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1. [發文字號] 京政發〔1986〕28號
  2. [發佈日期] 1986-02-25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轉發市政府文教辦公室《關於一九八五年工作總結和一九八六年工作安排的彙報》的通知

京政發[1986]28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總公司,各高等院校:

  市人民政府原則同意市政府文教辦公室《關於一九八五年工作總結和一九八六年工作安排的彙報》,現摘要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研究貫徹執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辦公室關於一九八五年

工作總結和一九八六年工作安排的彙報

(摘要)

(一九八六年一月)

(一)

  一九八五年,文化教育系統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取得很大成績。主要是:

  一、貫徹中央教育體制改革決定,普教和高教事業出現新氣象。

  1、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市委和市政府決定辦十件實事後,在全市出現了全黨、全社會關心支援教育的新氣象。市委、市政府以及區、縣、局和許多基層單位的領導同志建立了固定分工聯繫學校的制度。許多部門、單位積極籌集資金,支援教育事業。

  2、教育戰線廣大教職工開展了“全黨全社會重視教育,我們怎麼辦?”的討論,進一步調動了積極性。有一百八十九所中學、二百零一所小學在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減輕學生負擔,提高了教學效果。中學對思想政治課、學制等教學研究和改革的項目有三百一十四個。電腦已進入教學領域,全市有近兩百所中小學共有微機兩千多臺。一批原來較差的中學,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小學普及驗收工作已經完成,教學品質和辦學條件等各項指標,已達到或超過原教育部頒佈的標準。加強了弱智兒童教育,全市試辦的弱智兒童輔讀班和入學人數都比一九八四年增加了近一倍。改革了中小學招生制度。初中招生在擇優錄取的基礎上增加了就近分配,入學率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五。降低小學入學年齡。托幼事業進一步發展,全市新建園、所五十七個,增收兒童八千多人。

  3、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初具規模。市屬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的總數超過了普通高中的校數,三類學校招生與普通高中招生的比例達到一點一五比一,提前兩年完成一比一的要求。農村地區也出現了發展職業教育的好勢頭。

  4、高等教育推廣北工大的經驗,擴大辦學自主權,一些院校增強了活力。一九八五年,市屬高等院校招生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七點九。

  二、成人教育取得可喜成績。

  全市完成了中青年職工“雙補”的驗收總結工作,初中文化補課合格人數累計七十四萬人;初級技術補課合格人數累計五十八萬人,超過國家規定的高限標準。市屬成人高等院校招生一點七萬人,成人中等專業學校招生二點九萬人,職工學校招生三萬人,社會力量辦學三百多個班(處),在京面授學員達七萬多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製度實行五年來,已開考二十三個專業,參加考試的三十七萬多人次,畢業四千多人。

  三、認真實行改革,促進了衛生事業的發展。

  1、市屬醫院進行門診制度改革,取消重點科室限號的規定和每週三、六下午停診學習的制度。基層醫院二十四小時接待門診病人。工業企業職工醫院向社會開放。全市幾家大醫院組織近二百名高級醫生掛牌門診,三十五家大中醫院統一了十三項生物化學的化驗指標,檢驗報告單可以通用。

  2、放寬政策,堅持國家、集體、個體一起上的方針,實行多層次、多渠道、多種形式辦醫,調動了社會力量,增加了醫療設施,使看病難、住院難的狀況有所緩和。去年,國家投資新建病床一千零八十二張,集體和社會集資八百萬元,已經或正在興建醫療機構二十四處,設置病床一千七百二十六張。個體開業醫務人員達一千一百七十人。

  3、進一步加強了基層衛生機構的建設。二十一家大中型醫院在十個郊區、縣建立了二十個醫療協作聯合體或分院,有一百多名主治醫以上的醫師和護理骨幹,定期幫助解決疑難問題。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街道紅十字衛生站,平均兩個居委會有一個衛生站。各縣在缺醫少藥的偏僻農村增設了醫療網點,解決了當地人民治病難的問題。

  4、加強中醫工作。兩年來,新增中醫機構七所,病床二百零六張,中醫人員五百名。除平谷縣外,各區、縣都有了自己的獨立中醫機構。北京中醫醫院門診部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

  四、衛生防疫和婦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強。

  加強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完成了對三千二百戶食品生産經營單位領取衛生許可證的審批工作,監督檢查三萬三千多戶次,處罰違反食品衛生法的四千二百多起次,為食品業近三十萬從業人員做了體檢。加強了計劃免疫工作,卡介苗、麻疹、百日咳、脊髓灰質炎等四種疫苗生物製品的接種率,超過衛生部規定的標準。幾種主要傳染病的發病率下降。婦幼保健工作,在城近郊區普遍建立了圍産保健責任制,實行産科劃片、分級分工醫療。城近郊區已普及婚前檢查。為農村二十二萬多兒童進行健康檢查,體檢率達百分之九十六點八,對體弱兒童加強了管理和矯治。

