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2016年以後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1. [主題分類]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氣象、水文、測繪、地震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人民政府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2022-06-03
  6. [發文字號] 京政發〔2022〕24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22-06-13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2022年 第31期(總第763期)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氣象事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

字號:        

京政發〔2022〕24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先導性社會公益事業。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氣象高品質發展綱要(2022—2035年)的通知》(國發〔2022〕11號),加快推進氣象事業高品質發展,全面提升氣象保障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氣象工作重要指示和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以科技創新為根本動力,先行試點全國高品質氣象現代化建設,高標準謀劃、高水準推進首都氣象事業發展,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堅實的氣象保障服務。

  (二)基本原則

  突出首都特色。堅持首善標準,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始終把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準作為推進氣象事業高品質發展的核心要義。

  突出科技創新。堅持目標導向、需求引領,聚焦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強化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以數字化靶向服務為發展方向,全面提升氣象核心業務水準。

  突出開放合作。堅持凝聚智力、融合發展,統籌運用中央和本市資源優勢,搭建融通互利發展平臺,建設專業氣象人才高地,營造開放合作的高品質發展環境。

  突出協同聯動。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深化京津冀氣象事業協同發展,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建成以智慧氣象為重要特徵的“國際一流、國內領先、首都特色、準確細緻”的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成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保障城市安全運作、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需求的數字氣象服務體系;建成結構合理、開放高效、支撐有力、機制靈活的氣象科技創新體系。

  到2035年,氣象服務全面融入和支撐首都高品質發展,氣象資訊産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智慧氣象業務能力、氣象科技創新能力、超大城市氣象保障服務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二、主要任務

  (一)提高政治站位,服務支撐全國政治中心建設

  1.提升重大國事活動氣象保障服務能力。將氣象工作納入重大國事活動常態化服務保障機制,深度融入重大國事活動運作指揮體系。實現全流程氣象風險預測和評估,開展定時、定點、定量氣象預報預警和關鍵區域微尺度專項服務。(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財政局、市應急局等部門,天安門地區管委會,相關區政府)

  2.加強首都功能核心區氣象保障服務能力建設。深化與氣象部門合作,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指定機構精準對接氣象保障服務需求。制定支援本地區氣象事業高品質發展的配套政策,在氣象基礎設施建設、運作維護經費等方面給予保障。建立健全本地區氣象災害應急響應聯動機制,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增強氣象災害風險防範能力。(責任單位:東城區政府、西城區政府,天安門地區管委會,市氣象局、市應急局等部門)

  (二)強化協同聯動,服務支撐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建設

  3.促進文化旅遊康養産業發展。深入挖掘生態氣候資源,以密雲區、延慶區“中國天然氧吧”試點示範建設為引領,打造生態涵養區特色氣象優質資源品牌,促進康養産業發展。推動“氣象+”賦能文化旅遊産業發展,高標准保障服務冰雪經濟發展。發展數字化氣象景觀預報技術,助力“漫步北京”“暢遊京郊”行動計劃和“點亮北京”夜間文化旅遊消費計劃等落地。挖掘氣象文化寶藏,強化氣象文化傳播和科學科普,助力文化産業繁榮發展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設。(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民政局等部門,相關區政府)

  4.加強國際交往中心氣象保障服務能力建設。緊緊圍繞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全力做好在京舉辦的各類雙邊、多邊外交活動等的氣象保障服務工作。助力構建“一核、兩軸、多板塊”空間格局,主動融入“兩區”“三平臺”建設,積極參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關村論壇、金融街論壇等重要活動保障服務,助力國際會議和國際文化旅遊活動開展。(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政府外辦、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商務局、市金融監管局、市文化和旅遊局等部門,相關區政府)

  (三)強化開放合作,服務支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5.加強氣象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充分發揮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作用,支援氣象科學基礎研究以及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在氣象領域應用研究,深化氣象精細化預報技術研發,深度融入“三城一區”平臺建設。建立科技計劃項目(課題)持續支援機制,加強極端天氣觸發、演變機制科學研究和人工影響天氣科學試驗,實施強對流天氣探測與研究科學試驗,開展多種資料同化、人工影響天氣等關鍵技術攻關。(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相關區政府)

  6.構建開放合作科技創新體系。鼓勵市屬新型研發機構在氣象領域開展創新實踐,引進多元創新主體,搭建智慧城市數字氣象融合創新平臺。適時組建城市氣象、人工智慧與數字氣象應用新型研發機構。統籌推進雲降水物理研究和雲水資源開發北京市重點試驗室、上甸子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建設,融入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科協等部門,懷柔區政府、密雲區政府)

  (四)堅持底線思維,保障城市安全運作

  7.健全氣象防災減災組織體系。全面落實《北京市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加強氣象災害預防、預報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實施“網格+氣象”行動,將氣象災害防禦納入安全社區、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建設和網格化管理體系,提升突發極端氣象災害防禦能力。建成市區一體化氣象災害綜合風險管理系統,實現覆蓋全市、精細到街道(鄉鎮)的氣象影響預報和風險預警。將氣象災害防禦知識納入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內容,增強社會公眾應急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素養。(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應急局、市氣象局、市科協等部門)

