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经济持续恢复 发展优势积蓄拓展——2021年北京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日期:2022-01-19 15:55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分享:
字号: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全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首都优势,把握新机遇,强化“五子”联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经济持续恢复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实力继续增强

  全市经济总量跃上4万亿元新台阶,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269.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总的来看,在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过万亿元大关后,分别于2013年、2018年和2021年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和4万亿元,每迈上一个万亿元台阶分别用了6年、5年和3年,进程逐步加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全国各省区市领先水平。

  二、主要领域稳中有进

  生产领域中,工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自4月份以来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全年两年平均增长15.8%,其中医药行业在疫苗生产带动下、电子行业在集成电路需求旺盛带动下贡献突出。服务业总体稳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3.2%,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68.4%;交通运输业、商务服务业恢复至疫情前的9成左右,住宿餐饮业恢复到8成以上。农业保障能力增强,粮食、蔬菜、生猪产量保持较快增长,都市农业逐步恢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恢复至2019年的近9成。

  需求领域中,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两年平均增长3.5%,其中制造业投资在医药、电子行业带动下快速增长,全年增长68.3%;市场消费持续恢复,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新能源汽车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出口表现活跃,在防疫、电子产品出口带动下,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2793.1亿元,两年平均增长46.5%。

  三、创新引领释放新动能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蓄力新优势。1-11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同比增长31.4%,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6万件,同比增长28.1%,其中“三城一区”企业占比超6成;中关村示范区规模(限额)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收入增长20.2%,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9.6%。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动力。全年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6251.9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8918.1亿元,增长16.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1%,提高0.8个百分点。5G、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建设,新基建项目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高精尖产业引领新发展。全年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0866.9亿元和9961.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14.2%和14%,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1.8%和8.6%(二者有交叉)。高技术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集成电路产量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3.0%、18.0%和15.6%。

  四、把握机遇培育新潜力

  “两区”建设服务新格局。“两区”方案中涉及的251项任务全面落地实施,1-11月,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领域[1]规模以上企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长10%,自贸试验区内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2]收入两年平均增长11.4%,均高于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带来新变化。实施“十大专项行动”,优化提升消费供给,全年共有901家首店(含旗舰店)落地北京,是上年的近5倍[3]。新消费模式快速发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3,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1-11月,在线游戏、在线娱乐、在线体育企业收入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

  京津冀协同拓展新空间。京津冀三地跨区域要素流动加快,北京全年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350.4亿元;1-11月天津吸引北京地区投资额1277亿元,占全部引进内资的比重接近4成;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廊坊北三县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新推介签约项目39个、意向投资247亿元。

  五、政策措施激发新活力

  纾困减负稳企业。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12亿元,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2517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6.4%,近2/3的行业盈利水平较上年好转。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企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13.2%和17.3%,分别高于上年同期6个和0.2个百分点。

  兜底保障惠民生。就业保持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各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均控制在调控目标5%以内。居民收入保持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2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2021年,面对世纪疫情起伏反复和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双重考验,全市上下保持战略定力,主动作为,经济持续恢复,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北京冬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市委十二届十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开拓首都发展新局面。

  注:

  [1] 包括科技、互联网信息、金融、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养老、专业服务7个重点领域。

  [2] 统计口径为经营地在自贸试验区规划范围内的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

  [3] 首店数据来自市商务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