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1. [發文字號] 京政發〔1998〕8號
  2. [發佈日期] 1998-07-19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進一步加強“菜籃子”工作文件有關問題的通知

京政發[1998]8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菜籃子”工作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和社會穩定。近年來,本市認真落實市長負責制,積極組織實施“菜籃子”工程,保證了市場的穩定供應。但是,本市“菜籃子”工作仍面臨着産品總量增長、調整品種結構、提高科技含量以及建立和完善新型的“菜籃子”流通體制和流通秩序等一系列艱巨任務。對此,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切不可有絲毫麻痹和松懈。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菜籃子”工作的通知》(國發[1997]22號)精神,結合本市具體情況,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加強領導,堅持實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新一輪“菜籃子”工程的實施

  市長負責制是黨中央、國務院為“菜籃子”工作確立的一項基本方針,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堅定不移地予以貫徹落實。為切實加強對本市“菜籃子”工作的領導,市政府決定,對市“菜籃子”和糧棉油工作領導小組進行調整,由劉淇副市長任組長,孟學農、岳福洪副市長任副組長。各區、縣“菜籃子”工作由區、縣長統一領導,列入崗位目標責任制,作為考察區、縣長政績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菜籃子”生産

  本市新一輪“菜籃子”工程的生産發展目標是:到2000年,全市基本菜田穩定在4.3萬公頃(65萬畝)左右,年提供蔬菜商品量300萬噸以上;年産商品豬350萬頭、鮮蛋23萬噸、鮮奶23萬噸。發展的重點是調整結構,改善品質,提高效益。

  加強基地建設,是穩定發展“菜籃子”生産、保障“菜籃子”市場供應的基礎。在蔬菜生産方面,要以保護地建設為重點。明後兩年每年發展蔬菜保護地1333公頃(2萬畝),到2000年全市蔬菜保護地達到1.33萬公頃(20萬畝)以上,並基本實現管灌、滴灌。按照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産的思路,集中建設35個蔬菜生産專業鄉和200個專業村。在畜牧生産方面,要重點抓好規模養雞場、養豬場、養牛場的轉制和管理達標工作,進一步擴大以農民為投資、經營主體的規模飼養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依靠科技進步,走高産、優質、高效、低耗的道路,提高“菜籃子”産品的科技含量,是穩定發展“菜籃子”生産、保障“菜籃子”市場供應的關鍵。要運用科技成果推進農副産品的品種改造,每年有計劃地對蔬菜、畜禽等進行品種引進和更新。積極推廣先進實用的種養技術,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強對各類專業人員的培訓工作,走集約化生産道路,使郊區農副産品的科技貢獻率達到50%以上。到2000年,全市蔬菜種植品種達到200個左右,進一步完善豬、雞、牛等畜禽品種的良種繁育體系,基本滿足全市優良種畜禽推廣養殖的需要。

  三、加大“菜籃子”産銷體制改革的力度,逐步建立新型的“菜籃子”流通體系

  (一)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走産業化、商品化、市場化道路,加速“菜籃子”産銷貿工農一體化進程。

  生豬、牛羊肉的産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要以優勢肉聯企業為龍頭,以産權或經濟合同為紐帶,形成集生産、屠宰、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企業集團。根據本市實際情況,重點抓好以市食品公司、華都肉食品公司、順義鯤鵬集團和市清真食品公司為龍頭的4大集團的組建工作。組建後的企業集團要積極發展多元化經營,疏通産銷渠道,建立穩定的貨源基地,加強與零售部門的銜接,擴大産品銷路,承擔起專業化、社會化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

  要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産銷合作組織,培育各種協會、農副産品産銷服務站及個體運銷組織,推動農民參與加工和運銷,提高蔬菜、畜禽産銷組織化程度。

  (二)進一步加強市場體系建設。

  加強農副産品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建設。根據本市“九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要求,農副産品市場建設以改建擴建為主、新建為輔,完善規劃佈局,健全市場功能,改善市場環境,逐步形成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多層次農副産品市場網路體系。重點培育1至2個規模大、檔次高、功能完善、吞吐量大、輻射全市、連續全國市場的市級大型中央農副産品批發市場。對現有10個大型農副産品批發市場(中央批發市場、新發地、岳各莊、大鐘寺、水碓子、左安門、太陽宮、八里橋、石門、水屯)進行改建和擴建。同時,通過新建和改建,在每個遠郊區縣建設一個中型以上的以經營農副産品為主的綜合性市場。農副産品批發市場的開發建設,要堅持投資主體多元化、穩步發展的基本思路,除市政府安排一定數額的資金外,還要積極爭取中央單位的支援,鼓勵社會投資參與市場建設。