  8.提升韌性城市建設保障服務水準。圍繞韌性城市建設,統籌考慮氣候的適宜性、影響性、風險性,科學確定城鄉空間佈局、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內容,依法做好重大規劃、重點工程項目氣候可行性論證,推進實施城市通風廊道建設。建立健全分災種、分重點行業氣象風險指標和閾值,提升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防洪排澇、交通出行、建築節能等氣象保障服務能力。數字化氣象服務産品賦能下游行業的覆蓋率由30%提升到80%。做好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域氣象保障服務工作。(責任單位: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應急局、市園林綠化局、市氣象局等部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9.加強極端天氣風險防範應對。發展智慧識別技術,建成對流尺度區域集合預報系統,開展極端天氣概率預報。加強極端天氣精準預報和提前預警,對局地強降水、短時大風、雷電、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龍捲風除外)提前1至3小時預報預警;對其他極端天氣提前6至12小時預報預警,並力爭提前24小時預報預警。健全極端天氣應對預案體系,構建適應局地氣象特點的應急處置模式,提高氣象災害預警自主響應能力。健全強對流和極端天氣應對分析評估和復盤總結機制。(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應急局等部門,各區政府)

  10.加強防雷減災工作。依法履行防雷監管職責,落實防雷安全監管工作經費,將防雷安全工作納入安全生産監管體系和考核範疇。落實建設工程防雷安全監管責任,確保新建、改建、擴建建(構)築物、場所和設施的防雷裝置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責任單位: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交通委、市水務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應急局、市通信管理局、市氣象局等部門,各區政府)

  11.提高民生保障服務能力。將公共氣象服務納入市區兩級政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面向健康生活、戶外體育、新型消費等領域,發展基於場景、基於影響的氣象服務技術。開展基於智慧研判、情景互動、精準推送的分眾化智慧氣象服務業務。建成公眾個性化定制服務的“專屬氣象臺”,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文化和旅遊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體育局等部門,各區政府)

  (五)強化創新引領,提高氣象核心業務能力

  12.提高觀測預報預測能力。優化全市氣象觀測站網佈局,建成三維、秒級、多要素立體觀測系統,垂直氣象探測站網平均間距達30千米。全市智慧網格天氣預報達“百米級、分鐘級”。實施精準預報行動計劃,建設數字氣象臺,提高氣象預報智慧化水準,實現落區精準到流域、區、街道(鄉鎮)、重要景區。加強月度、季度、年度氣候預測能力建設,提高氣候預測産品空間解析度的精細化程度。依法保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將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避免危害氣象探測環境審批事項納入“多規合一”協同平臺辦理。(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等部門,各區政府)

  13.提高氣象信息化水準。開展以具體場景應用為牽引的氣象數據共用普惠能力建設,賦能數字經濟發展。持續加強精細化預報算力支撐能力建設,新增高性能1PBFlops計算能力、10PB配套存儲能力。加強系統運作的數字化監控能力建設,提升業務風險防控能力。(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等部門)

  14.增強人工影響天氣保障能力。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品質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47號)要求,實施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行動計劃,統籌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實施建設。增強監測、作業、指揮等人工影響天氣基礎業務能力。充分發揮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在防災減災救災、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國家重大活動保障、重大突發事件應急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重點領域服務保障,並及時評估服務保障效果。加強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安全管理。(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委編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農業農村局、市應急局等部門,相關區政府)

  (六)堅持綠色發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15.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涵養區生態氣候監測評估,助力林業生態修復。深化氣象與生態環境部門聯動機制,加強數據共用,合力做好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測預報,助力大氣污染治理。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支撐,加強風能、太陽能等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能力,開展氣候影響評估和應對措施研究。開展碳氧監測評估,促進碳減排,推動碳中和。(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水務局、市園林綠化局等部門,各區政府)

  16.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與天津市、河北省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防禦協作機制,推進氣象災害防禦規劃、政策措施和技術標準協調一致,統籌氣象災害防禦設施佈局,有效提升京津冀地區氣象災害防禦協作能力。加強天氣會商和氣象資訊共用,開展氣象災害防禦業務合作和科學技術研究,提升京津冀地區氣象災害聯防聯治水準。(責任單位:市應急局、市氣象局、市京津冀協同辦等部門,相關區政府)

  17.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開展特色農業分區、分作物、分季節精細化氣象災害風險動態評估、預報預警和氣候評價,助力都市精品農業科學生産和風險防範。進一步加強氣象數據與農業保險的相關性研究,積極推動農業天氣指數保險試點,不斷滿足農業經營主體的多樣化保險需求,提供更高水準的保險保障。(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金融監管局等部門)

  (七)強化人才保障,打造專業人才新高地

  18.加強高水準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市屬高等院校開設大氣科學相關專業,在氣象關鍵技術、前沿交叉技術等方面開展人才聯合培養。開展多部門合作,在城市氣象研究、精細化數字預報、人工影響天氣等領域形成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團隊。將氣象人才納入市屬各類人才工程和人才培養計劃,加大對氣象部門高層次領軍人才和氣象科技戰略人才的培養力度。開展氣象幹部人才挂職、培訓工作,不斷完善幹部人才隊伍結構。(責任單位:市教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委組織部、市人才工作局、市氣象局等部門)

  19.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在科研立項、教育培訓、評選表彰中,對氣象專業技術人才給予支援。為符合條件的氣象幹部職工提供保障性租賃住房。對符合條件的氣象核心領域領軍人才、核心骨幹提供引進人才支援。(責任單位: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人才工作局等部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中國氣象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部市合作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加強氣象工作統籌規劃,督促重點任務落實。各區政府要加大對本地區氣象事業高品質發展的支援力度,有效銜接各項改革與創新措施,將氣象事業高品質發展相關要求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二)完善聯動機制

  市有關部門、各區政府要切實履行責任,建立完善工作協調機制,細化各項政策措施,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溝通合作,著力解決影響制約氣象事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問題,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強政策支援

  市有關部門、各區政府要進一步完善落實氣象雙重計劃財務保障體制,建立健全穩定的氣象事業發展財政投入機制,按照政策規定落實地方事權範圍內各項財政投入保障。著力完善與雙重管理體制相適應的地方雙重氣象科技和人才管理體系。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3日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