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1. [發文字號] 京政發〔1986〕16號
  2. [發佈日期] 1986-02-04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轉發市經委《關於一九八五年工作總結和一九八六年工作安排的彙報》的通知

京政發[1986]16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總公司:

  市人民政府原則同意市經委《關於一九八五年工作總結和一九八六年工作安排的彙報》,現摘要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研究貫徹執行。

  一九八五年市經委系統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在各部、委、辦、局、各區、縣和全市各行各業的大力支援下,進一步端正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改進領導方法和工作作風,面向全市,堅持改革,勇於克服困難,工作紮實,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但是在好的形勢下要清醒地看到,北京工業面臨的任務是十分艱巨和繁重的。一九八六年是“七五”計劃的第一年,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增強緊迫感、責任感,改進作風,深入實際,更加注重抓改革,抓政策,抓管理,抓效益,依靠廣大職工,同心同德,打好“七五”建設的第一仗。為此,必須大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繼續抓好各項改革。要在去年改革的基礎上,做好鞏固、消化、補充、改善工作,特別要在搞活大中型骨幹企業和出口企業方面邁出更大的步伐。

  二、要進一步走內涵發展的道路,加強企業生産經營管理,深挖企業內部潛力。要大力提高産品品質和勞動生産率,降低消耗,降低成本,用好資金,增強企業經濟效益和自我發展能力。

  三、要更紮實、更深入地做好企業的技術引進、技術改造,抓好重點改造項目,為工業發展增強“後勁”;抓好技術開發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推進産品的更新換代;搞好技術引進的消化工作,加速産品的國産化,增強自力更生的能力。

  四、要繼續抓好工業産品結構調整,更好地符合首都特點,適應市場需要。要重點抓好食品、電子、建材、汽車、印刷和輕紡産品的生産,抓好群眾日常生活必需的各種小商品生産。從現在起,就要着手為黨的十三大、建國四十周年國慶、亞運會等重大活動研究生産各種産品。

  五、要以更大的注意力,重視鄉鎮工業和區縣工業的發展,使之成為北京工業發展的廣闊基地。

  六、要切實發揮軍工企業的優勢,引導軍工企業面向社會、面向經濟建設,積極發展民品生産,逐步辦成軍民結合型的企業,增強我市工業發展的“後勁”。

  七、要繼續利用工業企業的優勢,大力發展為人民生活和生産服務的第三産業,為解決職工和群眾生活中的幾“難”,為工業生産的産前、産中、産後服務,作出積極貢獻。

  八、要堅持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抓好企業的綜合治理,搞好勞動保護和環境的綠化美化工作,做到文明生産、安全生産。

  九、市計委、經貿委和財政、稅務、銀行、勞動、物資、工商行政、審計等部門都要支援工業生産,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把生産促上去。

  市政府希望全市工業系統的全體職工,在新的一年裏,發揚成績,力克困難,艱苦奮鬥,為全面完成一九八六年工業生産,確保“七五”計劃第一年首戰告捷而努力奮鬥。

北京市經濟委員會關於一九八五年

工作總結和一九八六年工作安排的彙報

(摘要)

(一九八六年一月)

(一)

  一九八五年全市工業交通戰線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在各區、縣、委、辦、局大力支援下,以整黨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積極推動各項改革,在搞活企業的基礎上,加強宏觀管理,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項經濟指標,全市工交生産呈現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好形勢。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工業總産值完成三百零七億元,比八四年增長百分之十點四,大大超過“六五”計劃規定的二百六十億元的奮鬥目標。地方預算內企業實現利稅完成四十點七億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十六點九,上繳利稅完成二十七點五億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六點八。全市二十五種國家指令性計劃工業産品産量,有二十三種完成和超額完成了國家計劃。全市七十五種指導性計劃産品有四十六種比上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萬元産值綜合能耗,比上年降低百分之七;萬元産值水耗降低百分之十點一;産品單耗穩定降低率達到百分之七十;産品品質穩定提高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全員勞動生産率比上年提高百分之十一。地方預算內企業定額流動資金周轉率加速百分之二點一;百元資金利稅率提高百分之八點六,可比産品成本升高百分之六。全年鐵路貨運量達到四千三百九十七萬噸;公路貨運量完成四千六百八十二萬噸,均完成和超額完成計劃。

