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辦發[1987]23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總公司:
《北京市勞動局關於1986年勞動保護工作總結和1987年工作安排意見》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認真研究執行。
1986年,本市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嚴重,與1985年相比,事故起數上升19.3%,死亡人數上升20.9%,這是本市職工因工傷亡事故連續三年下降後第一次較大幅度的回升。對此,各區、縣和各部門、各企業要高度重視,切實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有步驟有重點地改善職工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搞好勞動安全衛生防護設施,努力消除事故隱患和職業病危害,降低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發病率。
北京市勞動局關於1986年勞動保護工作總結和1987年工作安排意見
1986年,經過各區、縣、局(總公司)和有關部門的努力,本市勞動保護工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正在向着法制化、制度化、標準化和目標管理的方向邁進,職工的勞動條件和安全生産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一年來,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轉發的市勞動局、衛生局《關於防塵防毒、職業病防治工作情況及今後意見的報告》(京政發〔1986〕25號),積極開展塵毒治理。經過一年努力,全市塵毒作業點的合格率由1985年的47.5%提高到50.5%;11個塵毒危害嚴重的重點限期治理企業如期完成治理任務,達到國家衛生標準或市考核要求,使近萬名職工擺脫了塵毒危害。同時,對215項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保護設施進行了審查,驗收了36個竣工投産的項目,對機械、汽車、建材等行業在“七五”期間技術改造項目作了可行性研究。
二、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加強區、縣直屬企業和鄉鎮、街道企業安全生産管理意見》(京政辦發〔1986〕39號),各區、縣都加強了鄉鎮、街道企業安全生産管理工作。一些街道配備了專職人員,充實了安全管理機構。
三、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安全生産委員會關於重視安全生産控制傷亡事故惡化意見的通知》(京政辦發〔1986〕35號),在全市開展了以消除事故隱患為重點的安全生産大檢查。各區、縣和各主管部門都在企業自檢的基礎上,進行了重點復查,消除了一批重大不安全隱患,提高了企業領導對安全生産的認識。限期消除壓力容器隱患的工作正按計劃實現,全市壓力容器和熱水鍋爐的建檔、登記工作已經展開,蒸汽鍋爐定檢率達到了83.2%,熱水鍋爐定檢率達到了47.3%。
四、貫徹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勞動人事部聯合發出的《關於查處重大責任事故的幾項暫行規定》(〔86〕高檢會〔二〕字第6號),運用法制手段保護職工安全健康。到目前為止,全市檢察機關在各區、縣勞動局密切配合下,已對40起責任事故立了案,並對其中的9起提起公訴,有10名事故責任者由法院依法判刑。
五、繼續貫徹市政府以京政發〔1985〕99號文件發佈的三個勞動保護辦法,不斷完善勞動保護工作的管理體制。一年多來,按照《北京市勞動保護監察試行辦法》和有關規定,各區、縣勞動局都設立了勞動保護監察科和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科,配備了幹部,並經考核任命了173名專職監察員、204名兼職監察員及45名鍋爐、壓力容器檢驗員。根據《北京市違反勞動保護法規經濟處罰試行辦法》,運用經濟制裁手段處理了46起死亡事故和132起重傷事故,對4個接到《勞動保護監察指令書》後逾期不解決問題的單位進行經濟處罰,共計罰款91萬元。
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死亡事故在連續幾年下降的情況下有較大幅度的回升。1986年,全市共發生因工死亡事故173起,死亡191人,較1985年分別上升19.3%和20.8%,其中煤礦、首鋼和基本建設行業因工死亡149人,佔全市因工死亡總數的78%。另外,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惡性事故增多,是1985年的5倍多。二是全市目前仍有9000多個塵毒作業點沒有治理措施,佔總數的49.5%;近3萬台壓力容器沒有及時進行檢驗和修理;一些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未經勞動部門審查同意就施工投産;有些單位進口鍋爐、壓力容器,由於沒有選派懂安全生産知識的技術人員出國監造,安全性能不十分可靠。這些都留下了不安全的隱患。
