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北京“十四五”高精尖産業規劃發佈

日期:2021-08-19 09:0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近日,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産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産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將達到30%以上,萬億級産業集群數量4到5個,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13%左右、力爭15%左右,軟體和資訊服務業營收3萬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先進製造業企業數量達到500個。

  “十四五”時期是北京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推動京津冀産業協同發展的關鍵時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方面表示,在全球創新版圖重構以及我國加快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的時代背景下,北京高精尖産業要堅持以首都發展為統領,鞏固産業調整轉型的良好勢頭,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力推進高品質發展,切實肩負起國家賦予的使命和責任。

  北京發展高精尖産業已經有一定基礎。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高精尖産業實現增加值9885.8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27.4%,較2018年提高2.3個百分點;培育形成新一代資訊技術(含軟體和資訊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兩個萬億級産業集群以及智慧裝備、醫藥健康、節能環保、人工智慧四個千億級産業集群。

  “經過前期的創新積累和産業孵育,北京高精尖産業發展進入了創新自主化的攻堅期、産業集群化的發力期和數字智慧化的迸發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方面表示。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北京將推動産業“換核、強芯、賦智、融合”,加快産業基礎再造提升、産業鏈條優化升級、智慧綠色全面覆蓋、製造服務深度融合、區域發展開放聯動“五個突破”,推進動力轉換、效率提升、結構優化“三大變革”,實現高精尖産業品質、能量、體量“三量提升”,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萬億級産業集群和領軍企業。

  規劃按2025年和2035年設定了目標。其中,2025年主要目標:以高精尖産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根基更加穩固,基本形成以智慧製造、産業網際網路、醫藥健康等為新支柱的現代産業體系,將積體電路、智慧網聯汽車、區塊鏈、創新藥等打造成為“北京智造”“北京服務”的新名片,産業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國産化配套比重進一步提高,生産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綠色發展更加顯著,京津冀産業協同發展和國際産能合作邁向更高層次。

  2035年遠景目標:在全國率先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基本實現産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首都特點的高精尖産業體系更加成熟,産業綜合競爭力位居世界前列,保持與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先進製造能力,廣泛形成智慧、綠色生産方式,産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京津冀産業協同發展新格局全面形成。

  經梳理主要指標發現,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産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將達到30%以上,萬億級産業集群數量4到5個,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13%左右、力爭15%左右,軟體和資訊服務業營收3萬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先進製造業企業數量達到500個;

  到2035年,北京高精尖産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將達到40%以上,萬億級産業集群數量8到10個,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保持合理區間,軟體和資訊服務業營收、新增規模以上先進製造業企業數量持續增長。

  北京高精尖産業2.0升級:“2441”體系這樣佈局

  規劃披露,北京將積極培育形成兩個國際引領支柱産業、四個特色優勢的“北京智造”産業、四個創新連結的“北京服務”産業以及一批未來前沿産業,構建“2441”高精尖産業體系,打造高精尖産業2.0升級版。

  其中,兩個國際引領支柱産業分別為新一代資訊技術和醫藥健康:

  新一代資訊技術重點佈局海澱區、朝陽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力爭到2025年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實現營業收入2.5萬億元;

  醫藥健康在新型疫苗、下一代抗體藥物、細胞和基因治療、國産高端醫療設備方面構築領先優勢,北部地區重點佈局昌平區、海澱區,南部地區重點佈局大興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力爭到2025年醫藥健康産業實現營業收入1萬億元,其中醫藥製造達到4000億元。

  四個特色優勢産業分別為積體電路、智慧網聯汽車、智慧製造與裝備、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

  積體電路重點佈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澱區、順義區,力爭到2025年積體電路産業實現營業收入3000億元。

  智慧網聯汽車重點佈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順義、房山等區,建設世界級的智慧網聯汽車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産業孵化基地,力爭到2025年汽車産業産值突破7000億元,智慧網聯汽車(L2級以上)滲透率達到80%;

  智慧製造與裝備重點佈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昌平、房山等區,力爭到2025年智慧製造與裝備産業實現營業收入1萬億元,其中智慧裝備部分達到3000億元;

  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重點佈局昌平、房山、大興等區,力爭到2025年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産業實現營業收入5500億元。

  四個創新連結産業分別為:

  區塊鏈與先進計算重點佈局海淀、朝陽等區,力爭到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6000億元;

  科技服務業重點佈局“三城一區”、城市副中心,形成5個以上定位清晰、佈局合理、協同發展的産業集聚區,力爭到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25萬億元;

