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1. [發文字號] 京政發〔1986〕26號
  2. [發佈日期] 1986-02-21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轉發市計委《關於一九八五年工作總結和一九八六年工作安排的彙報》的通知

京政發[1986]26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總公司:

  市人民政府原則同意市計劃委員會《關於一九八五年工作總結和一九八六年工作安排的彙報》,現摘要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研究貫徹執行。

  一九八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計委進一步端正業務指導思想,積極進行改革,改進工作作風,與各委、辦通力協作,在加強對全市國民經濟的宏觀控制和綜合平衡,保證完成一九八五年國民經濟計劃,編制北京市“七五”計劃,開發資訊資源,搞好北京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研究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績,進一步發揮了計劃在全市經濟工作中的“龍頭”作用。

  一九八六年是“七五”計劃的第一年,北京市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面臨着艱巨的任務。計劃部門要加強和改善宏觀控制,並把宏觀控制和微觀搞活結合起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地發展。要加強綜合平衡,搞好經濟綜合部門的協調工作,把經濟調節工作開展起來。要加強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研究,完成“七五”計劃草案和各項專業規劃的編制工作。要圍繞解決群眾生活中的“幾難”,在城市基礎設施、能源、交通以及食品、建材、電子、輕紡、旅游等方面列出一批項目,重點安排,狠抓落實。要進一步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對發展文教、體育、衛生等事業給予更大的支援。

北京市計劃委員會關於一九八五年

工作總結和一九八六年工作安排的彙報

(摘要)

(一九八六年一月)

(一)

  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市計委進一步端正業務指導思想,加強對國民經濟的宏觀控制,加強對北京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研究,進一步開發資訊資源,使計劃工作逐步突破傳統的思想和方法,開始有了新的轉變。

  一九八五年,全市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好勢頭,計劃執行情況良好。國民生産總值預計完成二百四十五億,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十三點六;國民收入預計完成一百八十億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十四點四;農業總産值預計完成四十點七億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十七點六;工業總産值完成三百零七億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十點四;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完成一百二十七點五億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二十五點四;外貿出口完成六億二千一百萬美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五十二點五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十三,都超額完成了一九八五年計劃。地方全民所有制固定資産投資完成三十五點六億元。全市竣工面積九百一十一萬平方米,其中住宅約四百八十一萬平方米。城市職工每人平均年工資收入預計達到一千二百八十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十七點九;農村每人平均純收入預計可達七百七十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十六點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增加十三億元。

  一、狠抓措施落實,千方百計保證年度計劃的實現。為了解決市政基礎設施和文教衛生等建設的投資,爭取到基建投資二億五千萬元,其他專項補助撥款一千六百多萬元。籌措了二千萬元作為專項用於“橋、盤、洞”交通道口的修建。爭取增撥外匯額度二千萬美元,安排進口本市急需的鋼材、木材、水泥以及文教衛生、廣播電視等器材。爭取商業部資助四百二十萬美元,用於生産出口啤酒。從經貿部解決國別外匯二千四百萬美元,用於進口散件生産彩電、冰箱、收錄機等緊俏商品。採取多種措施籌措物資,全年共供應鋼材九十萬噸(自籌佔百分之四十四),木材七十五萬立方米(自籌佔百分之十九),煤炭一千三百萬噸(自籌佔百分之三十),水泥一百萬噸(自籌佔百分之七十五),都超額完成原訂計劃。為了改善城市交通,積極組織汽車資源,列入市計劃分配的汽車兩萬二千輛,其中地方組織近兩萬輛,重點安排了更換舊東風三輪摩托車三千五百輛,增加出租汽車兩千多輛,為旅館飯店配備冷藏車一百輛,為飲食服務行業配備防塵、保溫車四百五十輛,為郊區進城送貨配車四百輛,送菜配車六百輛,為集體企業、鄉鎮企業、第三産業配運輸車一千多輛。

  在基本建設方面,明確重點,加快了市政基礎設施、文教衛生項目和住宅、旅館的建設進度。一九八五年,市政基礎設施完成投資六億元,比歷年都多。建成中小學二十一所,幼兒園十二所,醫院十二個,衛生學校三所,文化館、圖書館十個。中小學教師住宅建成七萬三千平方米;落實私房政策建房竣工十五萬五千平方米,地方職工住宅建成二百二十九萬平方米。建成旅館二十九個,公寓三十三套,增加客房四千五百間,其中接待外賓的旅館三個,客房二百九十六間。

  利用外資取得新的進展。一九八五年,共辦理立項一百四十八項,簽約八十項,總金額達八億二千萬美元,其中外商投資三億六千萬美元,全年已使用外資一億零一百萬美元。

  進一步加強與兄弟省市經濟技術協作,着手在外地建立啤酒大麥、芒硝、黃麻、羊毛等生産基地。通過開展協作,全國二十三個省市區進入北京蔬菜五億斤;引進外地資金兩億五千萬元,主要用於發展第三産業,其中開辦風味餐館四十二個。