  二、一九八五年工業生産發展的特點:

  第一,輕重工業協調發展,效益與速度同步增長。全年輕工業增長百分之十點六,重工業增長百分之十點二。地方預算內工業企業,全年銷售收入增長百分之十六,利稅增長百分之十六點九,實現了産、銷、利同步增長。

  第二,産品結構變化,符合首都特點的輕型、中高檔産品發展迅速。

  中高檔耐用和日用消費品顯著增長。彩電年産三十八點二萬台,增長一點二倍;電冰箱完成十六萬台,洗衣機完成五十五點四萬台,分別比上年增長百分之五十六和百分之三十五;醫療器械增長百分之二十三點五;毛毯、毛線分別比上年增長百分之三十五點三和百分之三十;服裝增長百分之五十三點四;鋼琴增長百分之二十二;坤表增長百分之七十二;汽水增長百分之六十一點五,啤酒增長百分之三十,甲級捲煙增長百分之二十。

  重工業、加工工業中技術密集、技術進步産品有較大發展。大型機床和精密機床增長百分之八點五;節能變壓器增長百分之四十;冷凍設備增長百分之四十二;汽車增長百分之三十七點六;輪胎外胎增長百分之三十六。

  原材料工業的發展明顯加快,鋼材增長百分之十點五;銅料增長百分之二十四,鋁材增長百分之三十五;建材工業增長百分之十三點三。

  軍工企業保軍轉民工作邁出可喜的一步,全年完成一百五十個軍轉民項目。

  第三,技術改造與技術引進密切結合,技術進步加快,企業後勁增強。

  全年,重點技術改造工程竣工建成一百項,可年增産值十億元,增利一億元。工業方面引進技術二百六十項,成交額二點五億美元;生産性的中外合資經營簽約二十八項,總投資八千五百萬美元。

  全年試製成功新産品達三千一百種,已經投産的二千種,其中,有一百種達到國際水準,七百多種達到國內先進水準。

  優質名牌産品的數量顯著增加。全年創國優産品四十六種,創部、市優質産品一百一十一種和三百六十三種。有八個企業獲部、市品質管理獎。參加全國同行業評比的産品有四十八種名列前三名,二十種名列第一。

  第四,實現了節約增産,安全生産。環保治理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萬元産值綜合能耗降低相當於節約標準煤一百萬噸;工業用水節約一點五億噸;全市工業總産值增長百分之十點四,工業用電總量和耗能總量只分別增加百分之五和一點三,實現了節能增産。

  經委系統職工因工死亡下降百分之二十九;重傷減少二十三點七;休工天數下降百分之三十七點三;千人負傷率下降了百分之五十點七。

  環保治理完成一百五十項,撤銷鑄、鍛、熱、電鍍廠點八十個,三環路以內規劃治理的八百個污染擾民廠點已有七百六十個得到治理。

  第五,橫向經濟聯繫加強,區縣、鄉鎮工業和第三産業有很大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經委系統已有二百三十四個企業組織了五百八十四個經濟聯合項目,其中本市三百二十八項;與外省市、特區、港澳和國外建立的聯合體二百五十六項。這些聯合項目,年創利可達四億元左右,已實現利潤一億元。

  工農聯營的鄉鎮工業企業發展到二百八十九家。工業支援鄉鎮建立的工廠增加到六百六十家。向鄉鎮工業下放的産品和擴散的零部件加工比上年增長百分之三十以上。區縣工業總産值完成三十五點六億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二十一點九;鄉辦工業總産值完成十八點二億元,增長百分之三十二點八。

  經委系統第三産業的從業人員達六點五萬人,比上年增加百分之四十;網點達二千一百個,增加一千一百個;營業收入達五億元,增長百分之五十一點八。

  工業支援教育工作也取得很大進展。經委系統去年組織了八百零二家企業與九百七十二所中、小學、幼兒園掛鉤,支援教育經費及設備共一千七百三十萬元。

  三、回顧一九八五年的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幾點:

