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剧目--国家京剧院《红军故事》圆满落幕!
2019年5月27日、28日晚,观众期待已久的现代京剧《红军故事》终于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隆重上演。观众被剧中情节和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深深打动,为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坚守革命信仰、为革命胜利、为人民解放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所感染,剧场里时时爆发热烈掌声,不少观众随之动情落泪。
此次国家京剧院携现代京剧《红军故事》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为上海观众献上了两场令人难忘的精彩演出。
观众入场前,《红军故事》剧组全体人员忙中有序地做着准备工作,国家京剧院院长、党委书记宋晨在动员讲话中强调:“我们国家京剧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经过了近一年的合作,今天终于要登上这一阶段最高的顶峰,就是三年才有一次的全国艺术节!国家艺术院团创作剧目,一定要有高度!十二艺节就在我们眼前,希望全体同志不负一年来的付出和心血,用精彩绝伦的表演技艺、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共同完成好接下来的两场演出,期待大家共创佳绩!”随后,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魏银久强调:“国家京剧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是友好的兄弟单位,我们长期合作,相互支持,不管各位在剧组中承担什么工作,我们都要感谢这样一个国家级的文艺盛会让大家齐聚一堂。一次优秀的京剧演出靠的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绝非个人独秀,希望大家精诚合作、齐心协力完成演出。”
国家京剧院院长、党委书记宋晨(左),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魏银久(右)
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慧琴则深情讲道:“还有几天,就是我们《红军故事》建组暨新闻发布会一周年,这一年,我们和《红军故事》这个剧目共同成长,很多场景历历在目。感谢张曼君导演及所有参与人员的辛勤付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领导及各位老师的全力支持,如今我们已亲如一家,我完全相信我们可以共同演绎好接下来的两场演出!”《红军故事》导演张曼君仍像在排练场上时的激情四射:“舞台上没有小角色,每一个人都是角儿!我在《红军故事》这个团队看到了国家院团应有的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我期待你们更细腻、更有温度的呈现!”
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慧琴
《红军故事》总导演张曼君
观众走进上海美琪大戏院,观看国家京剧院演出的《红军故事》
现代京剧《红军故事》由“半截皮带”、“半条棉被”、“军需处长”三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组成。该剧于2018年1月底推进剧本创作,同年7月31、8月1日在梅兰芳大剧院首演,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献礼。首演之后,剧院一直坚持边演边改,不断打磨提高,使作品日益成熟。
《红军故事》汇集了国家京剧院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主要演员分别为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博(“半截皮带”),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慧琴(“半条棉被”)、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杜喆(“军需处长”),同时荟萃著名京剧演员魏积军、国家一级演员张小清、周婧、郭凡嘉、毕小洋(B组)等,资深演员贾永全和优秀青年演员郭霄、查思娜、巩丽娟及新秀赵辉辉、王珺等亦在戏中有出色表现。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演员,以精湛的演技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代表国家京剧院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部洗礼精神的良品佳作。
“半截皮带”中,王珺饰白洁(左)李博饰刘红根(中),赵辉辉饰周国才(右)
“半条棉被”中,袁慧琴饰徐解秀(左一)周婧饰冯康茹(左二)郭霄饰谢梦溪(右二)郭凡嘉饰丁胜男(右一)
“军需处长”中,杜喆饰演火雁
“军需处长”群照
5月27、28日晚,美琪大戏院前厅播放着《红军故事》演出花絮,片子里激昂的背景音乐、曾观看过该剧的老红军们的激情讲述、莘莘学子们的观后感想、剧组的台前幕后等场景都引得上海观众们驻足;与此同时,剧场大厅里的“微景观”也成为一大亮点,四位饰演“红军战士”的演员来到台前与观众们亲切互动,大家争相合影留念。“战士们”还特意向到场的小朋友们讲述剧目背景,分发由国家京剧院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红军帽”,对孩子们了解京剧、学习长征精神起到一定作用。
“微景观”现场指导:国家一级演员徐孟珂;背景设计:国家二级舞美设计倪可,演员:优秀青年演员杨超、李政、陶萍、祁麟轩
演出前,演员与观众互动
国家京剧院院长、党委书记宋晨表示:“我们这次没有在演出前进行导赏,而是采取了微景观展示的创新形式,旨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广大观众在寓教于乐中共同感受京剧这种表现形式,尤其是我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红军帽,希望他们能通过演出了解当下生活来之不易、铭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从而更好地传承下去。”
演出结束后,一位外国友人迟迟不肯离场,Dr.Stefan Messmann在太太的陪同下到场观看演出:“我之前就了解长征,也看过京剧,我没想到能在上海看到用京剧演绎出的长征故事,这对我来说震撼太大了!我还想再看一次!”他眼含泪水,字里行间对演出充满了不舍、对长征精神充满了钦佩。
全家出动来观看演出的上海观众也不乏少数,陈东蕾女士就是带着全家人一起来看《红军故事》的。她说:“我们平时都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今天特别带孩子来看《红军故事》,我想今天观看的这场演出将成为她不会忘怀的记忆!还有家里的老人也特意赶来,他今年已77岁高龄,看到艺术家们的演绎不禁潸然泪下,感谢国家京剧院带来这么优秀的剧目!”
在一旁的李想则说:“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听到过关于红军的故事,但是没有像看演出这样直观,我家里也有参过军的长辈,他们讲的时候我总觉得离我很远,但现在感觉就在眼前。我以后要看更多这样的演出,向他们学习!我喜欢康茹姐姐,她很会照顾战友;也喜欢火雁哥哥,他们都是我崇拜的人!”
另一位头戴国家京剧院赠送的“红军帽”的小学生则说:“我喜欢白洁和周国才,还有梦溪姐姐,胜男姐姐,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5月28日的剧场大厅,有一支队伍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待与“微景观”合影,热烈地讨论着剧中的场景。他们是来自上海市光明中学的三十余名师生。“希望有机会我们还能多观摩学习国家京剧院的演出,我们学校一贯秉承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特色,尤其注重对入学新生的京剧国粹艺术熏陶。今天亲眼看到京剧名家袁慧琴和这么多优秀演员的共同演绎,我很震撼。杜喆和李博的唱功了得,听着很过瘾!这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场视听盛宴,也是一堂印象深刻的德育课!”带队老师周磊说道。高中学生张肖俊则说“魏积军老师演绎的军长太好了,既威严又很有亲和力!多看这样优秀的剧目,有利于我们提高学习和理解能力”。“我想让水生哥哥还有哥哥姐姐们都活过来,让大娘和女娃子们团聚,请他们看看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我现在知道了,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我一定以他们为榜样!”年仅8岁的朱思睿用稚嫩的声音坚定地说道。
《红军故事》剧组合影留念
伴随着上海观众的叫好声和掌声,国家京剧院《红军故事》两场演出圆满落幕。作为国家院团,国家京剧院将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更多精彩的演出,用好的文艺作品凝心聚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