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防疫站到疾控中心

日期:2020-02-27 08:35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从防疫站到疾控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各级疾控中心作为一线专业力量,在抗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最初的卫生防疫站,到如今的疾控中心,北京的卫生防疫工作是如何从一张白纸步入公共卫生新时代的?

  1 50年代设卫生防疫站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的卫生防疫工作几乎是一张白纸,鼠疫、霍乱、天花三种烈性传染病都有发生和流行,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极大危害。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非常注重卫生防疫工作,很快消灭了天花和回归热,防止了鼠疫和霍乱的发生。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命的白喉、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也基本上得到控制。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全市卫生防疫重点转向麻疹、痢疾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

  1953年10月,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成立,成为市级防疫和卫生监督部门。

  那个年代的北京市卫生防疫站什么样?本报1955年7月11日3版刊发人大代表、儿科专家诸福棠的文章《我视察了郊区农村和卫生防疫工作》里这样写道:在市立传染病医院的北边,有三个新建筑,一个是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本部办公的场所,一个是消毒站,还有一个是通过室和消毒处理室。这是由苏联专家设计、专为进行预防性消毒和带有传染病菌的病人及衣物做消毒用的,分设男女两部,各有登记室、理发室、更衣室及沐浴室,两部脱下的衣服分别从两旁送入一个中央消毒室。消毒室的高压消毒器有火车头那么大,如以消毒棉衣计算,用10磅的蒸汽压力可以在30分钟左右消毒棉衣150套。

  当时,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的职能一方面是对工业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学校卫生进行检查和监督,另一方面则是要调查和处理流行病,组织大规模的预防接种工作,并组织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技术上加以指导。

  后来,本市卫生防疫机构不断健全和完善,各区也建立了区级卫生防疫站。不过,受条件所限,在上世纪50年代,全市各防疫站只对劳动条件很差的皮毛制革行业和有关行业的高温车间、有毒作业点,及部分食品行业、冷饮制售业、学校等单位的卫生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卫生防疫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高。(1984年2月28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加强卫生防疫积极建设文明卫生首都》)

  2 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在卫生防疫站组织开展的众多工作中,市民记忆最为深刻的恐怕要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除四害”为核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了。

  据本报1956年9月6日2版《市、区防疫站正在大力消灭蚊蝇》报道,市卫生防疫站出动大批电动喷雾车、摩托喷雾车,喷射“滴滴涕”等药物,灭杀蚊蝇,其中仅电动喷雾车在45天里喷射的面积就有45万多平方米。各区消毒人员还协助有关部门到垃圾场及其周围住户家里去用药物灭蝇,共用药物喷射了1000多间房屋和3万多平方米的垃圾场。在烂菜堆、居民户外厕所和蓄粪池里,也由防疫站用药物灭蛆。

  为给全市灭蝇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许多灭蝇的调查研究。他们设置了苍蝇指数调查点,这些调查点分布在城区各个地方:有的设在机关内;有的设在公共食堂的旁边;有的设在饮食加工车间的角落里。工作人员每月、每旬都要准时地把捕蝇笼放在各个调查点上,同时把捉到的苍蝇带回实验室,分种鉴定,并分别进行登记、分析,了解苍蝇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孳生规律,并对杀虫剂效果进行试验。(1962年7月6日《北京日报》2版,《市卫生防疫站开展灭蝇调查研究》)

  市、区卫生防疫站还组织群众开展了灭鼠活动。卫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对老鼠的分布密度和繁殖规律进行了调查,总结出一些消灭老鼠的办法和措施,向机关、工厂、学校等推广。后来,这项工作成为一项全市经常性的卫生工作。(1963年11月1日《北京日报》2版,《本市灭鼠活动取得成绩》)

  3 慢性病防治渐成“重头戏”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卫生防疫的重心也有所改变,更加关注如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2000年6月,在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等单位的基础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组建,其职能拓展为预防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学生常见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全民健康教育、公共卫生保障等多项内容。此后,区级疾控中心也相继设立。

  慢性病防治渐渐成为疾控工作的“重头戏”。据本报2001年12月26日16版《警惕慢性病患者年轻化》记载,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北京居民的疾病谱发生了显著改变,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成了威胁北京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控制慢性病的上升趋势,2000年以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市8个城区建立了慢性病示范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居民社区,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冠心病和脑卒中5种慢性病及行为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

  2002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又从全市随机抽出1240户家庭做营养和健康状况测查,通过每天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饮食习惯等信息,了解本市居民的营养状况和与其相关的慢性病发病情况。(2002年8月19日《北京日报》5版,《油盐酱醋精量细算》)

  在疾控部门的科学引导下,北京人的健康观念时髦起来,投资健康成为一种时尚。北京市国民体质测试中心每天都要接待许多前来测试体能的市民,花点儿钱给自己的体能摸个底,顺便再让专家给自己量身订做个健身计划。昔日打预防针是孩子的“专利”,进入新世纪后,成年人和老人也加入了打针大军,防病于未然也成为一种投资。(2002年10月7日《北京日报》1版,《北京人寿命 十年长一岁》)

  4 疫情报告制度在非典中完善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京城,作为防控主力军,疾控部门勇挑重担。

  本报2003年4月10日1版《非常考验下的“非常战士”》记录了当年的情景:夜深了,北京市疾控中心依然灯火通明。非典应急小分队的60名防疫队员依旧在忙碌着。桌上的几部热线电话铃声不断,市民不断地询问非典症状、防治方法,八位接受过培训的业务骨干不厌其烦地回答着各种提问。一天下来,每个人都要接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常常累得连饭都不想吃。在卫生防疫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偌大的屏幕上随时收集着各区县的监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队员们则汇总着当天的信息。如果哪家医院的呼吸科门诊收治了一名疑似非典病人,防疫人员半个小时后就会赶到现场,并对他的上一级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切断传染源。

  当年4月,北京建立了严格的疫情报告制度,每家医院都有一名统计报告员,城区疾控中心要在6小时之内向市疾控中心准确报送疫情,郊区要在12小时之内完成这项工作。(2003年4月26日《北京日报》3版,《本市已形成完善的非典疫情报告和防控体系》)

  非典过后,北京的疫情报告系统建设和制度建设都有了很大进步。时任东城区疾控中心主任陈立泉介绍,医院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卫生部直接上报疫情,同时又通过电话、传真向所在地基层疾控部门报告,以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双重报告制度使得疾控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2003年10月13日《北京日报》2版,《对非典必须立足于预防》)

  5 设立传染病疫情四级预警

  由于全球不断发现新的病原体及相关传染病,卫生防病形势严峻,北京也在着力打造完善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004年11月,《北京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出台,该预案由流感、禽流感、鼠疫、霍乱、肝炎等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共同组成,将传染病疫情按照强度不同分成四级,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为一级,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为二级,较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为三级,一般传染病疫情事件为四级,按预警级别分别启用相应的定点医院,并根据疫情强度启用相应数量的病床,分别收治临床确诊及疑似患者。(2004年11月5日《北京日报》1版,《突发疫情将分四级预警》)

  2005年,海淀在全国率先推出公共卫生安全播报制度,根据历年各种公共卫生事件对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进行预警。(2005年2月28日《北京日报》6版,《海淀推出公共卫生安全播报制》)

  吸取了非典的经验教训,北京公共卫生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此后,无论是禽流感的防控,还是流感、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的预防,北京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如今的北京,已步入公共卫生的新时代。

  (文字:贾晓燕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新华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