  五、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

  春節期間,各區、縣組織了花會、燈會和文藝調演、“文化大觀園”、“文化廟會”、“文化夜市”等活動,很受群眾歡迎。《五月的鮮花》歌咏活動已堅持三年,參加的達幾百萬人,並創作了大量的群眾歌曲。舉辦振興京劇崑曲藝術節,公演了二十五台節目。我市主辦了有華北五省、市參加的第三屆華北音樂節《北京之歌》音樂會,還組織接待了山西、河南、廣西等十八個省、市、自治區的四十五個藝術團體來京演出。

  六、專業文藝團體整頓出現好形勢,文藝創作演出取得可喜成績。

  整頓專業文藝團體,在中國評劇院的試點已初見成效。一九八五年市屬專業劇團創作演出十五個新劇目。現代京劇《賀家姐妹》、話劇《遛早兒的人們》受到觀眾好評。評劇《高山下的花環》在全國戲劇評獎中獲一等獎;北京歌舞團弦樂四重奏在全國第四屆音樂作品評獎中獲優秀表演獎。還有八名戲劇、音樂演員獲梅花獎、聶耳、冼星海聲樂比賽特別獎。北京京劇院、北京歌舞團、曲藝團、中國雜技團等單位聯合赴西北基地慰問演出,受到國防科工委及基地廣大指戰員的高度評價。《沉重的翅膀》、《北國草》、《鐘鼓樓》、《人到中年》、《那五》、《蒲柳人家》的作者也受到表揚。

  七、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繼續加強。

  去年為一百二十項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了保護範圍。在北京猿人遺址保護範圍內的廠礦,已於一九八五年底全部停産,正在遷出。盧溝橋已停止機動車輛通行。大鐘寺、智化寺的搬遷問題基本解決。古建築的修繕去年開工二十三項。

  八、廣播電視品質有了提高。

  北京電台、電視台的節目品質有明顯提高。電視台共播出電視劇三十一部,譯製進口片八部。電視劇《四世同堂》受到廣泛歡迎,並獲全國特別獎。在郊區新建電視差轉臺五十七座,基本滿足了需要。

  九、出版和圖書發行工作取得很大成績。

  北京出版社去年出書七百零二種,《新時期黨員教育十二講》,一次徵訂達到五百五十萬冊。在香港舉辦的書展,北京地區展品有六百多種,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佔五百多種。新華書店銷售圖書一百四十萬零二十六冊,超額完成全年計劃。

  十、文教系統的基本建設有了新進展。

  一九八五年,安排基建項目一百一十一個,建築面積七十四萬平方米,投資一億八千多萬元,完成一億七千多萬元,竣工項目五十二個。中小學教工宿舍竣工六點八萬平方米,比計劃多一點八萬平方米,一千三百戶中小學教師遷入新居。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有以下體會:

  一、發展文教事業必須依靠全社會的支援。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要儘快實現這一要求,需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拿出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用於發展文教事業。去年,各級領導幹部主動聯繫中小學、幼兒園,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學校掛鉤。各區縣和鄉人民政府加強了對教育事業的領導,拿出一部分機動財力用於教育事業。市經委系統加強對所屬中專、技校的領導,從生産發展基金,折舊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教育經費。市衛生系統通過社會集資八百萬元,建設了二十四個醫療單位。文物修繕已集資一千二百萬元。實踐證明,發動全社會關心支援文教事業,不但彌補了國家力量的不足,加快文教事業的發展,而且形成全社會關心、愛護文教事業的風尚,是完全正確的。

  二、辦好文教事業必須強調社會效益。

  鄧小平同志在全國黨代表會議上指出:“思想文化教育衛生部門都要以社會效益為一切活動的唯一準則,它們所屬的企業也要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一九八五年,北京市文化、出版部門上演社會效益好的節目,出版群眾喜愛的讀物,抽調骨幹演員赴西北、西南國防基地慰問,參加北大“一二·九”紀念活動所取得的成績,都是遵循這一原則的結果。

  三、搞好文教事業必須加強法制建設。

  一九八五年文教系統共制定十多項規章。市文物部門依法查處了損壞重要文物的違章違法行為四十三起。文化部門沒收流入本市的非法出版刊物六十六種一百五十多萬冊,各類小報八十多噸,取締無照經營書刊的攤點三十四個。廣播部門查處非法錄音帶近五萬盒,錄影帶五千多盤,一百二十三個營業性錄影放映點被停業。市衛生局查禁銷毀了大量偽劣藥品,銷毀走私進口的舊衣服三十噸。上述措施有力地打擊了不法行為,防止了精神污染,保障了首都市民的身心健康,維護了國家法紀的嚴肅性。

