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这条胡同你会遇到爱情

日期:2016-11-30 14:07    来源:千龙网

分享:
字号:        

  老北京的街道大多横平竖直,在高空看差不多都是四四方方的,但是总有些街道走向不那么规整,所以就有了斜街这个叫法。杨梅竹斜街就是其中之一。

  这条位于前门附近的街道与其说是“街”,不如说是胡同更为贴切,和大部分的胡同相比并无异样,也许不叫胡同,就是为了强调它的走向。

  地上本没有路

  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就恰如其分地阐明了杨梅竹斜街的出身。这一条长度将近500米的街道是生生被人踩出来的。明朝时期,外地人进京到前门,从卢沟桥过广安门到菜市口,斜插过去最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么一条斜街。

  姓杨的媒婆住的斜街

  与老北京大多数的胡同地名一样,杨梅竹也是谐音来的。相传,杨梅竹斜街最初叫杨媒斜街,因为街上住了一位姓杨的媒婆,巧舌如簧,促成了许多好姻缘。到了清代,赴京赶考的人多住在斜街的会馆里,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人们之间的交流是比较容易出现误会的,于是好好的一条杨媒婆住的斜街,就在一次次的误会之下,逐渐被传成了“杨媒住”斜街,进而成为了今天的杨梅竹斜街,却也意外地增添了几分风雅。

  商住并存和谐共荣

  初冬早晨,走在杨梅竹斜街上,人不多,很安静,偶尔能看见打扮新潮的年轻人,还有三三两两的外国游客。但依然很容易听见地道的老北京话。有游客对街道地面好奇,在家门口遛弯儿的大爷大妈就会热情地给人解释,“这地面是新铺的,我们有时候也不适应,看着都有点眼晕,都被翻腾过好几回了。” 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地面砖,使得街道比其他胡同看起来规整了许多。

  与灰灰暗暗的地面砖对比特别强烈的是街上住户的一扇扇小红门,古朴神秘,仿佛机器猫的任意门,一旦推开就会去到一个平行世界,这种念头让人不敢轻易敲门,于是,怀着敬畏缩回伸出的手,多看几眼然后转身。

  然而还是有些住户的门前能让人多停留片刻,因为红色小门外的世界也并不冷清,主人在门前种上些花花草草,色彩一下就丰富了起来。顶着初冬的小寒风,花草们依然安好。

  杨梅竹斜街上的住户之间有的间隔比较近,有的就有点远,住户之间还穿插着特色小店铺。据说是前两年统一规划,为了还原杨梅竹斜街自古商住混杂的特点,引入了许多创意独特的小店铺,配合着杨梅竹斜街的特色,在外观设计、色彩搭配上都与街道融为一体。

  民国三里屯和书局一条街

  除了这些富有现代特色的店铺,杨梅竹斜街还完好地保存了一些古代会馆和商铺旧址。由于杨梅竹斜街并不是很宽,从一侧走上四五步就能到对面。如果迈开大步目不斜视地敞开了走,估计会错过这些历史悠久的旧址。

  在杨梅竹斜街,最不容易错过的旧址就是青云阁了。青云阁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的轿子楼建筑,也是清末民初京城四大商场之首,在这里集结了许多京城老字号,是一个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并且始终引领着时尚潮流,许多文人雅士也愿意汇聚于此。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足迹,所以,有人称这里为“民国三里屯”,也并不为过。

  民国时期的文人喜欢汇聚在杨梅竹斜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这里曾经被称作“书局一条街”,因为当时的许多书局在这里设有分铺,比如世界书局、中正书局、开明书局等等,可惜的是,如今已很难辨认出这些书局的踪影。

  杨梅竹斜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很难给它下一个定义,常常叫人欲言又止。它就像一个靠在窗边捧着一本书的姑娘,让人不忍心去打扰,生怕破坏了那份平静,但却又十分想靠近,好好地聊一聊它的过去。

  关于杨梅竹斜街的名人和故事还有很多,它们就像散落在时间轴上的拼图,共同组成了杨梅竹斜街的历史。有心人可能偶尔拾起了其中一块拼图,想要以此寻出更多的线索,但常常无力还原拼图的全貌。相信,这也是许多老北京城胡同的共同命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