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卿 北京市八大处公园文物工作者

日期:2022-07-21 15:37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分享:
字号:        
  • 王少卿   北京市八大处公园文物工作者
  • 王少卿 北京市八大处公园文物工作者

王少卿,男,出生于1966年。1989年毕业于长江大学,1993年入职八大处公园至今。2006年开始专职于文物保护工作;2007撰写《八大处传说》非遗申报材料,成功入选市级非遗项目;2008-2010年组织完成八大处文物“三普”工作;2014-2016年组织完成八大处可移动文物普查;2019-2020年再次编撰《八大处传说》申报材料、拍摄脚本并协助拍摄申报片,最终成功升级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017年至今,组织市区文艺界专业老师改编各类曲艺形式的八大处传说50余个,并在园内茶馆、广场展演近百场;近年来,编写《八大处导游册》、《八大处导览图》,策划并配文出版《西山八大处全境图》长卷等;编辑出版了《八大处传说》、《八大处碑刻》、《八大处诗集》、《秘魔崖诗钞》、《西山名胜记》、《翠微三要》等多种八大处文物书(古)籍;撰写完成多份调研报告,其中“充分利用八大处文物文化资源,倾力打造西山八大处文化景区”入选知网空间。

一、组织完成八大处公园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2008年,八大处公园管理处成立5人文物普查小组,由王少卿担任组长,历时三年,走遍了八大处公园内外的角角落落,对所有文物进行登记、拍照、测量、绘图,圆满完成了八大处公园全部野外普查及文物资料整理归档工作,摸清了文物家底,学到了许许多多的文物知识,对记载历史的文物有了更深刻认识,从此深深爱上了这份工作。

2015年,全国开始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王少卿带领两名同志,利用旅游淡季,对全园的可移动文物进行测量、拍照、登记、造册、归档,此次普查持续两年之久。在对库存文物登记中,有了诸多新的重要发现。例如:通过民国时期一张带相框的老照片,探寻出大悲寺体然老和尚和延氏兄弟因治病相交好的一段佳话,也从侧面印证了“大悲寺多医书,和尚善治病”的传说,并由此推测大悲寺后院内塔铭被破坏模糊不清的覆钵式和尚塔,当为体然和尚灵塔;在登记一批刀叉勺等西餐餐具时,发现其上有铭牌“和顺昌”“吕福兴”“亚东制”,经多方资料查阅和访谈,发现这居然都是民国时期的知名老字号,由此确认这一批餐具是赵庆华(赵四小姐之父)在八大处所建西山饭店之遗存,弥足珍贵,也从侧面证实了“西山饭店主营西餐”的记载。

二、坚持文物巡查,确保文物安全

从2008年至今,十多年来,王少卿养成了一种习惯,坚持每周巡查文物,并做好巡查记录。他用脚步丈量了八大处的每一寸土地,对每一件文物都了如指掌,哪怕是一块砖、一片瓦,每每说起来都滔滔不绝,对文物充满了感情。

2007年6月的一天早上,上班路过长安寺,出于职业习惯,他走到野外林中的量周和尚塔(乾隆时期万寿寺方丈的灵塔)旁,却发现塔下部的汉白玉被人为撬了下来,他立即报告公园保卫科和派出所,现场拍照并做记录。自此以后,每天上下班都要过去看一看。而在8月3日早上巡视时又发现,这座塔再次被破坏,并且比上次还要严重。再次上报派出所和管理处,此后加设了大门,并进行抢险修缮,安装围栏,同时委托给长安寺管理方加强管理。

2015年,王少卿听说佛协对灵光寺厕所改造时拉走了几块石板,上面有文字,他随即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刻追寻过去,发现居然是有过记载却消失不见的秘摩崖诗刻碑。秘魔崖题壁诗因宝廷而起,唱和者有翁同龢、志润、宗韶等名流。这些人大都受过宝廷的恩惠,他们到八大处看望贫困中的宝廷,属于知恩报恩,又称“报恩诗”。题壁诗在民国时期达到了顶峰,这几块大约是那个时期的遗存。收归库房后,都登记在了可移动文物之列。

