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规划 > 五年规划 > 区级规划纲要
  1.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市规划
  2. [规划分类] 区级规划纲要
  3. [发文单位] 北京市东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 [发布日期] 2016-11-09 17:37

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字号:        

2016年1月6日东城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


序 言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北京市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更是东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的攻坚阶段。在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立足新起点,认清新形势,谋划好“十三五”时期东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加快东城区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东城区未来五年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做了总体部署,是新的历史时期指导东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指导性的总体规划,也是编制和实施各类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年度计划、实施方案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东城区委关于制定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文件。


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jpg


第一篇 新常态下的战略选择

第一章 积聚力量厚积薄发

  “十二五”时期,东城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加快城市治理和民生改善,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顺利完成新中国成立65周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成功应对经济下滑的冲击,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综合经济实力、城市治理能力和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功能疏解开启新篇章。打响治理“大城市病”攻坚战,成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制定实施《东城区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方案》、《东城区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版)》,在全市率先制定存量产业的调整退出目录、“高精尖”产业结构指导目录,累计调整退出12家工业企业,关停12家商品市场,非首都功能疏解强力推进。坚持“以业控人”,重点整顿低端业态;加强前门大街、簋街、南锣鼓巷等特色商业街区及平房区业态监管,更加严格控制增量;研究实行“申请式”、“菜单式”搬迁,有效带动人口疏解,常住人口规模得到有效控制。

  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积极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57.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5倍左右,年均增长8.7%;人均GDP突破3万美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年均增长10.1%。产业结构继续优化,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到68%;重点功能区加快发展,中关村东城园地均产出居中关村“一区十六园”之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好,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4.5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28.90亿美元,大幅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圆满完成北京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名城保护迈上新台阶。初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名城保护与发展机制,探索形成前门地区整体保护修缮、南锣鼓巷“微循环”改造、玉河遗址恢复、南新仓保护性利用等模式,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历史建筑调查及保护研究,名城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钟鼓楼广场、时间博物馆、玉河北区等项目相继竣工,传统中轴线及其周边的历史空间形态得到保护,文化景观进一步提升。完成前门大街、鲜鱼口美食街、南锣鼓巷市政设施改造、外城东南角楼景观恢复等项目,完成清华寺、陈独秀旧居等文物腾退修缮,智珠寺古建筑群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文保单位修缮与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建成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城市治理实现新跨越。建立区级领导分工负责制度,组建区重大项目协调办公室,城市更新改造重大项目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南锣鼓巷四条胡同修缮整治、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前门东区保护修缮、宝华里危改、西河沿危改、西忠实里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在朝阳门、东四街道试行平房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积极探索修缮保护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新路径。开展车辇店、南锣鼓巷等胡同立体停车设施建设试点工作,探索缓解胡同停车难问题。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管理从“末端管理”向“源头治理”转变,形成长效监督和综合考评体系;制定环境整治、直管公房等相关标准规范,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新机制,形成城市综合管理“东城模式”。

  生态建设呈现新亮点。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进,全面实现无煤化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以国庆65周年和APEC会议服务保障为契机,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区域周边环境持续改善,环境卫生明显提升。完成灯市口大街、安定门内大街、鼓楼东大街等精品大街创建工作。完成环二环城市绿廊(东城段)建设工程,形成“水在花间绕,人在景中游”的绿道体系。

  民生得到新改善。就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87%。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项保险基金收缴率均达到98%以上,特困人员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初步形成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科教文卫体事业取得进步,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实现成倍增长;“学区制”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文化惠民力度不断加大,入选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名单;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实现全覆盖,成立全国第一个中西医结合妇幼保健研究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公共安全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实现全覆盖,光荣进入“全国文明城区”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行列,民生改善走在全市前列。

第二章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从国内大势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首都发展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发展优势变得更加明显、发展空间变得更加广阔,转型升级发展的潜力巨大。从自身发展看,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我区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服务经济优势以及社会服务管理领先的优势。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未来区域核心功能将显著增强,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区域发展的新跨越。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复苏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我国经济当前下行压力很大,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突出,治理“大城市病”任重道远。从我区自身来看,发展理念、发展方式需要加快转变;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调控任务艰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模式亟需加快创新,城市更新改造面临政策、资金等诸多难题;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尚需时日;民生改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与国际一流标准、群众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综合分析判断,东城区“十三五”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战略机遇期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核心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理念,改变过去依靠“聚集资源、吸引资本”促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积极探索疏解功能谋发展的新路径,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筹办冬奥会等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北京市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棚户区改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各种有利条件和优惠政策,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定不移走差异化、集约化、低碳化发展之路,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上取得更大成效,努力在首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进程中走在前列。

第三章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以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线,以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为重点,以改善民生福祉为宗旨,着力优化提升政治活动、科技创新、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等高端服务功能,履行好“四个服务”职责,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

  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人民主体地位、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党的领导等重大原则,全面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城市更新改造,努力走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发展的新路。“十三五”时期东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

  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把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作为衡量发展的根本标尺,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把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强人口调控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主动“瘦身健体”,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整合利用好各种资源,加快推动错位发展与融合发展,建立完善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的能力。

  着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文化强区”战略,充分发挥文化特色和优势,保护好古都风貌这张“金名片”,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全区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文化、科技、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创新,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使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适应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建设和管理城市,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与核心区职能定位相匹配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和城市发展品质。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非文保区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三大行动计划为抓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更新改造的积极性,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二、发展目标

