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辦公廳文件
  1. [發文字號] 京政辦發〔1993〕57號
  2. [發佈日期] 1993-10-12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白河綠化工程實施意見和康莊地區綠化工程實施意見報告的通知

京政辦發[1993]57號

密雲縣、延慶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關委、辦、局:

  市白河綠化工程指揮部、密雲縣人民政府《關於白河綠化工程實施意見的報告》和市康莊地區綠化工程指揮部、延慶縣人民政府《關於康莊地區綠化工程實施意見的報告》,已經市政府批准。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1993年10月12日  


關於白河綠化工程實施意見的報告

市政府:

  白河故道地處密雲水庫白河大壩以南,緊靠密雲縣城和溪翁莊鎮。搞好這一地區的綠化與治理,對加強密雲水庫水源保護,涵養地下水資源,減少風沙侵害,從而改善密雲縣投資環境,加快經濟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980年以來,白河故道已累計造林1.3萬多畝。但由於財力、人力所限,加之缺水、少土,造林難度很大,進展緩慢。根據陳希同、李其炎同志在第19次綠化檢查會上關於加快白河綠化步伐的指示精神,我們研究制定了白河綠化工程的實施意見,現報告如下:

  一、規劃範圍

  白河綠化工程以白河故道為軸心,南起潮白河匯合口,北至密雲水庫白河壩下七孔橋,總長14公里;東以冶塔山、馬頭山分水嶺為界,西至調節池西山、龔莊子村西,東西寬3公里;總面積41689.5畝。其中:有林地13123畝,村莊等建築佔地3007.5畝,調節池水面及白河河道3868畝,耕地面積7561畝,尚有宜林地14130畝。

  二、指導原則

  (一)以林為主,實行山、水、灘、田、路、村,統一規劃,綜合治理。

  (二)堅持適地適樹,山場綠化以松柏為主,針闊結合,喬灌草結合,營造混交林;灘地綠化以楊、柳、洋槐為主,針闊結合,防護林、經濟林結合。

  (三)綠化與水利結合,水利先行,保證綠化效益。

  (四)把綠化與開發、開發與治理結合起來,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促進密雲縣對外開放,發展經濟。

  三、綠化的主要工程

  白河綠化工程規劃新造林面積為14130畝,栽植各種苗木148.71萬株,加上現有林面積13123畝,整個工程綠化面積為27253畝,佔總面積的65.3%。

  (一)荒灘造林11669畝,主要在河道東西兩岸栽植各種大規格、多品種的風景樹84.05萬棵。

  (二)荒山造林由冶塔山至金叵羅南莊,面積2461畝,栽植側柏、檜柏、洋槐等47.5萬株。

  (三)對荒灘、荒山現有林進行撫育、補植共計6600畝,栽植常綠、闊葉混交林17.16萬棵。

  (四)合理地利用白河地上水和地下水,科學地配置水利設施,是搞好這一地區綠化的根本條件。白河水利工程現有林和規劃林面積2.7萬多畝,樹本400萬株,能否保證成活和正常生長,關鍵是引水入林,澆灌林地。按排版洪要求,要把排洪與灌溉結合起來,疏通白河道9.2公里;修水渠4900米,建蓄水池4個(總蓄水量約為50萬立方米);為解決山場及利用地上水有困難的林地澆灌問題,打井6眼。

  四、實施白河綠化工程的主要步驟

  白河綠化工程是一項綜合性工程,應堅持治河先行,綠化同行,荒灘、荒山、河岸、道路、村莊綠化齊頭並進。從1994年開始,用5年時間完成綠化工程任務。

  1994年,是起步年,工程要堅持高標準、高起點、高品質,為以後幾年的綠化工程起到示範作用。具體任務是:造林2500畝,其中:荒山造林1000畝,荒灘造林1000畝,營造村鎮片林150畝,在河堤兩岸營造長1000米、寬50米的綠化帶,密溪公路營造1500米的綠化帶。為保證1994年綠化工程的順利實施,10月底前完成9.2公里的河道疏浚任務。

  1995年,完成綠化造林4000畝,補植、撫育2000畝。水利工程完成修水渠4900米,建蓄水池4個。 

  1996年、1997年,每年完成綠化造林4000畝,撫育、補植2000畝,水利工程要完成打井任務。

  1998年,進行工程掃尾工作。

  五、完成白河綠化工程的主要措施

  (一)堅持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的原則,縣財政要拿出一定的資金用於綠化工程建設,工程規劃範圍內的企業、機關單位和鄉村,要按照規劃要求明確植樹任務,包栽、包活、包管,責任到位。

  (二)動員中央、市屬在密雲縣的單位和縣屬單位共5萬人參加白河綠化工程建設,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按期完成綠化任務。對赴密雲義務植樹的單位,相對集中到白河綠化工程上來,以集中力量,加快綠化步伐。

