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视频北京 > 访谈 > 市交通委谈“植百万平路树、造公路绿色走廊”

市交通委谈“植百万平路树、造公路绿色走廊”

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13-06-24 17:06

分享:
  访谈日期:2013年6月4日
  访谈嘉宾:
  王众毅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副局长
  杨红旗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公路养护处副处长
  陈敬贤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公路养护处工程师 
  简介:2013年6月4日15:00,市交通委相关领导将做客首都之窗,与大家聊聊:"再植百万平米路树、打造公路绿色走廊"的话题。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首都之窗网友,大家下午好,您现在收看到的是由北京市交通委与首都之窗联合推出的“构建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网络·实施排堵保畅工程”系列节目的访谈现场,今天我们的演播室将要探讨的话题是再植百万平米路树,打造公路绿色走廊,首先来认识一下今天的三位嘉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副局长王众毅,欢迎您。
  王众毅: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公路养护处副处长杨红旗,欢迎您。
  杨红旗: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公路养护处工程师陈敬贤,欢迎您。
  陈敬贤:各位网友,您好。

  一、交通委负责的绿化范围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三位嘉宾作客我们的直播间,其实在准备今天的访谈之前,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我们的绿化感觉一直是园林局的事情,和交通委有什么样关系?
  王众毅:我想要回答主持人的这个问题可能从三个方面说是不是大家能够理解。第一个我们做公路,首先要依法工作,按《公路法》来说,第42条规定,公路的绿化是由公路的管理机构负责按照公路的技术标准来组织实施。第一个是我们有法可依的。第二是按公路的设施,概念来讲绿化是公路的附属设施之一。第三个是按照北京市对各个部门的管理来说,应该说市园林绿化局是主管单位,交通委是成员单位,现在公路绿化经过这些年的建设不断的实施绿化工程,绿化资源已经达到了里程是6500公里,绿化的总面积是路域绿化面积4875万平方米,乔木258.25万株,灌木1269.46万株,攀缘植物833.13万株,草坪547.41万平方米,绿篱色带178.75万平方米,地被植物498.42万平方米。因此我们承担着从事绿化工作,是在园林绿化部门的领导下开展这项工作的。
  主持人:简单而言,我们关注的范围更多的是公路的绿化,城市的道路绿化是园林局的工作,是这样吗,能简单这么理解吗?
  王众毅:应该是。

  二、2013年公路绿化的计划和任务
  主持人:哪位嘉宾介绍一下我们今年在公路绿化方面的计划和任务是什么?
  杨红旗:我给各位网友介绍一下。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的工作部署,按照“公路路域绿带 ”加厚、加密、加大“为主,景观提升、路树更新为辅”的工作原则,交通委路政局今年计划完成424.8公里107.5万平方米的公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造林工程,主要栽植乔木约3.7万株、灌木25万株、绿篱3940平方米、攀援植物18.74万株、草坪1.64万平方米、地被植物5万平方米,目前全市绿化任务完成到75%以上,预计6月中旬全部完成。
  主持人:谢谢您。前两天我走在东三环发现景色特别漂亮,隔离带中间的花甚是娇艳,那时候欣赏风景是最重要,当然是在行车安全的情况下,公路的绿化有没有什么原则,选择花是什么样的品种,树是什么样的品种?包括开始的时候王局介绍的有绿篱、乔木等等这样的不同品种,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原则,本着什么样的目标?
  陈敬贤:我给主持人和各位网友把我们原则介绍一下。交通运输部有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第10章对公路绿化和环境保护做了一般规定和原则要求。我们就根据这个公路养护技术规范里面的要求又把北京市公路绿化的原则也归纳总结了出来,总共有5条。第一是安全,绿化一定要保障公路的设施和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和人的安全。第二条是丰富景观。绿化是一个美的行业,要把公路的景观要按照植物的姿态、色彩、体量来把这个景观弄好。第三条是因地制宜。现在咱们通过这几十年的建设,逐渐的是在丰富绿化的内容,在新植的条件下,要把原有的资源保护好,充分的利用空间,争取错落搭配,锦上添花。第四个是优化配置。公路的结构是比较多,有路尖,有边坡,有外平台,所有能绿化的都是让它实现绿化。第五个是保证效果。咱们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技术措施,把咱们现有的资源养护好,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给咱们行人车辆提供更好的景观。另外,咱们在设计当中要灵活,根据每一条路所处的区位不同,功能不同,线形结构不一样,都会有针对性的做绿化方案。
  主持人:您能不能简单举一两个例子,这样大家会更好的理解和明白,比如说什么样的路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
  陈敬贤:有中央隔离带的,也有没有的,快慢车道的,也有没有。中央隔离带的如鸢尾、二月兰,路尖的要利用更多的空间。
  主持人:北京市交通委的微博说到绿化原则是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花朵是依照自然规律形成的,还是过一季都得换一次花,如果过一季换一次花成本得多大呢。
  陈敬贤:通过栽种不同花期的植物来蹄閒三季有花。这个植物品种的花谢了,可能过两天下一个品种又开了,就保证这么来做到的。为了公路沿线植物林木资源更好的生长,也确实需要投入很大的养护力量,像浇水、打药、施肥、刷白、修剪,而且都要人来做,大部分是需要人工手工来维护养护管理的。所以它这个抚育的投入确实不消。为了降低或者是减少养护的成本,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选一些乡土树种,能健康成长的植物,像花卉选用自播的如萱草、鸢尾、二月兰、波斯菊,在自然环境下就能长得不错。
  主持人:北京春季或夏季的时候会飞柳絮或者是杨絮,有一段时间大家热烈讨论,说能不能改变树的性别,让生活不被柳絮或者是杨絮所困扰,我们在选择树的品种方面,包括对现有的品种,我们会有什么样的看法?
  陈敬贤:从咱们人的角度考虑,这个柳絮确实给咱们带来了不方便,但是植物的自然规律,咱们以前关注的不太多,现在关注多了。据我所知,咱们市里面有关部门是在考虑更新改造,让这种杨柳树飞毛的现象减少,采取的措施也有是栽雄株的。