     2017年“曹雪芹学会”从资料中了解到,八大处一条山谷中有“好了歌解”和庄子“秋水篇”的摩崖石刻,认定与《红楼梦》早期版本有关。苦于不知道确切地址,据说动用了很多人力,按图索骥,终于找到了这两块石刻。后来“曹学会”联系到公园管理处时,才知道早在十多年前,负责文物的王少卿就和赵志欣老师一起对这块石刻进行过多次研讨。此后他多次带领“曹学会”的专家老师们进行实地考察,并协助“曹学会”在八大处组织了一场石景山本地专家的研讨会。秘书长自嘲说:“悔不当初早相识,免得满山苦寻觅”。

三、八大处“非遗”工作拓荒人

2006年底,王少卿临时受命负责“八大处传说”“非遗”申报工作。他放弃了原计划节假日与家人团聚、出游港澳的机会,收集、筛选、整理各种资料,夜以继日,数月的汗水,终使“八大处传说”项目在2007年相继入选区级、市级“非遗”名录。多年来,王少卿收集整理了上百篇故事,出版了传说汇编。2019年7月,他再次担负起申报国家级“非遗”的重任,再次放弃了孩子高考后陪家人到西藏旅游的机会、退掉所有的机票和酒店预定,夜以继日、奋战数月,编撰推敲申报文稿,反复修改拍摄脚本,准备各种各样的申报资料,终于在2021年6月“八大处传说”以民间文学类综合第一的排名、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为了更好的传承“八大处传说”,自2015年至今,他试着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八大处的历史文化,他召集市、区文艺界的老师编写快板评书等多种多样的曲艺形式来展示,组织专业老师在八大处的茶馆、舞台展演上百场,使得八大处传说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传播,同时也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四、文史研究成果丰硕

王少卿一直在从事文史资料收集、整理、研究,经过多年积累,近年陆续编辑出版了《八大处碑刻》、《八大处诗集》、《秘摩崖诗钞》、《八大处传说》、《西山名胜记》(古籍整理),并负责校对工作。《翠微三要》是清代香界寺高僧心兴在八大处撰写的重要著作,在收集整理过程中,他查阅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市各区大大小小图书馆,却只找到了《五经会要》《八识规矩摘要》,少了一要;历时半年,仍无所获,但他毫不气馁,凭着一股韧劲,走访市区专家和知情者,终于经包世轩老师的引荐,结识了法源寺佛教图书馆圆持法师,最终在那里找到了《山居选要》,才得以顺利编辑出版《翠微三要》,使得古籍重新焕发光彩。

2020-2021年,王少卿策划并配文、于静波老师绘画的《西山八大处全境图》长卷,经过他与相关人员的反复沟通修改,数度易稿,即将于近期付梓出版。

近年来,王少卿多次参加各种永定河文化研讨会,组织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石景山段)专家研讨会;编辑出版了“西山永定河文化研究”三期,收录各类研究文章百余篇,为西山永定河文化研究竭尽全力,做出了应有贡献。

五、文物文化调研工作

研究室作为领导决策的参谋,王少卿参与了“西山八大处文化景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石景山段)”多级政府机构部门的调研工作,提供了不少建设性建议。完成的调研报告有“如何让八大处的文物活起来”“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八大处-西森旅游联合体”“充分利用八大处文物文化资源,倾力打造西山八大处文化景区”等篇,后者已经入选知网空间。

六、未来计划

1、发起组织八大处研究会,定期组织文物文史研究活动,每年出一期《西山八大处研究》,集腋成裘,最后编纂出版《八大处志》。

2、广泛联系市区文化演艺界杰出人士,综合八大处的历史文化、佛教文化、非遗传说等,通过舞台演绎不同年代的典型事件,来展示八大处千年的历史变迁,打造一幕历史剧《千年兰若情》。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

王少卿 北京市八大处公园文物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