,建设城市副中心,所以这一次为了响应和落实中央对北京市战略功能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所以把行政,咱们北京市属于的行政功能,就明确要求落在通州副中心上,所以它整个发展过程已经历时了20多年,不断的在演化,不断的在加强,所以我们一直跟大家说,我们建设通州副中心这个有很大的行政功能在里面,不是在新增再大规模的我们叫圈地建新城,它是有非常理性、科学的历时严格过程的。
  主持人:您刚才从时间这根轴上帮我们梳理了,我们发现通州打造成为未来的行政副中心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当然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主持人:对,是一个长期的,深思熟虑的一个科学的谋划的过程。
  黄艳:而且尤其最近几届政府,尤其近5年我们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现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它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前期条件。
  主持人:我们说把通州打造成未来的行政副中心,岳区长在您理解行政副中心它的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岳鹏:行政副中心它作用很多,但当前我们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就是承接北京市行政办公的功能,按照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它的规定到2017年的时候,北京市的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迁入通州,所以我们当前正在全力以赴推进行政办公区的建设,第二个作为北京的行政副中心通州还有承接中心城溢出的功能,比如说像人口、像教育医疗,这样为中心城缓解压力做贡献。第三个通州地处京津冀三角中心地带,它在平原地区跟河北、天津都是紧紧相连的,所以通州在经济协同发展这个过程当中还有发挥桥头堡一个作用。
  主持人:就是作用还是充分体现在各个方面。
  主持人:《市民对话一把手》北京新表达的系列访谈正在进行,现在导播示意我,有一位听众打进了热线,我们一起来接听一线,您好这位朋友。这位先生您贵姓?
  市民:我姓胡。
  主持人:胡先生您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对话一把手。
  市民:我想问两位嘉宾一个关于京通快速的问题,这条路是我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感觉上下班高峰的时候太难走了,就像一个大停车场一样,如果通州成为了市行政副中心的话,这条路还怎么走,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主持人:感谢胡先生打进了电话,应该说胡先生提了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问题,这个中心城和行政副中心交通路的问题,请黄艳主任来回应一下。
  黄艳:我想他代表了很多的市民朋友提了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确实是我们通州过去几年的建设。大家发现京通快速路现在到了非常拥堵的状态,这里大概背景有几个问题存在,一个问题过去通州的建设,在前五年的时候它建房地产,有很多的住宅、住房在通州,我们过去批评通州是(有城无业),再加上周边河北、燕郊地区也有很多北京工作的人住在那里,所以通州的尤其是单向式的钟摆式交通非常的压力大,我们这次要建通州副中心,肯定要先解决交通问题,这是最大的前提条件,首先讲我们要完成这样25公里通州和中心城的连续,四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是公共交通,尤其大运量的轨道交通,所以现在大家可以体会到,我们最早一个轨道交通像新城建设的八通线,后来又有了6号线,这两条线开通以后,现在已经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职能,但是我们目前仍然把7号线,本来7号线一期是不到通州的,所以我们现在把7号线又拉到通州,估计今年明年就会竣工,三条地铁线对通州与中心城的重要的交通连接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正面的作用。确实刚才提到了快速路,因为快速路到现在为止,对于一个现在人口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的新城,光一条快速路是不够的,所以我们现在加紧建第二条快速路,就是广渠路的东延也到通州,其实我们规划上还有几条快速路,原来在前期的工作过程中正在加快前期研究,尽快开工,有一部分是新的,有一部分是现状路的改造,所以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道路交通,肯定会解决中心城和通州之间的联络,但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今后建通州一定要让通州宜居宜业,就是在那里工作最大限度在那里生活和居住,这个是根本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不要让大家再奔波这么辛苦了。
  黄艳:我们希望在这么大一个城市里面,通勤的距离不要越拉越长,而且让这么大一个城市在小范围里解决它的生活和就业问题。
  主持人:大家出行体验就会更好了。
  主持人:所以对通州的各方面的配套设施就提出更高的要求。
  黄艳:让大家喜欢住在那,愿意住在那。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互动非常的踊跃,导播提醒我又有一位朋友打进了电话。您好,您贵姓。
  市民:我姓刘。
  主持人:刘女士您请讲。
  市民:好的,我是一个公务员的家属,我们家孩子今年4岁,他还有两年就该上学了,过两年我们都准备搬到通州去生活了,我们现在最关心就是孩子上学的事,我想问问区长,通州的教育资源怎么样,有没有好的学校这是我们最关心的。
  主持人: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未来通州在教育方面有什么样的考虑,有什么样的优质教育资源会引入吗?
