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财政 > 财政专题 > 2021市级部门财政预算专题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2021年财政预算信息

日期:2021-03-03 10:00    来源: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

分享:
字号:        

目 录

  第一部分 2021年度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二、2021年收入及支出总体情况

  三、主要支出情况

  四、部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说明

  五、其他情况说明

  六、名词解释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门预算报表

  一、收支总表

  二、收入总表

  三、支出总表

  四、政府采购预算明细表

  五、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表

  九、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十一、财政拨款(含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十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财政拨款明细表

  十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

  十四、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

第一部分 2021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职责

  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京办字﹝2019﹞24号),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简称市文资中心)是市委宣传部归口管理的事业单位。

  市文资中心设13个内设机构和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和工会。内设机构分别为综合处、政策法规处、规划发展处(产业促进处)、产权管理处(改革处)、财务预算处(统计处)、审计处、考核评价处(董事会工作处)、投融资处、科技创新处(文化融合发展处)、宣传信息处、项目协调处、对外交流处、人事处。下属3个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分别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中心、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信息中心、北京市文艺院团服务中心。1个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为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市文资中心负责该单位预算管理)。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主要职责:

  1.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市属文化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文化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出资人职责。

  2.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措施并组织实施。参与起草本市相关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

  3.承担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管责任。

  4.指导推进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文化资产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负责建立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并组织实施。

  6.指导督促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从出资人的角度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7.指导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建立文化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运用。负责推进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教育、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8.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本市国有文化投融资体系,引导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文化和资本市场对接。根据本市有关规定,管理文化发展相关专项资金。

  9.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工作和相关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负责促进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产业发展。组织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开拓国际市场,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10.完成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传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11.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负责利用国内外丰富的文物、艺术品资源,为社会各界提高品位的文化艺术展览。中外古今艺术品征集、收藏、研究、展示及鉴定服务,兴办其它类型展览及文化活动。

  (二)人员构成情况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机关行政编制0人,实际75人(因机构改革原因保留行政编制),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财政补助事业编制426人,实际85人;聘用人员(其他聘用人员--临时工)194人,离休人员为37人,退休人员814人。

  二、2021年收入及支出总体情况

  2021年收入预算32622.55万元,比2020年47400.22万元减少14777.67万元,下降31.17%。其中:财政拨款30561.07万元,比2020年36076.93万元,减少5515.86万元。主要原因一是2020年末结转下年结转结余资金减少,二是压减了部分非重点、非必须的一般性项目支出。

  2021年支出预算32622.55万元,比2020年47400.22万元减少14777.67万元,下降31.17%。其中:基本支出预算10120.86万元,占总支出预算31.02%,比2020年9640.61万元增加480.25万元,增长4.98%,原因为人员经费正常增长。项目支出预算22501.69万元,比2019年37759.60万元减少15257.91万元,下降40.4%。主要原因一是考虑到新冠疫情原因取消部分对外交流类项目,二是国际设计周、惠民消费季项目正在论证中,年初未批复。

  三、主要支出情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北京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十六次全会精神,紧扣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扭住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和文化产业发展两大重点,着力监管和改革赋能,助推国有文化企业补短板、强筋骨、增效益,着力供给引领和需求协同,增强文化企业活力和市场韧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要推动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取得新进步。这是落实出资人制度和责任的本质要求。要强化监管、防范风险,制定"企业投资监管""基金业务管理"等办法,在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出台"董事会工作指引",加强所出资企业董事会建设,促进履职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修订"权力和责任清单""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规定,进一步激励企业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做好企业经营业绩确认。提高审计报告辅助决策的效用,及时关注和提示风险。抓好所出资企业清产核资和统计评价,做好重大资产核销及不良账款处置。加强所出资企业合规管理,推动形成工作方案,为确立合规性制度探索路径。落实所出资企业季度监管会商机制,进一步增强监管合力。按时保质编制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二要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实现新发展。这是实施监管的根本目的。要抓重点、强改革,主动服务,促进发展。聚焦高质量,高水平编制所出资企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导企业编好各自发展规划。推动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形成歌华传媒、出版集团等企业"一企一策"改革方案,加快推动方案落地。全面完成所出资企业公司制改革,推动公司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改革试点。进一步帮助企业"瘦身健体"减负发展。强化重大事项把关,督促企业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处置非文化主业和低效无效资产,协调推动解决企业房产土地、承担社会职能等历史遗留问题。

