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可爱的人”走进展厅成明星
2020年10月25日上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恢复对社会公众开放。活动现场,几位前来参观的志愿军老战士向牺牲的战友敬礼致敬。(饶强 摄)
“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短短一行字,94岁的志愿军老兵韩廷馥写了足足2分钟。他坐在轮椅上,努力地将腰杆挺直,用颤抖的手一笔一划地书写着每一个字。他说:“这是我参观完展览后,最想说的一句话。”
202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恢复对社会公众开放,“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同步对公众开放。一群和韩廷馥一样的志愿军老兵自发赶来参观,成为展厅里“最可爱的人”。
“白天在防空洞里躲避敌机,夜幕降临后抓紧给前方部队送补给。”每经过一件展品,韩廷馥都仔细浏览,年轻时的回忆也宛如潮水般涌现出来,“当时最怕碰到美军的照明弹,能够燃烧好久”“有一次我们离开驻扎的村庄一周后,再回去那里已经被炸成了平地,太惨了”“我要仔细看看,老照片里也许有老战友的身影”……
“以往他很少讲这些。”老人的外孙王志伟推着轮椅,缓缓前进。他说:“姥爷能清楚地记得自己是1951年8月15日入朝的,但是他很少讲自己参加抗美援朝的事儿,因为在他心里,这只是一名志愿军战士应该做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谱曲手稿、“上甘岭战役”模拟场景、志愿军的部分服装……参观过程中,韩廷馥不自觉地轻声哼唱起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激昂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老人至今唱出时依旧一字不差。
这一幕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大家希望和志愿军老兵合影,老人微笑着点头。“自从进入展厅,每走一段就有人想合影,姥爷从不拒绝。”王志伟说,“看到这么多陌生人主动和姥爷握手,祝福他身体健康,我很感动。70年过去了,人们没有忘记志愿军战士们的付出。”
从天津特意搭火车赶来的观众王丹,领着7岁的女儿来参观,她说:“妈妈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谁是最可爱的人》,讲得就是这些老兵的故事。希望通过展览,你可以了解他们,更希望你以后也能成为一名‘可爱的人’。”
在“以打促谈 越战越强”部分,志愿军老兵胡汉武隔屏指挥儿子将展品拍得更清楚些。胡先生说:“父亲年事已高,不在北京居住,我就是他的眼。”站在写有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番号的一面面红旗下,一位志愿军老兵久久驻足,抬头凝望。市民林先生用相机定格了这一幕,他说:“英雄一直就在我们身边,记住他们,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刘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