  按照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紧密衔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贯彻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十三五”时期东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明显成效。区域性专业市场调整退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资源有序疏解迁出,到2020年,调整退出工业企业全部生产制造环节,全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左右,控制在77.4万人以内,“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四个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首都文化中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传统中轴线文脉得到系统恢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实现新突破,让居民看得见胡同风貌,记得住乡愁。巩固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公共文化供给实现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与协同化。“戏剧东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城市更新改造实现新突破。全面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非文保区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三大行动计划,到2020年,风貌保护区更新改造率达到80%,危旧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实现从“末端管理”向“源头治理”转变,形成“大城管”管理格局。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分类管理标准不断完善,平房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100%。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

  生态环境更加宜居。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进一步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细颗粒物浓度降低达到市级要求。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年均增速达到6%。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达到5%。“高精尖”经济结构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更加和谐安定。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微信截图_20211109174817.jpg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

  三、空间格局

  按照梯度发展、彰显特色、功能互补的原则,打造“两轴一带两园区”的整体空间格局。

  “两轴”:指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和沿长安街的东西轴。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建设,提升“四个服务”能力,强化文化、政治核心功能,切实发挥“两轴”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带”:指王府井商业发展带。以王府井商业中心区为核心,主要承担发展特色商业、艺术品交易、文化休闲等功能。

  “两园区”: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城园和永外现代商务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城园。按照“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版权交易基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北京市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中关村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的发展定位,加快文化、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永外现代商务区。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基本完成危旧房改造;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存量业态转型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运行保障能力。


第二篇 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

  围绕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坚持调整疏解与优化提升并重,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加紧城市更新改造,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绿色生态家园,控制人口规模,提升综合承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以首善标准做好“四个服务”。

第一章 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

  一、严格控制增量

  严控新增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产业。强化产业政策调控,严格执行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不断完善东城区产业指导目录,在准入环节进行禁止和限制,建立增量控制监测及评估机制,严把企业登记、项目审批准入关。严禁发展生产加工环节,严禁发展制造业。严禁新建和扩建除满足市民基本需求的零售网点以外的商品交易市场设施、物流中心、仓储中心和批发市场。严禁金融机构新设立信息中心、后台呼叫中心等服务机构。严禁京外中央企业总部迁入,严控新增的其他总部企业在东城区集聚。

  严控新增教育、医疗及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严格限制教育、医疗等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严控医疗资源过度集聚,严禁新设立综合性医疗机构,严禁增加医疗机构床位数量。严禁新设立或迁入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严禁新设立或迁入非紧密型行政辅助服务单位。

  二、有序疏解存量

  坚决调整退出一般性产业。加快推动制造业生产环节有序退出,实现区内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环节全部调整退出。引导和推动非科技创新型企业转移疏解,推进企业在京津冀进行全产业链布局。采取城市环境治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违法建设拆除、地下空间整治等多项措施整顿低端业态,从根本上减少外来人口对低端业态的依附。

  加快退出区域性专业市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市场手段,建立健全倒逼和激励机制,加快推进区域性专业市场疏解外迁。坚决清退环境脏乱、安全隐患突出的各类市场,依法整顿、关停各类“伪市场”。大力压缩市场规模,疏解从业人员,到2017年末,小商品市场数量减少一半以上,疏解商户数超过50%;到2020年,区域性专业市场全面外迁,批发、仓储、物流等功能全部退出。按照“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的要求,对旅游小吃市场和保障民生的菜市场重新合理规划布局,完成经营方式转变和业态升级,到2020年,在市场品牌化、特色化、便利化、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推动教育、医疗等部分公共服务功能疏解。引导区域内6所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转型为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和市民教育基地。通过整体或部分搬迁、合作共建等方式,积极配合市医管局推动天坛医院等部分三级医院、民营医院功能疏解;严控医疗机构现有床位数量及规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均衡配置。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在周边地区建设养老服务基地。

  稳步疏解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疏解非紧密型行政辅助服务功能,积极配合市属、中央行政和事业单位疏解工作。推动部分区属行政事业单位率先从文保区搬迁或拆除与古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

  加强腾退空间管控。落实腾退空间功能定位,系统规划利用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主要用于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做好腾退空间再利用政策引导,制定疏解腾退空间的管理和使用具体实施方案,落实行业主管部门与属地街道双重监管责任,坚决防止腾退空间非首都功能和人员再聚集。

  三、加强人口调控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推动非首都功能和人口同步向外转移。坚持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逐步降低区域人口密度。严控居民回迁项目、住宅开发项目,控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防止常住人口重新聚集。创新人口安置路径,加快朝阳区豆各庄、通州区“两站一街”等外迁安置房建设及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增强外迁安置房吸引力。主动加强与周边区县、津冀地区的沟通联系,结合产业转移,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同步转移。实现地下空间、群租房综合治理常态化,从源头上减少流动人口。建立住宅出租规范化管理制度,推动直管公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直管公房违规出租出借管理,严禁房屋违法出租及“开墙打洞”经营行为。

  健全人口调控机制。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强化各部门、各街道主体责任,加强人口调控。落实户籍指标管理制度,严控户籍人口增长。落实与疏解非首都功能相适应的居住证制度。完善促进人口转移机制,研究制定危旧房改造等重大项目中户随人走的迁出政策和鼓励外迁政策。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引导鼓励居民外迁。