  充分發揮國有商業在“菜籃子”銷售網路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國有商業蔬菜經營的新機制。一是繼續加強配送中心的建設,完善運作機制,採取多種形式擴大配送覆蓋面,儘快形成配送規模。二是密切配送中心語蔬菜産地貨源銜接,建立穩定的貨源基地,逐步向貿工農一體化模式發展。三是鼓勵國有定點菜店在集貿市場設點,參與平等競爭,平抑物價。

  繼續大力發展以經營“菜籃子”産品為主的連鎖商業。便民超市、便民連鎖店必須以經營人民生活必需品,特別是經營肉、蛋、菜、奶等生鮮、日配食品為主,方便居民生活。

  四、加強調控,規範和完善市場秩序

  (一)繼續完善肉、蛋、糖等重要副食品的政府儲備制度。根據本市具體情況,對原有的豬、牛羊肉、雞蛋的凍體儲備辦法進行適當調整,在儲備總量和儲備費用不變的前提下,實行凍體儲備與活體儲備相結合的辦法。市政府儲備由市財政局會同商委負責管理,繼續委託市二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都肉食品公司、順義鯤鵬集團代政府儲備。政府儲備是政府調控市場的重要手段之一,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密切配合,認真落實責任制。

  (二)完善農副産品價格監測、管理制度。農副産品價格管理以市場調節為主,同時根據市場供求情況,必要時對主要農副産品實行動態的零售指導價管理制度。加強對集貿市場價格和收費的管理,嚴格執行明碼標價制度,規範價格行為。各集貿市場要建立健全價格管理責任制,設立專、兼職物價員,杜絕重收費、輕管理的現象,使集貿市場價格管理工作走入正規。各級物價部門和有關部門要繼續下大力量完善市場價格監測體系,在鞏固目前價格監測網路的同時,逐步擴大市場價格監測的覆蓋面,逐步實現資訊採集、分析、報送、整理手段的現代化、科學化,隨時了解和反饋市場價格動態,為及時準確制定政策提供依據。

  (三)切實加強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各區、縣和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及《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本市生豬産銷管理工作的通知》(京政辦發[1996]29號)精神,嚴格執行政策,加大執法力度,堅決取締非法屠宰點,打擊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並按有關規定,切實加強對外埠進京豬肉的管理,特別要加強對批發市場、集貿市場豬肉銷售的管理,建立嚴格的復檢制度。國有商業零售企業要繼續推行豬肉定點銷售掛牌制度,認真執行市商委制定的《北京市國合商業零售商店豬肉經營管理試行標準》,確保市民吃上“放心肉”。

  (四)採取有效措施,規範市場行為,統一交易規則。堅決打擊車匪路霸,為外埠蔬菜貨源進京提供各種方便,保證“綠色通道”暢通無阻。依法嚴厲查處侵害農民和消費者利益的欺行霸市、牟取暴利等不法行為。

  五、“九五”期間繼續對“菜籃子”工作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一)市政府繼續安排資金扶持“菜籃子”生産;進一步加強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的徵收管理,做到足額徵收,專款專用;探索主要農副産品的收購保護價管理制度,穩定“菜籃子”生産。

  (二)在積極爭取中央有關部門支援的基礎上,市政府還要安排一定數額的資金用於發展便民連鎖店,完善國有蔬菜供應網路,支援商業技術改造、完善商業基礎設施以及扶持農副産品集貿市場的發展等。

  (三)每年從副食品風險基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專項用於:政府儲備豬肉、牛羊肉、食糖、鮮蛋等副食品發生的費用支出;政府為平抑副食品銷售價格,通過國有商業企業以低於成本價拋售副食品所發生的價差損失和費用;在市場價格低於生産成本價格時,通過市政府指定的收購部門以最低保護價收購生豬、雞蛋等農副産品所發生的價差損失。

  (四)在符合貸款條件的前提下,對蔬菜、畜禽、水産品等新品種開發項目,良種繁育和相關生産設施利用、開發項目,跨區域合作的大型生産基地項目,有關金融機構應積極給予固定資産貸款支援。

  (五)對國有、集體商業企業經營肉、禽、蛋、水産品和蔬菜批發業務徵收增值稅後增加的稅負,繼續實行先徵後返的政策。

  一九九八年五月十九日    


分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