  (三)招商引資,開發興綠。要堅持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優惠政策,積極引進中央、市屬單位,建設綠化、生産、療養三結合基地;積極引進外資,建設各類旅游娛樂設施。凡在規劃範圍內搞開發建設的單位,必須按照統一規劃,搞好綠化。

  (四)堅持造管並重。由密雲縣政府成立白河綠化工程管理處,負責綠化工程的組織、實施,招商引資,促進開發。要組建專業管理隊伍,加強白河綠化工程的養護管理。同時,要堅持專群結合的管理方式,與有關單位、村鎮及個人簽訂養護管理責任制。

  六、請求市政府明確幾項政策

  鋻於這項工程條件差、難度大,任務艱巨,請市政府明確幾項政策:

  (一)規劃中的水利工程建設。白河疏浚工程和所需資金,請市計委、市水利局分別由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費中解決;其他水利工程所需資金,請給予傾斜支援。請密雲水庫管理處每年向白河放水兩次,計1300萬立方米。

  (二)河灘造林,立地條件差(大多為幾米深的通體卵石,需大量換客土),難度極大,建議按近郊大環境綠化補助政策的一半,即每畝2000元給予補助。

  (三)工程規劃範圍內的2400余畝荒山,大多為乾旱陽坡,岩石裸露,造林難度很大,需按爆破造林補助政策對待。

  (四)14.5公里長的密溪公路綠化帶建設,請按幹線公路綠化的補助政策對待。

  (五)請首都綠化辦再調整一些中央、市屬義務植樹單位到白河綠化工程地段參加義務植樹,以加快綠化與開發的進度。

  (六)請市計委、市財政局、市水利局在今年內撥給部分工程啟動資金,以便儘早做好工程設計等多項準備工作。

  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各有關單位執行。

  市白河綠化工程指揮部    

  密雲縣人民政府    

  1993年9月28日  


關於康莊地區綠化工程實施意見的報告

市政府:

  為了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第19次綠化檢查會議上關於“加快康莊地區風沙治理,建成塞外綠色屏障,改善首都生態大環境”的指示精神,我們研究制定了八達嶺、康莊地區綠化工程的實施意見,現報告如下:

  一、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以北京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市領導關於“加快康莊地區風沙治理,建成塞外綠色屏障”的指示為指導思想,注重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實行山、水、四、林、路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加速改變八達嶺、康莊地區環境品質,改善投資環境,發展旅游事業,服務經濟開發。

  (二)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合理佈局的原則。根據荒山、荒灘的不同立地條件,確定不同樹種。把防護林、風景林、經濟林建設結合起來。以喬木為主,快長樹為主,針闊結合,喬灌草結合;以營造大片林為重點,以交通幹線綠化為骨架,形成片、帶、網相結合的綠化格局。

  (三)狠抓關鍵,突出重點,造管並重,綜合配套的原則。抓好水利關鍵,突出造林工程,加強人力的組織調配。確保苗木的規格和造林品質,切實搞好防火、道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二、規劃範圍和主要綠化任務

  康莊地區綠化工程以八達嶺長城南、北四樓視野範圍內的前臉山及康莊荒灘為規劃範圍。東起八達嶺長城,西到康莊鎮,南至裏、外炮,北接郭家堡和辛寶莊材。涉及西撥子、下屯鄉、康莊鎮部分村和市屬八達嶺國營林場,縣屬康莊國營林場及八達嶺風景旅游區。總面積為5.6萬畝,規劃林業用地面積4.18萬畝,其中現有林面積2.12萬畝,宜林荒山荒灘地2。 06萬畝。

  (一)八達嶺荒山綠化。範圍內有宜林荒山0.83萬畝,大部分為八達嶺長城及幹線公路兩側的前臉山。計劃栽植側柏、油松、火炬、黃櫨、元寶楓、山杏、山桃等134.9萬株。

  (二)康莊荒灘綠化。範圍內有宜林荒灘0.93萬畝,以營造片林為主,其中千畝以上片林5片,約計栽植側柏、洋槐、臭椿、火炬、紫穗槐等52.1萬株。

  (三)經濟林建設。在西紅寺、辛寶莊、大浮坨3個村適宜果樹生長的荒地上,新建果園0.3萬畝,栽植海棠、杏、蘋果等22.2萬株。

  (四)公路、鐵路兩側綠化。完善提高營城子--延慶公路11.2公里長的綠化帶;把八達嶺--康莊、康莊--延慶公路和綠化區內京包鐵路段總長32公里路段兩側,建成每側厚30米縱橫交錯的綠色走廊,共植樹14.7萬株。

