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676号(文化宣传类149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19-12-18 14:02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分享:
字号:        

京政联字〔2019〕21号

朱乐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大气污染防治的关系的提案》收悉,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我市始终坚持“保护中传承、传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的思路,搭建起政策、人才、技艺、展示和创新五大平台,不断推动我市工艺美术行业走向繁荣。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推动工艺美术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技艺传承

  我市高度重视工艺美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了大师带徒补助激励机制。目前,我市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0人、北京工艺美术大师310人,大师累计带徒上千人,每年培养艺徒300余人,有效缓解了30多个品种、20多项濒危技艺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通过开展大师评审工作,促进我市工艺美术大师队伍年轻化、高素质化,目前大师队伍中60岁以下的占47%,大师所带艺徒30岁以下的占41%,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52%。通过加强与市属高校、技工学校合作,完善了从技校到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校生规模已超过500人。每年举办行业技艺培训,年培训超过300人次,为建设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提供了保障。

  (二)加强资金扶持,促进创新发展

  我市积极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修订了《北京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资金支持方向,加强对“产品创新开发和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大师工作室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上创新,有力推动工艺美术产业结构升级。自2002年至今,我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资金累计使用1.45亿元,支持项目326个,吸引投资6亿元,促进新增销售收入超13亿元,新开发产品近16万件,形成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是近年来项目扶持的京绣嫁衣、新中式家具、实用性珐琅器、3D打印数字化产品等,推动了工艺美术的现代设计与个性化定制,实现了工艺的现代应用与跨界融合,在市场上形成了良好的品牌价值。

  同时,对于您提到的“琉璃的非遗传承地琉璃渠禁止了琉璃制作”问题,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北京金隅投资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拟实施1万件/年建筑琉璃制品古法复原技改项目,在门头沟区琉璃渠村北京明珠琉璃制品有限公司现址开展琉璃制作古法复原,用于满足故宫博物院等皇家古建筑修缮需求,研究、传承、展示琉璃工艺与制品,进一步推动琉璃文化产业发展。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改造项目备案,正在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二、意见建议采纳情况

  (一)关于“要为传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地传承,保证其地域的原真性和可实施性,给予必要的操作空间和条件”的建议。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金名片,我市在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和疏解整治促提升相关工作时,也非常注重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保护。多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工艺美术园区建设,目前在行业内已形成一定集聚效应。如盛世精品坊,作为集聚高端工艺美术人才,打造传统工艺美术精品的传承发展园区,目前坊内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9人、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技师13人、技工51人,内设雕漆、玉器、花丝镶嵌、景泰蓝、牙雕、宫毯大师工作室6个,外设金漆镶嵌和宫绣大师工作室2个,并建有精品博物馆,收集保存了大师制作的百余件工艺美术珍品和精品。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加快落地,进一步推动建设集聚各类工艺美术企业、创新设计企业、大师工作室、工艺美术大师和设计开发人员,涵盖众多工艺美术品种技艺,具备完整研发设计、培训交流、展示宣传及孵化功能的高端园区。此外,拟在河北曹妃甸建立工艺美术生产基地,以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曹妃甸实训基地为基础,借助我市工美行业企业和教育资源,打造集工艺美术生产经营、学术交流、技艺技能学习、社会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基地。

  (二)关于“将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地、传承地和生产环境、设备、工具加以收集、归纳、保护,建立非遗技艺博物馆、体验馆”的建议。我市于2019年6月开始实施《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动员社会参与,全方位助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传承、保护、传播与发展。目前,我市已认定北京珐琅厂等15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明确清华大学等35所大中小学为“北京市非遗培训基地”,各区都建有非遗体验展示中心和博物馆,通过开展各类非遗文化传承体验研学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生活,努力营造非遗传承保护“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结合您的建议,我市将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合理利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址等,为代表性项目的保存、研究、宣传、展示、交流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多元的场所。大力支持各区建立非遗传习所和项目体验园区,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非遗展示馆规划建设,推动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和展陈空间建设,积极开展非遗名家传艺工程、“非遗进校园”、非遗展演展示活动等,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更多发展创作空间,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进一步提升公众非遗传承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感谢您对我市工艺美术行业的关心和支持。

  专此函达。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9年8月27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