  四、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推动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建立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机制,推动与郊区新城及津冀地区政府间合作,搭建商品交易市场、制造业等转移及协作平台,促进企业间直接合作。引导能耗低、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迁往周边地区,加快区域性专业市场与津冀地区疏解对接,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促进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交流合作。抓住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契机,依托东城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与京津冀11个市区的文化协作和资源互补,在资源、活动、服务、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实现共建共享,促进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交流合作。

  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作。鼓励和支持区域内优质医疗机构通过共建共管、办分院、组建医疗联合体等方式实现协同发展。

第二章 加紧城市更新改造

  一、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复兴

  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行动计划》,加快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全面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工作,风貌保护区更新改造率达到80%。制定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标准和指标体系,选择具有突出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重点地段,通过高标准改造、小规模更新及综合整治,使东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北京传统文化的传承典范、历史见证、和谐街区及活力地区。多种方式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全面复兴,完成南锣鼓巷四条胡同保护修缮,全面完成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保护修缮工作;恢复鲜鱼口街区历史风貌,打造古都市井民俗展示窗口。结合人口疏解、功能优化、环境整治,集中恢复一批胡同、四合院传统风貌,原汁原味体现老北京衣食住行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

  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环境。利用功能疏解、拆违、环境整治等腾退地块,综合利用东四、南锣、鼓楼地铁站口等织补地块,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内与风貌不符的简易楼、危楼的腾退改造工作,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恢复街区风貌。优化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品质,实施街区综合环境整治试点项目,改造背街小巷。

  二、加快非文保区更新改造

  加大重点区域改造力度。实施《非文保区更新改造行动计划》,以旧城外非文保区为重点,实施成片改造,兼顾周边零散用地更新改造,实现南部区域面貌的整体提升,进一步缩小区域南北差距。以天坛周边、永外地区、北京站周边等区域为重点,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完成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西忠实里环境整治、宝华里危改等项目,启动永外望坛、崇外6号地等项目,基本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

  大力推进安居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分片实施、分类施策,有序实施平房院落修缮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环境水平。高标准完成重点区域的老旧楼房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积极研究不具备改造条件的简易楼房的腾退和利用,破解老城区改造难题。

  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坚持文物保护优先,加快完成非文保区内的文物单位腾退。努力拓展公共空间,完善公共服务、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城中村遗留地块及城市边角地补充公共服务设施。

  三、优化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内道路微循环建设,打通20条断头路和次支路,实现全区无断头路目标。实施交通“微创手术”,改造辖区内主要拥堵节点,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加强对失管、弃管道路的监督管理,加快代征代建道路的移交,实施100条道路大中修工程,提高道路养护水平,道路完好率达到市级标准,道路规划基本实现率达到90%。

  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配合中央、市属企业推进东城区地下管线改造,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快供水管网建设,提高安全供水能力;完善城市高压配电网结构;完善城市热网系统,加快推进老旧供热管网改造;消除老旧燃气管网运行隐患,增加燃气供给能力。加快架空线入地,加大故宫周边支路胡同架空线入地和梳理工作,具备入地条件的支路胡同通信架空线全部实施入地;基本实现全区主次干路通信架空线入地,推进电力架空线入地工作。合理调整现有消防队站布局,着力解决消防水源薄弱地区的消防用水问题,实现市政消火栓管网全覆盖。循序渐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探索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模式,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城市功能体系,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第三章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一、完善城市管理“东城模式”

  构建“大城管”管理格局。坚持“改革驱动、规划引领、标准支撑、法治保障、公众参与、综合提升”,加快城市管理从“末端管理”向“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转变。强化城市管理综合统筹、综合执法、综合监督职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常态、长效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目标、方法和模式的现代化。

  深化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建设。丰富城市管理网格内涵,不断向社会服务管理等多领域扩展延伸。健全属地街道统筹管理和指挥协调机制,强化源头预防,提高处置效率。完成社会服务网、城市管理网、社会治安网的深度融合,实现一体化运行。健全网格化基础数据平台,建立数据统筹机制,强化大数据挖掘和辅助决策,形成数据公开、共享的常态化,并以此为载体提升市政、园林、环卫、交通等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制定完善城市分类管理标准,重点探索建立平房区物业管理服务标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标准、拆迁滞留区管理标准。制定平房区物业公司提供标准化公共服务、物业公司向居民提供个性化一对一服务等一批精细化管理标准。研究城市日常管理与重大节日管理和重大活动保障、白天管理与夜间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工作规律,提炼规范工作标准和程序,真正实现城市管理“全天候”常态运行。

  推行平房区物业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企业化运作方式,在平房区、老旧小区全面开展物业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营、多元共治、公众参与”的平房区物业服务管理模式,构建权责清晰、多元参与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平房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100%。

  二、综合提升城市环境

  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强化城市景观与城市形象设计,保持古都北京山水大格局,塑造具有地域特征、古都风韵和时代特色的城市整体风貌。按照“分区域、有特色、重文化”的原则,重点开展道路市容环境提升,构建城市景观框架,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景观管理,凸显城市品质和人文魅力。加强城市空间规划,依托城市眺望点及城市标志物,建立不同层级的视廊结构,突出“两轴”在东城区城市景观格局中的统领地位,增强其可识别性,以独特的空间特征传承历史文脉。充分挖掘区内历史文化资源,注入现代城市文化要素,建设服务便利、设施齐全、记得住乡愁、看得见文化的宜居街区。