  二、加強對宏觀經濟的控制,使基本建設規模、用匯、信貸和消費基金控制在中央下達的指標範圍以內。地方基本建設投資全年完成二十二億元,其中按國家六月份下達我市全民所有制系統基建控制指標十五點五六億元的口徑(不包括集體所有制和“五不納入”項目)考核,我市實際完成十二點三億元,佔百分之七十。全年實際用匯一點八億美元左右,沒有突破控制指標。加強信貸資金管理,實際貸款二十三億八千四百萬元,控制在國家分配的指標之內。控制消費基金不合理增長,四項工資性支出基本控制在三月份實發數水準。全年的物價指數,國家要求控制在百分之十九點二以內,實際為百分之十八點六。

  三、加強了研究制定法規和政策措施工作。先後擬定了關於外地企業和個人來京興辦第三産業、規劃市區徵收建設費、商業和飲食服務業網點建設審批許可權、加強廢鋼鐵回收管理等共十四項規定。明確外貿出口收購、供貨計劃視同指令性計劃,並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鼓勵出口的政策。為了豐富首都市場,對緊俏商品在北京市場銷售採取了鼓勵措施。

  四、集中力量抓了“七五”計劃的編制工作,開展了北京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研究。年初,在各區縣局擬訂的“七五”計劃初步設想的基礎上,組織重點行業編制了行業規劃和部分專題規劃。根據市裏統一部署重點抓了北京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研究工作,初步擬出了到二○○○年北京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其分階段計劃的草案。

  五、加強經濟資訊預測工作,為領導決策服務,為基層服務。編輯出版《北京經濟資訊》五十七期。七月份,華北地區各省市領導同志一致確定把《北京經濟資訊》作為華北五省市交流協作資訊的園地。籌辦了《首都資訊報》,出版二十六期。

  一年來,我們在工作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市委、市政府對市計委加強領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計委工作取得進展的重要原因。去年,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指出,計劃是全市經濟工作的“龍頭”,計委要抓總,要大膽抓,不要縮手縮腳,應該當仁不讓,更好地發揮“龍頭”作用。並決定全市從事綜合經濟管理部門統由市長和常務副市長直接領導,日常工作由市計委負責協調。市委、市政府對計劃工作的重視和支援,對計委提出要求和期望,使我們明確了方向,鼓舞和激勵我們在人手少任務重的情況下,振奮精神,努力把工作做好,減少了失誤。

  二、不斷端正業務指導思想,使計劃工作為首都的兩個文明建設服務。我們力求做到“懂全局,管本行”,把中央的“四項指示”和“十條批復”作為安排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主要依據,在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第三産業,解決人民生活“幾難”,發展教育、衛生事業以及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等方面作了較大努力,取得了進展。

  三、各部委辦、各區縣局對計委工作的大力支援和幫助,是我們做好工作的重要條件。我們在計委內部反覆強調,要同兄弟部門互通資訊,經常交換意見,虛心向大家學習,取得大家的諒解和支援,並要認真聽取兄弟部門對計委工作提出的批評和建議,及時改進工作。

  四、注意加強同國務院各主管部門的聯繫,主動向他們彙報情況,反映問題,邀請他們參觀北京市的生産建設取得的成績,使主管的同志直接看到他們支援北京市的多種努力都已見到成效,從而給予我們更大的支援。同時還加強同各兄弟省、市駐京辦事處的聯繫。

  (五)加強了組織建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大多數幹部思想比較穩定,發揮了主動性和創造性。

  總的看來,計委的工作還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對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和重大問題的研究不夠深入。法制建設工作抓得不夠,市政府指定計委草擬的四項規章任務沒有全部完成。在計劃安排中,對各方面的需要有照顧不到之處。在調查研究中,對依靠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力量注意不夠。

(二)

  一九八六年,是“七五”計劃的第一年,也是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鞏固、消化、補充、改善的一年。市計委的主要任務是:在保證完成一九八六年計劃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戰略研究和中長期計劃工作,搞好綜合平衡;從宏觀上建立和逐步加強間接控制體系,運用各种經濟調節手段,保證和促進本市經濟穩定、協調地發展;促進經濟的橫向聯繫,加強經濟資訊預測和經濟分析工作,使“七五”計劃的執行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一、積極安排一九八六年計劃,在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上取得新成就。要根據國家確定的各項指標,進一步調整和安排好一九八六年計劃。

  1、突出重點,加強城市建設,安排完成一批竣工工程。主要是:

  城市基礎設施:竣工四項,即北郊灌瓶廠、城子水廠、左家莊供熱廠二期工程和西郊污水幹線;開始建設水源九廠。

  旅館:竣工三十四個,增加床位一萬二千張,其中合資旅館七個,床位二千二百張;竣工公寓五百零五套,其中合資公寓四百五十四套。

  住宅:竣工二百萬平方米,其中,中小學教師用房十萬平方米,落實私房政策用房二十萬平方米,軍隊離退休幹部用房十萬平方米。

  2、加強文教衛生設施的建設,為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創造物質條件。安排竣工八所醫院,增加病床七百九十六張,連同改建項目的完成,共增加病床一千九百張。安排竣工十五所中小學,主要有四中、九中、十四中等。安排建成區縣文化館五處、圖書館四處,為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提供條件。