  智慧城市産業在北京全域打造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力爭到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3500億元,帶動上下游産業接近萬億,打造30個以上可複製、可推廣的標桿工程;

  資訊內容消費重點佈局海澱區、朝陽區、石景山區、通州區,力爭到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

  同時,北京將搶先佈局一批未來前沿産業,瞄準國際前沿搶佔産業發展制高點,超前部署一批具有深遠影響、能夠改變科技、經濟、社會、生態格局的顛覆性技術方向,構建基於新原理、新技術的新業態新模式,為高精尖産業持續發展培育後備梯隊。

  2035年京津冀産業協同發展新格局將全面形成

  規劃提出,差異化、聯動化構建“一區兩帶多組團、京津冀産業協同發展”新格局。據悉,2035年京津冀産業協同發展新格局將全面形成。

“一區兩帶多組團”空間佈局圖.png

  “一區”即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順義區深入推進創新型産業集群示範區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示範區。其中,經開區聚焦新一代資訊技術、積體電路、智慧網聯汽車、醫藥健康、智慧製造與裝備等領域,引領全市産業向中高端邁進;順義區聚焦智慧網聯汽車、第三代半導體、航空航太等領域。

  京城南北,也將浮現兩條産業聚集帶:

  • 北部地區對接三大科學城創新資源,推動海淀、昌平、朝陽、順義等區打造研發創新與資訊産業帶;

  • 南部地區依託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推動豐臺、大興、房山等區打造先進智造産業帶。

  北部研發創新與資訊産業帶上的海澱區將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區塊鏈與先進計算、積體電路設計、醫藥健康等産業,打造承載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功能的核心載體和全球創新網路的中國坐標;昌平區重點發展醫藥健康、綠色能源、智慧製造與裝備等産業,建設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協同創新先行區、創新創業示範城、智慧製造示範區;朝陽區發展資訊內容消費、産業網際網路、區塊鏈與先進計算、智慧城市等領域,努力建設成為國際化企業創新中心。

  南部先進智造産業帶上的豐台區加快構建軌道交通、航空航太等特色産業體系,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軌道交通創新中心和航空航太創新中心;大興區重點發展醫藥健康産業,培育壯大氫能、商業航太等領域;房山區重點發展智慧製造與裝備、前沿新材料、智慧網聯汽車,培育發展氫能、醫藥健康。

  2021年5月21日,中關村氫能産業發展論壇在房山區舉辦,各種氫能應用場景和氫能生産、加氫站等發展規劃展示了氫能應用的廣闊前景。安旭東/攝

  同時,北京還將支援通州區、石景山區以及生態涵養區發揮區域資源優勢,聚焦細分領域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産業組團,這包括通州網路資訊安全産業組團、石景山虛擬現實産業組團、懷柔高端科學儀器和感測器産業組團、延慶無人機産業組團、平谷智慧農業産業組團。

  環京地區産業協同發展規劃三個圈層

  京津冀範圍內,將發揮北京“一核”輻射帶動作用和先進製造、數字資源優勢,以氫能、智慧網聯汽車、工業網際網路等産業為突破口,推動創新鏈産業鏈供應鏈聯動,加速科技賦能津冀傳統産業,協同推進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改造升級。

  廣袤環京地區産業協同發展規劃了三個圈層。

  第一個是依託北京向外50公里左右的環京周邊地區打造環京産研一體化圈層,將加強與廊坊北三縣、固安、保定涿州、天津武清等周邊地區發展協作,促進北京“擺不開、放不下、離不遠”的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産業鏈就近配套。

  第二個是依託北京向外100公里到雄安、天津打造京津雄産業功能互補圈層。圍繞疏解和承接功能,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雄安新區“兩翼”聯動。

  第三個是依託北京向外150公里到保定、唐山、張家口、承德、滄州等城市打造節點城市産業配套圈層。其中,沿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交通通道,推動産業要素沿軸向集聚,構築産業配套圈;沿京津走廊,打造科技研發轉化、先進製造業發展帶,重點打造智慧製造、航空航太、工業網際網路産業鏈;沿京保石走廊,打造先進製造業發展帶,北京重點發展儲氫用氫技術、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創新藥研發,支援河北重點發展制氫運氫、汽車配件、原料藥;沿京唐秦走廊,打造産業轉型升級發展帶,北京重點發展新材料和智慧裝備研發,支援河北重點發展材料生産、高端結構件加工。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