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1. [發文字號] 京人社服發〔2016〕185號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 [發佈日期] 2016-09-29
  4. [有效性]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印發《北京市公益性崗位納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評估認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字號:        

京人社服發〔2016〕185號

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為規範納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公益性崗位的開發與管理,根據《北京市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管理試行辦法》(京人社就發〔2014〕170號),我們制定了公益性崗位徵集評估認定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1.北京市公益性崗位納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評估認定工作方案

     2.公益性崗位評估專家登記表(表樣)

     3.公益性崗位納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申請表(表樣)

     4.公益性崗位初審意見表(表樣)

     5.公益性崗位專家評估單(表樣)

     6.公益性崗位專家評估匯總單(表樣)

     7.公益性崗位延期(調整、撤銷)申請核準表(表樣)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6年9月29日


附件1

北京市公益性崗位納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評估認定工作方案

  根據《北京市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管理試行辦法》(京人社就發〔2014〕170號)相關規定,現就公益性崗位徵集、評估和認定並納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一、公益性崗位徵集評估認定原則

  (一)總量控制與動態管理相結合。公益性崗位徵集要充分考慮財政資金、項目資金、失業保險基金的承受能力,以及城鄉就業困難人員的實際需求,實行總量控制;建立全市統一的公益性崗位數據庫並實施動態調整管理。

  (二)服務社會與就業托底相結合。公益性崗位應符合社會公共事務服務、城市管理服務、國家資源保護、綠色生態建設、公共秩序維護等服務社會的公益性要求;同時能夠與城鄉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能力相適應,能夠實現就業托底功能。

  (三)廣泛代表性與區域優勢相結合。公益性崗位在全市範圍內公開徵集,通過評估認定,確保崗位具有廣泛代表性和持續開發潛力;同時鼓勵各區依託區域優勢充分挖掘崗位。

  二、公益性崗位評估程式

  (一)公益性崗位申報

  納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管理的公益性崗位,項目主管部門按照以下程式提交申請材料。

  1.市政府職能部門統一部署組織或出資的公益性崗位,由市政府職能部門指定的公益性項目主管部門向市勞服管理中心提交申請材料。

  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鄉鎮人民政府部署組織、出資或各級財政共同出資的公益性崗位,由公益性項目主管部門向區人力社保局申請,經區人力社保局匯總、初審後統一上報市勞服管理中心。

  申報的公益性崗位應符合《北京市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管理試行辦法》(京人社就發〔2014〕170號)第十條的規定。

  凡已納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的公益性崗位,區人力社保局不再重復徵集與其崗位內容或性質相同相近的公益性崗位。

  2.申請材料包括:

  (1)《公益性崗位納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申請表》。

  (2)崗位説明書,包括:崗位名稱、工作內容描述,工作區域範圍、工作地點分佈、工作時間要求、工資和社會保險繳納標準,其他福利待遇、人員招聘條件(年齡、文化程度、職業技能等)等基本內容。

  (3)崗位工作量測算依據和崗位需求規模。以標準工時(在特定條件下,利用規定作業方法和設備,以每名普通勞動者全日制工作的正常能力完成一定品質和數量的工作所必要的時間)作為崗位工作量測算依據。在此基礎上,根據崗位應覆蓋、分佈的區域範圍等,推算得出崗位數量規模和分佈要求。同時,根據公益性項目發展要求,預測提出未來兩年的增長數量等。

  (4)已在崗人員情況説明,即:對截至申報上月底,正在公益性崗位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年齡、文化程度、戶籍性質、地區分佈等構成情況,以及勞動關係、工資待遇、社會保險、資金來源和籌集等提出書面説明。

  (5)崗位日常管理考核模式、要求,以及具體實施方案。

  (6)各級政府出資的文件或證明材料,以及撥款計劃。

  (7)區人力社保局向市勞服管理中心提交公益性崗位納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的正式請示、可行性分析報告、《公益性崗位初審意見表》以及初審評議報告。

  (8)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公益性崗位評估

  市勞服管理中心受理申請材料後,原則上45個工作日組織完成以下工作:

  1.歸納、整理、分析、匯總申報材料;

