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發[1981]164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高等院校:
現將《國務院批轉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關於加強文物市場管理的請示報告的通知》轉發給你們,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在報告中指出了我市文物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據了解,這種多頭經營的混亂現象,最近還有逐漸擴大的趨勢。根據國務院發佈的有關加強文物市場管理的政策、法令和我市已經公佈施行的《北京市文物保護管理辦法》的規定,必須對文物市場進行徹底整頓,堅決執行“歸口經營,統一收購”的方針。市文物事業管理局要會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公安局對當前文物市場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區別情況,進行處理。一切無照經營文物的單位,必須立即停止收購和銷售文物的活動。違章經營的要堅決取締,從事非法活動的要依法制裁。並請將檢查處理情況及時向市人民政府報告。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國務院批轉國家文物局關於加強文物市場管理的請示報告的通知
國發〔1981〕161號
各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關於加強文物市場管理的請示報告》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研究貫徹執行。
目前,文物市場混亂,文物走私嚴重,各地文物盜竊案件不斷發生,亂挖古墓的歪風也有發展,這使國家在文化上、經濟上和政治上都受到很大的損失,應當引起各地和各部門的高度重視。望各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要採取堅決有力措施,把文物市場整頓好,迅速改變這種狀況。同時,要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分工主管文教工作的領導同志,應經常檢查、督促文物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切實把文物工作做好。各級文物部門要振作精神,理直氣壯地向一切違反國家文物政策、法令的現象作鬥爭,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文物保護政策,以利文物事業的發展。
國務院
一九八一年十月三十日
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關於加強文物市場管理的請示報告
國務院:
當前,全國文物市場的情況混亂,黑市交易、投機倒把、販運走私活動猖獗。從城市到農村都有一些人專門從事倒賣文物,投機倒把,牟取暴利。嚴重的是還有少數幹部其中包括文物幹部,直接和港商或外國人勾結,進行走私活動。根據查獲的走私案件提供的線索,文物走私涉及的方面很多,從河南、陜西直到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等沿海各省都有這種活動。種種跡象表明,這些地區存在着尚未偵破的若干個文物走私集團。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國營企業也私運大量文物出口。
按照國務院〔1974〕132號文件的規定,國內市場的文物應由文物部門歸口經營,統一收購。但是,一個時期以來,很多部門都插手經營文物。北京市是文物市場混亂比較突出的地區,全市有文物銷售點達五、六十處之多。其中有的單位完全是違章經營,根本未經批准,沒有營業執照。在上述文物銷售點中,屬於國營企業、機關的有二十多個點。此外,還有集體所有制的街道企業,知青聯社,甚至農村社隊和私人也在經營文物。僅八達嶺附近就有五、六家由公社、大隊開設的文物經銷點,這裡曾不斷發生農民包圍、追逐外國人兜售文物的情況,影響很壞。
由於多頭經營、相互競爭,文物市場的價格極不統一。一些違章經營文物的單位售價一般比國家文物商店低的多,他們之間的價格也有很大差異,這就為外國人和投機倒把販運走私分子大開方便之門。特別是有的單位置國家文物政策於不顧,拒絕文物部門的檢查,將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廉價賣給外國人;一些外國人則採取各種手段,矇騙海關,偷運出口,轉手在國際市場獲取高利。目前在北京的很多外國使館人員經常驅車到一些文物經銷點選購文物。
文物市場的混亂情況,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後果:第一,嚴重腐蝕了國家幹部和職工。如昆明園林局在旅游點經營文物,致使該局一些幹部和職工,在暴利引誘下,也紛紛到社會上倒賣文物,撈取外快。在文物系統中,北京、河北、廣東、廣西、湖南、河南、陜西、旅大等地都發現了文物幹部與外商勾結倒賣文物。第二,促使社會上文物盜竊案急劇增加。據不完全的統計,一九七九年全國文物單位發生文物盜竊案十三起,一九八○年增加到二十四起,今年僅上半年就已發生二十六起,而且有日益嚴重的趨勢,這對各文物收藏單位是個很大的威脅。第三,大大刺激了挖墳盜墓的歪風。由於一些單位派人走鄉串戶,甚至坐鎮基建工地收購文物,因而有許多農村社隊挖墳取寶,有的還組織了專業隊。這種情況在河北、江蘇、浙江、廣西、江西等許多省都有發生,使地下文物遭到嚴重破壞。第四,直接影響農業生産。如安徽省休寧縣從事盜墓活動的遍及全縣二十二個公社,估計有五、六千人。有的生産隊田裏基本沒人幹活;河北省安新縣尹莊大隊販運文物的人數佔整個勞動力的百分之八十一,很少有人參加生産,致使一九七九年糧食總産量,比遭災的一九七七年還下降百分之六十八。