  第一,認真端正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

  一九八五年,經委與市委工業部一起,召開了兩次領導幹部務虛會,圍繞搞活企業,落實市經委和有關部門制訂的十條措施,抓好企業內部的配套改革,改善與加強宏觀管理,進一步統一了認識。

  年初,在糾正新的不正之風時,及時宣佈了四條規定,明確了六條政策界限,既嚴肅認真地糾正不正之風,又使職工的正當收入和企業的正當經營活動受到保護。

  第二,認真貫徹國務院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的有關規定,制訂和實施搞活大中型企業的十條措施,有力地引導企業和職工注重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了企業自我改造、自我發展的能力。

  第三,積極穩妥地改革工業管理機構,為搞活企業、發展行業、提高效益創造了條件。主要是採取先簡政放權,後改革機構;先改二級公司,後改總公司;先點後面的做法,一九八五年改革了四十五個二級公司。

  第四,面向全市工業,逐步把經委工作的重點從過去側重抓各總公司和重點廠的生産指標轉到面向全市工業,抓綜合平衡和協調服務上來;轉到注重調查研究,制訂政策措施,加強宏觀管理上來;轉到抓好試點,總結交流典型經驗,推動面上工作上來。

  一九八五年,工交生産形勢是好的,成績是顯著的,但距離市委、市政府要求,還有不小差距。我們在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第一,在放開、搞活的情況下,對加強宏觀管理,認識不足,研究不夠,一度出現宏觀控制不嚴、指導不力的現象。

  第二,從嚴治廠、加強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強調不夠,一部分企業忽視了基礎管理工作。

  第三,對新形勢下加強調查研究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忙於具體事務多、支應門面多、解決具體問題多,對傾向性的政策性的問題注意較少。

(二)

  一九八六年全市工交戰線要保持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好勢頭。主要任務和目標是:

  一、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工業生産增長速度保八爭十。

  全年工業總産值突破三百三十億元,力爭達到三百三十八億元。實現利稅增長百分之六;上交利稅增長百分之四;産品品質穩定提高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勞動生産率提高百分之六;萬元産值能耗降低百分之五;可比産品成本降低百分之二;定額流動資金加速百分之三。

  二、繼續調整工業結構,更好地符合首都特點,適應市場和出口需要。

  重點抓好食品、建材、印刷、輕紡和電子工業産品的生産,特別是食品、建材工業的發展,要有一批重點、優勢産品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努力擴大工業産品特別是機電産品的出口,確保經委系統完成十五點五億元的出口供貨任務。

  三、安排好生産、市場,確保四十種緊俏商品、六十種日用小商品得到優先發展。

  四、積極發展新品種、新産品。從現在起,就着手為黨的十三大、建國四十周年、亞運會等重大活動研製生産各種紀念性産品。今年內要再創市優質以上産品三百種,完成新産品試製二千種,有一千種投入生産。

  五、深入、紮實地搞好企業的技術進步工作。技術改造的重點是列入國家經委改造計劃的三十四戶大中型骨幹企業、二十三戶“三為主”企業和承擔出口創匯任務的企業。對一九八五年四季度以來開工的新項目要認真清理,先停後清,按輕重緩急安排改造進度。確保已簽約成交的一百三十個引進項目的竣工投産。國家重點技術改造計劃確定的十七項重點工程,今年要竣工並投入生産。加速科研成果更快地轉化為生産力,重點組織好電視機、錄音機、電冰箱、影印機、汽車五大産品及相關工業産品的配套和國産化工作。

  六、切實發揮軍工企業的優勢,做好軍轉民工作。開發民用産品,力爭總的水準不低於上年。積極開展技術合作,加快軍工技術向民用轉移。

  七、以更大的注意力,重視鄉鎮工業和區縣工業,使之成為北京工業發展的廣闊基地。區縣和鄉辦工業總産值要確保增長百分之十五以上,實現利稅同步增長。

  八、充分利用工業企業的優勢,力爭今年再建一千個解決首都“幾難”和為本單位産前、産中、産後服務的網點。

  九、狠抓人才培訓,提高職工素質。要完成二百一十二個大中型企業的廠長(經理)國家統考工作。組織培訓一萬名班組長。開展各類專業培訓和技術練兵比賽活動,對三十個工種進行等級考核,開始評定工人技術職稱的試點工作。提取教育基金,進一步辦好職工大學、中專、技校,並抓緊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的建設,繼續做好工業支援普通中、小學教育的工作。

