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京地名的变迁

日期:2019-08-06 11:04    来源:首都之窗

分享:
字号:        
  • 未标题-1
  • 未标题-1

  北京胡同街巷的名称,历史上不知改过多少次,有各种原因,各种改法,有的改得老住户都不清楚怎么个来历讲究了。

  清末民国,因为警察制度的兴起,有过地名整顿和规范,其实就是嫌以前的“土”,不够“雅”,当局要进行地名雅化。如刘罗锅住过的礼士胡同,当年名为“驴市胡同”,因为当时从朝阳门去通州,一般要骑驴,这里也就形成了小毛驴出租站点和交易市场。后来小毛驴被人力车甚至汽车代替,也就没有驴市了,当局想要显出卓尔不群的首都气象,就改了个谐音,叫“礼士胡同”,礼贤下士,虽然从来没有过礼贤下士,但名字是叫开了。

  其他如臭水河胡同改为受水河胡同、臭皮胡同改为寿比胡同、劈柴胡同改为辟才胡同的,比比皆是。北京大多数胡同名都是约定俗成的,根据最容易记住的特点,指路问路串门探访时慢慢形成的,一听可知其来源与讲究,更名之后倒是雅化了,但很多胡同的来历就不清楚了,有些还会造成误解。

  再后来,有些街巷胡同直接换成了完全不一样的名字,跟自己的特点和历史相去甚远,虽然大部分只存在了一段时期,但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它的痕迹。东四南大街以前叫过瑞金路,东直门内有条小街,因为临近苏联大使馆,就直接改为了反修路,东交民巷自然就是反帝路了。义和团时候更直接,根据算卦的建议,改成了切洋鸡鸣街。朝阳门内还有红岩胡同,建国门内有红星胡同,这些都还留存着,因为并不算突兀,还有纪念意义,这也是层层叠叠的历史的一部分。

  虽然历史上翻来覆去改过多回,但很多地名还是按照老百姓的口耳相传保留了下来,如朝阳门,元朝初建时命名为齐化门,明朝改为朝阳门,可到现在,还有很多老北京叫它齐化门;再如现在的阜成门在元朝时名为平则门,明朝时在原地重新扩建,并更名为阜成门。但很多老百姓至今还保留了平则门的叫法,有首北京民谣《平则门,拉大弓》中的平则门说的就是现今的阜成门。

  北京的地名,各朝各代各民族都有贡献,如今多元共生,异彩纷呈,才体现了我们的包容与自信。

       作者:李哲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