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为紧扣这一主题,响应国家相关文化战略,2018年5月15日,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于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等单位主办,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发展推进工作办公室、中国传媒大学、“8+”名人故居纪念馆、京津冀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北京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中国知网、京津冀高校博物馆联盟等单位承办。
此次系列活动有三项内容:1、“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在京签署;2、“为了民族的文化繁荣——文化名人与文化自信”展览启动仪式暨“8+”名人故居纪念馆、京津冀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京津冀高校博物馆联盟战略合作倡议书启动仪式;3、“新方法·新公众”博物馆文化资源融合利用学术研讨会暨博物馆社教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培训班。
一、“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在京签署
5月15日上午,在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日,京津冀百余家博物馆代表齐聚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共同见证北京市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见证签订协议。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金永伟、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白云涛、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边伟、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党委书记、副馆长李游分别代表各自单位签署合作协议。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具有协同创新发展的良好优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文物局、京津冀三地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京津冀三地文物行政部门及部分在京中央部委所属博物馆按照目标同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面向未来的发展思路达成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
关强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推进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创新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发挥博物馆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以及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建设中的文化引领、文化凝聚、文化融合作用。要坚持立足特色、优势互补、统筹协调,把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着力推进博物馆区域协作,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促进资源要素开放共享和合理流动,优化博物馆体系和布局。要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博物馆办馆自主权,发展智慧博物馆,提高办馆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高品质优秀文化产品供给,实现博物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公益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现代化新型首都圈的高质量发展。
协议各方一致同意联合建立“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发展领导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负责全面推进协同发展,研究部署重大合作事项,指导制定专项合作规划、工作计划和年度预算,落实政策和资金支持,协调解决战略合作中的相关政策问题。
联席会议成员由三地文物局和部分在京中央部委所属博物馆负责人,以及三地省级博物馆馆长、三地文物局相关处室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联席会议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强化议事机制和执行机制,定期召开京津冀博物馆协调会议,会商时间和地点由领导小组组长协商确定。
联席会议下设“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发展推进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各项活动的管理、组织与总结,以及协调落实相关各项工作与日常沟通联络。
届时三地博物馆将围绕:统筹强化规划部署,共同推进京津冀博物馆建设一体化;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博物馆藏品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围绕国家战略部署、突出合作重点,提高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水平;促进馆际交流合作,促进京津冀区域内博物馆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合理流动;携手促进博物馆全面融入社会生活,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建设博物馆生活圈等五个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二、“为了民族的文化繁荣——文化名人与文化自信”展览启动仪式暨“8+”名人故居纪念馆、京津冀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京津冀高校博物馆联盟战略合作倡议书启动仪式
京津冀签约后紧接着“8+”名人故居纪念馆、京津冀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京津冀高校博物馆联盟合作倡议书发布仪式。这个合作倡议的签订是对《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签订后的响应,也是对今年国际博协年度主题的最好阐释和实践。
“8+”名人故居纪念馆产生自北京宋庆龄故居、李大钊故居、北京鲁迅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茅盾故居、老舍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8家名人故居纪念馆2000年以来的合作,是以上名人故居凝聚力量,整合资源,挖掘优势,相互连接的产物。随着李四光纪念馆、詹天佑纪念馆的加入,联盟在北京地区由原来“8家”升级为“8+”,之后更有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的加入,呈现出跨地域合作的趋势。2017年,为积极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广“8+”名人故居纪念馆的优秀经验,在郭沫若纪念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牵头下,京津冀三地名人故居纪念馆代表联合签订“京津冀名人故居纪念馆协同发展倡议书”开展战略合作,在业务交流、资源共享领域搭建新的平台,进一步实现了地区间名人故居纪念馆的超级连接。2018年,“8+”名人故居纪念馆、京津冀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与京津冀高校博物馆联盟合作,发布倡议书。进行一次以跨地区、跨博物馆门类、跨行业超级连接长久合作为主旨,让博物馆(纪念馆)连接青少年、连接高校、连接社会的尝试;让名人走进高校,青少年走近名人的尝试;对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年度主题阐释和实践的尝试。
“为了民族的文化繁荣——文化名人与文化自信”展是“8+”名人故居纪念馆年度主题巡展,展览围绕现代文化名人在民族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展览紧扣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有关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及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对文化建设的政策要求,一年一度为首都乃至全国人民提供一个走近文化名人,增加文化自信的机会。巡展启动后将赴京津冀等各地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巡展。
与此同时,北京汽车博物馆与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共同发起的“青少年中华文化下使者”示范案例推介活动也将在本次活动现场正式启动。
三、“新方法·新公众”博物馆文化资源融合利用学术研讨会暨博物馆社教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培训班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定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超级连接是描述当今社会多渠道的沟通方式,包括面对面的交流、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电话以及互联网。全球联络网变得日渐复杂、多元和融合。在今天这个超级互联的世界里,博物馆如何融入这一潮流,通过新的藏品阐释手段找到新的观众,开创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法,成为当前世界各地博物馆关注和需要认真对待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文物局联合中国知网、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举办“新方法·新公众”博物馆文化资源融合利用学术研讨会暨博物馆社教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培训班。来自北京地区各博物馆馆长、北京各区文委、专家学者等近200人参加此次会议,一起探索博物馆文化资源的融合利用、学术研究、促进成果产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新方法。
本次会议,北京市文物局与中国知网跨界合作,旨在借助中国知网海量的学术资源、专家资源、社会公众的服务经验为北京市文博机构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撑。本次培训班也创新性地邀请到全国知名专家、博物馆馆长、社会机构精心授课,将前沿的学术理论与实用的服务经验相结合,为学员们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
研讨会后,北京市文物局将进一步与中国知网形成全面战略合作,联合开展一系列学术研讨交流和业务培训,通过联合打造北京地区博物馆科研成果共享平台、数据资源中心,提高博物馆科研实力和业务创新发展水平,提高学术成果的转化利用和传播效果,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会议期间,复旦大学文博学院陆建松教授、中国国家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黄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中国旅游研究院政策研究所所长宋子千、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艺术总监韩永、耳朵里的博物馆创始人兼CEO张鹏等会从博物馆社教工作的各个方面交流认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