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马路边”画北京

日期:2021-11-12 10:19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王玉平画故宫角楼。

王玉平画故宫角楼。

  “我走进这个喧闹的城市,沉溺在画面里,反而觉着异常的宁静,所有声音都成为背景,眼前像是默片,都在动,却不出声……画完了,收摊儿,喇叭声、人声又慢慢清晰起来,如梦初醒,有点隔世感。”艺术家王玉平的最新个展“我在马路边”日前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展出。从角楼到面馆,从晴天到雪景,从乌鸦到野猫,北京城的生动趣味、迷人的色彩,都在王玉平的笔下徐徐展开。

  自幼生长于北京南城,王玉平对胡同里的生活有很深的感情。他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现在虚岁六十。从2010年秋天开始,王玉平产生了画北京的念头,几乎每天都拎着简易画具,在四九城里“瞎转悠”。十年来,他画过数不清的地方:景山、白塔寺、国学胡同、北海公园、雍和宫、国子监、西华门、德胜门……古老的北京城定格在画布上。

  此次展览展出了王玉平近年北京写生的若干件重要作品,包括30余米长的《我在马路边》、近6米的《雨雪景山》以及他16岁时画的《景山公园》等。巨幅《我在马路边》创作时间跨越4年,王玉平说,作品是从一个局部开始画的,最后画出的场景是当初没有料到的。“我像小孩在沙堆上掏洞,总想知道看不见的前面还有什么。画面中的109路电车和红色的斯柯达5路公共汽车是我小时候去美术馆看展览、去景山后街的北京市少年宫必坐的。车里面是有我的,你看不见,但我知道我是在里面的……”

  景山前街是王玉平经常去的地方,曾经有一组作品,王玉平从初冬画到了初春,从飘零落叶画到远处城墙下的柳树泛了微绿。每天早上等过了早高峰,他就和老伴儿带上画具出发。“我每天不期待看见什么新奇,但却总有意外的喜悦。一队人影,一闪而过的窃窃私语的表情,一个路牌一个标志,几点走进光里的身影,都是我料想不及的。”

  展厅里还展出了王玉平的老伴儿、艺术家申玲的一组纸本素描作品。原来,王玉平在路边画画时,申玲也常常坐在附近的咖啡馆窗边写写画画。她画窗外的槐树,画树上的鸟,画来来往往的行人,也画正在街边忙活作画的老伴儿。到了黄昏时分,天色渐暗,申玲才起身与王玉平会合,一起回家。

  作画时,王玉平常常不知不觉在街边站好几个小时,引发过往行人的关注。“有一天我在旁边的胡同里画白塔,手机里放着下载的京剧,一个遛弯儿的老头拄着拐棍儿,在我身边停下来,看看画,又看看我,说:‘您这也是一享受啊。’”还有一次画雍和宫时,因为胡同很窄,为了不影响车辆进出,王玉平往边上靠,跟垃圾桶挤在一块了,“来了个扔垃圾的大妈,看我用着呢,也不说什么,悄悄把两袋垃圾放在了桶边上。后边一个大爷拄着棍儿过来跟我打招呼:‘今儿上这画来了,昨儿那张画完啦?’”

  从妙应寺的白塔,五四大街的红楼,到陶然亭的雪景,白云观的山门,天宁寺悠远的风铃,树荫下卖冰棍儿的老太太,王玉平所画的是眼前,又似乎是昨天的景象。画北大红楼时,他幻想着张中行先生会从大门里出来,走到马路对面自己的身边,问他为什么要画这儿。“我就说,因为您在里面,因为辜鸿铭、周作人、鲁迅会从这儿进出……”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2月11日。(王广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

“我在马路边”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