  三、关于公路绿化的灌溉和养护
  主持人:谢谢您。其实刚才谈到了关注公路绿化方面灌溉和养护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对公路两旁的树木花朵,养护问题怎么解决?
  王众毅:公路大家都知道是一种带状的设施,绿化是沿着公路而栽植的。确实对它浇水来说是我们公路绿化的一项很困难或者也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马上问题。目前状态,我们的浇水还主要靠水车来浇水。因为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把几千公里或者上万公里的道路都修建水源管线,无法实现这种浇灌方式。
  主持人:我听说我们正在雨洪的设施比如说缓解一些绿植的浇水问题,不知道公路养护中有没有利用雨洪的设施?
  王众毅:是有的。近几年我们已经在几个山区像房山、延庆、平谷已经开始修建雨洪利用设施,把雨季下的雨储存起来,在浇水的时候通过水车拉过去浇水。这样的话起到了节约水资源和缓解浇水困难的作用。
  主持人:王局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给这些绿植浇的水是自来水还是中水还是什么样的水?
  王众毅:区比较多的是地下水,刚才说我们现在能把雨水收集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水源。
  主持人:不是山区这样的公路绿化带呢,是什么样的水?
  王众毅:目前两种水都有。
  主持人:所以公路绿化方面,以后我们的养护有没有比如说一个规划,您刚才说了,现在的环境下,我们很难投入更多的资金建这样一个滴灌的管道,未来是一个神像的考虑,有没有这样的规划?
  王众毅:未来从解决水源和灌溉问题的话,我们想一定要大力发展这种雨洪利用的设施的建设。我们想随着今后几年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工作安排,使得有条件的,因为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够设雨洪设施的,因为需要占地,也有一定的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在适合的地方建一些这个,而且多建一席,解决我们的水源不足的问题。另外对一些城市化比较快的问题,人比较多,车辆比较多的地方,我们也要保证我们作业的安全。