  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工程。采取整体规划设计方式,充分运用多种手段,持续开展环境整治,实现旧城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环境全面提升,每年创建一批示范胡同和小区,逐年推动主要大街达标工程。结合街区广告牌匾整治,逐步提升街区广告牌匾设置质量和品位。逐步更新重点部位、重点地区夜景照明设施,不断提升夜景照明景观效果。推行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规范管理,推进设施二维码管理试点工作。加快推动边角地块环境品质提升,重拳治理搬迁滞留区环境失序问题,改善脏乱差的现状,逐步改善个别地区“征而未拆、拆而未建”环境失管现状。

  三、加大环境秩序整顿力度

  发挥法治在城市管理中的规范作用,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坚持综合执法与专项执法相结合,提高执法效能,加大执法力度。健全重大活动环境秩序常态化保障机制、“全天候”城管执法机制,有效治理非法经营扰序、废品收购无序、擅自“开墙打洞”等痼疾顽症,整治垃圾乱倒、污水乱排、黑车摩的乱开、机动车乱停、非法小广告乱贴等乱象。逐步拆除各类违法建设,确保违法建设“零增长”。持续推动全区环境秩序品质提升,提高群众对环境秩序的满意度。

  四、加强交通治理

  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全面规划设计“胡同单行道微循环系统”,分区域实施单行道管理,具备条件的胡同100%实施“单行单停”。以南锣鼓巷地区为试点,恢复胡同传统公共空间,打造“安宁街区”。构建自行车和步行系统,基本实现全区主要大街慢行系统全覆盖。进一步优化公共自行车站点规划布局,实现站点分布基本覆盖全区。到2020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

  加大基本停车位供给。采取“新建一批、共享一批、规范一批”的方式,在保障绿化、消防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居住区内部道路、空地等空间,通过改扩建、立体化改造等措施增加基本停车位。引导推动错时停车,鼓励社会单位开放内部停车位供居民使用,综合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利用人防工程、拆迁空间等开辟停车位,尝试推行居住区周边道路夜间路侧限时停车。

  大力整顿交通秩序。进一步创新路侧停车管理体制机制,大力整治路侧停车秩序,加大非现场执法力度。加强停车严管街和停车示范街建设。推进社区、胡同居民停车自治管理,打通区域交通循环,缓解长安街沿线、交通枢纽、校园周边、医院、商圈、旅游景点六类地区的交通拥堵状况。

第四章 加速产业优化升级

  一、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紧抓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机遇,构建符合核心区功能定位的“二三一”产业体系。做强文化创意产业和商业服务业两大优势产业,做优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三大支柱产业,培育健康服务业这一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符合首都核心功能,聚集人员少、占用资源少、能耗低、附加值高、资本和知识密集的业态,基本形成“高精尖”经济结构。

  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推动文化演艺、全媒体出版、艺术品交易、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聚集和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品牌剧目、文化演艺运作机构、艺术大师,努力将东城区建设成中外文化演艺荟萃之地。推动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升级,逐步形成创意设计、出版等融合发展的“大出版”格局。依托艺术品拍卖业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品交易中心。推进“胡同创意工厂”升级改造,形成“小集聚、大融合”的发展布局。促进文化与商业、旅游、科技、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

  升级发展商业服务业。提升商业业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推进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实现线上线下业务、品牌、渠道、顾客等多方面资源整合。引导购物中心、百货商场进行差异化主题定位,增加体验型、服务型业态,实现商、旅、文、娱、体融合发展。推动簋街、南锣鼓巷等传统特色商业街区业态调整和转型升级。探索社区商业发展新模式,加快提升社区商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商业全方位、多层次均衡发展。

  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发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大主力金融产业的作用。引进创业投资、产业基金、信托、担保等新型金融机构,支持消费金融、绿色金融等金融产品创新。创新针对文化企业的信贷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搭建增信服务、股权投资、小贷融资等金融服务平台,争创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鼓励金融模式创新,积极发展金融超市、在线融资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优化发展商务服务业。拓展企业管理服务、咨询、融资担保等商务服务范围,加速形成商务服务业的特色和优势,逐步形成种类齐全、与国际接轨、能满足区域发展需要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发展以提供新技术、新知识为业务方向的技术服务咨询智库,积极培育智库服务业态。加快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广告传媒、知识产权服务、文化资产评估、科技研发服务等专业服务。

  拓展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信息集成服务发展,重点吸引信息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移动平台提供商等。重点发展电信增值、移动增值、数字电视增值服务、云计算增值服务等内容增值领域,努力提升增值服务发展规模。聚焦智慧城市领域,积极培育智能交通、数字城市管理、城市安防、医疗信息化、云计算、物联网等业态的发展。

  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规范健康服务业准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健康服务业。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重点发展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研发创新、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中医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健康管理服务业,探索为多层次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树立大健康产业理念,积极发展健康旅游、健康保险、体育休闲、健康文化等健康服务新兴领域。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夯实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将中关村东城园打造成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推广创业苗圃、创业社区、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模式,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加快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加速器,为孵化企业提供更大的研发空间、更完善的技术支撑和商务服务。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知识产权创造、转化力度,提高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努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发展壮大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技术成果信息共享互动机制,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建立持续、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深入推进科学普及,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素质和技术经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作用,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第五章 建设绿色生态家园

