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藏西四的“正红旗官学”
西四北三条26号。 蒋晨明 摄
西四建筑的故事多,值得写好几本书。随便游走就能发现一些亮点。比如在西四北三条,就能发现两处拱形券门,一处是23号院,另一处是26号院。尤其是26号院,如今已经重修,门上还有颗闪闪红星,十分显眼。
此院被列入2020年公布的北京市第二批历史建筑。有关部门对其的评价是:“主入口为拱形门洞,两侧有石柱,柱上及门洞上方有精美石雕,窗为拱形窗,整体及细节均保存完整。”在历史建筑名录中,此地被称作“西城区职业技术学校”。现在门前挂着“西四北幼儿园分园”的牌子,地图上还显示为“京师附小分校”。
对于这处宅院的价值,一般解读为“展示了清朝末年宫廷学习西方改革官制、创办新式学堂、振兴实业、编练新军的一系列改革与探索”,因为“该建筑初为前清义塾,1883年改设为正红旗官学”。
但在西四北三条,院门前悬挂有“正红旗官学”标牌的,却是西侧的25号院——北京师范大学京师附小(西四北四条小学)。这处校址的校史资料,确实显示着百余年的文化积淀。自清光绪九年(1883年),“正红旗官学”由阜成门内巡捕厅迁到报子胡同(即今西四北三条),后来无论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直沿袭着卓越的教育功能。(蒋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