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剧场20年后重张

日期:2023-10-10 09:09

分享:
字号:        
区域:
西城区
开始时间:
2023-10-10
地点:
北京人民剧场
结束时间:
2023-10-10
活动类型:
戏剧
来源:
北京日报

  原标题:以复合型业态打造“京剧+”模式 展现新场景新空间新魅力 北京人民剧场20年后重张

 演员在北京人民剧场内排练。(方非 摄) 

 演员在北京人民剧场内排练。(方非 摄)

  10月9日,深藏于护国寺街、已有近70年历史的北京人民剧场宣布将于10月16日重张开放,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展演。

  见证新中国戏曲发展史

  外立面以砖红色为主的人民剧场,始建于1953年,并于1955年1月正式开放。它外观古雅,功能设施齐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现代化戏曲表演场所,它自诞生之日起便沐浴在熠熠星光之下。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为之开幕演出,无数京剧名家、戏曲和曲艺名家都曾在此登台献艺。它因此成为见证新中国戏曲发展史不可替代的文化地标。“梅兰芳先生家距离这里只有150米,那时他每天步行上下班,在护国寺大街,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个优雅的身影。”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说。

  身为仿古建筑,人民剧场的外观融合了古代与当代审美。比如歇山屋顶上的吻兽和脊兽,其实是多种形态的鸽子,这既呼应了上世纪50年代的世界和平大会,也蕴涵了北京古城的意趣。2003年,人民剧场因技术改造升级等原因,暂停对外演出功能,并作为数字摄影基地和中宣部确定的“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北京拍摄基地”,为戏曲艺术传承传播和相关电影拍摄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建筑本身的价值也从未被忽视。2007年底,剧场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北京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名录,2018年被列为中国20世纪第三批建筑遗产,2019年又被授予“北京市历史建筑”荣誉。

  将成为京剧展示传播基地

  步入剧场内,只见传统吉祥纹样装饰的舞台扑面而来。上下落差较大,观众席直伸到舞台前不足3米的位置,可以想见观演时所获的震撼。18米宽、7米高、22米纵深的舞台,能满足绝大多数戏曲、曲艺演出的需要。

  目前,剧场内有可容纳550位观众的可收缩座椅,大中小化妆间可同时满足近50位演员化妆,还有多功能会议室、多功能前厅、京剧艺术展陈馆以及京剧主题阅读空间,满足演出、拍摄录制、展览展陈、艺术培训、文创展示等复合型需求。

  “焕新重张后,通过一院(国家京剧院)、一场(北京人民剧场)、一馆(京剧艺术展陈馆)、一街(护国寺街)的整体布局,将形成一个京剧展示传播基地,带动一个文旅融合示范带(护国寺街人民剧场—梅兰芳纪念馆—什刹海地区),充分发挥央地合作优势,推进区域性文旅经济发展。”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介绍,剧场目前也是教育部认定的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将在以往活动基础上,开拓展览展示、研学课程研发,成立“国家京剧院少儿京剧团”。剧场还将推进线上演播线下演出并举,使其成为富含特色的专业演播基地。

  800年名戏重回剧场

  即将在此亮相的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是由国家京剧院和西城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品牌项目,展演为期一个月。届时,国家京剧院《张协状元》、浙江京昆艺术中心《王者俄狄》、武汉京剧院《一丈青》、中国戏曲学院《纸鸢泪》、江苏省京剧院《图兰朵·心》、上海京剧院《草芥》等15台剧目、13场演出将与广大观众见面。

  其中首场演出剧目《张协状元》是距今800年历史的中国宋元南戏作品。其全本载于明《永乐大典》第13991卷,是现今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南宋戏文,也是中国迄今所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戏曲剧本。在重张的人民剧场上演如此古老的作品,更凸显中国戏剧戏曲的传承力量。

  伴随展演,20场公益活动也将走入校园、养老院和社区。由国家京剧院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礼遇国粹”文化创意产品征集活动同时开启,希望开发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

  西城区文旅局负责人透露,该区目前正在筛选评定演艺新空间,年底将为首批新空间授牌。重张后的北京人民剧场,以复合型业态打造“京剧+”模式,展现新场景、新空间、新魅力,有望成为西城文化新地标,也将助力北京“演艺之都”建设。(李洋)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