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1. [發文字號] 京政發〔2010〕1號
  2. [發佈日期] 2010-06-08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批轉市科委市衛生局 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 實施方案(2010—2012年)的通知

 

 

京政發[2010]1號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批轉市科委市衛生局
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
實施方案(2010—2012年)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現將市科委、市衛生局制訂的《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實施方案(2010—2012年)》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六日


 - 1 -  


 

 
 
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
實施方案(2010—2012年)
(市科委市衛生局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為貫徹落實“科技北京”行動計劃,體現科技“利民、益民、惠民”原則,遏制嚴重影響市民健康的十大危險疾病(肝炎、艾滋病、結核、禽流感等新發突發傳染病、心血管和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宮頸癌和乳腺癌、抑鬱症、慢性腎病、脊椎和骨關節病)快速上升的趨勢,建立臨床診療技術體系,推廣應用研究成果,提高臨床診療水準,改善市民健康,特製訂本方案。
  一、指導原則
  堅持中西醫並重,以“部門協作指導、項目系統管理、醫學專家領銜、專科醫院負責、政府資金保障”為指導,結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進十年行動規劃(2009—2018年)》(以下簡稱“健康促進十年規劃”),加強對健康教育、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等疾病防治各個環節的科技攻關與管理,提高市民健康水準。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以“科技北京”行動計劃為指導,結合健康促進十年規劃,重點研究和推廣應用中西醫臨床診療規範和標準,通過市科技、
 - 2 -  
 

 
 
衛生、財政、發展改革、人力社保等相關部門的密切合作,力爭用3至10年的時間,顯著增強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的防控工作成效,形成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帶動首都醫藥科技和人才隊伍的建設與發展,降低首都十大危險疾病對居民的健康危害,改善市民健康水準。
  (二)2012年階段目標。
  市民對首都十大危險疾病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70%以上。初步建立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的100項臨床急需診療技術規範和標準,搭建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科技支撐體系。通過市衛生局、市中醫局以及各專業學會、行業協會在全市推廣研究成果,努力降低醫療成本,提升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的臨床診療規範化程度和水準。
  三、重點任務
  根據疾病發展不同階段和疾病特點,採取不同防治措施,以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為前提,以診療技術體系為支撐,最終實現研究成果示範推廣或轉化成政策,阻止疾病的發生、發展或惡化,降低醫療費用,提高市民健康水準。
  (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結合健康促進十年規劃,全面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充分發揮中醫藥“治未病”的優勢,力爭使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均有條件提供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服務,所有藥店內安置組合式健康監測儀,能夠進行便捷的血壓、心率、體重等指
 - 3 -  
 

 
 
標的檢測,滿足居民健康監測需求。
  (二)搭建首都十大危險疾病臨床診療技術支撐體系,完善十大危險疾病臨床診療規範。
  根據首都十大危險疾病不同特點,在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等方面開展中西醫規範標準及適宜技術研究,搭建首都十大危險疾病臨床診療技術支撐體系,確保首都十大危險疾病防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每類疾病的具體攻關任務另行制訂。
  (三)成果推廣與管理。
  以首都十大危險疾病臨床診療技術支撐體系的研究成果為推廣應用對象,推動相關政策和管理措施出臺,切實提高首都中西醫臨床診療水準和規範化程度,培養臨床科研型人才,提高市民生活品質。
  四、組織方式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部門聯動。
  市政府相關部門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市科委負責計劃的落實和具體組織實施;市衛生、人力社保、財政、發展改革、中醫藥管理、藥品監督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各負其責,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如期實現。
  市科委負責組織編制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科技攻關實施方案;組織開展首都十大危險疾病診療技術規範研究;建立首都十大危險疾病臨床診療研究技術體系;協助組織成果的推廣工作。
  市衛生局負責圍繞首都十大危險疾病健康問題,組織實施健康促進十年規劃,在居民“少得病”方面制定相應政策、措施;提出適用於社區居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健康促進機構、藥
 - 4 -  
 

 
 