  一、拓宽绿色生态空间

  实施绿化工程。充分利用功能疏解腾退、拆迁拆违、环境整治后的边角或整块土地资源,大力实施规划建绿、立体拓绿、拆违还绿、身边增绿和精细管绿五大绿化工程,完成王府井品牌中心代征绿地绿化建设等工程,新增一批小微绿地,完成屋顶绿化5万平方米,形成“一轴两坛、一街两带、绿网串园”的绿地系统空间布局。

  打造绿道体系。结合城市慢行系统建设,通过串联慢行系统、提升绿化景观、完善基础设施、增加绿道标识牌、配套休憩设施等手段,完成市、区54公里绿道建设,打造“绿荫漫步、文化随行”的绿色慢行系统。

  优化公共绿地功能布局。结合西忠实里环境整治,建成西忠实里滨水主题公园,完成龙潭湖中湖生态景观修复提升工程并向社会开放,为居民提供更多休闲空间。提升已有公园基础设施水平,通过提升休闲服务功能、维护与补充设施、改善植物景观等措施,增加公园的文化和科技内涵。到2020年,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85%(含水面),公共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8%。

  二、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落实严格的环保制度。严格落实项目环境评价准入制。加强指标约束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水资源消耗,确保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用水总量达到市级要求。加大环境污染监测预警、巡查督查、联动执法力度,加强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落实空气重污染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加大环保绩效指标考核力度。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参与污染防治工作,形成政府、企业、居民共同治理的局面。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垃圾治理。以治理PM2.5为重点,采取针对性手段,控制住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施工扬尘等污染源,全面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严格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全面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治理,监督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保证正常使用。严格治理扬尘,加强绿色施工管理,对建筑工地实行建筑垃圾、混凝土、渣土等标准化管理;推广道路清扫新工艺,对道路遗撒等突发问题及时实施“定位”冲洗,控制道路扬尘。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管理体系,落实垃圾管理属地责任,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推广再生资源的使用与回收。全区生活垃圾总量控制在55万吨以下,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9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三、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建设节水型城市。通过治污、集雨、节水三大举措,实现水资源综合治理与统筹利用。加大水质监测分析和污水排放企业监管力度,配合北京市政府加快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推广透水式道路、下沉式绿地、植草式边沟,推动渗、蓄、排有序管理,做好雨水的管理利用。提高再生水在环卫清洁、园林绿化、居民生活等领域的使用覆盖面和利用率,其中,环卫道路冲刷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5%。强化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推行园林绿化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达95%以上,创建一批市级节水型单位和小区。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降幅达到15%以上,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落实节能减碳。推广技术节能、管理节能、行为节能,落实多领域节能减碳。鼓励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大力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推行能源定额管理。加强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的监测,有序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挖掘节能潜力。结合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动节能改造工程。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商店、低碳校园、低碳企业的试点创建活动,倡导绿色出行、低碳消费。能源消费总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均达到市级要求。


第三篇 加快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

  统筹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该修则修、该用则用、该建则建,做到保护和更新相衔接,保护好古都风貌这张“金名片”。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推动东城区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扩大文化影响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彰显东城文化魅力。

第一章 保护好古都风貌金名片

  一、构建旧城整体保护格局

  树立“整体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理念,从旧城整体风貌、中轴线、历史文化街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等多个层次开展全面保护,促进区域文化遗产连线、成片保护利用,基本形成文物腾退修缮、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点”、“线”、“面”结合的整体保护格局。坚持规划先行,系统梳理东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以名城保护项目为抓手,开展古都风貌关键节点织补,再现旧城独特风貌。持续开展“一轴一线”文化魅力走廊建设,开展朝阜大街沿线的隆福寺地区更新改造,优化沿街环境及业态,建设有老北京特色的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走廊,全面彰显古都魅力。严格控制旧城整体空间形态,保护好“凸”字形城廓、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肌理、四合院传统格局,加快推进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恢复传统建筑色彩、街道对景、城市景观线等旧城整体风貌,重现记忆中的老北京城。整合串联旧城自然人文资源,建设一批融旅游、文化休闲、绿化美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绿道,形成连续的文化展示空间及完整的旅游体验线路。

  二、加强传统中轴线保护

  按照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整体风貌的原则,全面保护中轴线及其周边的历史空间形态和传统风貌特征,整治中轴沿线环境,调整周边区域业态,腾退文物,整合中轴周边文化资源,加强钟鼓楼、南锣鼓巷、故宫、前门、天坛周边、永定门等节点联动发展,展现传统中轴线文化景观。实施中轴线文化保护工程,重点开展天安门地区文物古建保护修缮,加强故宫周边环境整治,恢复南锣鼓巷地区、前门地区的传统风貌,恢复钟鼓楼周边建筑风貌,全面完成前门地区修缮整治和太庙、南中轴等环境整治项目。开展天坛周边风貌整治,实现天坛外坛墙向社会展示,整体恢复天坛风貌。

  三、全面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以全面改善历史文化街区人居环境为着眼点,探索采取住房改善、市政提升、交通优化、环境整治、业态更新、社区治理、胡同物业管理、人口调控等综合措施,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地区发展共赢的长效机制。按照“传统居住型、首都职能型、综合发展型”分类明确街区功能定位,推进18.5片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恢复,合理引导各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发展、整体提升。优先保护文化资源丰富、街巷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的街区,保护发展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张自忠路南、东四三条至八条、东四南、鲜鱼口等6片首都文化传承的“历史文化精华区”,做好“历史文化精华区”内有保护价值的保护院落、文物和风貌建筑整体保护修缮工作。加大历史文化街区内文化资源挖掘与展示,聚焦特色、彰显文化,把街区内道路改造成为展示传统文化、漫步休憩的场所。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坚持政府主导,探索市场化运作,鼓励公益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多方参与,努力构建多元保护的发展新格局。