  3、搞好商品可供量與社會購買力的平衡,按照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一百五十億元的目標安排好市場。掌握三十種與人民密切相關的工業品的工業供貨與商業收購計劃。儘早研究確定七種緊俏商品的商業收購與工業自銷的比例。

  4、積極組織物資資源,保證各項計劃的執行。通過協作、進口等措施,自籌鋼材四十萬噸,木材十四萬立方米,水泥五十六萬噸,煤炭三百萬噸,純鹼六千噸,有色金屬三千五百噸,塑膠橡膠六千噸等,以補充國家分配的各項物資資源的缺口。

  二、編制“七五”計劃草案和各項專業規劃,加強北京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與北京國土開發和整治規劃的研究工作。

  1、制訂北京市“七五”計劃(草案),提請八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

  2、編制師資培養、食品行業發展、建材行業發展、外貿出口重點産品發展、機電出口産品發展、重點引進新産品國産化等專業規劃。

  3、按照市委、市政府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部署,配合有關部門完成二○○○年北京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初稿。

  4、繼續完成京津唐地區國土規劃的第二階段工作,完成潮白河流域國土綜合開發規劃的各項課題。同時,要組織力量調查研究,蒐集資料,着手全市國土規劃的準備工作。

  三、把宏觀控制與微觀搞活結合起來,加強和改善宏觀控制。

  1、要按照國家下達的控制指標,堅決控制基本建設規模。既要控制總規模,又要注意調整結構和清理項目。所有基本建設項目必須嚴格按基本建設程式辦事。從嚴控制新開項目。在審批計劃任務書時,先由財政部門審查自籌資金的落實情況,資金不足的不批。自籌基建項目的資金堅持實行先存後批、先批後用的原則。國家撥款和財政籌款項目要積極推行投資包乾責任制,切實管好用好資金,防止寬打濫用。根據國務院關於控制固定資産投資規模的規定,重新修訂審批許可權。對各有關部門在上述範圍內決定的項目,要給以支援。凡越權審批的項目,規劃部門不予辦理規劃、設計、徵地手續,不發給施工許可證,銀行不予撥款。

  2、按照國家下達的外匯控制指標,嚴格控制外匯的使用。並在國家外匯管理政策允許的範圍內積極做好外匯的餘缺調劑工作,把外匯管好用活。

  3、配合有關部門下達工資總額計劃,控制消費基金的膨脹。按照國家下達的指標,搞好信貸資金的宏觀控制。並配合人民銀行研究促使各專業銀行搞好信貸資金的橫向融通的途徑。

  四、開展經濟調節工作,逐步建立對宏觀經濟的間接控制。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決定,市計委對經濟綜合部門日常工作進行協調。要認真熟悉情況,理順各方面的相互關係,在充分發揮各部門功能作用的基礎上,做好協調工作。

  1、每季召開一次綜合經濟部門聯席會議,分析全市經濟形勢,交流情況,提出問題,加強綜合分析研究,向市領導反映情況和建議。

  2、配合有關部門對機構改革中涉及綜合經濟部門的管理體制、規章制度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推動綜合部門把各方面相應的改革搞好。

  3、配合有關部門貫徹國務院進一步搞活大中型骨幹企業的指示,促進大中型企業健全經濟責任制,使大中型企業具有自我改造自我發展的活力。

  4、研究制定鼓勵出口産品生産與創匯的措施,促進外貿和出口産品生産的發展。

  5、研究制定預算外資金和企業自有資金的管理辦法,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6、運用經濟措施和原材料、能源等分配手段,制定部分緊缺物資和緊俏商品的上調、收購辦法,確保生産建設和市場供應的需要。

  五、大力開展經濟技術協作,努力促進橫向經濟聯合。

  以大中型企業為骨幹,廣泛開展以技術協作為主的經濟技術協作,逐步把經濟、技術、人才、物資協作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協作,在外地建立穩定可靠的原材料基地和商品基地(包括大麥、羊毛、紙漿、皮革和蔬菜等)。有計劃有步驟地幫助區、縣開展經濟技術協作,發展農村商品生産。

  會同有關部門試辦幾個跨行業、跨地區的産業聯合體和工商結合、農商結合、農工商結合的新型商業聯合體。

  配合有關委辦,大力發展第三産業,繼續引進兄弟省市的名、優、土、特産品、風味食品和各種修理、服務業,豐富首都市場,方便人民生活。

  六、繼續加強經濟資訊和預測工作,逐步建立經濟資訊自動化管理系統。

  進一步辦好《北京經濟資訊》和《首都資訊報》。大力加強經濟資訊預測工作,並逐步建立全市經濟資訊自動化管理系統,使資訊工作更好地為領導決策服務,為編制計劃服務。


分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