  岳鹏:通州的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教育的发展,这几年我们的新建改建的学校11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增加学位数3.1万个,通州被定位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以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州公共服务的发展,在市教委的协调下,我们和北京市三个教育最强的区县进行了最强的的合作,也就是海淀、西城和东城,这三个区县把他们最好的教育学校幼儿园送到通州来,和我们实现一体化办学,通州拿出一些学校进行改造和提升,未来我们新建一批学校,所以我想到2020年的时候,通州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将会比现在有一个大大的提升,我们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也会比现在有一个很明显的提升。
  主持人:听到这我迫不及待替刘女士追问一下,刚才您说到从三个教育强区,要引入要合作,具体一些学校您能不能列举一下。
  岳鹏:现在已经基本上确定就是北理工的附中到通州,北京二外要在通州建一个附中,另外西城区的四中、北海幼儿园、皇城根小学要到通州,另外东城区的二中、景山学校、北京五中都在通州建设他们的校区,而且和本校实现一体化的管理。完全一样的管理,然后两边实现一个双赢资源互补实现一个双赢,这样对于本校的发展也会有促进的作用。
  主持人:我想所有的通州的家长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是非常振奋人心。
  主持人:刘女士可以全家人安安心心搬到通州区入学了。具体的时间表有没有?
  岳鹏:今年我们有三所市级通州的学校,在通州区招生,还有就是在未来再有2年到3年,我们还要新建建好一批学校。
  主持人:这个大家伙儿关注真的是民生的热点和焦点的问题,除了交通、教育,我看到很多朋友在多媒体的平台上关注医疗的问题,已经发布,官方微博网友“安好”他问了大量人口涌入通州,通州的医疗服务能不能跟得上,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天通苑呢?
  岳鹏:通州在2年前开始优化,因为原来我们的公共医疗的服务的水平是比较低的,每千人的病床数只有2张,和全市比基本上是全市标准的一半,所以通州在两年以前开始谋划建设4个区域医疗中心,每一个医疗中心的规模大概在10万平米以上,病床都是800到1000张,那么这两年这个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的进度还是非常快的,到今年年底我们这4个区域医疗全部建成了,市委把我们定义为行政副中心以后,我们这4个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实现了和市里最好的医院的合作,这也是在市卫计委的协调支持下,不是我们自己在办医院,是我们在市里面这些好的医院和我们合作的前提下,同时我们今年还要开工建设一个800张床的妇幼保健医院等,另外对于乡镇的医院进行改造,我们的目标到十三五期末的时候,通州公共卫生的服务体系要搭建完成,第二个就是市委市政府也是很支持通州副中心的建设,计划给我们调拨过来或者支援我们3家左右的三甲医院,目前已经基本落实了,但是还需要规划、土地、方面还要办一些手续,这些医院入住通州的。
  主持人:我们能感受到您带来的好消息。
  主持人:是的,现在北京是举全市之力在支持我们行政副中心的建设,刚才听过二位嘉宾的介绍,我们能感受到通州未来无论是交通、医疗教育方面,都做好了一个充分的准备,并且有完善的规划了,目前通州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一起看一看。
  (短片播放)
  主持人:我们看到两位一把手在现场看这个小片看得非常的认真和仔细,而且和大家一起确实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是有些网友也有些担心。来自千龙网的网友coco妈说,我们家就在通州,不说别的,现在通州人就挺多,车就更多了,回头我们成了副中心,会不会就更多了?我想也是大家伙很担心的一个问题,黄主任请您来回应一下。
  黄艳:这确实是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这么讲吧,我们这一次做通州的规划,因为通州不是一个平地起一个空城、新城,它是一个在原来的基础上做的,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大概我们现在有一半通州的规划用地已经都用完了,但是确实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就是按过去的模式干不下去,所以我们这次规划,无论是规划建设和管理,要用新的理念,要创新很多的模式、方法和制度,对规划来讲最大的一个创新是加大统筹,第一个方面就是要多规合一,而且把规划的实施和规划的编制连接起来,也就是这次中央的城市工作会议上面讲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统一,多规合一,这里说到了刚才一个是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划一定是刚才讲住、就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包括生态环境,所以这些都要在一张图上落下来,而且要进行建设的持续的匹配,来改变我们过去做的方式,比如说房地产该开发的都开发了,但是真正的公共服务会晚几年甚至晚10年以上,这个造成了非常大的城市问题,还有一个,我们说区域和通州,大家知道通州的建设,大家担心就是旁边河北和我们一张图的问题,因为河北的建设某种程度上比通州还快,尤其在三河燕郊的地区,所以我们需要跟相关的中央部门和相关省市一块来把这个区域要统筹起来。