  四、公路绿化与改扩建工程同步进行
  主持人:北京道路这么多,又这么大,对改扩建工程,公路绿化怎么配合的,我们是不是有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节奏或者是方式来配合?
  杨红旗:我们在做北京市的公路养护“十二五”规划过程当中,对公路路域范围内的绿化的目标任务包括实施的原则都做了一个明确的规定,我们在改扩建工程当中,绿化工程都是同步进行设计,而且同步来进行施工的。当然同步在改扩建工程一般在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以后,适时的做绿化工程。所谓适时一般选择在春秋两季两做。
  主持人:避免出现先建路但是没有绿化带的问题。
  杨红旗:对,我们在规划当中对目标任务和原则做了明确的规定,按计划统一计划,统一施工。
  主持人:今年要对哪些道路进行配套的工作?
  杨红旗:今年改扩建工程都有绿化的任务。
  主持人:我知道我们有一些定位,能不能介绍一下?
  杨红旗:杨红旗:整体提高是根据自然和人文的需求,模拟生态的自然的要求,精心的设计来提高公路的绿化的一个品位。这种一般选择的就是区域的中心流量大,人口稠密,对绿化的标准要求相对比较高的路段或者是路线,这个工作我们在前期设计阶段首先明确了设计主题,确定了路线的景观特色,主要采用一些叶色类乔木和花期较长,花色鲜艳的灌木经过认真的施工,提高路的整体的绿化的效果。今年主要在京开辅路,还有101国道的枯柳树环岛。
  新值新增类是在结合不同的断面,推进了乡土类植物。一般的路线是在公路路域范围内绿化已经基本都完成了,对一些缺株的地域结合路域的绿化要求,整体来考虑,虽然在局部补植,但是整体考虑效果。这个今年主要在通州区房通路,门头沟区的潭王路等4条公路上考虑。
  加厚加密类就是挖掘绿化空间,宜片则片,宜行则行,主要在101国道密云段,八达岭高速辅路昌平段、顺平路平谷段、琉新路密云段、任李路通州段等19条公路203公里实施加厚加密绿化。
  主持人:这些工作都是6月中旬就完成了?
  杨红旗:对。
  主持人:我们进行不管是加密加厚还是整体提高还是什么样的道路的建设还是后期维护中,有没有考虑到比如说树老的话,或者是更新换代的工作在里面?
  王众毅:树会老的,像人一样生老病死。现在我们在每年的计划当中都会安排一定的资金来有计划的做一些超龄树木的更新工作。
  主持人:我们给它定义树老了,是多大的树龄算老了?
  王众毅:按照我们北京市种的树种大致是在30年到50年会出现衰老。可能有的树会长一点,有的还会短一点。
  主持人:这项工作对于树的比如说状态的检测包括树龄的检测是不是也在日常维护养护工作中呢?
  王众毅:状态我们是靠讯朝,特别是在雨季汛前都会察看,出现一些情况会及时进行处理。对树龄我们有一个记录的档案,哪一年栽植的树木我们会查阅到它的生长年限。
  主持人:去年广播台有一个北京最美乡村路的评选,为什么我们不开展一个北京最美公路的评选,比东三环农展馆下面看到攀爬的植物,非常赏心悦目,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计划?
  王众毅:我不知道主持人或者是网友对这个公路的概念是不是了解。
  主持人:我觉得并不太了解,我以前会把比如说城市二三环城市道路都会列为公路,但是实际上分责上可能并不是咱们的管辖范围。
  王众毅:是的。从公路来说,按照类别,有两大类,有城市道路也有公路,按行政等级又分为国道、市道、县道、乡道、村到,按技术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不同的公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网友或者是市民某种程度上把任何一个路统筹叫公路或者是马路,可能范围是有区别的。作为最美乡村路的话,当时发起的初衷很多成分是由于居住在城里的或者是城镇的人提出的,因为他们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对乡村,对一些有一些返璞归真的愿望或者是对这个乡村,一种美丽的向往或者是感觉,所以提出来这种想法。实际当中的话,乡村路刚才是讲是一种行政等级,区县的话有国道、市道、县道,都是公路,实际评选当中这些也都属于乡村路的评选范围,特别是像延庆县的百里画廊的鸾只路(音)。城市道路是不是美,我认为也是美。为什么大家没有提这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经常久居城市可能察觉不到,有一句话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是没有看到而已。我想最美的城市道理也会是比比皆是的。大家看看旁边的道路就会发现。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讨论另外一个问题,在线网友发来邮件,他想跟嘉宾探讨一下,公路绿化要以简普为主还是要以美丽特色为主?这个问题陈工怎么看?
  陈敬贤:其实绿化是仁者见仁的事情,心情不一样都会影响到判断,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感受。
  王众毅:我补充一下这个,陈工说的一种美,我理解的是我们通俗说绿化是园艺,我认为绿化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特点就是有创作,它需要设计师、园林师去创作。根据什么去创作,要结合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环境而得出一个艺术品。比如说主持人设计一个或者是建造一个绿化,我们每个人可能会出来不同的作品,这个作品哪个好哪个坏,是需要大家评判的,我是这么理解的。
  主持人:我们想要道路更漂亮美丽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进去,如果只达到遮阴的要求,会是少的投入,我们现在是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
  王众毅:现在大部分的公路是以简朴为主,对一些重点道路包括一些旅游路线,我们根据整体的工作安排,做了一些类似于能反映出当地特色或者是景观的这种景观大道或者是绿色长廊,也建了这么一部分,所以是古朴与高品质相结合的状态。
  主持人:网友说,以前在城市中见缝插绿很难,我建议我们能不能重一些银杏大道或者是梧桐大道这样的美观的地方。这位网友的留言我们怎么看?
  王众毅:网友的品位很高,他说的树种成本相对是比较高的,由于刚才说在公路我们现在应该是简朴是主色调的,这两种树种还是比较少的用的,银杏稍微多一点,可能在养护当中成本也高一点。
  主持人:是不是对水的要求比较高?
  陈敬贤:对郊区的环境适应困难,在小气候里面生长比较高,像法桐这样的。