  2.根據崗位評估要求,組建由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就業、社會保障、公益性崗位等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專家組一般由5名專家組成,其中必須至少包含1名公益性項目相關領域的專家,專家組組長由專家組現場推舉。評估專家每屆聘期三年,可以連聘;

  3.組織專家組,對涉及面廣、安置潛力大或區域、專業、部門等特點明顯的公益性崗位進行實地考察;

  4.組織召開專家評議會。對公益性崗位開發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進行評估。專家組成員應對所申請的公益性崗位逐個分別打分,專家組的評估結論,由專家組成員共同討論形成,並經專家組成員的三分之二以上贊成票數通過。

  5.市勞服管理中心會同就業促進處、勞動關係處、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處對經專家組評議的公益性崗位,提出最終審議意見,並據此下達批復文件,同時將有關資訊錄入人力資源市場資訊系統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管理模組。

  各區人力社保局根據批復文件向所涉及的街道(鄉鎮)分配崗位數量,提出安置要求,同時將崗位分配資訊錄入人力資源市場資訊系統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管理模組。

  (三)公益性崗位發佈

  公益性崗位通過認定後5個工作日內,將其列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托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的公益性崗位管理名錄》(以下簡稱公益性崗位名錄),並通過北京人力社保網、北京勞動就業報等媒體向社會公開發佈。

  三、公益性崗位管理

  已納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的公益性崗位需要延期、撤銷或調整數量的,需由公益性項目主管部門提前3個月申請,提交《公益性崗位延期(調整、撤銷)申請核準表》及相關材料。其中:

  (一)公益性崗位申請延期,且項目資金髮生變化的,需要經過本方案規定的評估認定程式辦理。

  (二)公益性崗位撤銷的,需同時提交安置人員分流方案。

  (三)公益性崗位數量變化的(包括申請公益性崗位名錄裏的新崗位),需提交數量變化測算依據和變化規模,並附市、區財政局、公益性項目主管部門關於資金保障的書面意見等材料。

  市勞服管理中心按規定審核相關材料後,下達批復文件,調整公益性崗位名錄,變更人力資源市場資訊系統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管理模組中公益性崗位數據庫。

  四、公益性崗位評估組織保障

  (一)市勞服管理中心會同就業促進處、勞動關係處、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處,成立“北京市公益性崗位評估認定工作小組”。工作小組負責全市公益性崗位認定工作的組織協調。

  (二)各區人力社保局要根據區、街道(鄉鎮)所提出的公益性崗位納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的需要,明確相關辦事及評估機構,開展公益性崗位評估初審,確保相關工作順利實施。

  本方案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附件2-4.jpg

  填表説明:

  1.崗位編號:  由區的字母代表加上3位數的阿拉伯數字。例如A001就代表東城區第一個申報的崗位。區字母代表如下:A東城B西城C朝陽D海淀E豐臺F石景山G懷柔H 房山I大興J通州K順義L昌平M門頭溝N平谷O密雲P延慶Q 亦莊技術開發區R市委辦局

  2.崗位類型:A社區服務類崗位;B公共管理類崗位;C綠色生態建設崗位;D其他公益性崗位。

  3.崗位主管部門:崗位的直接管理部門;崗位開發層級:A市級職能部門;B區級職能部門;C鄉鎮;D其他(需填出具體部門)

  4.崗位職責: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描述。

  5.崗位素質:填答"是"選項,須填寫具體內容。如:"是否有年齡要求",如果填"是",須註明具體的年齡要求。

  6.崗位資金:填答"是"選項,須填寫具體內容。如:"是否有項目資金",如果填"是",需註明項目資金的具體金額。

  7.崗位規模:測算依據必須有數據支援,有具體的工時計算和人員實際需求説明。

  8.崗位涉及區域:以分數形式填寫,分母為全區所有街道(鄉鎮)數,分子為崗位所涉及到的街道(鄉鎮)數。

  9. 區政府職能部門、鄉鎮人民政府部署組織、出資或各級財政共同出資的公益性崗位的初審意見由區公益性崗位評估機構負責填寫;市政府職能部門統一開發或出資購買的公益性崗位的初審意見由市勞服管理中心負責填寫。

  10."是"或"否"的選擇性答案請畫"√"填答。

附件5-7.jpg

分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