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在北京市文物局和海淀区委宣传部共同指导下,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制作的大型文物保护科普类栏目《镇“淀”之宝》重磅上线。该栏目是此次北京市“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观众可通过“海淀融媒”全媒体矩阵浸入式游览圆明园正觉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等八处位于北京海淀的博物馆,感受文物的魅力、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力量。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据北京市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地区拥有备案博物馆204家,类型丰富多样、资源特色鲜明,既包含藏品丰富的大型博物馆,也包含独具特色的中小型博物馆;既包含纵横广泛的综合类博物馆,也包含内容专精的专题类博物馆。值第46个“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多家媒体单位共同打造多样线上博物馆日活动,共同云游北京这座“博物馆之城”。全媒体文物保护科普类栏目《镇“淀”之宝》就是此次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集纳地区优势,展现文物风采,纵览三山五园文保魅力,也为擦亮北京文化金名片贡献海淀力量。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表示,海淀作为北京的文物资源大区,有众多的博物馆,数量在全市排名靠前。此次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推出《镇“淀”之宝》这个栏目,作为今年博物馆日的重要活动之一,非常有看头。《镇“淀”之宝》有助于把海淀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博物馆资源推荐给人民群众,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中关村的发展插上文化的翅膀。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三山五园是中国造园艺术最璀璨的瑰宝,也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群,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塑造三山五园文化传播品牌,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从三山五园宝库中挖掘创建经验、典型,策划并制作了此次大型文物保护科普类栏目《镇“淀”之宝》。该栏目计划将于2022年播出8期,海淀融媒将通过影像表达把三山五园的美景和珍贵的文博展品生动的结合,让观众在观看和互动中,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浸入式地游玩三山五园博物馆群。
《镇“淀”之宝》栏目监制杨凯博表示,三山五园栏目不仅能够满足电视端播出,还特意设置了网友交互问题,可以在栏目中和网友进行实时互动,让网友能够在观看中学到三山五园的知识,使观众在看中深度参与,体验“沉浸式游戏”的感受,从而让三山五园‘金名片’活起来、走出去。该栏目为讲好三山五园故事,《镇“淀”之宝》创新性采用了“场景+体验+讲述+创意+传播”方式,深挖文化遗存故事,创新全媒体表达文物内涵,并在年轻化包装设计上体现出“北京文博”潮起来的国潮风尚,使栏目在具备文物知识积累的同时成为科普性的跨平台内容产品。
《镇“淀”之宝》栏目共8期,每期15分钟,2022年全年分两季播出,在2022年5月18日推出第一期栏目《镇“淀”之宝——圆明园遗址公园》,此后每周三上线一集,内容涵盖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等海淀区知有名的博物馆。下半年还将陆续推出香山革命纪念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等优质内容。海淀融媒将在栏目中讲述三山五园博物馆群镇馆馆藏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并发布科普问题和观众网友进行互动,形成寓教于乐、科普综合性的全媒体视听盛宴。
附:《镇“淀”之宝》首季栏目播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