  (五)農田林網建設。新造農田林網29.2公里,並對現有的56.8公里林網加以完善和提高,共植樹3.3萬株。

  (六)村莊綠化。規劃範圍內涉及15個村,規劃新建百畝以上村鎮片林10片,1200畝,植樹10萬株。

  (七)加強對現有的2.12萬畝林地的完善和提高,其中0.28萬畝殘次林需更新改造,植樹15.7萬株。

  上述各項工程共需植樹252.9萬株,這將使八達嶺、康莊地區林木覆蓋率由現在的37%提高到74.6%。

  三、實施步驟和措施

  2.34萬畝的新植樹任務計劃5年完成,按3:8:8:4的進度,第一年起步,第二、三年決戰,後兩年掃尾。分階段目標是:

  1994年起步工程。主要任務是:在完成水利設施建設和苗木的超前準備的同時,完成造林面積0.3萬畝,栽樹40萬株。主要工程概括為:“一山、兩片、兩線”。“一山”,即在滾天溝至岔道0.1萬畝的荒山植樹15.5萬株。“兩片”,即在郭家堡荒灘營造片林0.14萬畝,植樹7.8萬株;造經濟林600畝,栽植4.4萬株。“兩線”,即完善提高營城子--延慶、八達嶺--康莊兩條公路(共23.2公里)兩側綠化帶,每側綠化帶加寬到30米,植樹共5.9萬株。

  1995年、1996年,加快進度,完成1.6萬畝、植樹149.6萬株的造林任務。其中荒山0.4萬畝,荒灘0.96萬畝(含0.28萬畝殘次林改造),經濟林0.24萬畝;農田林網2.3萬株,村鎮百畝以上片林600畝及京包鐵路、延慶--康莊公路13公里(共20公里),每側各30米綠化帶建設。

  1997年、1998年,完成其餘0.41萬畝、63.1萬株的造林任務。

  為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採取以下幾項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搞好工程管理。在市康莊地區綠化工程指揮部統一領導下,組建“造林工程組”和“水利工程組”,具體負責整個規劃的實施。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分片包乾,明確責任,層層簽定責任書,限期完成。

  (二)廣泛動員,實行會戰。要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動員農民、縣屬單位以及中央、市屬單位和駐京部隊,實行“誰綠化,誰開發,誰投資,誰受益”的優惠政策,責、權、利結合,以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三)興修必要水利,保證澆樹用水。解決好澆樹用水是搞好綠化造林的關鍵。據測算,全年總用水量約為94.06萬立方米,擬採取引水、蓄水、揚水和開採少量地下水的方法,今明兩年計劃打井10眼(今年完成4眼,明年完成6眼)。再利用白河南幹渠的有利條件,修建引水配套工程,進行引水灌溉。將其南幹渠延伸0.9公里,修建一座可容8萬立方米的蓄水池;並在南幹渠東曹營渡槽處和八達嶺滾天溝分別建一座6萬立方米和0.5萬立方米的蓄水池,鋪設4.9公里的高壓管道;從南幹渠七號洞口埋設4公里暗管支渠至辛堂莊。

  (四)認真作好苗木準備。按照適地適樹和自育自用的原則,並根據分年度綠化任務,對苗木的品種、規格、數量的要求提前安排和落實生産。

  (五)依靠科技興林。結合實際,推廣採用造林新技術,特別是抗旱造林新技術,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長量。

  (六)堅持造管並重。為鞏固綠化成果,實行專群結合的管護辦法。以康莊林場為基礎,充實力量,組建專業管護隊,與義務植樹單位管護力量結合起來,共同搞好林木的撫育管理和護林防火工作。

  四、請市政府解決的幾個問題

  鋻於此項工程,植樹任務重,立地條件差,工程難度大,請市政府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打井及配套設施建設資金,請市水利局從小型農田水利費中予以安排;南幹渠延伸、蓄水池建設及引水渠道修築費,請市計委、市水利局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費中給以重點支援。

  (二)八達嶺荒山均屬陽坡前臉山,需爆破整地客土造林,需按爆破整地造林補助標准予以補助。

  (三)康莊荒灘大多為卵石荒灘,挖坑、客土工作量很大,建議接近郊大環境綠化補助政策的一半,即每畝200O元給予補助。

  (四)公路兩側綠化帶和村莊片林建設,建議分別按幹線公路和村鎮片林補助標準給予補助。

  (五)請首都綠化辦再調整一些中央、市屬單位和駐京部隊的力量,到康莊地區進行義務植樹。

  鋻於工程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量大,特請市計委、市財政局於年內撥給部分啟動資金,以便今年秋冬季節抓緊做好工程設計等各項準備工作。

  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各有關單位執行。

  市康莊地區綠化工程指揮部    

  延慶縣人民政府    

  1993年9月28日  


分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