  四、有序开展重点文物单位保护

  结合功能疏解,有序开展不合理占用的重要文物遗址和古建筑的腾退工作,完成天坛南坛墙等文物及具有保护价值建筑的腾退修缮,完成区内挂牌院落的修缮工作,推动更多的文保单位、名人故居向社会开放。推动文物资源的持续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历史文化街区与外围地区文化遗产的联动,形成“雍和宫—国子监—地坛”等连线、成片保护。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历史建筑调查及保护利用,划定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核定公布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研究制定旧城人口疏解、产权交易、房屋管理、文物修缮利用、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政策,促进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及有保护价值建筑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技艺保护,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扶持计划,采取多种方式鼓励传承人培养“接班人”,鼓励举办类型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各级政府部门和协会组织的技能大赛和技能大师认定工作,支持参与设立技能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有效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保护。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手工艺)之乡”建设,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体的发展,探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集中展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结合旅游观光,拓展非遗主题及表现形式。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基地,提高东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六、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

  积极保护、传承、弘扬老字号文化,加快濒危老字号品牌及文化的抢救性发掘,加快老字号大师工作室建设。鼓励老字号企业走出去,促进老字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深化国有老字号企业改革,研究设立东城区老字号投资基金,逐步实现区属老字号企业国有股权向投资基金转换。实施老字号品牌提升工程,增强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吸引民营资本投资老字号,引导老字号企业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政策,加快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公共文化设施达标率达到100%。完成公共文化设施改造升级,加强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统筹规划全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实现基础公益性文化设施全覆盖。统筹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打造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实体体验空间,建立新一代社区综合数字服务与体验中心。建立智慧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全覆盖,积极推动“东城区公共文化服务导航网”等一批社会化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提供均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区、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社区文化中心)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东城区文化中心对外开放,持续推动文化社区建设,实现“十分钟文化圈”全覆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用好区内各级各类文化资源,提高服务效能。充分利用孔庙、国子监等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打造“尊师重教的窗口、国学文化传播的平台”。建设“书香东城”阅读平台,倡导全民阅读。到2020年,建成功能完善、覆盖均衡、便捷高效、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现代公共文化体系。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企业市场化供给”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完善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充分挖掘中央和市属单位的文化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区内文化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通过加强与品牌文化企业的合作,引导企业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指导与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设施的运作管理模式,通过服务外包、委托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推行项目外包和设施委托管理,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第三章 全面彰显东城文化魅力

  一、推进“戏剧东城”建设

  以推动戏剧艺术和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戏剧东城”建设,全面提升“戏剧东城”的核心竞争力,营造促进戏剧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搭建戏剧创作提升、演出和交流三大平台,夯实人才、机构、剧场、消费四大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剧场群升级,优化宣传推广、投融资、市场拓展三大配套服务,使“戏剧东城”得到全面巩固与提升,“看戏剧到东城、创戏剧数东城”的品牌得到进一步强化,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戏剧中心。

  二、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以增强文化中心功能为主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对故宫、天坛、国子监等历史遗存、名人故居进行全方位整合,传承国学、国医、国粹,打造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提升东城文化影响力。充分发挥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前门历史文化节、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等文化品牌的作用,整体提升东城文化品牌知名度。

  三、彰显城市文化魅力

  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树立“大文化”理念,推动全区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用文化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以“人文北京”建设为契机,积极吸收国学文化的合理内核,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树立文化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理念,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促进中华传统文化要素与国际多元文化要素的相互交流融合。深入推进“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东城区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基金作用,建设好东城文化人才(国际)创业园。全方位多视角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让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积极力量,让东城区展示出更加鲜明的文化魅力。

第四章 加快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城市文明主题宣传活动,对基层典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积极传递和谐包容的价值观念。提炼东城创新精神、文化特质,使之成为全区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激发干事创业的热切愿望,汇聚全区奋力拼搏的精神力量,形成投身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提升市民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

  大力倡导民主、文明、和谐、爱国、诚信等道德规范,增强文化软实力,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社会共识,凝聚全区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丰富全区奋发进取的精神世界。注重市民精神需求,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文化人,充分利用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市民的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

第一章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努力促进就业

  主动适应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变化,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就业结构和布局。推动劳动密集型就业人口随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疏解,增加保障“四个服务”、城市运行和公共服务的公益岗位就业。突出抓好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确保“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确保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建立统一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创业服务模式创新,强化基层(街道)创业工作的统筹管理。探索具有东城区特色的职业培训模式,充分利用多方培训资源,形成多层次、互补充的职业培训体系。

  二、筑牢社会保险网底

  统筹社会保险制度,建立覆盖各类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引入社会监督、交叉监督和舆论监督,增强基金防范风险能力。提供便捷高效的社保服务,继续优化经办流程,借用社会力量整合经办资源,推进业务下沉,促进社保服务的社会化建设,形成业务规范、操作便捷、信息畅通、服务优质的经办服务机制。

