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原标题:北京七夕文化节“种下”幸福种子
战“疫”伉俪讲守护故事 明星夫妻解长情密码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2020年8月下旬,寓意爱情不渝,白首幸福的七夕佳节如期而至。“爱满京城相约幸福”第八届北京七夕文化节也带着浪漫气息,点缀京华大地。
自2020年8月22日起,“牵手副中心”主题趣味跑、“银河之约圆梦运河”文艺演出等一系列北京七夕文化节品牌活动陆续亮相,在全北京刮起一阵重温传统文化,感悟大爱真谛的正能量之风。
百人大运河畔奔跑寻爱
“开跑!”2020年8月22日上午,百人在通州运河文化广场浪漫开跑,“爱满京城相约幸福”第八届北京七夕文化节“牵手副中心”主题趣味跑活动在这里举办。单身男女、情侣、家庭等同聚通州大运河畔,在奔跑和游戏中,感受运动魅力,领悟爱情真谛。
跑步过程中,选手需要男女搭档,共同完成“水枪大乱斗”、“浪漫泡泡”、“指压板乒乓球”等趣味游戏。在现场可以看到,趣味跑活动分为单身组和情侣组,分别以不同颜色的手环区分,单身组均佩戴贵族蓝手环,情侣组均佩戴幸福粉手环。
“七夕文化博大精深,这个节日不仅是遇见爱情,更应该是分享爱情的甜蜜。所以此次趣味跑活动招募并不仅限于单身男女,也招募情侣、家庭共同参与。”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感染更多人,从而影响青年人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以及家庭观。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北京七夕文化节自2013年创办以来,首次融入“趣味跑”元素,带来活力满满的运动风。活动主办方表示,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特别策划的活动单元。以往七夕文化节活动以“静”为主,2020年在“静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了代表青春活力的跑步项目。“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条件下,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是北京市发展的新活力所在。我们在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前提下,创意办节,弘扬传统文化,也释放出起航奔跑的正能量。”通州区相关负责人说。
2020年趣味跑活动现场还专门设立的非遗项目展示区。在展示区里,草编、面人、泥塑、兔儿爷、毛猴等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展示,并向活动参与者赠送了非遗作品。“2020年8月25日的活动是一次全新的体验,相比一些很正式的相亲,轻松也不会觉得很尴尬,而且还了解到了民俗文化知识,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七夕。”李女士说。
文艺演出诉说“家国情怀”
2020年8月24日,第八届北京七夕文化节文艺演出在通州区文化馆举办,演出以“银河之约圆梦运河”为主题,围绕《银河》《运河》《人和》三个篇章,深度挖掘七夕民俗文化内涵,融入通州运河文化,以一场七夕传统文化课与光影音的视听交融,尽显2020年七夕节的浪漫情、传统味、创新范儿。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舞台大幕在民俗专家阿龙和小朋友们的朗诵声中渐渐开启。鹊桥、荷塘实景与激光投影的满天星空让现场观众沉浸其中,聆听阿龙与孩子们课堂交流,领悟“天河”爱情故事的真谛,“运河”文化的历史魅力以及“人和”在抗疫中的磅礴力量。
知名演员冯远征、梁丹妮夫妇也来到演出现场,咏诵了《七夕》《迢迢牵牛星》《七夕词》三首爱情诗词,还与现场观众们分享爱情保鲜的秘籍,冯远征在现场真情表白“梁丹妮就是上天赐给我最好的七夕礼物”,引得现场热烈掌声。
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长张春花和丈夫姚志强以及儿子讲述了抗疫故事。2020年初,她曾义无反顾奔赴武汉支援,家人也全力支持。“她是医务工作者,也是一名党员。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奔赴一线是应尽的职责。”姚志强说,他虽心疼但一直默默支持。一句“春花守护病人,我守护她”,让不少观众感动落泪,把小家之爱升华为家国大爱,传递了爱能战胜一切困难的正能量。
文艺演出还匠心独运,将非遗文化嵌入节目中。在以通州运河文化为背景的情景剧《运河情》中,民俗专家们带着书法、绢人、京绣、泥塑、剪纸等非遗项目,现场摆摊儿为孩子们传授技艺。“您看这泥塑的釉彩,非常温润好看,这是用大运河的河泥烧制出来的。”专家的一番解释,让观众们大开眼界。
演出的最后还发布了承载物——“好运”香包。香包在古时是定情信物,如今也仍然承载着美好寓意。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好运”有“大好河山,美丽运河”之意,这是给伟大祖国的祝福。
多彩线下活动营造浪漫氛围
随着北京七夕文化节拉开大幕,也引爆了一波七夕活动热潮。通州区各基层单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围绕“爱满京城相约幸福”的大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七夕活动,为这个七夕营造了浪漫氛围。
