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京蒙协作
点击显示或隐藏左侧导航

北京延庆区助力内蒙古兴和县残疾人事业发展

  购买盲人电磁炉、开展院面硬化、坡道安装扶手……今年10月底,在北京市延庆区残联的资金帮扶支持下,历时3个月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50户困难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圆满完成,受助残疾人的居家生活环境有了质的提升。

  今年78岁的谢富花家住兴和县南官村,是一位视力二级残疾的老人,孩子常年在外务工,家里只有谢富花自己独居。家里的房子院墙由一截不到小腿高的石头垒起,没有大门,院面崎岖不平、杂草丛生,石头院墙也是谢富花平时自己摸索着搬起石头垒起来的,通往道路上的出口在房子左侧,离房屋很远,再加上谢富花的眼睛完全看不见,平时出门上厕所十分困难。

  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根据延庆区残联的无障碍改造资金帮扶的标准,为谢富花量身制定改造方案。屋内做了低位灶台,配置了盲人电磁炉、盲人电热水壶、盲人电饭煲,屋外则重新用水泥把院墙加固,把侧面的出口改到正面,硬化院面,同时为了方便出行,院里还安装了通往厕所和出口的扶手。经过一系列改造,谢富花的“忧居”变成了“安居”。“太方便了,简直都不敢想有现在的生活,我自己也能使用电器了,真的很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谢富花激动地说。

  截至目前,延庆区残联共为兴和县50户困难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庭投入无障碍改造帮扶资金17.5万元,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托起了残疾群体“稳稳的幸福”。除了生活条件的改善,延庆区残联更加注重“授人以渔”,为残疾人就业“铺路搭桥”,助力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用劳动创造价值、实现自我价值。

  今年,兴和县残联还在延庆区残联帮扶资金和兴和自有资金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2023年城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自3月6日至4月28日,共开展了5期培训,每期5天,共计336人次参加,让更多的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依靠自己的能力,逐渐实现就业创业。

  在今年3月的2023年兴和县城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上,一位全神贯注、巧手舞动的大姐进入人们的视线,不一会儿,一个缝制好的垒球就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位大姐叫刘宝霞,是一位来自兴和县城关镇兴昌社区的肢体二级残疾人。她在4岁的时候被医生确诊为马蹄内翻足畸形,一直靠助行器和轮椅生活,能够自食其力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由于身体原因,刘宝霞不能务农打工,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平时就在家靠手工缝制双面羊绒尼大衣补贴家用。参加了这次培训班后,刘宝霞开心地说:“我这几天学会了缝制垒球,前段时间参加培训还学会了扎拉花、编制马鞭等,掌握了一技之长,依靠自己的能力,增加收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学到这些知识以后,还可以走向社会,制作的东西还可以卖出去,增加收益。”

  此次培训中,培训班老师就垒球缝制技术进行授课培训,通过理论加实践的授课模式详细为残疾人讲解缝制要点,并进行现场演示、培训,56名城镇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就初固定、线上蜡、缝制、收口、校线5个缝制过程细心学习,更好更深入地融入社会生活。

  今年以来,延庆区残联还多次联系兴和县残联,就京蒙对口帮扶协作工作进行沟通协商。4月15日,延庆区残联一行前往兴和县调研帮扶协作工作,与兴和县达成年度帮扶协作协议,捐赠资金50万元,用于新建1所残疾人“温馨家园”以及5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330名以上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完成。

  “我们希望通过帮扶资金助力残疾人朋友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就业创造优渥条件,成就更多需要成就的残疾人朋友。”延庆区残联副理事长王爱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