  三、健全社会福利体系

  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救灾、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经常性捐助、慈善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组织网络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保障法治化的综合救助体系。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完善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配套专项救助制度,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体的救助需求。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重视单亲母亲、孤儿等困难群体和青少年的发展需求。建立具有东城特色的残疾人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基础,以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为补充,体现残疾人特殊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扶持公益服务组织、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发展,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倡导居民志愿服务,形成“政府推动、慈善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慈善格局。

  四、提高养老服务保障能力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社会保障为支撑”的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合力,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市场推动、共同监督的原则,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平台,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敬老优待等多层面、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到2020年,养老照料中心和老年餐桌覆盖率达到100%。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动居家养老由解决老年人生活问题向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转型,由管办一体向管办分离转型,由一般性服务向针对性服务转型。整合多种居家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为老服务能力,探索建立网格化智慧养老模式,加快推进专业化运营的社会养老服务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设计具有老年人基本信息、健康信息、服务需求等信息,集呼叫、菜单制定、服务调度、质量评估、特殊老年人个人健康预警和家庭安全预警为一体的网格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推进机构养老设施和养老品牌建设,实现养老机构运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养老护理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人员队伍,切实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深化医养结合模式,加快专业康复护理机构建设。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探索养老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第二章 推进教育均等优质发展

  一、提高教育均等化水平

  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健全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全面增强教育服务供给能力。继续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提升优质教育均等化程度,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不低于95%。完善以学区为基本单元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通过深度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措施促进校际横向联合,通过九年一贯、对口直升等路径进行纵向贯通,形成开放型、高质量、多模式、多样化、各学段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推动各级教育协调发展,创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探索推进“智慧教育”模式,提升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二、推动教育优质化发展

  促进优质教育品牌共享,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新结构,扩大优质教育品牌资源的覆盖面,力争2020年实现辖区内优质教育品牌资源全覆盖。学前教育试点探索两年制、半日制等学制和不同办园模式,促进幼儿教育发展。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塑造学生品格,推动各学区内中小学特色发展。完善学院制新格局,宣传推广特色办学。

第三章 加快建设健康东城

  一、促进全民健康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以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融合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优化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建立北京市儿童眼保健示范中心及0-3岁婴幼儿早教示范基地,打造东城区妇幼保健特色品牌。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的部门联动机制,探索开展医防一体的慢性病诊疗、预防模式,建立以健康为核心的社会服务与管理体系,完善东城特色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提高居民健康素质,加快建设“健康东城”。统筹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全国“科学育儿试点区”建设为依托,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核心,持续开展文明倡导、健康促进、优生优育等系列计生卫生宣传教育活动,为人口的均衡发展奠定基础。持续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急救等健康技能进学校、单位、社区,努力提高居民应对健康问题的能力。

  健全公共卫生保障机制。提高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对医疗服务的支撑作用,积极破解制度障碍和行政壁垒。加强资金保障,健全基本公共卫生保障机制。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卫生监督执法体制为重点,搭建既能体现学科水平专业执法,又能体现下沉街道综合执法的立体执法架构,以医疗执法、传染病和消毒监管、生活饮用水卫生及公共场所(控烟)监管为抓手,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整体水平,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围绕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突发事件网及应急救援网建设,加强预警监测,确保不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推进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疾病防控和急救体系建设。

  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家庭医生式服务全科诊疗模式,突出网格化、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合理改进基础设施条件,规范社区卫生服务运行管理。加强公立医院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加强区属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建设,提高区属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推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逐步构筑科学合理、功能完善、适应群众需求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打造东城区中医药服务品牌。

  三、推进全民健身活动

  结合冬奥会筹办工作,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巩固全民健身示范区成果。以北京市主办2019年男篮世界杯、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继续加强区级、街道和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与健身场所建设,继续深化“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有效盘活区内体育资源,建立覆盖全区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形成人人享有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新格局。发挥各级群众体育组织作用,深入开展“一街一品”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承办各类赛事,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打造群众性体育活动品牌,增强人民群众体质。到2020年,国民体质检测合格率达到93%。

第四章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一、优化社会治理格局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政社分开,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积极培育社会组织,逐步实现“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全覆盖。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拓宽渠道,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加快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完善“一委三会一站、多元参与共建”的现代社区治理结构。以社区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服务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社区“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完善集整治、管理、建设、服务为一体的常态工作机制。构建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推进以认同感为纽带的和谐社区建设。全面提升智慧社区服务能力,支持建立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智能配送体系,实现智慧社区、便捷生活。加强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发更多的志愿服务项目,吸纳更多的社区居民就近参与各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第五篇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强法治建设

  着眼建设服务型政府,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提高效能,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区域国际影响力。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加快建设法治北京首善之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支撑。

第一章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一、深化行政领域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区级统一审批平台并积极对接市级审批平台,推动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国家简政放权、精简审批数量和优化审批流程的相关部署,建立动态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开。全面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监管水平。完善“一站式”政务服务,打造全国一流政务环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政府预算管理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序推进企业名称、经营范围、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改革,加快推进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创新市场监管手段,清理和废除不适应市场配置资源要求的各种规定,进一步完善多元市场监管治理格局。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营造公平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

  二、深化经济领域改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区属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引导国有资本向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优势产业集中。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和国有经济布局,提升国有资本集中度,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规范和优化审批流程,优化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带动作用,创新投资运营模式,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改造、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建设。