  五、过去五年公路绿化取得的成果
  主持人:今天说了这么多,我们一直没有请嘉宾帮我们回顾北京上一个五年行动中,我们在公路绿化方面有哪些成果?
  王众毅:这些年交通委路政局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大力造林包括整个全民绿化的要求,也积极开展各种绿化工程。我们感觉这些年的话从这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个是这些年我们建设了一项一项的绿化工程,也形成了一条一条的美丽的公路绿色走廊。作为公路人为首都绿化事业做出了一份贡献。我们住是通过结合公路的特点,形成一些层次丰富,三季有花,色彩鲜明的公路的绿化效果,首先是形成的这些。
  第二个是这些年通过绿化的建设,应该说是为首都的绿化,为首都净化空气,减少污染也作出了贡献。现在的话,通过几年的建设,公路的绿化资源总体已经达到了整个的话是4587万平米,乔木就达到了258万株,灌木有1296万株,攀缘植物有833万株,加上刚才介绍的绿篱,草坪还有植被有1200万平米,因为这些园林绿化资源也为首都绿化添砖加瓦。
  再有的话,我们这几年通过积极推广生态绿化,初步形成了公路的生态绿化的一个雏形。这几年我们通过生态绿化建设,仿效自然恢复公路沿线植被,达到公路与环境的和谐,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再有的话是这几年开展公路绿化,我们也开展绿色环保工作。比如说修建雨洪利用设施,节约水资源和解决公路绿化用水的问题。等等这些是我们这几年所取得的一些成效。
  主持人:我还想问一下,我们这几年公路绿化应该说是有一些地方从无到有,有一些地方从有到更好,我们会新增的树木包括绿植成活率是多少?
  王众毅:我们提出的单位是98%,也就是种100棵,98是成活的。98%是平均水平,有的能达到100%,有的略低一点。
  主持人:这是比较好的结果了?
  王众毅:对,理论上讲,达到100%不是一个直观的数。
  主持人:未来公路绿化中当务之急是什么?
  王众毅:我们想的话,下一步结合北京市的公路绿化的工作,我们想在“十二五”期间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个就是我们想的话还是要大力开展雨洪利用问题。因为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地方,作为山区绿化工作,水源又是难上加难,因此我们无论从节约水资源也好,还是方便我们养护也好,应该在有条件的地方要修建一些雨洪利用设施来保证浇水。
  主持人:我们有没有计划再造多少座雨洪设施?
  王众毅:按“十二五”规划,在水源浇种的比例上能达到20%到30%。这是我们争取的目标。
  主持人:现在是多少?
  王众毅:现在比较少,现在建了11座,储水是2000立方米,我们要建得到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因为有地才能建,另外确实有蓄水条件,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再有的话就是我们想对一些树的更新,现在确实是随着这些年的建设,我们的超龄树木不断在增加,我们为了对社会行车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我们会加大更新的力度。像今年我们更新了80多公里,明年还是有计划的主要提高更新的比例。第三个就是随着郊区的城镇化进程,我们很多地方都实际上城镇化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还老沿用过去这种靠水车来对绿化进行浇灌,我们考虑要修建一些滴灌管道来方便养护,方便浇灌,而且减少对交通的干扰。今年我们修建了1000延米的管道,“十二五”期间我们会加大这方面的安排。
  主持人:这个有没有像雨洪设施一样要达到多少的目标?
  王众毅:现在山区的话还不大现实,主要是在城区的地方,特别是交通比较大,人口比较多的地方使用,范围还是有局限性的。
  主持人:您谈到两点跟水有关,这个确实是我们比较重要的工作。
  王众毅:是的。树木和人一样,没有水活不了。

  六、结束语
  主持人:节目最后请嘉宾对网友说一些最想说的心里话。
  陈敬贤:公路绿化给咱们各位行人提供的环境来之不易,请各位和我们一起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谢谢。
  杨红旗:感谢广大网友对公路绿化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为北京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尽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广大网友。
  王众毅:我希望广大的网友能够多到郊区看看,多走一走我们的公路,走到我们这些公路的时候,你们就会看到每一条条美丽的公路,就会体会到有一个使人对我们的公路有一个评价:车在景中走,人在画中游。希望你们亲身体验到。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三位嘉宾作客我们的直播间,也感谢网友的关注,本期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阅读全部
立即发布

图片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