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校场
宣外校场五条。蒋晨明 摄
一提老北京校场,很多人自然就想到了宣武门。的确,如今在宣武门外偌大的片区里,有众多胡同皆以“校场”或“校场口”命名,如校场口胡同、校场头条、校场二条,还有校场大六条、校场小六条等。
校场在古代是军队演武、操练的地方,还有“阅兵”的功能。正如史料中称,“将军都统、副都统掌校阅骑射枪炮之事,第其优劣,以为赏罚”。清光绪年间,此处除有操场、校场之外,还有高大的观礼检阅台。
校场口的“校”,在这里读作“jiao”而不是“xiao”。旧京校场不止宣武门外有,像德胜门外,也保留有“教场口街”的地名;地安门西也有“教场胡同”等。可能为了保证正确的发音,这些地方的“校”就直接改成“教”了。事实上,很多大城市旧时都有大校场。因为清代曾有规定,提督每月都要检阅一次部队,这种检阅要在校场进行。比如重庆的“较场口”就比较有名,这里也是直接使用了发音为“jiao”的汉字。
相较而言,宣武门外的校场,既保留了原本的“校”,也留存有规模较大的地理空间。再加上宣武门“取武之意”,故此处的校场被认为更正统、也更知名。不过,清末废八股后,校场也被废掉,这里就逐渐成了一条条小巷组成的胡同居民区。(蒋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