那么再者一个最大的改善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过去我们的规划和建设是两张皮,规划是蓝图式的,画完了在过程中的管理就比较少,而且是碎片化的,所以这一次最大的改革,把希望能够把刚才提到的资源在时序上,空间上给它全部配置了,你比如说刚才提到住在那里,这个在那里能不能配套有一些政策,让他们的尽量住在那里,还有刚才说到了我们要做一个好的通州,我们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垃圾、污水处理等等,要先期配上,再者就是管理,这个管理刚才提到很乱,车太多,没地停,这都是目前我们大城市的城市病,在通州怎么避免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把通州做成一个规划、建设、管理相统筹的示范区,我们的很多的问题要管理先行,这个管理先行岳区长他们的压力也非常大,所以很多的管理必须要制定特殊的法律,要用特殊的政策来真正让住在那里的人,能够对那个地区我们叫共治共享,这样才能把一个地方做好。当然我们这个理念上有很多的绿色的标准,在通州是有一个非常非常大标准的提高。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行政副中心的打造一定要规划先行,创新各种的规划的理念,要把美丽的蓝图落到实处,恐怕就要做到同步协调可持续。
  主持人:同时还有一些相应的配套管理的规定相继出台,辅助我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有这样一位网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是说北京电视台官方微博的一位网友cindy他说了通州出台最严的限购令,如果我们单位搬到通州,想在通州附近买房子的话,该怎么办呢?岳区长来回应一下。
  岳鹏:通州去年确实出台了一个北京市更严的限购令,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大家买房,而是限制炒房,把房地产的价格哄抬上去,如果你确实有住房的需求还是可以在通州买房的,这一点我们是能够提供这个服务的,第二一个通州这几年大规模建设了保障性的住房,这个保障性的住房在通州是有一个很大一个空间,如果需要的话政府还可以提供,所以搬到通州去工作,不用发愁住房问题。
  主持人:比如说是一个公职人员,比如说在市区其他的城区有一套房了,他可能需要在通州有一个休憩的地方,他有什么配套的措施提供给他吗?
  岳鹏:按照现在的限购令它在通州只能租房,有公租房,要是买房他应该把在北京市通州以外的其他住房卖掉,但是通州户口这个本地的居民还可以享受买两套房的优惠。
  主持人:感谢岳鹏区长的回应,其实通过两位刚才的介绍,我们感受到了通州变化正在发生着,但是对于更多中心城的朋友,其他区的朋友,可能一时半会感受不到,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小片具体感受一下。
  (短片播放)
  主持人:刚才我们带着大家走进了北环环隧这个地下的一个大的工程,确实能够感受到无论从规划上,施工上,还是管理上都是带着全新的理念的,我们想问一下岳鹏区长了,这个北环环隧未来在行政副中心它会发生什么样的作用。
  岳鹏:北环环隧在2010年我们在建设通州新城,当时叫通州新城,现在我估计新城正在规划的时候,那是在黄主任的指导之下,我们做的这个规划,现在已经实现了,那么从现在看,我觉得它有几个功能,是完全可以实现了。一个就是我们路面交通的人性化问题,北环环隧未来车都要在下面去运行,我们就把路面让路给行人、自行车和清洁能源的公交,这样就不会形成我们的中心城有些区域路面交通的拥堵。第二一个就是车辆下去以后,可以在地下实现和地铁和那些商务楼宇的停车交汇,就不用再来上面分流交通。直接在地下衔接,因为那个地方除了环隧以外,我们所有的地上、地下都是连接,包括跟地铁轨道的交通。第三体现一个环保,车辆下去以后,它的尾气排放,通过隧道排出来的时候,经过净化的,我们在隧道里面,专门对尾气的排放有净化装置,这样它再排出来达到一个排放的标准的,那么最根本的问题,我们还是要解决一个交通的拥堵问题,现在看这个作用应该是达到了,但是未来在它的运用当中,可能还会发挥出一些更新的作用来,那个在实践当中我们再去总结。
  主持人:听您这么一介绍,我感觉在咱们整个北环环隧建设当中,有很多的创新点,比如说咱们的设计理念、建设方式,科技理念的应用都有创新精神,那么在咱们通州的整个这个建设过程当中,还有哪些是非常有创新精神的一些建设呢?