  十、堅持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認真加強基層建設和基礎工作,搞好綜合治理,積極開展創建文明單位的活動。堅決貫徹中辦發〔1985〕57號文件精神,狠抓端正黨風。抓緊調整和配備各級領導班子。

  十一、認真抓好廠區的綠化美化工作,力爭六十個企業達到花園式工廠標準;五分之一的食堂達到先進標準;五十個食堂達到餐廳化標準。繼續動員和組織職工義務植樹一百萬株,綠化荒山四千八百畝。切實搞好勞動保護和環境保護工作,做到安全生産,文明生産。

  為實現上述目標和任務,要認真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堅持改革,進一步搞活企業。重點是抓好已經出臺的政策的落實,圍繞增強企業活力這個中心環節,扎紮實實地辦好以下幾件事:

  1、繼續落實國務院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的有關規定,進一步搞活大中型骨幹企業。對於列入國家經委重點改造計劃的三十四戶大中型骨幹企業,要把制訂企業戰略、改造規劃、提高折舊率、改革企業分配製度等綜合起來加以考慮,提高自我改造、自我發展的能力。其他大中型骨幹企業,要區別情況,分批提出調減調節稅、實行分類折舊的名單,並指導他們把留利的主要部分用到發展生産上去。

  2、搞好企業工資獎勵制度的改革。要進一步完善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的辦法,力爭在一季度內把五十五戶試點企業的掛鉤基數和系數確定下來,提出第一批實行全額計件工資制和試行技術職務聘任制的企業名單,審定方案後組織試行。

  3、繼續搞好工業管理機構的改革,鞏固和完善二級公司轉軌變型的成果,認真總結和探索公司企業化的有效途徑。搞好機械、紡織、化工三個工業總公司改為工業管理局的試點。

  4、搞好企業內部配套改革,再擴大一百個重點企業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繼續搞好北京內燃機總廠等十戶企業的綜合改革試點,蹚出新路子。

  第二,以提高品質、降低消耗、用活資金為目的,加強企業管理,從嚴治廠。要抓好一百個重點企業的管理工作,力求達到國家經委規定的二級企業水準,爭取有五至十個企業達到一級企業水準。各企業要建立起品質、消耗、資金使用三個保證監督體系。建立起廠長及企業主要領導幹部的每天巡迴檢查制度,加強對日常生産的監督檢查,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狠治臟、亂、差,做到文明生産。要建立健全企業法制工作機構。各總公司(局)都要建立法律事務處(室)或明確管理法制工作的部門,大中型企業要設專職或兼職的法律顧問。

  第三,認真做好生産組織工作,大力開展橫向聯繫。

  要保持正常增長速度。加強對一百三十個耗能大戶、二百六十六個耗水大戶的管理,統籌安排關係全市生産、人民生活的十七個企業的設備檢修工作。要加快出口産品企業的技術改造,制訂鼓勵政策,切實搞好工貿結合和産銷掛鉤,擴大工業産品出口,提高創匯能力。大力推進企業之間的橫向聯繫,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組建企業集團和經濟聯合體。

  第四,廣泛開展學先進、橫向比、找差距、趕超國內外同行業先進水準的活動。趕超的重點是比品質、比消耗、比資金佔用、比成本、比技術、比管理、比效益,以開拓前進和勇於攀登的精神,瞄準國內外先進水準,制訂趕超規劃和奮鬥目標,下決心趕上去。

  第五,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各級領導幹部都要以身作則,結合生産經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並從人、財、物、時間等方面為黨委和政工部門開展工作創造必要的條件。要結合職工思想實際,堅持不懈地進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教育,進行形勢和政策教育。

  要認真貫徹市委擴大會議精神,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對經過實踐考查和幫助,確實不能勝任工作,業績平庸,長期打不開局面的幹部,要堅決調整下來。


分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