店等場所的健康促進、健康檢測産品研發需求;牽頭組織科技成果和適宜技術推廣,探索通過規範醫療行為逐步降低相關醫藥費用的機制和措施。
  市中醫局負責圍繞與首都十大危險疾病有關的健康問題,在居民“少得病、晚得病、少重病”方面,出臺相應的中醫政策和措施;提出針對社區居民生命全週期的系列中醫藥健康指導方案、實用技術、方法和健康産品的研發需求,推進中醫藥健康産品産業化;牽頭組織推廣中醫科技成果和適宜技術,探索中醫藥早期預警、早期救治技術和規範,以及不同疾病階段主要危險因素的有效預防和康復措施。
  市人力社保局負責積極利用階段性成果,研究制定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相關醫保政策,通過相關政策引導居民合理就醫,加大醫保制度對首都十大危險疾病醫療保障的支援力度。
  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圍繞首都十大危險疾病和衛生事業發展需求,積極支援醫療衛生基礎建設;支援重大疾病臨床數據和樣本資源庫等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相關的管理資訊平臺和診療平臺建設;推動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相關診療産品的産業化。 
  市財政局負責圍繞首都十大危險疾病和衛生事業發展需求,落實相關經費投入。
  市藥監局負責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為契機,協調推動對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新藥研發。
  市委宣傳部負責協調市屬媒體,在電視、廣播、報紙等主流
 - 5 -  
 

 
 
媒體設立健康教育專題或專欄,以首都十大危險疾病防治知識、保健常識為重點,廣泛開展有針對性的大眾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市民健康保健和疾病自我識別的能力。
  (二)加強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産出。
  項目組織採取委託與招標相結合的方式。每類疾病由1名領銜專家和1家專科醫院負責協調與組織實施,集合10家左右三級、二級和社區醫院共同承擔。相關部門建立項目研究與政策推動對接機制,確保研究階段性成果與政策推動的有效銜接。同時,邀請相關委辦局參與項目諮詢、項目研究和研究相關政策,並及時將階段性研究成果進行推廣和應用。
  (三)建立穩定、多渠道的經費保障機制,提高資金效益。
  建立政府引導、社會力量支援的經費保障機制,加強各種渠道經費的有機銜接,避免重復交叉。對於階段成果明顯、有利於轉化成政策的研究項目,政府給予必要支援。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科技投入每年不少於1億元,平臺建設等基本建設投資每年不少於1億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國際合作,提升科研水準及國際化程度。
  學習國外先進研究理念和技術,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拓寬國際合作領域,努力提升本市醫療衛生隊伍科研能力和水準。
 - 6 -  
 

 
 
  (二)充分利用基礎研究成果,發揮中央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
  充分利用首都基礎研究成果,進一步推動研究成果轉化到臨床應用。充分發揮中央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其臨床經驗輻射、應用到其他醫療機構。
  (三)注重中醫在疾病防治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帶動本市中醫藥發展。
  全面貫徹落實《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首都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意見》(京政發〔2008〕50號),充分發揮中醫在疾病預防治療中的獨特作用和北京中醫藥資源優勢,在每類危險疾病診療技術體系建設中,保證有中醫專家參與,針對首都十大危險疾病進行中醫藥防治研究,推動首都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四)注重重大疾病防治所需新醫藥的研發,進一步推動本市醫藥産業的發展。
  依託北京在化學藥物、中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方面的優勢,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北京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促進生物産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實施意見的通知》(京政辦發〔2009〕108號)有關要求,實現重大創新藥物、醫療器械的研究開發與首都重大疾病的防治重點相結合,推動重大新藥品種和臨床急需醫療器械的研發,促進本市醫藥産業的發展。
  (五)注重疾病管理模式打造,進一步提升本市醫療水準。
 - 7 -  
 

 
 
  在首都重大疾病研究中,要特別關注疾病管理模式的建立、完善、優化,進一步提升首都醫療水準。
  (六)注重城鄉統籌,進一步縮小本市疾病防控工作的城鄉差距。
  加強針對農村和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適宜技術開發和人才培養,通過科研工作進一步縮小本市城鄉疾病防控工作的差距。

 - 8 -  (全文結束)
 
 



 
分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