  三要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实现新突破。这是不断破解文化企业融资困局的重要一招。要加快筹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稳妥推进文创银行建设。落实风险补偿金机制,扎实做好财政资金与银行出资的匹配衔接,切实发挥出风险补偿资金池的作用。要在用好政策上着力,聚焦重点行业、中小企业发展,修订"投贷奖"机制,用好"房租通"政策,提高政策精准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要在搭建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交流平台上着力,增强北京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功能,发挥好合作交易所的作用,建立一体联动的上市培育平台,办好上市培训班。扩大路演推介会和投融资沙龙的服务范围和效益,提升投融资峰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四要推动文化产业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这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扛起责任,聚焦项目,重点突破。落实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产业发展组牵头责任。推动北京歌舞剧院原址重建项目取得实质进展,狠抓京南艺术中心、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建设,协调推动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北京设计周主题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细化完善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政策,深入推进项目试点工作,探索搭建专业综合服务平台。落实文化产业园区服务包,发挥好北京市文化产业园区协会的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聚焦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搭建文化企业与科技企业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向日常化、经常化、专业化、分类化转变,形成一批新应用、新场景、新形态。增强文化经济政策平台服务能力,建立"1+N+X"服务体系。加强产业数据采集和指标监测,做好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分析,发布《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

  五要推动文化市场发展涌现新亮点。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抓手。要不断提升文化活动品牌效应。办好第九届惠民文化消费季,进一步提升文惠券领用便利度,打造产品更丰富、服务更强大、应用更便捷、场景更创新的文化消费品牌榜,增强"季券榜"联动的引导力和带动力,为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支撑。搭建连通国内外的市场平台,充分利用服贸会、文博会、京港洽谈会等,办好首都文化产业推介洽商活动,精心举办2021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办好"电竞北京2021"系列活动,促进文化产业跨区域循环。推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做好创新政策、优质资源、重点项目的对接服务工作。聚焦落实"两区"建设、拓展国际文化市场,开展企业调研和深入研究,办好文化产业高研班和对外文化贸易骨干人才培训班,不断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人才基础。

  四、部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说明

  (一)"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部门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开支单位包括本级和4个所属单位。

  (二)"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202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85.28万元,比202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减少6.06万元。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用。2021年预算数54万元,比2020年预算数60万元减少6万元,主要原因为2021年压减一般预算支出;2021年因公出国(境)费用主要用于我单位对外文化交流相关的因公出国(境)的各项组团支出。

  2、公务接待费。2021年预算数2.18万元,比2020年预算数2.24万元减少0.06万元,主要原因为2021年压减一般预算支出。2021年公务接待费主要用于接待国内外各方参观首都文化产业的费用支出。

  3、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2021年预算数29.1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2021年预算数0万元,比2020年预算数0万元持平;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21年预算数29.1万元,其中:公务用车加油13.42万元,公务用车维修6.95万元,公务用车保险4.95万元,其他3.78万元。与2020预算数29.1万元持平。

  五、其他情况说明

  (一)政府采购预算说明

  2021年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政府采购预算总额3286.27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2.71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3283.56万元。

  (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说明

  2021年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政府购买服务预算总额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0万元。

  (三)机关运行经费说明

  2021年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本级1家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535.05万元。

  (四)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说明

  2021年,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填报绩效目标的预算项目66个,占本部门全部预算项目66个的100%。填报绩效目标的项目支出预算21582.64万元,占本部门年初全部项目支出预算的100%。

  (五)重点行政事业性收费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1年无重点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2021年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26.3万元,支出0万元。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共有车辆8台,133.27万元;50万以上的通用设备9台,价值588.26万元;100万以上的通用设备13台,价值3650.85万元;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共有车辆3台,价值67.79万元。

  (八)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情况说明

  投贷奖项目:根据《北京市实施文化创意产业"投贷奖"联动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管理办法(试行)》(京文领办文〔2017〕3号),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服务实体经济精神,缓解文化企业因"轻资产"导致的融资"难、贵、慢"问题,服务实体经济,结合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改革实践,实施"投贷奖"联动,向通过联动运营平台成功获得融资的文化企业、金融机构及"投贷奖"平台三方进行资金支持。分配方案经市文资中心主任专题会(领导班子会)审议、与市财政局沟通资金情况、提请市委宣传部审议、提请市文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审定的决策链条,同时接受审计、纪检等部门监督检查。2021年该项目正在公开征集中年初未纳入批复预算。

  六、名词解释

  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指本部门当年部门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预算数。

  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政府采购: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和强化预算约束的有效措施。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将属于自身职责范围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按照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交由符合条件的服务供应商承担,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向其支付费用的行为。

  投贷奖:"投",是指股权投资机构为文创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贷",是指金融机构为文创企业提供低利率、高效率的贷款;"奖",是指对"投贷奖"体系内成功获得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文创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发债融资、贴息、贴租等奖励支持。

第二部分  2021年部门预算报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