  三、深化社会领域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大文化”工作格局,推进街道建立相应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为区域文化资源整合和协调发展奠定基础。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确保文化企业正确经营方向与文化产品正确价值方向。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学区制”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积极推广“学院制”模式,完善学院资源建设体系,建立资源融通、信息共享的青少年学院学习体系,实现学院、学校、资源单位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继续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程度,创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探索推进“智慧教育”模式,提升教育信息化、国际化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深化医疗联合体建设。明确公立医院改革详细方案和路径,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整合利用区域医疗服务资源,创新社区卫生管理和服务机制,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

第二章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树立“首善标准”,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创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提高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国际化服务能力,彰显首都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加强政府间高层交往,强化双方在文化教育、城市管理、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商贸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承接各类大型国际会议和国际赛事为契机,加强与各类国际组织的沟通合作,履行首都“四个服务”职责,增强国际交往服务保障能力,提升东城区国际交往水平和国际知名度。立足丰富的国学文化、胡同文化和戏剧演艺资源,加强同相关国家和地区文化产品、文化遗产等领域的对口交流和重点项目合作,通过联合举办文化周、城市艺术节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实现东城文化“走出去”。积极利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等平台推介北京文化,不断提升“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等文化交流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贯彻落实中央“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要求,全方位搭建中小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批精品特色的教育国际化品牌学校,提升东城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支持本地企业开创国际品牌、走国际化道路,提升区域国际影响力。

第三章 加快建设法治东城

  一、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权限和发布程序,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发挥制度引领和推动作用。健全行政决策制度和程序,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深化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提高办案质量,依法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推动人员配备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便民利民。

  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深化“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民主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实现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加大存量违法建设拆除力度。规范环境秩序,加大执法力度,全面查处无证无照、游商经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比率达到市级要求。加强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环保等监管执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工作。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和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食品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药品抽验合格率均达到99%(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基本药品抽验合格率均达到100%)。取缔非法行医、非法办学,整顿室内娱乐场所及旅游市场秩序。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主体及时整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深入推进反恐怖斗争,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系统建设,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三、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建设法治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息反馈,及时掌握纠纷源头信息,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进行动态预警。围绕土地征用、房屋征收等重点关注的问题,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与水平,引导公民依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信访代理制”模式、社会矛盾排查调处综合机制,加强信访部门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多渠道地倾听、关注和重视人民群众的呼声。

  四、强化平安东城建设的法治支撑

  人人共建平安东城,人人共享平安东城成果。完善执法司法制度,大力推行阳光司法,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执法司法权力运行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引发的社会矛盾。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制度,解决好行政执法过程中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的问题。坚持把依法解决矛盾和问题作为平安东城建设的基本要求,发挥法治的引导、规范、保障、惩戒作用,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维护权益,瞄准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做到服务更靠前、管理更到位。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司法程序机制,严格落实依法按程序办理制度,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健全司法救助制度,切实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化轨道。


第六篇 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本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东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的战略性、纲领性、指导性文件,需要从组织协调、规划衔接、项目支撑、监督考核等多个层面抓好落实,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规划顺利实施。

第一章 加强组织协调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规划实施领导机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加强同上级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国家、北京市相关政策信息,积极争取规划、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

  二、明确责任分工

  围绕“十三五”规划目标,做好规划任务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合理安排时序。各部门要按照本规划要求制定年度实施方案,确保规划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三、加强宣传引导

  积极创新宣传渠道和形式,及时公布相关信息,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东城区发展建设的积极性。扎实开展学习培训工作,形成全社会参与、关心、实施和监督规划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 加强规划衔接

  一、积极推进“多规合一”

  健全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统筹,按照本规划与环境、人口、土地利用等规划“多规合一”的要求,健全规划协调实施机制,确保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提高规划的统筹水平和执行效果。

  二、确保各类规划紧密衔接

  各部门编制的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落实本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做好与本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对接,特别是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和重大项目的衔接,确保规划安排落到实处。

  三、制定配套政策

  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研究制定规划实施在人口、环保、产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四个服务”水平。加强宏观监测预警,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第三章 加强项目支撑

  一、科学谋划重大项目

  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制定并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行动计划》、《非文保区更新改造行动计划》、《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提升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优先实施一批中轴线沿线项目,实施一批文物遗存丰富、胡同肌理清晰的“历史文化精华区”保护项目,实施一批对人口调控、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更新改造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棚改和危改项目,实施一批有助于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二、强化资金保障

  把重大项目列入政府年度折子工程,合理安排时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强重大项目的资金保障,充分利用好财政性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依靠市场机制,多渠道解决各类项目融资问题。

  三、加强项目管理

  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严格建设程序。落实项目建设各项监管制度,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工程质量,保证建设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第四章 加强监督考核

  一、分解落实指标任务

  本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要纳入区政府年度工作报告,纳入区政府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分解年度目标,加强绩效考核,确保如期完成。

  二、完善规划的评估和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规划的评估机制,以量化指标为核心,建立规划实施的科学评估体系,切实落实规划任务。引入第三方评估,将规划制定实施主体与评估主体分离,提高规划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考核机制,强化对人口调控、功能疏解、城市更新改造、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

  三、健全规划实施的民主监督机制

  接受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接受区政协对规划实施的民主监督。强化司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拓展政府与企业、居民的信息沟通渠道,对规划实施进行有效监督,鼓励公民为规划实施建言献策。

  四、适时进行规划调整

  本规划经东城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由东城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规划实施期间,根据东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时,应按照有关程序报请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分享: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