我們認為,上述混亂現象,是我國實行對外開放、對內放寬政策後,在文物戰線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國文物歷來是國際市場的高檔商品。最近幾年,伴隨着國際交往日益發展和旅游事業日益興旺,來華訪問的外國人、華僑、港澳同胞不斷增多,其中有些人出於這樣、那樣的動機,總想買些中國文物帶回去。於是有些單位從局部利益出發,便把經營文物作為生財之道。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國外國內都有一些人在歷史上就是相互勾結從事文物走私的,最近,又沉渣泛起,重操舊業。針對這些情況,我局近兩年來,一再確定以加強文物的安全防護工作做為自己的工作重點,並圍繞着這一重點召開了全國文物工作會議、全國文物局長會議,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文物市場管理暫行規定、文物商店工作條例等文件,還多次派人到各省市檢查了解這方面工作的情況。但是,由於我們對文物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的不透,對加強文物市場管理工作宣傳得不夠,並且未能協助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採取有力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因而改變這種混亂情況的效果很不明顯。
為了加強文物市場的管理,儘快改變目前這種混亂局面,制止文物破壞,防止珍貴文物外流,我們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這是整頓文物市場,乃至做好整個文物工作的根本保證。文物是祖國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開展科學研究,向人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隨着四個現代化的發展,人民文化水準的不斷提高,保護文物的重要意義將會愈益顯示出來。但是有些同志對文物工作的意義缺乏了解,對出現的問題和造成的嚴重後果也認識不足,因而放鬆了對文物工作的領導,甚至有些發生的問題還是得到某些領導幹部的支援和批准的。如河北省涿縣為修幹部宿舍竟然擅自批准將一座屬於全民財産的、具有四百多年曆史的明代建築藥王廟,以二十八萬元的代價賣給部隊拆毀以後改建其他用房。因此,如何統一認識,引起各級領導對文物工作的重視和支援,實為做好文物工作的關鍵。事實上,文物工作涉及的方面很多,僅整頓市場這項工作就涉及到外貿、商業、司法、公安、工商管理等許多部門,如果得不到省、市、自治區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援,僅僅依靠文物部門,是無法解決的。當前社會上一些專家、學者、知名人士對於文物大量外流、市場混亂、文物破壞情況嚴重的反映非常強烈,許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提案,呼籲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建議,各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都要有一位領導同志主管文物工作,加強對文物工作的領導,協調各方面的關係,以利文物事業的發展。
(二)整頓文物市場,堅決落實文物的歸口經營,統一收購。文物是歷史上遺留下來不可能再生産的一種特殊物品,買賣文物的政策性、專業性很強,必須歸口統一,不宜多頭經營,否則勢必造成混亂。因此,應當堅決執行國務院〔1974〕132號文件規定,大力整頓文物市場。對於未經文物部門同意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的文物銷售點,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區別情況,進理,教育群眾,以儆效尤。
(五)改善目前各地文物安全的保管條件。近年來各地連續發生文物失竊案件,這固然和領導不力、隊伍不純、制度不嚴有關,但安全條件太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當前各地博物館、文物保管所的文物庫房過於簡陋和設備條件太差是普遍現象。一些單位根本沒有庫房,珍貴文物放在文物幹部的床底下,甚至寄存在農民家裏,漏洞極大。這種情況如不迅速改變,文物破壞、被盜的情況還會愈益發展,造成更大損失。但長期以來,文物基建項目在許多地方根本排不上隊。為此,我們建議,從現在開始,每年應從國家基本建設計劃中增列一筆專款,用來解決國家重點文物庫房的建設;同時,各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也應當按照國務院〔1981〕9號文件的規定,對地方財政預算中的文物經費和基建投資,要在原有基數上,有較大幅度的增加,重點解決一些文物庫房的建設問題,否則文物安全就很難得到保證。
以上建議是否有當,請批轉各地執行。
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
一九八一年八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