  岳鹏:通州这几年在建设当中确实运用了一些新的理念,市行政副中心定位以后,按照市委的要求,下一步我们要把当今国际上在城市建设当中的所有的最新的理念都要运用进来,比如说智慧城市,比如说海绵城市,比如说生态园林城市,这些理念我们都要把它运用到副中心的建设当中来,因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按照中央的定位,是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示范区,所以它在建设上、规划上按照这个标准,除此之外,通州在建设当中,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通州水系比较发达,它的建设还要体现一个“亲水”、“亲民”,我们想未来这个通州,在城市建设上一定是一个最先进一个模板。
  主持人:再来看一下网友的互动,千龙网的网友“大萌子”他说了,他们家的表姐住在大兴,她说大兴是那一开了宜家等大商场之后,他们家周末不用再进城了,非常的方便,问一下通州是不是也应该再多弄一点这样的大商场,在规划上有吗?黄主任。
  黄艳:一定是有的,因为我们的新城在五环或者六环之间,你比如说宜家通过和地铁一体化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综合体,通州很可能比这个还要综合,还有通州本身副中心的商业中心,这种商业中心不光是在一个巨大的房子里面,它还有街道的生活,它还有市民化、城市的户外的生活,所以今后的通州肯定是在无论是在商业,还是在娱乐,还是在文化等等方面可能要走在别的新城之前。请这些朋友放心,我们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主持人:尽管他们双休日不用进城购物了,但是以后估计双休日就得坐着地铁去通州环球影城要去玩了,这是一个大型的商业综合体。
  主持人:未来我们可以想像在通州这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能有一个非常高水准一个享受,所以听到二位介绍,大家对于通州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同时也让北京其他城区的一些市民也是羡慕不已的,当然我们也知道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这压力也是不小的,还有很多的问题是绕不开的,必须解决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短片播放) 
  主持人:岳区长,刚才我们通过小片感觉到了,在行政副中心的打造过程当中任务非常的繁重,包括人口要疏解,产业转移升级,在您看来目前最难的是什么呢?
  岳鹏:我认为最难的,当前还是一个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因为要实现这个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的目标,生态必须要保证,那么目前通州的大气质量还不尽人意,尽管我们下了很大的工夫,我们去年的空气质量的改善率全市第二,但是我们的绝对值还是比较低的,第二个我们的水系比较丰富,但是水质还不行。第三个我们的园林绿化、标准和密度还不是最好的,如果按照园林城市这个建设标准,那么差距还是很大的,第四个就是我们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加大努力,实际上我们从今年已经开始了,大家未来可以看到两年内,通州在大气质量的治理上,在水系的治理上,在园林绿化的建设上,特别是低端产业退出,我们都有一系列的重大的举措和措施,我想按照我们现在既定目标,到2017年行政事业单位搬过去的时候,通州的生态环境会有一个质的变化。
  主持人:我们和您一起期待,最后一个问题我要问黄艳主任了,您跟大家简单描绘一下,未来的通州行政副中心和现在的城市相比最大的不同有哪些呢?
  黄艳:我想最大的不同首先是生态环境要比我们现在更加好。刚才提到了有很多的河流,但是河流的水质、环境等还需改善,第二就是我们的人性化程度会更高,现在我们大家批评北京马路太宽,然后马路的管理秩序太差,人行的环境不好,那么在通州我们会用新的理念,更加关怀步行,更加关怀人在城市里的体感,所以在这方面肯定是有一个特别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就是刚才提到的,通州一定是一个特别有秩序,无论是在规划建设上,还要在管理上,刚才讲到一流的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
  主持人:听了二位的介绍,也让我们对通州的未来的行政副中心充满了期待,当然我们也知道要实现这样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力气、更多的智慧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未来的北京各个城区,像今天我们期待的通州区一样,更加绿色、更开放,更宜居。
  主持人:好,我们这个时段的《市民对话一把手》北京新表达到这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两位嘉宾做客我们的节目,谢谢两位,也感谢大家的收听收看和参与,稍候来到我们的节目的是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孙新军,一会儿我们再见。
  主持人:稍候见。
阅读全部
立即发布

图片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