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

日期:2022-10-19 09:02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探索主题创作,书写现实生活,彰显北京特色 北京文学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

  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当代文学重镇。十年来,北京文学始终立于时代的潮头,与人民同呼共吸,与时代同频共振,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书写文化自信,塑造时代精神,反映人民关切。北京文学创作、出版的十年路,铸就了北京当代文学华彩篇章。

  唱响主旋律 主题创作充满探索

  脱贫攻坚、建党百年、抗击疫情……一批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品,展现出北京文学创作、出版的强大底蕴和雄厚实力。

  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接连推出解放战争题材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抗战题材长篇小说《队伍》、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长津湖》等,主题鲜明,恢弘壮丽,充分展示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

  围绕脱贫攻坚,季栋梁的《西海固笔记》以文学的视角切入当地历史变迁,让读者见识了贫困的触目惊心,也领略了扶贫的荡气回肠。朱朝敏的《百里洲纪事:一线脱贫攻坚实录》从扶贫干部和扶贫对象的日常生活中探究乡村和农民命运的变迁,重点聚焦乡村的精神现场和心理现场。

  围绕抗击疫情主题,一批文学精品火热出炉。作家熊育群的《第76天》,以时间为轴线,全景式记录了2020年武汉、湖北及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抗击新冠疫情的时代画卷。

  值得关注的是,十年来,一批兼具思想高度与艺术水准的文艺精品,对主题写作有了新的诠释。侨批题材的长篇小说《平安批》成为写好中国故事的范本。

  面对主题创作的如火如荼,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也感叹道,一方面是一些作家主动抢占题材,一方面是出版社主动组织策划,主题类长篇小说的写作一时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书写现实 让我们贴近大地

  新时代,新征程,作家该如何书写文学?如何反映现实?北京文学做出了响亮回答。

  十年来,北京作家以对时代的深刻书写而多次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作家格非《江南三部曲》写尽三代人的命运,记录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作家王蒙《这边风景》近距离呈现边地乡村农民的生活智慧、人情味以及幽默风趣的日常生活,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70后作家徐则臣不仅写尽真实而生动的北京,更以历史和现实兼具的长篇小说《北上》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宣部2018年“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

北京文学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

  十年来,非虚构文学抵达第一现场,反映现实的力量强大。宁肯的《中关村笔记》展现中关村锐意求新、解放思想、创造历史、重塑价值的进程,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伟大精神。王宏甲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穿透传主心灵精神和事业内情,书写出南仁东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强烈责任感。

  十年来,北京70后作家书写现实的力道更为成熟,成为中国文坛一股强大的文学力量。70后作家石一枫的几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深刻揭示了当下中国社会巨变背景下的道德困境,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塑造了这个时代真实生动的典型人物,《世间已无陈金芳》《借命而生》《特别能战斗》等广受关注。付秀莹的《他乡》《陌上》《野望》贴近大地,打开重新认识中国当代乡村的一个窗口。

  十年来,北京文学对于伤痛现实的书写贡献了不可多得的新经验。阿来酝酿十年创作,以汶川地震为背景,描述人们相亲相爱重建家园的《云中记》,既是其继《尘埃落定》之后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注定会成为近几年甚至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作品还荣获了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北京文学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

  书写北京 尽显开放与包容

  十年来,北京以文学的方式推出了一批兼具思想高度与艺术水准,并且体现“时代精神,北京特色,首都水准”的文学精品。

  作家叶广芩的《状元媒》《去年天气旧亭台》《耗子大爷起晚了》,肖复兴的《我们的老院》《北大荒断简》,宁肯的《中关村笔记》《北京:城与年》,刘庆邦的《黄泥地》《家长》,徐则臣的《耶路撒冷》《北上》《如果大雪封门》《跑步穿过中关村》,以及王梓夫的《梨花渡》《漕运三部曲》,刘一达的《胡同范儿》《独门儿》《人五人六》,凸凹的“京西三部曲”,董华的《草木知己》《大地知道你的童年》,侯磊的《北京烟树》等,这些作品或写尽老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底蕴和岁月沧桑,勾勒出北京人记忆深处的胡同光影;或表现北京半个多世纪时光流逝中的沧海桑田;或描摹北方草木形态和精神气质。

北京文学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

  接续传统,触摸当下,展望未来,北京书写永远有着丰富而生动的内涵。正如作家周晓枫所言:“我们今天的写作,既是得益于过去北京文学的汇集和营养,同时又是对未来北京文学的铺垫和基础。随着北京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文学必然产生变化,而今天北京文学最大的特点恰恰是开放与包容。”(路艳霞)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