  四、搞好文教事業要研究發展戰略,加強宏觀管理。

  我們和文教各局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了文教事業長期發展戰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今後要更加重視這項工作,增強預見性,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

  一九八六年文教工作的要點是:

  一、教育工作繼續貫徹全國和北京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狠抓措施落實,全面提高各級各類教育事業。

  1、圍繞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繼續加強領導,端正教育指導思想,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努力提高教育品質。要積極籌備召開全市師資工作會議,着重解決師資來源,培訓和穩定教師隊伍等問題。

  2、加強托幼工作,早期開發兒童智力。城區要進一步發動社會力量,開辦托幼園所,繼續解決入托難。抓好農村托幼機構建設,加強學前教育。大力開展幼教師資培訓,努力提高托幼園所的管理水準和教育品質。

  3、鞏固中等教育結構改革成果。調整充實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提高品質。

  4、合理調整成人教育的學校佈局和專業設置,積極推動聯合辦學和各種形式的協作辦學,提高成人教育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做好首次成人教育全國統考工作。

  5、加強對高等教育事業的宏觀管理。結合貫徹落實“七五”期間市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規劃,調查研究市屬高校的專業、係科設置、布點、體制、提高辦學效益和教育品質等問題。着手進行對高等學校的評估工作。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繼續抓好後勤、伙食工作。

  二、衛生工作:

  1、改善服務態度,提高醫療品質。大力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加強科學管理,完善崗位責任制,提高醫療品質,使各項臨床指標都好於往年。繼續採取便民利民措施,積極開展出診和家庭病床,方便群眾就醫。

  2、加強城鄉基層衛生機構建設。組織城市大醫院支援基層,與基層掛鉤,建立醫療協作聯合體,鼓勵大醫院技術骨幹到基層兼職。要把支援基層建設作為考核評比大醫院工作的重要內容。城市街道醫院,要從實際出發,逐步形成自己的優勢和專長,向“小而專”的方面發展。農村要加強中心衛生院和農村衛生室建設,爭取達到村村有醫有藥。要分期分批輪訓、培養鄉村醫生和衛生員。

  3、貫徹“預防為主”,加強防病保健工作。切實抓好傳染病的防治。加強食品衛生監督工作。警惕流行性出血熱和艾滋病的傳入。做好兒童計劃免疫。完善圍産期保健責任制,近郊區要在年內逐步落實。在城區普遍推行兒童保健手冊,加強兒童保健系統管理。要摸索改革城鄉預防保健體制,健全城鄉三級預防保健網。

  4、加強衛生專業人才培養,集中力量辦好首都醫學院、中醫藥學院、衛生職工學院和市衛校、護校,理順中醫藥學院的管理體制。衛生職工學院要增設新專業和擴大招生人數。暑期完成順義醫專教學樓的建設,今年醫療係定向招生一百人。

  5、集中人力、物力建設具有專科特色的醫院。加強專科的科研工作,有計劃地培養學科帶頭人。

  6、加速發展中醫和中西醫結合事業,加強機構建設和人才培養,發展中西醫結合科研工作,儘快解決後繼“乏人”、“乏術”問題。

  三、文化工作:

  1、繼續貫徹市群眾文化工作會議精神,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繼續開展“五月的鮮花”歌咏活動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區縣、大廠礦、學校組織業餘的文藝團體,開展經常性文藝活動。抓好參加全國合唱節的準備工作。

  2、積極創作、排練節目,參加第四屆華北音樂舞蹈節、全國曲藝大獎賽、全國舞蹈比賽和全國話劇、兒童劇調演。

  3、繼續進行藝術表演團體的整編、精簡。

  4、加強廣播、電視宣傳工作,堅持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繼續增加知識性欄目,加強對有影響的事件和人物的報道。

  5、完成教育電視台的建設,下半年開始試播。加強對郊區縣已建差轉臺的維修管理,保證農民收看電視節目。

  6、召開第三次市文物工作會議,推動文物的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繼續進行大鐘寺、萬壽寺、十三陵、先農壇太歲殿等修繕工程。建設抗日戰爭紀念館和長城博物館。

  四、繼續加強文教事業基本建設。

  安排項目一百四十九個,投資二點二億元。要狠抓進度,幾個較大的工程項目,要加快建設速度。幫助各區縣努力完成一批文化館、圖書館、托幼園所、職業技術學校的建設。繼續抓緊中小學教師宿舍的建設,力爭完成十二萬平方米。


分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