2020年8月25日,16对新人在通州民政局一起领到了结婚证,他们共同宣誓相守一生,一起制作了甜蜜满分的香薰蜡烛。七夕之际,通州区民政局以一场集体颁证仪式,彰显爱情与婚姻的庄严和神圣。“希望通过这场颁证仪式,能增加新人在婚姻中的仪式感,从而引导新人感悟婚姻家庭所蕴含的责任与担当。”通州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于家务乡以“浪漫七夕风雨同舟”为主题,举办金婚话七夕活动。整场活动以短视频、现场访谈等形式展现金婚夫妻的爱情保鲜密码、廉洁夫妻的良好家风家训以及年轻夫妻抗疫期间的伉俪情深,大力弘扬忠贞爱情典范、倡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婚姻观念。
此外,通州区图书馆通过线上方式开展读经典学吟诵线上打卡营活动、“云课堂”系列沙龙直播课程及衣食住行线上展览活动。宋庄镇依托“中国宋庄”微信公众号,开展“七夕爱情故事”主题征文线上活动,通过甜蜜感人的爱情故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家庭观。张家湾镇成功举办七夕青年交友活动,活动为近50名来自事业单位、企业的单身职工提供了理想交友平台,营造了浪漫交友、勇敢牵手的青春氛围。玉桥街道举办“七夕·最美抗疫夫妻”合影留念活动,邀请社区抗疫志愿者夫妻分享抗击疫情期间的感人事迹并进行合照留影,留下最美七夕纪念照。北苑街道组织北苑万达商圈的青年志愿者、青年团员、非公企业共建单位青年开展“青春有约”主题交友活动,为青年人提供一个交友联谊的平台。潞城镇七夕节则主打“敦亲睦邻家庭和睦”,建成了首个集村民活动、沟通感情、协商议事、志愿孵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睦邻客厅”。
融汇副中心APP推出“云上”七夕节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2020年通州区还以融汇副中心APP为载体,推出了“云上”七夕节,在APP首页打造了“爱满京城相约幸福——2020年我们的节日·七夕”专题。
进入专题,可以看到七夕民俗、七夕诗词、爱情故事、时光照相馆、心愿单、文艺演出、全家福、七夕指游八个板块。其中,“七夕民俗”介绍了晒书晒衣、种生求子、斗巧等七夕民俗,普及七夕传统文化;“七夕诗词”整合七夕佳节的经典诗句,配以诗、画以及音律阅读,在诗情画意中,在琅琅吟诵中,走进古诗词意境;“爱情故事”征集来自副中心的浪漫爱情故事,从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由专业团队策划、导演、编排成“副中心爱情故事”微视频,最终在线上专栏上集中展示。
APP还开设了“心愿单”,广大市民将相对符合七夕文化、达成基金在3000元以内、切实可行的心愿上传到“心愿榜”上,为自己的心愿打榜,如果成功进入榜单前三名,心愿将得以实现。“心愿榜”最终谜底将于2020年8月28日揭晓。
另外,网友还可以通过“文艺演出”板块观看“银河之约 圆梦运河”文艺演出和于家务乡“浪漫七夕风雨同舟”七夕节主题活动。在平台上晒出自己的全家福,秀一番恩爱,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七夕佳节。
结语
北京七夕文化节于2013年创办,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员会、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承办。文化节在每年七夕前后,围绕爱情忠贞、乞巧勤劳、婚姻伦理等主题,主办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创新力,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
沉淀八年,北京七夕文化节已经成为弘扬经典民俗文化,展现首都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之一。其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一代,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近年来,北京市在七夕期间也在不断推广传统民俗活动,穿汉服、拜织女、吃巧果、放河灯等传统活动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视野,为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靓色。
通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州区非常重视北京七夕文化节各项活动的开展,每年都会继承往届亮点和经验,在挖掘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和运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赋予七夕活动时代特征,吸引广大市民特别是年轻人踊跃参与,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把七夕文化节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打造成为展现城市副中心幸福和谐美好形象的文化名片。(魏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