1987年是深入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年,勞動保護工作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勞動保護立法,完善各級和各層次的安全規章制度,實行國家監察、行政管理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勞動保護工作體制,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大力降低事故傷亡率和職業病發病率。為此,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勞動保護的國家監察,充分發揮區、縣政府勞動部門的監察職能。勞動保護管理工作要實行屬地原則,今後,除惡性、重大惡性事故和鍋爐、壓力容器的爆炸事故由市勞動局直接處理外,所有工交城建企業的勞動保護監察管理、塵毒危害治理、傷亡事故統計報告、事故處理結案以及實施經濟處罰等,統由所在區、縣勞動保護監察部門負責。各區、縣勞動部門要加強勞動保護監察機構建設,儘快按編制配備勞動保護監察幹部。市勞動局要在政策法規、傷亡事故調查處理、建築工地的安全管理、工礦企業勞動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設計、施工、投産同時審查等方面加強對幹部的培訓工作,提高勞動保護監察隊伍素質,適應新形勢下勞動保護工作的需要。
二、加強勞動保護的行政管理和安全技術管理,充分發揮各企業主管局、總公司對所屬企業和分管行業的勞動保護管理作用。各局、總公司要結合各自特點,研究解決行業中勞動保護工作上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鍋爐、壓力容器方面存在的隱患,並結合本行業職工隊伍狀況,進行安全生産方針政策和業務技術等方面的培訓,提高行業隊伍素質。
三、進一步加強勞動保護立法工作。繼續抓好現有勞動保護法規的執行,尤其要按照京政發〔1985〕99號文件的要求,敦促企業制定或完善各級人員安全生産責任制;做好《北京市勞動保護條例》的宣傳貫徹準備工作;修改《北京市工礦企業勞動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設計、施工、投産“三同時”管理辦法》;制定若干安全技術規範和檢查標準,使勞動保護監察工作逐步標準化、規範化。
四、重點抓好建築、煤礦、鋼鐵等行業的安全生産,把傷亡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建築業要重點抓好農村包工隊和進入國營企業工地的農民工的安全生産教育,堅持先培訓、後上崗,認真做好安全交底工作,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高空墜落、物體打擊和觸電等事故的發生。在煤礦,要嚴格安全規章制度,提高支護品質,搞好標準化工作面,預防片幫、冒頂事故;鄉鎮煤礦,要端正辦礦指導思想,利用煤炭供需緩和的時機加緊進行整頓,制定安全規章,加強教育訓練,並按規定提取噸煤不少於4元的維簡費,提高礦井抗災能力。首鋼公司應加強冶金建設隊伍管理,在落實經濟責任的同時,搞好安全生産責任制,把安全與獎懲挂起鉤來。
五、做好鍋爐和壓力容器建檔、登記和定期檢驗工作,繼續消除壓力容器的隱患。全市壓力容器的建檔登記工作計劃在1990年底結束,屆時沒有經過建檔登記並領取《壓力容器使用登記證》的,一律停止使用。1987年,全市壓力容器的建檔率,試點單位要達到70%以上,其他單位要達到30-40%。全市熱水鍋爐建檔率要達到30%、定檢率要達到50%,蒸汽鍋爐的定檢率要達到90%。各區、縣、局要加強組織領導,採取必要的措施,在人力、物力、時間等方面予以落實,保證上述任務的完成。
六、利用電視、錄影片和組織開展勞動保護知識競賽等方式,進一步加強勞動保護的宣傳教育,並針對勞動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提供制定規章、標準的依據。
七、完善勞動保護監測、檢驗手段。1987年,我們將依據勞動安全衛生國家標準對企業塵毒危害的治理情況進行監測,配合有關方面共同做好塵毒治理監察工作,服務於企業,造福於職工。各區、縣勞動部門,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從工作需要出發,完善手段,加強監督,促使企業做好塵毒治理工作。
1987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